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分拣体制
从大清邮政到中华邮政,合肥分拣封发程序,基本沿袭海关邮政时期建立的处理章法,手续繁琐,操作陈旧落后。
民国20年4月,合肥定为二等甲级局后,设收发处(班组级),配主任(初级邮务员或邮务佐)1名,有听差、信差2名兼职交叉协助。民国34年8月,设收发组,有组长、邮务员、邮务佐3人。民国36年6月,升为一等乙级局后,设相当科一级的收发组,组长配备中级邮务员(一等一级乙员),另配襄办、邮务员、佐、差共7名。(主任)组长、员、佐、差同时从事业务生产活动,互相交叉,封发各路邮班,兼管业务档案、查验处理等项工作。
解放初期,仍维持原生产管理体制。1949年,有分拣封发员6人。1951年9月,邮电合设后,成立邮件分拣投递股,其中分拣封发员11人。1954年4月,运输股与邮件分拣投递股合并为邮件股。1957年9月,邮件股改称邮件分拣科,分拣封发(含函件、包刷及开箱取筒、档案处理)人员增至22人。1960年12月,分拣、转运交换科合并为邮件交换科,分拣封发员36人。1962年6月,分设邮件分拣、邮件转运交换2科。1970年8月,分拣科改称一连,设连长、指导员,有分拣封发员52人。1973年7月,恢复分拣科,有分拣封发员62人。1980年11月,由于分拣封发业务量迅速增长,邮件分拣科又分为函件分拣、包刷分拣2科。对函件、包裹和印刷两类邮件,重新划分作业现场,进行分类处理,提高了邮件分发速度。分设时,函件分拣有96人,包刷分拣有32人。1985年函件分拣为98人,包刷分拣为49人。1990年函件分拣137人,包刷分拣为57人。函件分拣
大清邮政时期,邮件流量较少,合肥局实行一次分拣到格。因流行中(竖)式信封,采用右手分拣。无工作台、椅,操作人员站立走动,用左手托信,右手将信投入相关(路由、寄达局)格口。前期,一周封发二、三次;后期每天对船运及步班封发邮件各一次。各类信函采取混合封装。
中华邮政时期,合肥为皖中、皖西邮件分拣转口局,其业务量位居省内第四位,后期跃居全省首位。
民国22年8月,执行邮政总局关于快递邮件五套以上汇总封装一袋的规定,直封水陆路沿线转口局。平常、挂号、快递信函分别使用黑色、红色、绿色封签。快信一律套封。是年,每日对外封发7次。封发时间是15~19点。函件年处理量(含进、出和转口,下同)235.6万件,其中出口量占19.7%。
民国25年,对保价、国际邮件严格实行火漆封志。是年,封发增为8次,改两班作业,从10~23点。函件年处理288.3万件,其中,出口量占19.1%。
民国28年2月,一类、二类新闻纸及小包邮件同封一袋,使用白色绿字布牌,下端加一红色“报”字,但不得与信函、明信片混封。
民国32年3月,封装邮件一律改用新式改良(三曲形印模)铅志夹钳。12月,增加邮件直封,减少经转延误。民国34年10月,夹用双铅志办法废止。
民国35年5月,原混封在普通或挂快专袋内的包裹、小包,开始分别专袋封装。封发各大城市的挂、快邮件,概分本、转口。7月,废止对挂快邮件逐格登单,改用计数办法,只列总件数。10月,执行平信捆把以十字形捆扎。
民国36年1月,对接收国内、国际进出保价邮件,要求首先察验袋身、袋口无破裂,火漆印完整,复称重量相符后,经2人签证然后封装。7月,省内规定每半年举行一次邮件业务竞赛,检验规格质量。
民国37年5月,执行挂快邮件本口、转口不得混封,国际、国内挂号邮件不得混封的规定。国内小包、报值、保价邮件分别直封。是年,封发作业时间分2班,从8~24点(含中午2小时值班交换邮件)。对外封发火车、汽车、小轮、步班达22次,其中,快递邮件赶班(车船开行前一小时)封发4次。开箱取筒频次由1次增为3次(其中赶班邮筒2次)、城区正常为2次,远郊保持1次。进、出口封发函件、报纸及印刷件(不含包裹)年处理量为498.9万件(出口量占20.9%)。业务量位居省内各局之首。
建国后,合肥为省内三大邮件分拣中心之一和重要的邮件转口局。
1950年邮件封发人员认真贯彻交接验收制度,平挂包印直封格眼总数为97个。封发差错率月平均在0.75以下。年函件封发总量为592.5万件,其中出口邮件占33%。
1953年,为分清责任段落,对进口邮件袋、套实行“一杆子拆到底”办法,然后汇总监交下一环节。因人力不足,曾对县、专区局采取“平挂合一”(混封)封发。通过工作实践,逐步健全、完善“交接验收、勾挑核对、平衡合拢”等三项基本制度。
1956年4月,因寄信已较多使用西式(横式)信封,在分信的操作上,推广哈尔滨邮局左手分拣经验,改用右手托信,用手指将多封信件捻成扇面型(可同时看清二封以上的寄达地名),再用左手拣出,送人相关格眼(口)。这种新的操作方法,改变了沿袭50多年用右手分拣的单一模式,加快了分拣速度。
1957年,贯彻部颁封发时限频次“出四进三”的要求(即车船到达前4小时收寄信函必须赶班封发出口。投递出班前3小时,进口信函必须当班投送)。平、挂信恢复分封。年底,部分座席推行天津邮局坐位分拣,实行双手分信。
1958年9月,严格贯彻“平十挂三”(平信满十封,挂号信满三封)的直封标准。全年直封的封发格眼有390个,其中平信282个,挂号108个。出口平挂函件封发差错率为0.35
1962年1月,规定各类清单按每一接收局编列顺序号,每年起编。同时,部颁《国内平挂函件分拣封发办法(修订)》规定,封发邮袋每袋重量以35公斤为限,交由步班、自行车班或驮班运递的以15公斤为限。7月,自制邮件传送机l台,用于分拣、运输的整袋交接。
1963年,新式分拣(格眼橱)工作台投入使用,全面实行了坐式双手分拣。分拣时,按座席的高低,将托信板插入封发格口中下部位,一次可码放平挂信函百余件,一眼可流览多封信函地址,双手运作,先后投入相关格眼,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1964年,开始制订、实施进出口信函作业计划表,并随车船班次变动修订封发计划。6月,每日对外封发11次,其中,火车4次,自办、委办汽车5次,小轮1次,航空1次。
1965年,函件封发总量2293.53万件,其中出口量占33.3%。
1970年10月,为适应特挂函件需要,设立特挂分拣专台。全年函件封发总量降至2076.6万件,其中出口量占32%。
1972年,贯彻邮总规定,对发往同一局、重量不超过3公斤的袋套,合计满3件汇封总袋发运。航空函件专袋专套,不单套外走。直封格眼,增至880个。
1973年,由于文革动乱的影响,手续制度废弃,新人员缺少培训,邮件封发质量得不到保证,封发差错率上升到0.979
1975年,严格开箱取筒时限,规定对市区115个信箱信筒,每天定时开取2次(自行车班为7点半和16点半),支局所门箱延迟半小时。函件封发总量3196.36万件,其中,出口量占32.7%。直封格眼增至1034个。封发差错率降至0.278
1979年,贯彻邮电部和省局规定,各类邮件装入邮袋或封套发寄,禁止散件外走。
1980年,函件封发总量为4476.36万件,其中出口量占27.1%。函件直封格眼也增至1082个,其中平信533个,普挂388个,特挂161个。
1982年6月,函件科首先被列为全局全面质量管理的试点单位。11月,每天进口接收分发邮件21次,其中火车7次,汽车9次,航空1次,市内转趟4次,从7~22点,平均每42.5分钟进口一次。每天出口封发25个班次,其中火车5次,汽车9次,航空2次,市内转趟9次,从5∶35~24点,平均每44.2分钟封发1次。
1983年,通过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和开展“百日服务良好活动”,函件封发质量明显提
高,综合差错率降到0.14
1984年增设“薄片印刷专台”,与信函混封的进口薄片印刷品由函件分拣科封发处理,进、转口和出口由包刷分拣科封发处理。
1985年4月,函件封发实行三班作业,24小时不间断。每天进口接收分发邮件26次,其中火车8次,汽车10次,航空2次,市内转趟6次。每天出口封发28个班次,其中火车5次,汽车12次,航空3次,市内转趟8次。本年函件封发总量8727.88万件,其中出口量占34.4%。函件分拣直封格口为1152个,其中平信517个,普挂396个,特挂157个,国际66个,赶班16个。12月测算,每天平均进、出口、转总包900袋,封发平常邮件16万件,给据邮件1.8万件。由于连续5年开展“四创”(创最好的服务水平、经济效益、通信质量、服务环境)活动,推动了封发工作不断改进,确保质量稳步提高。年底,封发综合差错率降到0.06
1986年1月,贯彻邮电部确定的“以指定转口局为中心的新分发网路体制”,实行新的封发关系调整方案。规定直封标准不变(平十挂三),不够直封的,一律发就近的指定转口局经转。取消一级干线火车上散件分拣封发。取消特挂专台,将此并入普通挂号台。本月,部定合肥为全国34个干线航空(邮件)邮运局之一。12月,试行邮总制发的“邮件汇封”新规定:一、发住直达邮路上各局的,一律封装成袋外走交运。二、非直达邮路上各局,同一转口局够3件,可汇封经转。
1987年6月,邮总颁发《邮件分拣封发(组)管理工作评定标准》。11月,增设“快件台”,以分类处理快件邮件。
1988年1月,省会局对银行挂号信、汇套邮件的散件,只登列号码、种类,结一总数,不再登列其他项目。4月,试行平信上色分拣(因效果不明显,10月停试)。5月,贯彻邮总规定,发指定转口局的快件,使用快件袋,拴挂快件袋牌,单独作路单,单独交接。7月,使用“收件人地址欠详退回寄件人”戳记。
1990年7月,执行邮总规定,封发航空邮件总包,在袋牌上填写重量。11月,实行人工看码(邮政编码)分拣,提高工效在20~25%。全年函件封总量12678.97万件,其中出口量占33.4%。12月,函件分拣格眼增至1227个。由于坚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函件综合差错率降至0.03,取得分拣质量历史最好水平。
包件分拣
大清邮政时期,对包裹、印刷邮件封装规格规定宽松,可用厚纸裹封或杂类口袋装寄。邮局用箩筐、邮袋装入,坚固捆束,妥印火漆,并拴号牌,再予发运。包裹可与信函混封。合肥收寄、进口量小,均地摊摆放。出口一律封邮区总局经转,进口包裹则存放柜橱内待收件人领取。
中华邮政时期,对包裹、印刷品邮件的封发也无统一定规,各局之间不分等级均可互封。合肥邮局包件场地长期租赁,面积狭小,仍实行地摊作业,手工操作。因地处淮南铁路线和公路、巢湖水域要道,历来为皖中、皖西包裹邮件分拣转口局。
民国22年,包裹封发总量(含进出转口,下同)为97200件,其中出口量占3.7%。
民国25年,包裹封发总量为107640件,其中出口量占3.1%。
民国28年合肥沦陷后,包裹邮件大幅度下降,年封发总量为31600件,其中出口量占7.7%。
民国33年5月,贯彻邮总重申《邮政纲要》有关规定,包裹必须逐袋过秤,在袋牌上注明包裹重量。经转局复秤,接收局复秤后再行开拆。
原包裹、小包与普通或挂快邮件因混封,易磨损函件。民国35年5月,执行邮总训令,统一实行分别封装发运。
民国36年,包裹封发总量为113080件,其中出口量占9.8%。次年,包裹封发总量为129270件,其中出口量占9.5%。
人民邮政初期,沿袭使用中华邮政包裹封发办法。合肥因局屋不宽,较长时间采取地面开拆,按进、出口路由分堆码放,再行计数、登单、封装、发运。随着业务的发展,对包裹封发体制、程序、操作方法进行了多方面改革,设备不断更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1950年,包裹进出转口封发总量为10.1万件,其中出口量占31%。
1954年设立包裹组,配分拣封发员4人专业处理包裹分拣封发。作业现场50平方米,无分拣格架,只有一张登单台。操作人员蹲在地面上,划片分堆,对外分往各地,对内分往各支局。
1958年7月,贯彻济南现场会议提出的“增加直封,减少经转层次,按邮件流量近密远疏规律设格口”原则,加快传递,提高分拣效率和质量。提出“三准”(方向准、登单准、下袋准)、“三不”(编号不乱,袋口不松、袋牌不串)。全年包裹封发总量29.2万件,其中出口量占32%。包刷邮件分拣格口开设387个,其中印刷185个,包裹202个。
1960年11月,取消包裹一单多袋的封发方法,严格贯彻一单一袋,清单随包人袋,不许外走。普包满3件或总重达20公斤,应予直封。小件印刷品开始设置分拣格眼,大宗(或大件)则利用平台、地面分拣。
1965年,包件封发总量为59.7万件,其中出口量占23.4%。
1970年,包件封发总量为83.2万件,其中出口量占21.4%。
1972年,转运楼(建筑面积895.4平方米,二层结构)建成。楼内辟包裹封发组作业现场120平方米。
1975年,包件封发总量为112.4万件,其中出口量占17.2%。启用包裹下袋撑袋架后,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1978年,配齐包裹分拣格橱(连工作台)6个,全部达到坐台登单。
1980年,包刷邮件与函件由分设两个专业部门分别处理,邮件封发规格、手续制度日趋完善。印刷品件分拣全部配齐工作台(连格橱),大件另设台处理。年包件封发总量126.9万件,其中出口量占16%。总包延误差错率为0.16。包刷直封格眼总数426个,其中平刷102个,挂刷108个,包裹216个。
1981年,分拣综合楼建成(建筑面积2067.7平方米,四层结构),有邮件升降电梯。二层为包刷分拣现场,面积500平方米。
1983年,安装自滑式包裹开拆机,邮件堆放场地利用率提高6倍。同时配备4个吸尘式包裹开拆台,减少灰尘。6月,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1984年,包刷直封格眼529个,其中平刷174个,挂刷129个,包裹226个。实现省内挂刷直封到县。
1985年,邮总规定,为减少包件处理层次和破损,对发往同一地点,重量满10公斤的包裹、印刷品应尽量直封。包刷直封格眼652个,其中平刷245个,挂刷181个,包裹226个。全年包件封发总量为92.8万件,其中出口量26.3%。因各地市邮运能力提高,转口量锐减近50%。总包延误差错率降至0.0436,总包损失率为0。
1986年1月,贯彻邮总新的封发关系调整方案。包裹本口满3件或本转口合计3件,应予直封。不够直封的,一律发就近的指定转口局经转。取消一级干线火车上散件分拣封发。7月,规定“用户专用袋”的质量必须强固,不合格的和其他布袋、麻袋、纯塑料编织袋,不予接收和传递。9月,贯彻部、省做好商包传递发运要求,规定滚存量时限,收寄局为3天,重点转口局为7天。11月,试行对平挂印刷品和包裹够15公斤或单件够一整袋(4号袋)的,应封袋直封寄达市县局。
1987年7月,以包刷部门为龙头,制定一条跨部门一条龙质量管理线。包刷部门重点提出:“二不混封”(水、普包和重、软包不混封)、“三核对”(件数、袋身、方向核准合格)、“一相符”(各台与总台件数平衡合拢相符)。
1988年1月,根据上级规定,对挂刷、纸包邮件的散件,只登列号码、种类,结一总数,不再登列其他项目。
1990年包件封发总量112.4万件(转口量大幅度下降),其中出口量占45.6%。
附:邮政编码1947年5月,上海、南京率先在国内使用2位“邮区简码”,代替投递区,北京、天津、汉口、广州等地接后仿行。合肥等内地局只宣传、配合各大市局推广,用户寄往有关各局信函,标不标明简码,听其自便。
1975年8月,《全国邮政编码试行方案(草案)》出台。
1977年8月,学习、贯彻邮总制定的《全国邮政编码试行方案》。10月初,根据省局布置,市局邮政(印刷)工厂突击加印“邮政编码标准信封”80万只,提供省内务局宣传发售。增印“邮政编码通知卡”和“编码通知卡”各10万份,由投递员随信散发。10月24日,合肥邮区邮政编码领导小组成立,在市局设立办公室组织实施。同月,合肥局配合上海、江苏、辽宁等地试行邮政编码工作,特印制10万份“邮政编码通知卡”,贴于进口信函背后,投交用户广而告之。
1978年3月,合肥邮区编码工作会议,研究确定区内5市县邮政编码方案。是年,合肥市邮政印刷厂分批加印1000万只标准信封,供省内发售。
1979年9月,合肥市首次编印5000本《合肥市邮政编码簿》,赠送各省会局和本市各大机关、企业、部队、高中等学校。
1980年4月,按省局重新核定的合肥邮区所属8市县邮政编码,再次研究编列投递点的号码。编印合肥市(含长丰县)邮政编码表和宣传材料,在城乡各局所和主要街道张贴,并印制标准信封100万只投放市场。非标准信封由各支局(所)备有空白编码框戳,提供用户加盖。5月,召开全市各大单位的收发、秘书人员会议,宣讲邮政编码及使用方法,同时举行各种形式座谈会。各支局设立邮政编码查询台。在各影剧院放映“邮政编码”专题影片和宣传幻灯片,并出动宣传车、悬挂标语,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年底,编码书写率达到30~40%。
1981年,由于群众不理解,少数报刊导向偏差,推行遇到阻力,邮局内部也出现松劲情绪,编码推广工作随之搁浅。本年编码书写率降到10%。
1982年,邮政编码宣传推广工作在合肥基本停顿。
1986年5月,邮电部决定重新发动、继续推行邮政编码。市邮局恢复推广“国家标准信封”(通称编码信封),并在本埠投递的信封背面加盖“信封加写邮政编码,传递更加迅速准确”等各类宣传戳,印制宣传使用标准信封的邮政批条(贴于信封上);赠送或发售《安徽省邮政编码簿》(先简明,后完整)、《邮政编码宣传手册》及“合肥市简明邮政编码表”;建立邮政编码咨询、服务台;在报刊、电视、广播电台宣传;组织大单位及用户代表参观邮政作业现场,增加对使用邮政编码的了解。通过各种宣传,使各界用户从嫌麻烦、不合作,转为理解、配合。
1987年5月,刻有邮政编码的新日戳在合肥全面启用。合肥市邮政编码书写率升到60~70%。
1988年10月,合肥局在各投递区域的主要路道、街巷及显要地段,钉挂搪瓷质料的红色“邮政编码标志牌”。同时函发各单位,要求全面使用“国家标准信封”(GB1416—87),各单位原来印制的信封,须将各自邮区的邮政编码印在右下方的编码框内。非标准信封限用到1989年12月止,但在限期内应加盖临时使用的邮政编码框戳,填码交寄。
1989年1月,对不书写编码采取适度批退,加贴“你处邮政编码是××××××,请补写后交寄”字样的批条,以提请用户注意。10月,市局发函各单位,提出编码书写率计划,要求信函双码率(即收、寄双方邮码),年底达到80%,邮电部门达到100%。
按部规定,自1990年1月1日起,非标准信封和未写邮政编码的信件不予收寄。开箱发现,不予盖销邮票,执行批退,请其补写再寄;但对进口(外地发来)、转口(经转他地)不得批退,仍应照投照转。8月6日,合肥市局正式建成全省第一家“全国邮政编码微机系统”,查询台正式对外服务(电话号码是“242525”、“242524”。1994年5月22日后升七位,改“2642525”、“2642524”)。11月1日,市局分拣部门开始实行人工看码分拣,提高工效25%以上,同时也提高了通信质量。年底,社会用户的双码率达到85%。邮政编码使用意识和习惯,逐步形成。
合肥邮区划分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兼顾人口、交通、局(所)及邮件流量等因素。
1977年8月,安徽初划为12个邮区。9月,合肥邮区划定,包括:合肥、长丰、肥东、肥西、舒城等5个市县。
1978年2月,安徽增划14个邮区,1553个投递点。合肥邮区增加庐江县(后又划归巢湖邮区)。
1979年12月,合肥邮区包括合肥、长丰、肥西、舒城、桐城、庐江、肥东、寿县计8市县,共划194个投递点,其中合肥占9个。
1985年1月,寿县划归淮南邮区,合肥邮区包括7市县。
邮政编码采用阿拉伯数字“四级六码”方式:

1、以邮政编码第一、二数位代表省码:皖北和江淮地区(包括皖东、皖西、皖中)使用23;皖南和沿江地区(安庆)使用24。
2、以邮政编码第三、四位数代表有关市县。1978年3月,合肥邮区初期编码方案划定:合肥市230000,长丰县230100,肥西县230200,舒城230300,肥东县230400。1979年12月,合肥地区编码调整:合肥市230000(投递点9个,下同);长丰县231100(27个);肥西县231200(23个);舒城县231300(28个);桐城县231400(22个);庐江县231500(28个);肥东县231600(23个);寿县231700(34个,1985年1月,调为232200,划入淮南邮区另行编码)。
3、以邮政编码第五、六位数代表市县所属的投递区(包括市县内干线邮路上有投递任务或需再次分拣或有直封关系的支局所)。1980~1990年,合肥市投递区编码为:
230001四牌楼支局(中一区)230021(注)义城集支局(南外区)
230011铜陵路支局(东区)230021合巢路支局(南外区)
230022南七支局(南区)230041双岗支局(北区)
230031五里墩支局(西区)230061三孝口支局(中二区)
注:230021在1982年前为义城集支局和向阳支局公用区码,1983年1月,义城集支局降为所划归向阳支局(后改称合巢路支局)。
4、对邮件投递量大的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经申请由县市核定单独编码,可对外使用。1980~1990年合肥部分高等院校使用专码:
230008安徽工学院(中二区)230028安徽医科大学(中二区)
230009合肥工业大学(中一区)230029中国科技大学(南区)
230039安徽大学(西区)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