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50年代初,肥西县提出“自修为主,结合社会互助,政府重点支持为辅”的兴修水利方针。两年多时间,圩区修整了1949年水毁圩口,岗区修复、扩大塘坝3万多座。1953年,安徽省水利厅派员帮助该县规划设计修筑小(一)型水库(老牛坟)1座,并于当年建成。1954年洪水,全县80%圩口溃破,灾后对全县圩区进行规划复堤联圩,1955年,联成万亩以上大圩6个。肥西县水利规划,始自1956年。1958年,淠河航灌工程开工兴建,在六安专区总体规划设计下,该县进行淠河灌区的具体规划。由于淠河灌区总体方案多变,1971年淠河灌区建成后,根据水利条件变化和生产发展的要求,对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进一步作出新的规划和设想。1956~1958年全县水利规划
1956年,为贯彻中央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有计划地进行水利建设,县成立以副县长张化为首的水利工程规划工程队,在安徽省水利厅工程技术干部帮助下,通过区公所、乡政府的配合,开展历时8个月的水利查勘,制订了三年水利规划和远景设想。
1956年,肥西县面积为2718平方公里,耕地180万亩(计算亩,本节同)。在耕地中,水田占66.1%,旱地占25%,圩田占8.9%。全县塘坝46400口,蓄水面积23.8万亩,平均深1.26米,总容量2.0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14.3万亩,抗旱能力最高为60天,30天以下的有75万多亩。规划防旱标准,按复种指数120%,灌溉保证率为75%,亩均用水量,水田480立方米,旱地90立方米,全县共需水量8.36亿立方米,3年内解决一般旱情(即60天无雨不旱)。
规划新建水库39座,拦冲拦河坝180座,整修扩建塘坝11547处,增加蓄水量3.01亿立方米,达到5.06亿立方米,缺水3.3亿立方米。在巢湖流域高程35米以下地区,建站7处,装机18993千瓦,提巢湖水2.16亿立方米;大潜山以南和以北地区及江淮分水岭两侧高地,外引淠河和龙河口水库水1.14亿立方米补充。规划圩区防洪标准,为1954年型洪水位,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5天降雨220毫米,7天排完。规划联圩10处,保护面积11.95万亩,新建排涝站10座,装机3000马力。
规划三年工程任务,累计土方4400万立方米,装机2.6万马力,经费1268万元。
1958~1971年淠河灌区规划
1958年,安徽省水电厅和六安专区淠河航灌工程指挥部编出《淠河航灌工程扩大初步设计》,肥西列入淠河灌区范围,并于当年实施兴建。在兴建中,灌区规划方案作了多次变动。
1958年,肥西县渠道有过境的枢纽渠道——大潜山干渠(后改称“淠河总干渠”)。干渠自六安县罗管庙至肥东县双墩集。干渠上规划有该县大柏店分干渠和过境的瓦东、滁河两分干渠。肥西灌溉区为大潜山以北的东淝河流域和派河上游高程36米以上的地区,合计73.3万亩。
1963年,淠河灌区规划修正为:大潜山干渠缩短至肥西将军岭,以下渠段与滁河分干渠并称为“滁河干渠”。在大潜山干渠上,增开潜南干渠和在杭淠干渠上的双河分干渠,灌溉大潜山以南高程25米以上地区。取消大柏店分干渠,增加焦婆、北分路两分干渠。瓦东分干渠升为干渠,肥西灌区扩大至131.1万亩。
1964年规划修订为:淠河总干渠与大潜山干渠(至肥西新民坝)并称为“大潜山总干渠”。肥西灌溉面积132.9万亩,其中提水灌区38.4万亩。规划最终灌溉面积157.4万亩,其中提水为63.2万亩。淠河灌区与巢湖灌区的分界线:丰乐河以北、派河以南地区为20~22米高程,派河以北为35米高程,分界线以上为淠河灌区,以下为巢湖灌区。
1965年大蜀山分干渠开发,灌区突破派河以上35米高程,扩大到28米高程的地区,增加自流灌区2.4万亩。潜南灌区规划面积由66.33万亩,扩大到70.22万亩,设计流量由原24.3立方米/秒增至27立方米/秒。
1966年,小蜀山支渠升为分干渠,灌区规划面积由5.8万亩增至14.7万亩,其中提水2.7万亩。
1982年安徽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编报的《淠河灌区续建工程规划》,根据肥西在淠河灌区建成的小蜀山分干渠和官亭、北分路等电灌站已取代了焦婆店、北分路两分干渠的大部灌区,取消了这两条分干渠的规划。派河以北的淠河灌区推到高程20~22米。肥西最终设计灌溉面积定为140.6万亩(剔除划出地区面积)。
淠河渠道肥西段设计灌溉面积表

规划标准:灌溉保证率80%。
渠道设计面积、流量、水位表

灌区水库设计防洪标准

泄水建筑物设计防洪标准

灌区蓄水工程规划,要求塘坝总容量和有效容量每平方公里达6.5万立方米和5.2万立方米。相当于旱地亩均70立方米和56立方米,或水田亩均93立方米和75立方米。建中型磨墩水库一座,小(一)型水库21座,集水面积188.48平方公里,总库容9564万立方米,调节灌溉34.43万亩。
灌区内提水灌区规划建抽水站77座,动力15797千瓦,提灌面积43.9万亩,在灌区下游巢湖水系,规划恢复、扩建中派、艾岗、万龙、丙子等多级提水站,动力4810千瓦,抽补自流灌区12.1万亩。
197l~1985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
1971年,肥西县境内淠河和巢湖两大灌区基本形成。全县保证灌溉面积由1958年的17万亩发展到80万亩,圩区除涝面积也有发展。但是在十多年的大规模水利建设中,由于重引水轻蓄水,重骨干轻配套,重灌溉轻排涝,淠河灌区蓄水能力下降,灌溉保证率低,串排串灌,产量稳而不高;巢湖圩区圩口分散,堤防单薄洪涝为害,产量高而不稳。为建设稳产高产农田,1971年组织了全县农田水利调查规划。在此基础上,于1976年增订以治水改土为中心,渠、路、林综合治理为内容的农田基本建设规划。
农田水利规划(1971~1980年):灌溉保证率75%。塘、坝小水库调节系数为1.5,抽水站灌水模为0.667立方米每秒/万亩。岗区和圩区的排洪沟和小水库溢洪道按1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校核。圩区排涝按10年一遇标准。圩区防洪按1954年洪水位(巢湖13米)设计。丰乐河各段设计洪水位(米):双河22.9,龙嘴21.7,界河21.0,黄堰坝20.0,桃溪17.3~17.5,马家渡16.4,三河镇13.2。堤防安全超高为1.5米。
全县蓄水工程要求在原有容量1.93亿立方米的基础上,恢复、配套、新建塘坝和水库,主要是在淠河灌区兴建反调节水库,总容量达到3亿立方米,调节水量达到4.4亿立方米。淠河灌区改善引水条件,达到设计灌水要求。规划配套分支渠以下渠道716条,农毛渠灌水模1立方米每秒/万亩,各种建筑物2571座。潜南干渠原设计引水流量27立方米/秒,实际最高只能引到21.5立方米/秒,规划扩建进水口和渠道断面。淠河提水灌区内,已建站根据核实的面积,调整机组,再新建扩建电灌站23座,动力10096千瓦。引、提结合,灌区供水4.2亿立方米。巢湖灌区配套已建站,拆除重复站,再新建扩建灌排站23座,动力4592千瓦,抽水2.5亿立方米。合计可供水量11.1亿立方米。
湖河堤防加高加固达到防洪标准,丰乐河的双河至黄堰坝为行洪区,堤平洪水位。湖堤和迎流顶冲的河堤加块石砌护。结合河流治理,分段把低洼零星小圩和畈田联并成大圩。32联圩和沿湖一片小圩结合杭埠河治理联成一圩(今滨湖联圩),原规划的红卫联圩和青春联圩结合龙潭河下游改道,联成西大圩,圩区规划联圩44个。沿岗开截洪沟,使岗水不下圩。圩内改建、新建排灌涵闸45座,达到排灌自如。配套已建的排涝站,提高效益,沿湖汛期水位在10米、11米以下的圩区,全部建站排水,排水模O.3立方米/秒。
农田基本建设规划(1976~1985年):肥西县耕地按地形分,岗塝占57%,冲田占24%,圩畈占19%。圩畈田稍平,岗塝冲起伏交错,田块高低大小差异大,极为零乱。灌溉水源解决了,田间排灌沟渠不配套。冲田排水不畅,常年渍水,岗塝田排灌无控制,田水横流;圩内排灌不分渠,排灌时上下游易闹矛盾。田间无车道,运输靠肩挑,机耕无法进行。根据1974年全国农田基本建设座谈会提出的“六项要求”,该县结合水利现状和改造冲田、圩田的试点经验,对全县1976~1985年农田基本建设进行了规划。要求1980年完成圩畈冲田的土地平整,1985年完成岗塝田的土地平整,做到田块成方,“寸水棵棵到”,渠系、道路、林带三配套,达到及时排灌,方便机耕,灌溉保证率提高到90%,每亩占有蓄水量300立方米,防洪标准20年一遇,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
对岗塝冲圩田平整的规划:岗田和斗、农渠开在岗脊,宽岗在渠道两边布置垂直田块,窄岗布置平行田块,作为塝田的第一层梯田。塝田大弯就势,小弯裁直,布置水平梯田,每隔3~5块田,由上一级渠道开毛渠通过塝田跌水下冲,排灌两用,每层梯田开田头沟通向毛渠,以便田间排灌。冲田宽窄不一,一种是排水沟开在冲心,灌溉、截水两用渠开在两边岗脚,垂直沟渠做两排长条田;一种是排水沟、灌截两用渠,分别开在两边岗脚,中间做一排长条田。圩畈地面坡形的,排水沟开在沿河低洼一边,灌溉渠开在高处一边,中间布置格田,每隔200~400米交错开田间排灌渠,各行其道。地面中间低洼的,排涝沟开在中间,灌溉渠开在两边堤脚,田块布置在排灌沟两边。
按照便于生产,平整省工,岗塝田块规格为100米×20米~150米×35米,亩均平整土方约200~250立方米。圩畈冲田规格为150米×30米~200米×40米。平整后,耕地增加:岗塝冲约为5~10%,圩畈约为3~5%。
全县土地平整和渠路配套工程,规划总计挖填土方1.72亿立方米,砌石223.8立方米,投资1580万元。
防洪规划,按照20年一遇洪水标准,丰乐河先将堤防加高到10年一遇防洪标准,待统一规划后,再全面治理。派河为害在中下游,按标准拓宽中、下游(上派镇以下)河道25公里,使排洪流量由原不足200立方米/秒扩大到650立方米/秒。蒋口河采取联圩措施,在圩外两边岗脚开撇洪沟,把上游两支流分别引入巢湖,中间联圩,加高湖堤。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