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合肥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大麦、仁麦、荞麦、山芋、玉米、高梁、蚕豆、豌豆、豇豆、绿豆、赤豆等。1985年,全市常年粮食作物面积在500万亩左右。1950年,市郊粮食面积12.45万亩,单产112公斤,总产1.39万吨。1985年,全市粮食面积503.4万亩,单产308公斤,总产155.3万吨。粮食总产量是建国初期的111.7倍。
水稻
南宋时期,合肥南部沿巢湖一带就是闻名的鱼米之乡。1951年,市郊水稻面积6.8万亩,占粮食面积的50.8%。1985年,全市水稻面积301.6万亩,总产量121.07万吨。水稻单产由建国初期的139公斤提高到1985年亩产401公斤。
水稻有籼、粳两大类,建国后至70年代前主要以籼型为主,搭配少量的粳型品种。70年代中、后期,逐年扩大粳型水稻品种的栽培。根据其生育期与米质的不同,分为早稻、中稻、单季晚稻和双季晚稻,中稻和单季晚稻又称一季稻。1951年,市郊开始种植早稻,当年面积500亩,单产50公斤,总产量2.5万吨;一季稻面积6.75万亩,单产140公斤、总产9435万吨。1978年,全市推广早稻26.04万亩,单产267公斤,总产6.94万吨。1978年以后,早稻面积基本稳定在12~26万亩。水稻单产从1978年的250公斤提高到1985年的401公斤。
随着耕作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减少劣质稻米的生产,扩大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和杂交稻。1985年,全市水稻301.6万亩,其中杂交稻面积34.01万亩,占水稻面积11.3%;双晚稻面积40.61万亩,占水稻面积13.5%。
稻区分布肥西县的上派、丰乐、三河、花岗、山南、苏小等东南乡镇圩区,肥东县的撮镇、店埠、复兴以南沿巢湖一带和郊区南部东大圩、义城、义兴、晓星等乡镇,土地肥沃,水资源、光热充足,是合肥双季稻的集中区域。水稻面积占全市水稻面积的28%以上。
合肥政区中,北部、江淮分水岭东西两侧,主要以一季稻为主。这里面积广大,水稻面积占全市的70%以上。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缺乏对光、热及土壤条件等的科学研究,盲目推广双季稻,一度使水稻单产降低。曾有“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十”之说,即每年3季、每季产量300斤,不如每年种2季,每季收500斤。1978年,这里取消了双季稻的种植。
栽培建国前,合肥地区水稻一年种一季,中稻为主,早、晚稻只是零星搭配品种。50年代后期,水稻类型和品种结构变化较大,除一季稻外,还发展部分双季稻;由中稻为主,早、晚稻搭配,发展为早、中、晚稻并重;由高杆低产型发展为矮杆高产型;由生产常规稻逐步推广杂交稻;由一般稻米逐步向优质稻米发展。
催芽:传统方法是地面堆种催芽或稻包催芽。70年代初改用地窖或温室催芽。其中,地窖催芽至80年代初仍为早稻催芽的主要方式,其温度均衡,芽质较好。
育秧:50年代采用传统的大板秧田,水整水播水育。70年代初推行过合式秧田,在大板秧的基础上抽沟作畦、水播水育。1970年,双季早稻推广旱地塘泥育秧,小苗带土移栽。1972年又推广湿润育秧(即旱整秧床,灌水抹平,播籽,蹋谷,盖草木灰,畦沟灌水,秧板湿润)。70年代中期推广温室育秧(分有土和无土两种)和蒸汽育秧(因需燃料、材料较多,成效不大且成本较高,只推行了两三年)。70年代末至80年代,以薄膜育秧、地膜育秧取代温室育秧。全面推广中稻等合式秧田:作成1.5米宽的小畦,抽好三沟,旱整水耖、播种,有利土壤通气,便于在畦沟内防治病虫、除草去杂和拔秧。
播种:50年代,每亩秧田播种200~250公斤。60~70年代推广稀播壮秧,减少30~40%的亩播量。80年代的亩播量80~100公斤,杂交稻亩播量12.5~15公斤。早稻秧龄一般25天左右,一季稻30天左右,双晚秧龄在35~40天。现在利用地池、地膜育秧,秧龄在8~10天(小苗移栽)。
插秧密度:传统习惯是稀秧大稻、中稻株行距7×8寸,每穴栽十几株,每亩基本苗不足15万株;单晚“一尺挂两头”,亩基本苗不足10万株。70~80年代提倡合理密植,早稻3~4万穴,亩基本苗30~40万株;中稻亩2.5~3万穴,基本苗25万株左右;晚稻密度介于早稻与中稻之间,每穴由原来的几十株改为十几株。现在的杂交稻每穴1~2株即可。
秧田水浆管理:从五、六十年代的串灌漫灌、一水到底,到七、八十年代的干干湿湿、浅水勤灌。“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早晚跑马水”。大田由深水栽秧逐步到浅水栽,深水活,干干湿湿促分蘖,中期烤田,后期防早衰。多施基肥,早施追肥,按前促、中控、后保的原则,实行水肥综合管理。分蘖后期落干水烤田,控制无效分蘖。瘦田轻烤,肥田重烤;早稻轻烤,晚稻重烤。力求前期轰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不早衰。解放初期至70年代初,除草采用人工薅草和钨头钨草。70年代中期至今,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不仅大大节约劳力,减轻劳动强度,而且除草均匀,效果好。
施肥:70年代前,一般在3~4月份开始,将青草、树叶等放到田内沤制成肥料,称打秧肥。1965—1978年,全市推广种植红花草,作为有机肥,秋天播种,第二年插秧前放水翻犁,将红花草埋入泥土中沤制成肥。1971年,全市种植红花草79.5万亩。1978年,红花草发展到113.99万亩,当时基本没有空闲田。1979年后,对红花草的田管工作放松,造成产量低,收效不大,加之油菜面积扩大,红花草面积逐年减少。1985年,全市红花草面积只有8.72万亩。
1974~1975年在水田推广“三水一萍”越冬,“三水”即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主要作饲料用;“一萍”指红萍,作为肥料。因饲料工业发展较快和红萍的肥效不高,只推行2年,“三水一萍”自然淘汰。
水稻品种据清嘉庆八年《合肥县志》记载,合肥水稻的主要品种有早白稻、早中稻、中秧稻、晚白稻、晚稻、大小稻、六十黄、赶上阵、深水红、雁来乌、银条籼、观音糯、羊汤糯、虎皮糯等16个品种。民国24年,合肥水稻品种增加到18个品种,主要当家品种是大白稻、早白稻和老秧稻等。建国后,先后引进胜利籼、399、农垦57、58、503、南特号、莲塘早、陆才号等,以南特号为主栽品种。随着耕作制度不断改革,水稻品种不断更新,1965年,引进矮脚南特。1972年,双季稻面积骤增,考虑到接茬问题,先后引进二九青、二九丰、原丰早、竹广28、竹广29、二九南一号、朝阳一号、芜湖七一早、浙辐802、矮杆黄、先锋一号、广陆矮四号、圭陆矮八号、青董六号、文选一号、珍圭51、广陆银等早、中、晚熟的水稻品种。中稻品种:50年代推广胜利籼、399、农四号等;60~70年代推广珍珠矮、田基度、广场矮、南京11号、瘦八百、扬籼五号、桂朝二号等;80年代推广初辐晚23、BG929、BG910、国际26、国际36、来敬稻、密阳23、水源258、盐粳二号、国际29选、胜矮七号等;80年代大力推广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稻,品种有汕优六号、汕优二号和威优四号,并逐步以汕优63、汕优69、威优63、威优69等新的杂交组合为主,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晚稻品种原有小红稻(学名江丰三号)、十月寒、晚糯等,60年代引进矮杆迟熟的农垦58等,七十、八十年代先后引进沪选19、武农早、秋收一号、花寒早、苏粳二号、当选晚二号、桂花糯、虹糯、扬糯、泰山糯、鸡血糯和青标二号等。目前以当选晚二号、晚粳一号等为主栽品种。
小麦
周朝,合肥地区就种植小麦。民国36年,合肥县旱粮产量是水稻的2倍多,其中小麦占旱粮的比重较大。后受“一麦误三早”、“多收一担麦,少收两担稻”观念的影响,建国后小麦面积逐步减少。1951年,小麦面积2.25万亩,单产70公斤,总产1575吨。50年代,小麦面积迅速扩大,1958年有4.43万亩,单产71公斤,总产0.31万吨。1965年面积达到77.02万亩,单产50公斤、总产3.85万吨。面积是1951年的34倍,总产是1951年的24.44倍。1957年后,因扩大早稻生产,茬口矛盾尖锐,小麦生产逐年下降。1979年,双季稻减少,小麦面积又开始回升。当年种植49,6万亩,单产89公斤,总产4.4l万吨。1985年,全市小麦面积97.78万亩,占夏粮面积的71.2%;总产17.59万吨,占夏粮总产的75.3%。小麦单产由解放初期的58~70公斤,到1985年亩产180公斤。每年小麦面积基本稳定在100~110万亩。
栽培建国以来,小麦的栽培技术经过多次改革。50年代仍用传统的栽培方法,一犁一耙,白田下种,沟浅碴大,墒面坑洼不平。单产一直在80公斤以下。60年代后期,用加大每亩播种量来提高单产,但因只种不管或很少管,产量还是提不高。60年代推广了多耕多肥、两犁两耙、增施基肥、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等新技术,不断引进新的品种,改变大部分麦田套种蚕豆、豌豆等现象。70年代,推广窄墒改宽墒,宽沟改窄沟,浅沟改深沟的三改措施。1972~1979年,在麦田中套种兰花草(即苕子),既作肥料又可入药。80年代,种麦精耕细作,田内墒沟、腰沟、围沟3沟配套,易灌易排,墒平沟直,合理密植,适期、适量播种,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先选种、晒种,用泥水或盐水等选种。注重科学施肥,重施基肥,看苗施肥。氮、磷、钾三要素合理搭配,并酌情增施微肥,
播种量:五、六十年代每亩35~40公斤。70年代亩播量20公斤左右。80年代,由于高产新品种的不断引进,栽培技术和田管工作的逐步提高,每亩12~13公斤。
施肥:五、六十年代,以农家肥、土杂肥等有机肥为主。70年代,除施农家肥外,还搭配化学肥料。80年代,大部分使用化肥,搭配少量农家肥。亩施用化肥量逐年增加,从开始每亩10~20公斤碳铵,到现在亩施50公斤碳铵和50公斤磷肥,有些甚至更多。出现光种不养、重种轻养势头,种田成本越来越高,土地越种越板结。
播种方式:全政区内以撒播为主。肥东、肥西县和郊区的双季稻地区以及长丰县下塘集以南大部分地区亦有点播和条播。如遇连阴雨不能耕种,采取免耕方法,直接在稻板茬上点播,也可收到较好的产量。
田间管理:五、六十年代光种不管,全部靠天收。小麦在越冬期有用石滚镇压或脚踩的习惯,使土壤板结,便于扎根,说来年要收好麦。70年代初,麦田镇压措施渐废,改用冬灌、追施腊肥,同时采取人工中耕除草、看苗施肥等措施。
品种民国24年,合肥的小麦品种有W26号、2905等,以后有三月黄、青梢、和尚头等;建国后,先后推广南大2419、金大2905、碧玛一号、矮粒多、吉利、湘五号、华东六号,以吉利和湘五号为当家品种。70年代先后引进阿夫、阿卜、内乡五号、毛颖、徐州18、万年二号、2023、郑引一号、阜阳四号、扬麦三号、马场二号、宁麦六号、偃师九号、肖农11、安农8108等。以郑引一号、肖农11、马场二号、扬麦三号等为主栽品种。80年代,先后推广扬麦四号、五号、宿麦二号、陕农7859等,以扬麦系统为主,辅以郑引一号、偃师九号等品种。
大麦
大麦是合肥地区历史上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相传宋包拯在故里读书,其嫂将大麦炒焦磨成面,即谓焦面,给包拯带到学堂于中午充饥。后包拯做官,出门私访,其妻董氏如法炮制,并加上芝麻同炒,吃时再放糖用水调成糊状,更是香甜诱人。大麦磨焦面在合肥广为传开,建国后仍有此食法。
40年代,合肥种大麦约10万亩,是当时午季的主要作物。建国后,小麦面积逐年扩大,大麦相应减少,每年2~3万亩,用于人食或作饲料。70年代末,养殖业迅速发展,大麦面积升为40万亩左右,大部分作为饲料。80年代,要求饲料营养搭配,玉米冲击了大麦,全市大麦面积基本稳定在30~40万亩,全部作为养殖业的饲料,人们不再食用大麦制品。随着啤酒业兴起,合肥啤酒厂需啤酒大麦原料,1985年,合肥引进了适合本地生产的啤酒大麦,当年全市大麦面积38.88万亩,单产145公斤,总产5.6万吨。
分布大麦集中种植在长丰县北部、肥东县东北部、肥西县西部和郊区北部。1985年,肥东和长丰2县的大麦面积分别占全市大麦面积的54%和34.5%;总产分别占全市大麦总产的53.4%与34.8%。肥西县与合肥郊区大麦面积分别占6.6%和4.9%;产量占总产量的7%与4.7%。啤酒大麦集中种植在长丰县杨公、吴山2镇和肥东县的八斗、梁园2镇及肥西县的城西桥。这几个乡镇成为合肥市啤酒大麦生产基地。
栽培与小麦大致相同,建国初期至60年代,基本上是传统习惯法,耕作粗放,白种下地,投入较少,光种不管,靠天收。70年代,推广平整墒面、作好三沟、多施基肥、适时播种。80年代精耕细作,墒面整细、整平、整实,施足基肥,进行冬灌;冬施腊肥,春施返青拔节肥;适时播种,并在播种前进行选种、晒种、浸种和药剂拌种等种子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抗病性和防治地下害虫;及时做好清沟沥水、防除杂草和病虫等田管工作。
大麦播种期,合肥市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如遇阴雨天影响不能耕种,可在12月底前播种,合肥地区有大麦种到年的说法。但迟播因其营养生长阶段相对缩短,影响产量。
啤酒大麦蛋白质含量一般在12%以下,适合酿造啤酒的工艺要求,因此,要求适时收割。
品种合肥历史上有芒大麦、仁大麦、六棱大麦、荞麦等地方品种。60~70年代,先后引进尺八大麦、北京大麦、无芒大麦(即和尚头或葫芦头),早熟三号二棱大麦、沪麦四号、蒙克尔、73——21、墨西哥等。80年代引进高产早熟的西引二号、丹麦一号、盐辐矮早三和苏啤一号、浙啤三号、早熟三号、冈二等二棱啤酒大麦品种。目前以浙啤三号和冈二为主要啤酒大麦品种。
杂粮
合肥的杂粮主要有甘薯、大豆、玉米、高梁、绿豆、赤豆、豌豆、蚕豆等。1985年,杂粮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2.8%和7%。
甘薯合肥称山芋、红芋或白芋。是仅次于稻、麦面积的一大作物,居杂粮之最,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据《农政全书》记载,合肥种植山芋已有300多年历史。
历史上合肥属干旱较重地区,大部分旱地瘠薄。甘薯耐干旱、贫瘠,常种于岗坡、河埂和薄地。干旱轻重程度影响产量高低,但基本没有绝收年份。1951年,市郊种植山芋9500亩,单产124公斤。建国后,水利设施逐步改善,水稻作物扩大,山芋面积相对减少。1965年,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山芋作为主食之一,种植31.06万亩。1966~1978年,山芋面积10~20万亩。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山芋作为饲料,1979年,面积25.3万亩,单产134公斤,总产3.39万吨,占全年粮食的11.6%。1985年,全市种值34万亩,单产226公斤,总产7.67万吨,面积占杂粮面积的52.8%,总产占70.3%。
品种:建国初期有小红皮、笨芋、白泽芋、大红袍等,以大红袍为主栽品种。1953年引进胜利百号、北京553,以胜利百号为当家品种。60年代,陆续引进宁薯二号、南京234等,但栽培面积不大。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引进徐薯18等品种,并逐步推广。目前仍以徐薯18为主栽品种。
栽培:一直是传统的扶垅栽插法。五、六十年代是两犁合一式耕作法,垅小,不利于保水、保肥,山芋长不大,产量低。70年代后改为三犁合一(犁一犁,包两犁)。垅宽1米左右,成梯型,垅高40厘米,每亩栽3500~4000株。改70年代前的翻秧为现在的提藤管理。
60年代前只种一季秋山芋。60年代中逐步推广春山芋,春、秋山芋并重。春山芋在早春用温床育苗,选择背风向阳地方做苗床。床底以塘泥、牛粪、土杂肥作营养土,埋上山芋种,再用塘泥盖一层,床面蒙上塑料薄膜吸热、保温,封好口。到4月中旬即可剪苗栽播。秋山芋一般接麦茬或油菜茬,6月上旬栽插。1976~1978年,推广过山芋藤越冬,来年再剪藤栽插技术,因越冬技术不好掌握,来年成活率低,产量不高,只维持了二、三年。
豆类作物合肥豆类以大豆(俗名黄豆)为主,豌豆、蚕豆、绿豆、豇豆、赤豆、菜豆等种植面积一直不大,大部分种于沟边、塘边、家前屋后或与其他作物间种,产量不高,生产长期未被重视。近几年,赤豆、绿豆作为营养消费品深受人们的喜爱,面积不断上升,但不超过万亩,属小宗作物。
1951年,市郊种植大豆2900亩,单产61公斤,总产177吨,占豆类面积的73.4%。1981年,大豆面积21.97万亩,占旱杂粮的21.8%,总产2.18万吨,占旱杂粮总产67.5%,主要分布在肥东、肥西2县的中、北部和长丰县的大部分地区。
品种:五、六十年代以小黄豆为主。70年代初,从江苏省徐州地区农科所引进杂交新品种徐州424(徐豆一号),绿豆有大明绿、小明绿。70年代中期,种植六月曝、大青豆、大黄豆等大豆品种。70年代后期从山东省菏泽地区农科所引进跃进五号。80年代仍以该品种为主,并引进杂交早熟品种。
栽培:大豆等豆类作物在60年代前,大多与芝麻、棉花和少数山芋套种。现在以单种为多,只有少数与芝麻套种。60年代以撒播为主,费种籽,出苗不匀,加上光种不管,产量较低。70年代,开始间苗锄草,并在播种前施有机肥作基肥。80年代,大豆等豆类多为点播,先施磷肥和部分土杂肥作为基肥,翻犁耙平,打穴(穴距6~8寸),穴内施少量化肥,带粪水下种,盖土。每穴2~3粒。出苗后及时补缺、补差,中耕除草,防病灭虫。80年代后,市郊蔬菜队喜种早熟大青豆。春、夏各种一季:早豆在清明前下地,覆盖地膜,促其生长发育,6月中旬即可上市;夏豆在6月底至7月初播种,9月底可上市。效益相当可观,又能肥田养地,一举两得。
其他杂粮主要有玉米、高粱和荞麦。在合肥种植历史悠史,但面积不大,主要种植区是长丰县,肥东县北部和肥西县西部零星种植。建国初期,玉米、高粱等种植面积3600亩,产量55吨,分别占旱杂粮(除山芋)的34.3%和14.8%。玉米一般种植在山岗、田沟、荒坡、塘埂等处,与山芋、棉花、菜豆等套种,一年一次。60年代前,玉米、高粱只种不管。60年代末玉米舍弃老品种,引进良种金皇后、白马牙等。7O年代,开始间苗、锄草,并增施有机肥作基肥。80年代,玉米进行点播:先在田内施40~50公斤磷肥和部分土杂肥,深翻耙平整细抽沟,打穴点播(株距8~10寸)。穴内带水下籽(每穴2粒)复土。及时补苗追肥,防治病虫害。适时去掉基部老叶,利于通风透气。除改进耕作、加强管理外,还从辽宁省引进杂交玉米掖单二号、四号、丹玉十三等,不仅产量高,而且一年可种2次(分别于清明前与夏收后播种),现全市杂交玉米面积已有10万多亩,并有扩大趋势。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