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土壤
1981~1987年,合肥市完成了土壤普查工作。通过对每块土地、山川的野外细致调查,共挖取土壤剖面43285个。经化验分析,获得了62000个化验数据。编写了《合肥土壤》、《合肥土种志》,乡绘制了《土壤分布图》、《土壤养分分布图》、《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图和土壤改良利用现状图》。展示了合肥地区土壤种类、性质和问题。
合肥市土壤分类是在县级分类的基础上,经过评土比土、分类论证,共划分4个土纲,7个土类,16个亚类,36个土属,68个土种。其中:一、水稻土,分布在海拔50米以下的岗、旁、冲、畈及圩区,面积455万亩,占土壤总面积64.2%;二、黄棕壤土,分布于波状平原和丘陵的中下部,面积226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31.9%;三、粗骨土,分布于丘陵中上部、海拔200~400米以上,坡度一般大于20度,面积9.9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4%;四、紫色土,分布于肥西县的大潜山、周公山、圆洞山、防虎山等丘陵中下部及肥东、长丰境内的江淮分水岭部分剥蚀垄脊上,面积8.8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2%;五、黑色石灰土,分布于长丰县孔店、三和及肥东县石灰岩丘陵上(海拔100~300米),面积4.9万亩,占土壤总面积0.7%;六、潮土,分布于派河、丰乐河、窑河、庄墓河两岸及瓦埠河、高塘湖、巢湖沿岸,面积3.1万亩,占土壤总面积0.4%;七、砂姜黑土,分布于长丰北部、海拔30米以上的湖洼地,面积很小,仅0.8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1%。
三县一郊土壤普查汇总统计,土地总面积1089.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58.7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51.2%,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地2.1亩;园林、草地面积58.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5.3%;城乡、工矿、交通用地172.0万亩;水域232.7万亩;难用及其他用地68.5万亩。
高产稳产土壤23万亩,占土壤面积3.2%;有一定障碍因素的中产土壤303万亩,占土壤面积43%;有较大障碍因素的低产土壤113万亩,占土壤面积16%。
现有土地资源利用存在问题有:一、由于城乡建设、工矿交通和兴修水利占用耕地和人口不断增长,土地逐年减少,人均土地占有率逐年下降,现有土地资源后备不丰的情况严重;二、由于长期掠夺式经营、种植结构单一、种多养少,多数耕地处于土薄地瘦的状况,普查化验资料表明;全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65%,其中含量0.6~1%的计44.7万亩,占耕地8%,普遍缺氮少磷,氮磷钾比例失调,耕地质量下降;三、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农、林、牧、副、渔五业比例失调,1985年,全市耕地占总土地面积51.2%,林果草地占5.3%,水域占21,4%,非农业占地22.7%,全市农业总产值为12.5亿元,其中种植业占72.5%,林业占1%,牧业占22%,副业占2.9%。四、土壤污染严重,合肥铝厂排出的含氟废液,使附近六、七里范围的农作物和人畜受害,致死耕牛141头,赔款14万元。合肥钢厂、江淮化肥厂、合肥农药厂等排污量日渐增加,1976年不完全统计,被污染的农田、水域等达3万亩以上。
合肥市土壤分类系统表

通过土壤普查,肥东县对40万亩耕地采取测土施肥、配方施肥,使油菜亩产增长14.5%,小麦亩产增长17.5%,水稻亩产增长4.9%。长丰县通过调整农作物布局,实行因土种植,使粮食产量增长15%,油菜产量增长2l%。肥料
建国前,合肥农民广种薄收现象普遍。部分地区虽有积肥习惯,但数量少、质量差,主要是人畜粪尿、农家旧墙土、灶土等。一般靠冬、夏休闲或种植豆科作物恢复地力。
建国后,人民政府对肥料工作不断提出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强调广积农家肥,发展绿肥。五、六十年代,贯彻执行“以农家肥料为主,商品肥料为辅”的肥料工作方针。随着农业合作化的进展,广泛开展常年积肥和季节性突击积肥相结合,农家个人积肥和群众集体积肥相结合的积造肥运动。农田施肥主要是有机肥料。70年代,随着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中央提出“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方针。全市开展以养猪积肥为重点的深坑大圈积肥活动,并扩种绿肥,开展秸秆还田、高温堆肥等活动,建立了适合合肥市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施肥体系。80年代,化肥的生产与施用剧增,不少地方日益忽视农家肥,使得农家肥数量大为减少。
厩肥合肥市有机肥资源极为丰富,以养畜积肥为主,一头猪每年所排泄的粪尿,结合垫料可积制出2000~2500公斤的优质厩肥。长期使用厩肥,肥效既高且久,促使农作物青秀壮健,且能改良土壤,是增加有机肥源的主要途径之一。
人粪尿它是郊区农民传统使用的速效高质有机肥。建国后,城市对粪便加强统一管理,市区人粪肥绝大部分运往郊区,为郊区农业和蔬菜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肥源。
土杂肥包括城市的垃圾,农村的墙土、锅土、熏烟土、草木灰、牲畜圈栏土等,它具有来源广、种类多、积攒快等特点。
饼肥有豆饼、菜籽饼、棉籽饼等。饼肥肥分浓厚,富含有机质和氮素,并含相当数量的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养分完全,肥效持久,能显著提高产量并改进品质,且能疏松、肥沃土壤,是优质的有机肥料。近年来,随着油菜种植面积的扩大,使用菜籽饼作肥料更为广泛。
绿肥郊区习惯用草皮、青草沤烂做绿肥,或是种植大麦、豌豆翻犁后做绿肥。1963年,紫云英试种成功后,随双季稻发展而面积逐年增加。70年代是绿肥生产发展的高峰阶段,“文化大革命”期间,推广了“三水一萍”(水花生、水浮萍、水葫芦与红萍)。1976年,郊区放养红萍7394亩,“三水”面积499亩。1977年,红萍扩大到5万亩,“三水”增加到5200亩。1978年,全市紫云英种植面积达82000亩。后因越冬管理困难,产量低,生长时间短等原因,放养面积逐年减少,由于施用化肥,“三水一萍”濒临绝迹。
化肥50年代初,郊区农民开始对少数经济作物和部分高产作物使用化肥,主要以氮肥为主。农民使用化肥缺乏经验,曾发生烧苗现象,对化肥产生顾虑。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化肥工业的兴起,化肥使用范围逐步扩大,用量不断增多。70年代,化肥的品种和施用量逐年增加。1978年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农民增施化肥的积极性,但农民只注意增加氮肥。
80年代,通过全国土壤普查发现,由于长期单一施用氮肥,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调日趋严重,钾素比重尤低;作物缺磷、钾的生理病害普遍发生;氮素化肥的利用率和增产效果下降;优质化肥虽然增加,但在氮肥中,低浓度易挥发的碳酸氢铵仍占70%,氮肥的利用率在30%左右,磷肥的利用率在15%左右。由于农民对磷、钾肥有了新的了解,磷肥的施用量和所占比重逐步增加,磷肥的增产效果愈来愈显著,氮、磷使用比例日趋合理,并增加了钾肥的施用。
80年代以来,由于化肥施用量迅速增加,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缺乏微量元素症状已愈来愈明显,油菜花而不实,小麦穗而不实,苹果的缩果病,萝卜、花椰菜的褐腐病,芹菜的茎折病等日益严重。近年来逐步推广了微肥与复(混)合肥。
微肥增产效果显著,油菜施硼平均增产15%左右,各地西瓜施硼、施锌也逐渐普遍,西瓜糖度明显提高。
复(混)合肥较单质化肥养分含量全面,肥效高,副成分少,施用一次至少可以供给作物2种以上的主要营养元素,且物理性状好,便于运输和施用,省工、省肥,逐渐被农民所喜爱。
菌肥1971年,在郊区推广使用“五四○六”抗生菌肥。它具有抗病作用、生长刺激作用和营养作用。但随着化肥用量增加,逐渐停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