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长途电话设备
庐州电报局线路多处于山区,加上兵燹水患,毁杆断线、消息不通数月者时有发生。
民国12年2月15日,合肥~六安长话线路架竣。长65公里,系镀锌单铁话线。
民国18年,安徽省建设厅委派合巢长话工程队架设合巢芜干线合巢段,并令合、巢两县政府切实保护施工。12月,合肥~巢县12号镀锌单线制铁线架竣,线长62.25公里。合肥设二等交换所。
民国22年2月,设有5门总机1座,西门子话机4部,辖管线路39.5公里,杆木790根。
民国23年6月,有5门长途交换机4座。是年,建成合肥~舒城、合肥~庐江等长话线路。
民国25年秋,国民党安徽省电话局奉令举办国防长途电话线路,因省库支绌,向地方银行借款21万元,购电话机线之用。遂派李昌烈为工务室工程师兼主任,策划进行组织工程。翌年8月架设完成合肥~安庆、合肥~蚌埠、合肥~芜湖电话线路。至此,合巢芜线、安合蚌线在合肥衔接。
民国27年10月,国民党合肥县政府迁避南分路口,有5门总机3座、电话机7部。
民国31年,合肥架设吴山庙、山南馆、官亭、三河、高刘集及雷麻至烧胍岗等处乡镇保电话线,计225公里。
民国32年,合肥~六安线路经抢修后,进线局45公里,经南分路口、雷麻店(原乡镇线)通至六安。这是合肥在抗日战争时期唯一的一条长途电话线路。
民国35年5月,合肥经田家庵转至蚌埠及合肥经桐城至安庆长话线路开通。是年,合肥有总机8座、单机36部,所辖线路7条计222.5公里。
民国36年,国民党安徽省电话局着手改造安合、合芜屯、合蚌、合阜等重要长途电话线路,且与部办干线相衔接,并在芜湖、殷家汇各放10对过江水线。8月23日,整修合肥~寿县线路,9月16日竣工,音质有所改善。12月,安装怀宁(今安庆)~合肥MN’(B端)日本产三路载波电话终端机(以下简称载波机)。是年,完成合肥~六安线路改造工程,将原雷麻店至六安乡、镇、保线拆除,沿公路改道架设单铁话线。
民国37年1月,合肥~怀宁(今安庆)安装MN’(A端)日本产三路载波机,双方开通载波电路通话,是为合肥长话载波电路之开端。合肥设机务站。据6月绘制的《苏浙皖电话线路图》,合肥~蚌埠已为铜质双线,长135.2公里;合肥~芜湖2.6毫米已改为2.9毫米铜质双线,长129.1公里;合肥~怀宁(今安庆)2.6毫米已改为2.9毫米铜质双线,长185.3公里;合肥~六安3.0毫米铁线已经整修。是年,合肥~南京还安装了MS’(A端)日本产三路载波机,由南京经蚌埠至合肥开三路载波预备电路,当南京~怀宁(今安庆)电路阻断时,作为迂回电路接通南京~汉口电路。时有三路载波机2部。
1949年1月,合肥解放时,长话机械设备仅存20门和10门磁石式交换机各1座,单路载波机1部;长话干线合巢、合蚌、合六、合舒线路无一完整。2月4日,修复合蚌线路。此后,合巢、合六、合舒线路相继修复。
1950年初,皖北电信管理局组织整修了合肥至蚌埠、芜湖、安庆3个方向各1对2.9毫米铜质双线。4月,合肥~安庆开通MN三路载波机。
1951年,合肥与上海、南京、蚌埠开通使用载波电路,合肥与六安开通使用治淮单铁话线。合肥设长途线路中心站,维护合蚌、合舒、合六及合肥至水家湖、蔡家岗、全椒等段长途线路。
1952年2月23日,合肥经巢县至芜湖架设铜线一对。时有单路载波机1部,3路3部,长途交换机磁石式8席(座)135门(用91门),线路314.7杆程公里,电杆6307根,架空明线铜线638.5条公里,铁线61.5条公里。
1953年8月,合肥至芜湖、南京、上海使用MS’载波机开通电路,合肥至蚌埠、宿县使用CF—1—13载波机开通电路,合肥至安庆、屯溪使用MN载波机开通电路,合肥~六安使用双铁话线,合肥~阜阳使用双铜话线,合肥至肥东、肥西、撮镇使用单铁话线,合肥至巢县、舒城使用实线。时有长途交换机磁石式5席200门,长话明线2593对公里。
1954年5~8月,长江、淮河流域出现特大洪水,合肥通往各地的长途线路水淹严重,阻断60余公里,其中淹没线条15公里,浸泡电杆50公里,冲毁线路24对。受淹面积较大的寿县正阳关一带水深4.5米,淹没电杆达100余根。为保证通信,3天内抢架合肥至水家湖线路30余公里。11月,将水毁倒杆修复。
1955年12月,因体制变动,长途线路设备划归安徽省长途线路中心站维护。是年,开通合肥~北京明线载波电路。
1956年,开通合肥至阜阳、芜湖、屯溪3路载波设备。
1957年,新装长春电话设备厂生产的550型共电式长途电话交换机19席220门,淘汰了陈旧的磁石式交换机。
1959年3月6日,长途线路维护体制变动,合肥管辖合肥~蚌埠线,合肥~裕溪口线,合肥~全椒线,合肥~安庆线,合肥~六安线,水家湖~淮南线,淮南~蔡家岗线等7条干、支线路。12月,首次安装国产312型的12路载波机,使用于合肥至南京、上海、芜湖电路。是年,更新原长途电话交换机,安装上海新光电讯厂生产的CT—58型及JT—2A型共电式长途电话交换机40席480门。
1960年2月,合肥~北京开通使用12路载波终端设备。7月,增开合肥~济南载波电路。后相继开通使用合肥至蚌埠、安庆、芜湖12路载波终端设备及增装合肥至淮南、安庆、阜阳3路载波机。时有载波机60部(12路7部,4~8路20部,3路3部,单路30部),省至地、市长途电路数平均由1959年3.9路增加到6.8路,提高了长途电话接通速率。
1962年,合肥~南昌开通载波电路。
1963年,有12路载波机7部(使用于合肥至北京、南京、安庆、芜湖电路),3路载波机14部(使用于蚌埠、阜阳、濉溪市、滁县、宿县、南京、芜湖、安庆、屯溪、上海、淮南、六安电路),单路载波机1部(使用于六安电路)。并为合肥至芜湖特高频专用电路开通使用3路载波机1部。
1965年3月,在合肥市电信局黄山路市话分局内建临时机务二站,从机务站(后称机务一站)调进CB312型12路和BBO型3路载波终端设备。6月安装完竣,将合肥~蚌埠电路割接该站开通。
1966年,开通使用机务一站至郑州明线载波电路。
1968年1月,机务二站迁址肥西十八里岗,从机务一站调进12路载波机6部(开通使用于合肥至南京、蚌埠、芜湖、安庆、阜阳、六安、舒城机务站电路)和3路载波机4部(开通使用于合肥至上海、蚌埠、芜湖、安庆电路)。
1970年3月1日,建于舒城县龙河区滑水河乡的舒城机务站移交合肥市电信局,改称合肥机务三站(亦称皖丰机务站)。时有12路载波机5部(使用于合肥机务三站至武汉机务三站、山东菏泽机务站、安徽省气象中心站、屯溪、合肥机务二站电路)和3路载波机3部(使用于合肥机务三站至湖北襄樊机务站、阜阳、合肥机务二站电路)。后增加载波机6部,其中12路3部(使用于合肥机务三站至南昌、安庆、合肥机务一站电路)和3路2部(使用于合肥机务三站至霍山诸佛庵及合肥机务一站电路)及单路1部(使用于合肥机务三站至舒城河棚电路)。
1971年,有共电式长途电话交换机44席,长途线路杆路895公里,架空明线4424对公里,长途电缆30.99皮长公里。增开合肥至贵池、六安、宿县、淮南、滁县、巢湖载波电路。
1973年,合肥市电信局自己动手在长途台原有40席基础上,加装20席,以适应长话业务发展需要。是年,有载波机48部(12路21部,3路20部,单路7部),长途台座席60席,长途杆线9255对公里,电杆18316根,杆程914公里。合肥至外省及本省地市电路,均以明线架设到市郊,用架空四芯组对称电缆引入市区线改地下电缆引入市内。
1975年4月,建于肥东县定光乡的八00机务站移交合肥市电信局。7月1日,机务站开通使用京、沪、杭4管中同轴地下电缆线路。该站维护里程223.24皮长公里,设无人机站32座,有人机站1座,可同时开通两个1800路长途电路。设备有:1800路增音机3套,远供架2架,两遥架1架,超群调制架3架,主群架1架,12路载波机4部。是年,合肥八00机务站开通使用主用设备1800路(另1800路作备用),其中开至合肥机务一站5个超群计300路电路,转接京、沪、杭10个超群计600路电路。开至合肥机务一站使用设备有终端增音机1800路1套,远供调制架1架,两遥架1架,调制架1架,机群调制架2架,通路调制架3架,音终架3架。合肥机务三站开放直达电路95路(一级省际电路46路)、转接电路9路(一级省际电路2路)。
1979年,合肥机务三站长途直达电路增至124路(一级省际电路66路),转接电路增至114路(一级省际电路66路)。
1981年7月,合肥机务三站撤销,将其长途直达电路96路(一级省际电路19路,二级省内电路77路)及转接电路102路(一级17路,二级85路)割接并入合肥机务一站。
1982年11月10日,由合肥市电信局副总工程师周德强负责的JT—801型编码纵横制长途电话自动交换设备安装工程动工。
1983年8月25日,长途电话自动交换设备安装竣工。设备容量300路,可同时开放全自动迅接制、半自动立接制、人工迟接制的长途电话业务。自此,实现长途电话自动交换成为合肥乃至安徽省发展长话通信的方向,与现存的长途电话人工交换网补缺配套,以缓和长话通信的紧张状况。是年,合肥机务一站有载波机58部(ZB312型12路12部,305型低12路11部,ZZD04型高12路6部,306型12路2部,202型3路24部,单路3部),开放电路616路(长机室人工电路289路、自动电路28路、半自动电路54路,转接电路182路,载报中央室载报电路20路、传真电路6路、出租电路37路)。
1985年,合肥市电信局开放自动交换设备666线,人工交换设备355路,长途自动电路169路,人工电路310路;载波终端设备109部(单路10部,3路37部,12路以上55部、架,12路以上增音机7部);长途交换机82席(另有记录、查询台16席,检查台4席,班长台l席),容量410路;长途线路维护明线杆路总长度3547.4对公里,其中一级干线752对公里,长途电缆188皮长公里;维护中同轴地下电缆199.8皮长公里。
会议电话设备
1956年2月28日,由高光俊、李玉彦负责安装会议电话设备。初期属于单开,只能听,不能对讲。8月,会议电话设备加装保密机。
1957年下半年,合肥会议电话开始对地市开放,自制一台会议电话汇接台,系二线制(单开),只能一方讲话,不能对讲。
1958年,改装会议电话四线制汇接台成功,虽解决了相互对讲,但振鸣声大且音质不够清晰。
1960年,仿制四川省革新产品“桥分器”成功,加装于会议电话汇接台后,声音清晰,对讲自如。
1977年,安装使用杭州522厂生产的24路列架式会议电话汇接台,增加会议电话汇接户数。
1983年,会议电话设备采用国内较先进的48路台式晶体管汇接台,提高了会议电话服务水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