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合肥市位于南淝河中游。南淝河东支板桥河汇水面积177平方公里,中支四里河汇水面积185平方公里,西南南淝河正源汇水面积244平方公里。南淝河正源与中支四里河、东支板桥河分别在水西门外和东门外凤凰桥汇合,至施口注入巢湖,全长70公里。亳州路桥以西为上游,长38公里,河底宽10米;亳州路桥至屯溪路桥为中游,长5.5公里,河面宽60~111米,河底宽20~30米,河底高程5~7米,河岸两旁道路高程10~20米;屯溪路桥至施口为下游,长26.5公里,河底宽30~80米,可终年通航300吨以下轮船,是市区与巢湖相连的唯一水上通道。
南淝河、四里河、板桥河在市区上游,呈扇状分布,由于地面覆盖相同(丘陵岗地),流域比降一致(约八百分之一)。上游水到市区仅40公里,每逢暴雨,汇水迅速,源头洪峰到达市区仅一天左右,水位涨幅3~5米。洪水来势猛,流量大,涨落快,且河道行洪易受巢湖、二十铺河顶托,给市区带来水患威胁。南淝河在合肥市段洪水安全水位为11.5米,河床安全汇洪量为400立方米/秒。
据史料记载:合肥地区自公元前122年至1984年,共发生水灾156次,其中大水灾62次。新中国建立后至1985年,合肥市受洪水袭击,成灾10次,其中大灾4次。
易遭受洪涝的地区多发生在水西门外、双岗街东北、明光路、裕溪路、三里街及二里河、省体育场一带,还有老城区东大街(今淮河路东段)、逍遥津及杏花村等地区。这些地方地势低洼,地面高程大多在12~14米之间。民国20年、1952年、1954年,合肥城东门外洪水位都在13.34~14.7米之间。历来老城区仅借助老城墙及东、西水关的简易插板闸抵御洪水侵袭。由于城外水位高于城内水位,而城内雨水又得不到及时排出,因之受到洪涝灾害的双重威胁。
新中国成立后建设部门结合城市基础设施、航道、水利建设,对市内几条河道多次进行清障清淤和疏浚。在市区上游兴建大型蓄洪工程,在市内沿河道及低洼地区建防洪堤、墙、闸、排涝泵站,初步建成蓄、排、拦防洪设施体系。至1985年,城市防洪能力已达20年一遇的标准。
蓄洪工程
1955年8月,省市确定在合肥市区上游南淝河正源兴建董铺蓄洪水库。1955年12月,中共安徽省委正式批准成立董铺水库工程筹备委员会。1956年9月28日董铺水库工程指挥部正式挂牌。同年11月董铺水库破土兴建,1958年12月竣工。
董铺水库位于合肥市区上游,距市区7公里。坝址建在南淝河正源两侧高岗之间,汇水面积207.5平方公里,占合肥市淮河路桥以上流域面积606平方公里的34.2%。水库设计按苏联国标二级水工建筑物百年一遇的质量标准。水库溢洪道被建在大坝以北900米处的天然凹口。其地面高程为32.6米。下为一凹冲,冲长4500米。溢洪道出口接南淝河正源老河道,按百年一遇不溢水的标准建成。建成时库容量达1.72亿立方米。
自1959年至1985年,董铺水库经历了续建、保坝、加高加固等工程,累计完成土方234.6万立方米,石方9.121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0.433万立方米。1985年库容量增加到2.42亿立方米,防洪效益占全市44.7%。
1958年,大房郢水库破土动工。坝址位于南淝河支流四里河上的大房郢附近,距合肥市区8公里。水库汇水面积179.25平方公里,占南淝河市区以上流域面积606平方公里的29.6%。设计水库建成后,汛后控制水位为28.8米,库容量为1.812亿立方米。工程开工后完成土方37万立方米,因遇三年自然灾害而停工。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市水利部门在城北15~20公里地带开挖从肥西县将军岭经千古庙、双墩至王岗的滁河于渠,沿着干渠兴建了泗水、梅冲、蔡塘、张桥、三十头、大官塘等6座中小型防洪、农田灌溉综合利用水利工程。1984年汛期,合肥地区降大暴雨,蔡塘、梅冲、张桥、大官塘、三十头等水库,计拦、蓄洪水4000万立方米,使合肥市受灾程度减轻。
防洪设施
1954年秋,建设部门结合东环城路建设,加高加固大窑湾桥北至淮河路桥路堤,使堤石最低高程超过夏季淮河路桥最高洪水位1.3米。1955年,合肥矿山机器厂为保护工厂不受洪水侵袭,沿河筑了一道防洪墙。1957年整修南淝河老河道东岸长1651.5米土堤,使其上游接南侧防洪墙,下游在铜陵路接郊区堤防。整修后该堤顶宽3米,高程13.5米,内外边坡比1∶1.5。1964年建设部门利用拓建板桥河出口段的工程余土,建板桥河下游东岸和南淝河东北岸的防洪土堤,使其上游接淮南铁路正线路堤,东岸跨明光路至炉桥,再沿新开的板桥河口东岸至双河村高岗地。该堤长1235米、宽5米,堤顶高程高于淮南铁路堤顶14米,内外边坡比1∶1.5。1980年7月,因洪水漫过此堤成灾,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城市组立即组织动员全市军民抢修,将土堤从双河村高地延伸到淮河路桥东(总长2080米)。抢修后的土堤,堤顶宽5米,堤顶高程14.5米,内外边坡比1∶1.5。1983年5月,在板桥河东岸兴建浆砌混凝预制块防洪墙两段(长954.5米);在张洼路至明光路桥南旁兴建防洪土堤一段(长225米)。1984年10月至次年7月,又在市区南淝河段及板桥河下游新建浆砌块石防洪墙4.4公里,使南淝河东岸上游自茅四拐到唐桥闸长7.66公里防洪堤墙因首尾贯通,而成为市东部抵御洪水侵袭的一道屏障。继1955年北门、东门2座防洪闸建成之后,1956~1983年先后在包河、池郢、双河村、矿机、唐桥、李圩、凤凰桥和张洼等地建了8座防洪闸,在屯溪路巫家湾、明光路防洪墙处建了6道插板式通道防洪闸。利用这些闸,可以防止洪水倒灌。
1990年合肥市防洪闸一览表

排涝泵站
合肥市地面高程起伏较大。老城区地面高程为22.3~12.9米,安庆路以北、淮河路东段、逍遥津、杏花村和省委对面一带地面高程为14.4~12.9米,东市区和东工业区地面高程为28.5~10.9米,明光路和三里街一带地面高程为13.36~11.4米。为使以上地区不受内涝灾害威胁,建设部门结合城市防洪堤、墙、闸的建设,于1964~1984年分别在上述地区建了一批排涝泵站。
1964~1967年,先后两期兴建杏花村排涝泵站;计装机共6台,总容量为4.2立方米/秒。1969~1984年,先后增建扩建逍遥津、矿机、双河城、唐桥、明光路、池郢及凤凰桥等7座简易应急排涝站;装机共25台,其中电动机15台,柴油机10台,总容量为9.58立方米/秒。
逍遥津泵站:负责排除长江路、省委办公楼至淮河路、逍遥津公园一片低洼地内涝。排水能力为4立方米/秒。
矿机泵站:负责排除史家河流域低洼地区内涝积水。排水能力为12立方米/秒。
双河村泵站:负责排除火车站、水泥厂、交通厅、明光路一带低洼地内涝积水。排水能力为6立方米/秒。
唐桥泵站:负责排除铜陵南路、合裕路、省建二公司一带防洪堤墙以内低洼地内涝积水。排水能力为15立方米/秒。
明光路泵站:负责排除张洼路以南、淮南铁路以西一片低洼内涝积水。排水能力为6立方米/秒。
池郢泵站:负责排除和平路、合裕路、塑料厂、公交公司及矿机厂宿舍一带低洼地区内涝。排水能力为6立方米/秒。
凤凰桥泵站:负责排除滁州路、蚂蚁塘、金大塘、煤建公司等单位低洼内涝。排水能力为2立方米/秒。
以上7座泵站全部采用国内较先进的机电设备。总排涝能力为51立方米/秒,若按降雨量1961毫米,河道两岸低洼地带积水3672万立方米计算,只需20小时便可排出。
1990年合肥市排涝泵站一览表

河道疏浚
为了提高市区南淝河、板桥河、史家河及二里河的行洪能力,改善南淝河水上运输通道,1953年12月安徽省交通厅决定对南淝河进行疏浚。建设部门先从南淝河大王庙、巫家湾段开始,对旧河道进行裁弯取直,将新开河道衔接至南淝河大王庙、巫家湾上下游旧河改向处。改造的河道全长852.6米,河底宽20米,两岸迎水坡比1∶2。1955年
又在南淝河大王庙旧河改向的老河道上,新建一道拦河截流土坝,控制市区南淝河汛期洪水不进巫家湾低洼地区。为了解决明光路、火车站一带低洼地区洪涝灾害,1958年,建设部门对市区板桥河下游出口段进行裁弯取直,将原板桥河下游出口自明光路排涝泵站改向东北,两次过明光路,绕双河村过胜利路、蚌埠路、官德桥至凤凰桥入南淝河。改线后的新板桥河出口段,自明光路排涝泵站衔接上游老河道,经道士岗东边出口,注入南淝河。改线后的新河道,长540米,宽8米,河底高程6~8米,河道两岸坡比1∶1.5。因板桥河百年一遇洪峰流量为426立方米/秒,而新开的板桥河上游老河道是复式河床,河槽过水断面不超过90平方米,最小过水断面只有30~40平方米;又因暴雨时,新板桥河出口段左岸双河村地面高程为14~16米,右岸道士岗地面高程为15~18米,而新河道的出口段又在地面高程14米以下,过水断面仅120平方米,故达不到汇洪要求。为了提高板桥河出口段的泄洪能力,1962~1963年建设部门对板桥河出口段进行拓建,拓建后的新河道底宽15米,河底高程未变,河道两岸边坡比1∶2,河道过水断面为203平方米。为提高南淝河汛期行洪能力,1981年市政府组织动员全市党政军民对南淝河、二里河、史家河部分河道进行清障清淤,累计清挖土石3.67万立方米,清除阻水障碍50多处,拆除阻水建筑物46处,将二里河底宽由1~4米拓宽成10米,将史家河底宽由1.5米拓宽成6米,清除了南淝河大窑湾桥至长江路桥段的阻水河滩,整治了3条河道两旁的土堤。1985年组织动员全市党政机关、驻肥部队、大专院校和企事业200多个单位30多万人次参加劳动,清挖土石方和淤泥15万立方米,清除阻水树木2000多棵,清运垃圾3000余立方米,将南淝河市区段河道底宽由20米拓宽到30米,将其进水断面由不足300平方米拓到500平方米,使河道的行洪能力较原来提高1.8倍。随之又将板桥河道(自明光路桥至道士岗南边出口),底宽由10米拓到20米,将其过水断面由原来的65平方米拓到140平方米,使河道行洪能力提高2.15倍。
上一篇:第四节 排 水
下一篇:第一节 道路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