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合肥地貌呈低山残丘、波状丘陵、低洼平畈三种类别,低山残丘占7%,低洼平畈占12%,波状丘陵绵亘广袤,占81%。低山区分列于市境东、西边陲地带,低洼区分处于巢湖、瓦埠湖、高塘湖及其支流沿岸地带,中部为岗冲起伏、阡陌纵横的丘陵地带。江淮分水岭,西南东北走向,贯穿市境中部。两侧分别向南、北相反方向倾斜。岭南属长江流域,下降至巢湖为最低点;岭北属淮河流域,下降至瓦埠湖、高塘湖为最低点。长江流域河流归属巢湖、滁河。淮河流域河流,水分三派入淮:天河、王桥小河、庄墓河(古阎涧水)汇入瓦埠湖,经东淝河入淮;沛河汇入高塘湖,经窑河入淮;池河发源于定远县(市境内有发源于长丰、肥东县的储城、肖凤、青龙、红石、肖圩等11条小河汇入),出定远,过嘉山县女山湖至红山头入淮。
合肥市属季风副热带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从南向北由1075毫米递减至960毫米(多年平均等值线图)。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5%。据多年资料记载,历年最大降水量,从南向北由1578.4毫米递减至1281.9毫米;历年最小降水量,从南向北由592.1毫米递减至478.7毫米。
合肥地处季风过渡带,冷暖气团常在此上空交锋,暮春冷倒槽雨,夏季黄梅雨,七、八月间台风气旋雨,频频发生。在这些降水过程中,若有较强冷暖气团相遇,有暴雨、大暴雨出现,常造成湖河洪水泛滥;如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晴热高温天气,又造成旱灾。另外,合肥地区地形复杂,高低差大,暴雨时丘岗地带河流源短流急,大量洪水壅潴于圩洼地带,即造成洪涝灾害。若旬日不雨,岗丘往往又出现旱情。故有圩区“五月淹”、岗区“夹秋干”之说。
合肥地区雨量比较充沛,且南面的巢湖,北面的瓦埠湖、高塘湖均有较丰富的水源可供开发利用,另外,西可引淠河、东可提江水补充调剂。但合肥大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贫乏,井泉仅可供人、畜饮用。
合肥地区的古代治水活动与屯田紧密关联。东汉末,合肥争战频仍,人口大量迁移流散,扬州刺史刘馥造合肥空城后,募集流民开荒屯田,整修芍陂、吴塘诸埸,蓄水灌田。三国魏正始年间,邓艾以5万人在淮河两岸屯田,大治诸陂。官修陂塘,带动民修小塘,构成丘陵地区灌溉系列工程,在合肥地区水利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蔡城塘、陷陂塘、站兵塘、斛兵塘以及许多大小官(关)塘,至今仍发挥着一定的灌溉作用。屯田不仅推动了丘陵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圩洼地带的水利建设。合肥市巢湖沿岸圩田约始于三国时期,至宋代,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圩体系。
合肥地区治水活动历史悠久。清代合肥知县左辅,对合肥地区的地形特点、成灾原因以及如何治理,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总结出一些宝贵的经验。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清光绪年间,合肥县署采用官谕与民管相结合的办法,以法定的形式出示,杜绝水利纠纷,有利于促进当时生产的发展。
合肥人民在长期治水活动中,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在当时生产水平上,发挥着重大工程效益,有的工程历经沧桑,至今仍发挥着一定的效益。但由于官府压榨统治,土地占有者苛重剥削,水利建设发展缓慢,大部分农田仍靠天收,一遇水旱灾害,或赤地千里,或一片汪洋。民国期间,合肥屡遭兵祸,更受日本侵略军蹂躏,水利设施破坏殆尽。解放前夕,岗区大部分塘坝连人畜生活用水也难保证,圩堤低矮单薄,稍遇洪水,即溃堤成灾。
合肥解放后,市辖各县(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丘岗区以灌溉为主,低洼区以防洪排涝为主,除害兴利并举。
建国后水利建设,大体经历了4个历史时期。
1950~1957年,是水利建设奠定基础时期。解放初,国家处于经济恢复时期,无力进行较多的大型水利建设。合肥地区的水利建设,主要是修复、兴建小型蓄水工程,使丘陵岗区灌溉条件得到初步的改善。1953年开始,农村生产方式由分散走向集体,水利建设也由小型分散逐步转向大型集体,工程规模不断扩大,丘陵岗区蓄水工程,通过联塘并塘扩大了灌溉面积。这期间,国家制定出《1956~1965年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为了实现纲要指标,国家对水利建设投资有所增加。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市水利建设开始跨上一个飞跃发展阶段。1957年建成水库94座。众多分散的小塘坝,大部分联并成大塘坝,许多古老塘坝经过整修,发挥了更大的工程效益。这一时期的水利兴修,虽处于建国初期的奠基阶段,但每一项工程都先行调查研究,周密规划设计,认真履行审批手续。在施工中注意工程质量,措施得当,因而工期短,效益显著。由于水利条件的改善,1957年,全市粮食亩产比1949年有了显著提高。
1958~1965年。这一阶段的前期,水利建设搞“大跃进”,淠河总干渠和潜南、瓦东、滁河、大蜀山、小蜀山、双河等干渠和分干渠相继开工。与此同时,还建成22座水库和撮镇、十八联圩、龙塘、中派、丙子、官亭、神灵、刘河、兴集等电灌站。这一阶段兴建的工程,为改变全市水利面貌打下了基础。但由于过高地估量了主观能动作用,片面强调“多、快”,忽视了“好、省”,不少工程采取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办法仓促上马,造成一些工程质量差,选址不当,规模不适和返工报废,有的还出现严重的工伤事故。
1963年开始,国民经济贯彻调整“八字”方针,调整水利建设骨干工程项目,认真贯彻“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治水方针,整修“尾巴”工程,同时从技术上、器材调拨上支援社队,兴办小型工程。水利建设者对在建工程采取“续、改、缓、停”等措施,调整投资方向。对续建的淠史杭总干渠,在高岗切岭和高填方地段,组织半机械化施工;干渠分干渠的开挖,采取分批进行,缩短基建战线,突击关键枢纽工程,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工程配套、讲究实效。在对淠史杭引水工程进行配套施工的同时,有重点地进行修建提水工程,为一个灌区的续建工程奠定基础。
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全市水利建设者忍辱负重,排除干扰,续建淠史杭灌溉工程。开通潜南、滁河、瓦东干渠,完成了淠河总干渠肥西段遗留的288万立方米土方工程,续建磨墩中型水库,完成潜南、大蜀山、小蜀山、双河等干渠、分干渠以及支渠配套工程。建成英山、磨墩、江夏、金桥、北分路等提水灌区。这一期间在逆境中抢建的工程,施工管理混乱,合理管理制度因被污蔑为“管、卡、压”而遭废除,工程质量较差,不少水利工程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但全市范围内,淠史杭、巢湖、两湖(瓦埠、高塘)、驷马山四大灌区已经形成,江淮分水岭及两侧高地大部分地区水源已得到解决。1970年后,水利建设重点是向水利“死角”及田间纵深处发展。在骨干工程水源所及的地区,扩大“旱改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各灌区边远地带,建立反调节水库,改善和扩大自流灌溉面积。1972年后,在全市展开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改冲、改圩,平整土地,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岗冲地带,改善了排灌条件;低洼圩区,开始改造冷浸田。三年多时间,全市改造这两种田约30万亩(不包括平整土地),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量。这一时期水利建设上所出现的主要偏向是“重大轻小”、“重引轻蓄”;农业上“以粮为纲”,片面要求“扩大面积攻总产”,结果废塘为田风盛行,塘坝蓄水量锐减,致使一些地区在外水供应不足时,生产遭受损失。
1976~1988年,水利建设处于整顿阶段。抓灌溉工程配套,扩大工程效益。1975年河南林庄大水,引起合肥地区对水库除险加固的重视。为了合肥城市安全,1978年,首先对董铺水库除险加固。继而对全市216座中、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施工。1979年,全市耕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水利管理制度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不少工程无人管,一些建筑物受毁,灌溉放水时一户一把锹,用水浪费。经严肃处理后,水利建设趋于正常。1980年后,国民经济再度调整,强调经济效益。水利部门对部分工程实行承包到人的管理责任制,合理调整水费征收标准,组织开展多种经营,着重抓工程配套挖潜,提高经济效益,使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
40年来,合肥市水利建设总投资18264万元,其中国家和地方财政投资12612万元,群众自筹和劳务投资5652万元。共做土石方71374万立方米。建成大、中、小型水库454座,整修塘坝89888口,蓄水量达10.20亿立方米,为1949年的5.1倍。建成淠史杭、巢湖、两湖(瓦埠、高塘)、驷马山四大灌区,开挖各种渠道17220公里,兴建大小机电排灌站566座,装机1694台,190228千瓦,并拥有大批农用内燃机,修筑圩堤442.24公里。
1988年,全市灌溉面积达382.67万亩(占耕地面积418万亩的91.5%),早涝保收面积21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2%),低洼圩区治理22.91万亩(占圩田44.14万亩50%以上)。由于抗旱能力的增强,1988年水旱成灾面积比建国初期降低60%左右,其中旱灾面积降低70%以上。建国初期,旱地作物绝大部分系麦、菽、薯等类,亩产仅80公斤左右,1984年粮食总产15.85亿公斤,比1949年增加251%。
合肥地区治水虽取得巨大成绩,但水利部门领导机构不稳定,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工程“大马拉小车”,或“水到渠不成”,或“乱流飞瀑”,灌溉浪费水严重,防洪除涝能力低,“警报”未解除,有待后人继往开来,再接再励。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概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