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水土环境
地面水主要集中于南淝河、十五里河、巢湖和董铺水库。
南淝河:平时泾流主要由自然降水、上游水库泄漏水、城市生产生活排水补给。80年代,市内90%的污水、废水排入河道,河水水质污染严重。沿河共有32个主要排污口,日接排污量36.53万吨,其中生产废水29.53万吨,生活废水6.7万吨。
南淝河本身泾流量小、流速低、自净能力弱,至1992年,还达不到国家三级水体标准。其主要污染物是氨氮(NH3—N)、化学耗氧量(COD)、酚、总氮、总磷、油、五日生化需氧量(BOD)。其累计污染负荷比为85.1%,污染物为有机型。
南淝河水体主要污染物超标项目表(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3,下同)

十五里河:流经合肥西南郊,沿程合肥肉联厂、皖安机械厂、合肥变压器厂、合肥自行车厂、合肥化肥厂、合肥叉车厂、安徽丝绸厂、合肥制药厂、江淮汽车制造厂等企业的工业废水都排入该河。由于河下游三叉河段与合肥自来水一厂的引巢(湖)水渠共用河段,因此导致一水厂水源水质严重污染。市自来水公司从1980年6月开始每隔2个月对十五里河进行水质1次监测,发现其水体中酚、氰、汞、砷等毒物均有检出,氨氮、亚硝酸盐氮、化学耗氧量等项指标均超过地面水质标准。其中,又以氨氮超标最为严重,一年中有5个月的含量都较高,且多集中于冬季枯水季节。
十五里河水体主要污染物超标项目表

巢湖:西半部与合肥市郊施口、塘西和肥东、肥西相接。上述区域各水体皆通过各种途径最终流向巢湖,污染了水质,使巢湖(西半中)成为富营养化严重的湖泊。
巢湖(西半部)水体中主要污染项目有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氨氮、PH值。1981~1985年年均值分别为生化需氧量2.44毫克/升,超标率22.37%;化学耗氧量4.37毫克/升,超标率33.7%,氨氮0.65毫克/升,超标率37.25%;PH值8.06,超标率19.88%溶解氧7.94毫克升,超标率6.97%。1986~1992年,该水体中各污染项目仍维持较高水平,尚无减轻的趋势。
巢湖塘西水体主要污染物超标项目表

董铺水库:水体为合肥市主要饮用水源之一,水质处于较好水平,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超标项目少,且情况不严重。
董铺水库水体主要污染物超标项目表

地下水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南淝河西岸和古河床至蚌埠路一带为孔隙水,上覆亚砂土、亚粘土,土质结构疏松,易受地表水影响;二是基岩裂隙水,上覆5~45米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不易受地表水影响,水质较好。1972年环保部门对中、东、西3个市区及郊区的民用水和坑道水采校检验270个。其结果:酚检出81个,检出率为30%,超标13.5%;汞检出36个,检出率为5.9%,超标25%;铬检出29个,检出率为10.7%,超标10.3%;氯化物、砷虽检出但均未超标。
1981年全市地下水监测区设采样站112个,取得数据约1700个。经对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表明市区浅层地下水和红层基岩孔裂隙水水质较好,地下水中酚、氰、汞、铬、砷五项毒物含量检出率为37.1%。在检出的112眼井中,有28眼井水酚、氰、砷、铬的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占检出井的17.6%。1981年后,本市对地下水采取例行监测工作方法,不再集中某一段时间搞大规模采样分析,而是每年分地域、分项目定期监测。
一、有害物质检出情况
挥发酚:于1981年监测的65眼井中有22眼检出,检出浓度0.001~0.06毫克/升。其中超标(0.05毫克/升)的有2眼,占监测井的3.08%,分布在唐桥至合钢二厂附近南淝河中游一带。
汞:于1981年监测的65眼井水中均未检出。
砷:于1982年监测的126眼井中有63眼检出,检出浓度0.004~0.657毫克/升。其中超标(0.04毫克/升)的有21眼,占监测井的16.7%,主要分布在东郊合肥玻璃厂至合钢二厂一带,西郊五里墩附近,北郊省金属公司合肥仓库区域和西南郊安医、精神病院附近。
铬:于1981年监测的126眼井中有48眼检出,检出浓度在0.001~20毫克/升。其中超标(0.05毫克/升)的有1眼,占监测井的0.79%,在北郊合肥煤炭设计院内。
二、一般卫生指标检出情况
总硬度:在86眼监测井中,一般检出硬度在1.59~33.7毫克当量/升。其中超标(8.9毫克当量/升)的有9眼,占监测井的10.5%,分布在合肥制革厂、青年路和宁国路一带、省生物药厂、五金二厂至三里庵一带。
氯化物:在86眼监测井中,超标(100毫克/升)的有35眼井,占监测井的40.7%,主要分布在南淝河中游两岸、盐业仓库、杏花村及老城区地带。
氟化物:在57眼监测井中,氟的浓度均值为0.4毫克/升,一般检出浓度在0.14~1.8毫克/升。其中超标(1毫克/升)1眼,占监测井的1.75%,位置在市南郊卫岗东南的客车厂附近。
铁:在58眼监测井中平均含量0.10毫克/升,检出浓度在0~0.64毫克/升,检出率93.10%。其中超标(0.3毫克/升)5眼井,占监测井的8.62%,主要分布在合肥制革厂、合肥化工厂、合肥灯头厂和江淮汽车制造厂等处。
合肥市大部分浅层地下水已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影响,市中心是硝酸盐、氯化物、硫酸盐污染区;市北郊是铬、硝酸盐、硫酸盐污染区;市西南区是硝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污染区;市东南区是挥发酚、氯化物、砷、硫酸盐污染区。
土壤50年代,合肥市开始使用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1972年用571.3万吨,1979年用876吨,使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农药污染。长江路、淮河路、环城路距地面以下5~6.7米深层土壤的液体六六六含量为2.06毫克/千克,滴滴涕含量为2.78毫克/千克。土壤污染使稻、麦、蔬菜、水果、鱼、肉、蛋等食品中有不同程度的农药残留,一般动物性食品高于植物性食品,含脂肪多的高于含脂肪少的。80年代,为了减少土壤污染,部分农药被禁用。
大气环境
自1981年起,市环保监测部门分别在安徽拖拉机厂、合肥日化总厂、火车站、市府广场和苗圃等地设置除尘采样点13个,采用每月称量一次的办法,对大气质量进行监测。至1992年,市区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如下:
二氧化硫(SO2):日平均浓度为0.015~0.042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0.060毫克/立方米GB3095—82,下同)。1986、1988年是合肥市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日均值较高年份,最高日均值达0.250毫克/立方米,日平均值超标率为6.190%。
大气中二氧化硫年日均浓度统计表

按行政区比较,大气中二氧化硫日均浓度以东市区最高,在0.024~0.042毫克/立方米之间,中市区、西市区、郊区次之。
氮氧化物(NO);日平均浓度范围0~0.35毫克/立方米。5年中超过0.1毫克/立方米(国家二级标准)共计107次;最高一次超标2.7倍,出现在1988年冬季。
大气中氮氧化物年日均浓度值统计表

按功能比较,交通频繁区大气中氮氧化物浓度最高,其次是商业区、工业区、居民区,清洁对照区最低。
降尘:1981~1985年,全市降尘量为7.67~18.1吨/平方公里·月,均值为12.41吨/平方公里·月,降尘总超标率为77.6%(参照标准:清洁区对照点均值13吨/平方公里·月)。
大气降尘月平均浓度值统计表

总悬浮微粒(T.S.P):日平均浓度范围0~2.00毫克/立方米。1981~1985年5年中超过0.3毫克/立方米(国家二级标准)共计500次。最高一次超标6.7倍,出现在1985年冬季。1986年后降尘量有明显减少的趋势。按季节比较,大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冬季高、夏季低。
大气中总悬浮微粒日平均浓度值统计表

一氧化碳(CO):市区日平均浓度范围0~17.41毫克/立方米。1982~1985年中超过4毫克/立方米(国家二级标准)共计134次。最高一次超标3.4倍,出现在1982年冬季。
大气中一氧化碳日平均浓度值统计表

1986~1992年,市区大气污染仍呈明显的煤烟型污染特征,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微粒和二氧化硫,其次为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其主要排放设施是生产锅炉和工业窑炉,主要排放行业为电力、冶金、化工、建材、机械、轻纺、食品、饮服业等。主要工业污染源有合肥发电厂、合肥钢铁公司、合肥化工厂、市建材一厂、合肥水泥厂、东风化工厂、合肥叉车厂。
大气监测统计表

固体废弃物
1985年,合肥市全年排放工业废渣71.54万吨,主要产生于冶金、电力、化工、纺织、轻工行业及其他工业用煤。
1985年合肥市工业废渣统计表

1992年全市共产生固体废物110.3万吨,其中冶炼渣26万吨,粉煤灰27万吨,化工渣4万吨,其他6万吨。
随着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已达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综合利用率达90.7%;历年累计堆放量至1992年底为81万吨,占地25万平方米。
全市生活垃圾年排出量基本稳定在20万吨左右。自1990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来,居民生活垃圾乱倒乱堆现象得到了控制,生活垃圾清运量、清运率、处理率逐年提高。
噪声
合肥市区白昼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较突出,夜间工业噪声较明显。1985年,合肥市区昼夜等效声级为73.9分贝(A)。交通区年均值白天73.5分贝,夜间61分贝;商业中心区白天68.2分贝,夜间52.1分贝;居住区白天56.8分贝,夜间47.2分贝;工业集中区白天69分贝,夜间53分贝,均超过国家标准(GB3096—82)。1986~1992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交通路线的拓展以及机动车辆的骤增,噪声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尤以建筑施工夜间扰民、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问题最为严重。
1992年合肥市区域噪声等级表

放射性物质
合肥市放射性污染多来自固体放射源。由于使用单位采取了相应的保管、防护措施,因此对环境影响不大。80年代,安医、省立医院、市一医等医疗单位在实施同位素治疗过程中,有少量放射性污水排放。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