当前日期:

目录

1972~1977年,全市农村都进行了以冲田改造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1972年,蓄、引、提骨干工程在合肥丘陵高地织成纵横渠道网后,三县一郊大部分地区灌溉水源问题基本解决,但岗区大冲和圩区低洼圩田排水问题没有解决,仍然低产。这些冲田(一是跑水、跑肥、跑土、串排串灌的“三跑”田,一是气温低、水温低、土温低的“冷浸”田,排水无出路,成潴水窝,地下水位高)在三县一郊有很大面积。
肥西县冲田26.4万亩,分布在丘陵冲洼,历来以自然河沟排水。河沟弯曲淤阻,暴雨时地面径流常漫冲而过,冲走田间土、肥。淠河灌区开发后,冲田变成自然灌溉,串田排,串田灌,跑土、跑肥更为严重。水利条件改善了,低产面貌未改。
1972年秋,县革命委员会组织部分农村干部去江苏参观园田化建设.回县后根据本县具体情况,确定以改造低产田为目标,以治冲为重点。1973年,该县在河东公社河东大队试点。这个大队有8条冲洼,冲田900亩,占总耕地面积32%。由于岗水下冲,串田漫灌,田间常年渍水,土壤湿冷,长期低产。试点工程采用冲心开排洪沟、塝上开截流沟,田间开通水沟的办法,计开冲心排洪沟和田头沟116条,长16公里,解决了串田排灌问题。
肥西县在通过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制定了治冲计划,确定11个冲(圩)为改造重点。
官亭公社张大冲有耕地800亩,长4公里。有民谣:“一丑雨肥冲跑,清澈浪田长棱草,疏瘦稻苗无几根,一棍摔去打不倒。”1973年10月,公社成立治冲指挥部,从全公社选调强壮劳力2500人,组成治冲突击队,11月10日开始治理。7天时间,在冲心填平老沟,开出长4公里、底宽1.5米一条新排水沟。沟边筑成宽3.5米一条机耕路,完成土方1.3万立方米,接着在大冲两侧开挖灌溉渠两条,既是上游张大冲水库灌溉渠,又是两边岗头的截水沟。次年春,在新开的渠道上配套修桥梁6座(节制闸)和部分放水涵。该大队瓦屋生产队,在开渠时,利用挖渠土,把54块、73亩冲浪田填为13块平整田。经过改良土壤,当年水稻亩产比前一年(亩产90公斤)增产75公斤。1973年春至1975年冬,肥西县官亭区对合(肥)六(安)公路两侧13条大冲进行了根治,使其低产田变成高产田。高刘、五十小庙和上派3区,在治冲的同时,平整了部分岗头田,格田成方,利于提水灌溉。
在改冲治水中,全县有32个公社建有治冲专业队(占全县公社数60%),计专业队员3577人。1972~1977年,肥西县改冲68条,平整田728万亩。1978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耕地包产划分到户后,冲田改造自此停止。
1970年,肥东县先在山王乡大韩大队试点。大韩大队属撮镇电灌站灌区,灌溉水源已解决,但是由于土地岗冲兼有,田块零乱,沟渠分布不匀,跑水、漫灌、窝水严重,农业生产一直不能发展。1970年,中共肥东县山王乡党委领导大韩大队治水改冲,将高低较大的田平整,格田成方2200亩;在田间开挖沟渠,排灌畅通,改变了串灌漫灌老办法。经过两个冬春治理,平去田埂扩大耕地100亩,改善了灌溉条件,使150亩易涝田消除涝灾。从1972年起,全大队连续三年粮食平均亩产500公斤。经过大韩大队试点后,肥东县几次组织区、公社、队(大队、小队)干部参观学习推广,以后撮镇的大扼队、马桥大队和解集公社青春大队相继改岗治冲,1975年在全县展开。当年,省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在该县龙塘公社召开治冲现场会后,全县进一步掀起了治冲改土高潮。至1977年,肥东县共平整土地,改变漫排漫灌,使其成为保土、保肥田49.2万亩。
郊区在1972~1977年共平整土地,格田成方5.2万亩;治冲69条,长83.6公里;开挖渠道129条,长175公里;修筑道路258条,长222公里;植树造林520多万株,共完成土方828.3立方米。
长丰县于1972年在杜集公社马岗大队试点,然后在全县展开。据不完全统计,改造冲田6万亩。
冲田改造,改变了沤水田的土壤结构,使之能水旱连作,获得高产。但全市改冲中,有的社队不认真规划,一哄而起;有的地方只挖了些沟路框架,没有配套桥梁、涵、闸,能排不能灌,水通路不通,报废一些工程;有的地方岗地平整,但上面没有覆盖表土层,实际减产。
附录:冲田改造经验
肥西县水利局孙钧曾在1979年第六期《水利水电技术》发表了“冲田创造经验”,现摘编如下:肥西县丘陵地区耕地随岗、冲相间的地形分为岗田、塝田、冲田三类(另有圩田除外)。岗田系位在岗顶的耕地,因常缺水而多为旱地;冲田系位在岗脚下的耕地,其中一部分因常年积水而成为沤水田,一般称之为冷浸田;塝田位于岗田与冲田之间,系比较高产的梯田。
肥西县全县耕地面积120万亩,其中冲田3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25%。这些田大多为低产田。要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首先必须抓住改造冲田这一环节。肥西县从1973年起,开始改造冲田,至目前为止,已改好收效的冲田计3,6万亩,农业生产显著提高。以官亭公社张大冲1300亩耕地为例,改造后的第一年(即1974年),平均亩产即由过去的150公斤上升为275公斤,1977又提高到420公斤。
冲田低产原因有二,一是冲心排水沟宽浅弯曲,节节打坝,大部淤为平地,不起排水作用,特别是小冲,既无排水沟,也无灌溉渠道,暴雨径流无法渲泄,漫冲而过,上田溢,下田冲,冲走了有机质的耕作土层和各种肥料,因而造成低产。二是低洼的冲田,由于排水不畅,常年泡水,地下水位高,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水温低,土温低、不透气,水、气、肥、热不协调,不利作物生长。要提高冲田产量,除要保证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外,必须对上述两个主要问题采取改造措施。
沟渠设计一、沟渠布置:根据冲心宽窄、地形条件和改造要求而定。
冲宽在400米以上的,一般有自然小河道,结合取直河道进行布置。岗脚开挖灌、截两用渠,再布置排水沟和灌溉渠。冲心坡度较大的,把排水和灌溉渠相间平行于改直后的天然河道,再把地平整成垂直于天然河道的长条田。冲心坡度不大的,把排水沟和灌溉渠垂直于改造后的天然河道布置,把地块平整成平行于天然河道的长条田。
冲宽在200米以上的,排水沟布置在冲的中部,两塝岗脚开灌溉渠。渠的作用:(一)拦截岗水不下冲,减轻冲心排水沟负担,可使沟的断面小些,节省土方量;(二)蓄水灌溉冲心田。这种布置,把地块平整垂直于排水沟的两排长条田,每块田两头设进、排水口。
冲宽在100~200米的,在冲的较低的一侧开排水沟,另一侧开灌溉渠(渠起排、灌两种作用)。这种布置,要把地块平整成垂直于排水沟的一排长条田,与第一种形式同样设置进、排水口。
冲宽在100米以下的,排水沟布置在冲心,平整土地时,把地块做成平行于排水沟的长条田。长条田和塝田(即最低的一层梯田)方向一致,灌溉渠布置在岗顶。
二、排水流量的决定:通过改造冲田实践,排水流量按5~10年一遇的暴雨径流流量作为设计标准较为适宜。根据这一标准,在不超过水稻耐淹水深的情况下,要求1~3天内能够排去积水。
三、水位、沟底比降:多年沤水的烂泥冲,一般泥深为0.5~0.7米。为降低地下水位,排水沟深度不小于1.0米,沟面水位以低于田面0.3~0.5米,使地下水位降低到田面以下0.7~1.0米为宜。
沟底比降一般按冲心自然比降开挖。对冲的上游及绣,如沟底土质均系粘土,比降可陡到l/200~1/250;对大冲,如沟底均系粘壤土,比降可放缓到1/1000~1/20000。
平整土地一、田块规格:田块大小以适宜机耕,节省机械油耗为原则。按江淮丘陵冲洼地形复杂条件,地块长度以100~150米、宽度20~35米的长条田为宜。
二、平整方法,要注意做到不将高处耕作土层全部挖去,采取在高处抽槽取土方法,移高填低。高低悬殊太大,必须大平大整的田,先将耕作土层移堆一边,平整后再还土覆于表层,如工作量太大,只好全面施挖平整。平整后,先种两年棉花或油菜,多施有机肥,勤锄草,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待建立新的耕作土层后,再种水稻和麦类作物。
土壤改良冲田因多年沤水,地下水位一般较高,并且由于多年浸水,冲走有机质耕作土层,致使地块变成烂泥冲或板土田。在改造后的冲田里,首先要种旱粮,降低地下水位。种旱粮施有机质肥,这就使多年跑土、跑肥缺有机质的板土得到改良。据调查,在改造后的烂泥田里种一年旱粮,只可使烂泥表层O.2米变干。种两年旱粮才能使烂泥不烂,犁底层以下形成板土,土壤形成团粒结构,才能使水、气、肥、热协调。冲田附近如有砂源(如天然河道中的砂),可把砂混入冲田,以使土壤通气。混入的砂量,一般以占耕作土层10%为宜。
调节水温适宜水稻生长的水温为25~32℃。皖中淠史杭灌溉工程由大别山水库群引来的水,水温较低。用这样低温水灌田,影响水稻生长,产量较低。据测试,淠史杭淠河总干渠的水温较塘坝水温低3~5℃。实践证明,用这样低温水直接灌的田比用塘水灌的田每亩减产25公斤左右。因此,要在冲田间多做塘,先将渠道水引来蓄在塘里,利用太阳加温后再灌田。若伏天气温高于水稻要求的适宜温度时,可以直接由渠道引水灌田,以降低田水的温度。
路林布置排水沟一侧布置机耕路,宽5~7米,选择适宜地点与岗塝主干渠联结,机耕路两侧、排水沟两岸各植树1排。路两侧栽植乔木,沟两侧栽植灌木。乔木不宜过多,多了影响农作物生长,灌木以紫穗槐、荆条为宜。前者可做绿肥,后者可编筐作生产工具。这样便可形成沟渠成网林成带。
改后效益改造后的冲田,不仅可以种稻,而且可种植旱粮和绿肥,如棉花、紫云英、油菜、麦类、菽类等。这为安排种植茬口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起到增加耕作土层有机质和改良土壤的作用。
改造后的冲田,由于新开排水沟深、直、窄、短,少占耕地;土地平整后,小田变大田,田埂减少,荒芜沼泽也可平为耕地,可增加耕地面积5~10%。
改造后的田块为长条田,修了机耕路,既便于机耕,又可使拖拉机油耗减少3~5%。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