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37年规划
旧市区面积为560公顷,新市区面积计划为1000公顷,共计1560公顷。
旧市区省行政区位于城南区,与市中心商业地带相距约500米。另于本区南部辟省级公务员住宅区。县行政区位于城区西部,以原有县政府旧址为基地。另于本区北部辟县公务员住宅区。省、县行政区面积占旧市区4%。
文化区:合肥已为省会,城区并无高等教育机构。为求政治、经济与文化配合共济,计划将城区东南部设为文化区。文化区东南靠环城东路与环城南路,北沿中山东路与住宅区相邻,西与省行政区相隔,以映典路为界,四周清静,可安心求学。文化区面积占旧市区5%。
商业区:将城区东西向的东大街、中正中路、中山中路、中山西路和南北向的德胜街、旸谷街、孝肃南北路、映典北路、鸿仙路等地带划为商业区。商业区面积占旧市区9%。
绿化区:在城区开凿九狮桥河,由东而西,两岸筑沿堤马路。将东门内之逍遥津辟设为中山公园;于北门公共体育场侧辟中正公园;拟将西门高家花园修筑扩大,沿城脚设环城散步道;在东大街之鸿仙路、中正路交叉点设市中心区大广场,在城西区设广场。绿化区面积占旧市区12%。
住宅区:城区内除各区所占面积外,均划为住宅区。住宅区面积占旧市区面积近70%。
新市区位于城之东、南、西、北郊区,分为工业地带、商业地带、住宅地带、绿化地带。
工业地带:淮南铁路以西、淝水(原板桥河,下同)以东为工业地带(位于城区东与东北部)。如工业繁盛,可向淝水下游及淮南铁路以东、飞机场之西南部等地区发展。
商业地带:环城河以东、淝水以西为东区商业地带。合六公路两旁,为西区商业地带。环城河以北、淮南铁路以西为北区商业地带。由城区出小南门,接合六公路,为南区商业地带。
住宅地带:城区南郊为住宅地带,并设别墅区;其他除工商业地带外,均为住宅地带。
绿化地带:除农村生产绿地外,于环河堤马路、河边筑环河林荫大道,于淝水两岸筑河堤马路,将城南郊之包公河一带设为风景地带。
1956年规划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将是一座以纺织工业为主的生产城市。
1956年,全市总人口28.3万,其中城市人口19.7万。1967年,全市总人口65万,
其中城市人口55万。
1956年,市区面积14平方公里。1967年,市区面积50.7平方公里,人均用地90平方米。
南淝河以东、以北地区基本上为工业、仓库区。以南淝河及其两岸树林为防护带。货运码头及停泊港应从目前东门至孝肃桥一带迁移至水厂下游及北门桥上游。
南淝河以西、以南地区,包括老城区,基本上为居民生活区。其中,省市行政机关及全市主要文化、商业等公共建筑分布于长江路、徽州路一带;大专院校、大型医院、疗养院等分布于城南、城西;其余都是住宅街坊。
在市区,文化休息公园、体育公园、小游园和林荫道等公共绿地,应大致均匀地分布于生活区内,使居民能以较短的距离到达。
在市郊,建设防护林、铁路林、河岸林、公路林及果园、森林公园等大块绿地,既可改善市区气候,又可供假日远足游览。将城区以西至大蜀山森林公园之间地带,保留作为庭院住宅及别墅用地。
道路和广场城区干道网采用放射、环形系统。环城马路和芜湖路为内环道,自内环道向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修筑干道达浦口、芜湖、三河、安庆、六安、寿县、定远等市镇,并与市郊各农业社联接。在新建市区的干道之间,按适当距离开辟支路。道路宽度分为三级:全市性干道30~45米;次要街道20~25米;住宅区内道路13~15米。广场分布在市中心重要公共建筑物前和各区中心、车站、码头及干道交叉口。道路、广场约占人均城市用地的20%。郊区道路:1963~1967年,改善市区通达各公社中心的路面,铺装社与社之间及社中心与社员居住点之间的公路路面。
桥梁1958~1962年,建造淝河要冲道路桥梁4座,估计投资140万元。1963~1967年,改建或新建桥梁6座,估计投资250万元。
公共交通1956年开始举办市区公共汽车,以便利火车站、工厂区与城市中心及西区的联系。1963~1967年,开始举办无轨电车、出租小汽车,以适应工业区、文教区与居民区间最繁重的客运要求;开辟市区通往郊外风景区及各农业社中心的公共汽车。住房市区现有房屋(住宅和公共建筑)139.85万平方米。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2平方米,折合使用面积仅2.9平方米左右。居住面积近期每人应不少于4.5平方米,远期不少于6平方米。但考虑到短期内难以负担过大之修建任务,故定为1957年人均3.5平方米,1962年人均4平方米,1967年人均5.5平方米。居住面积占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少于55%。
农村住房:逐渐迁并小村庄,选择高爽和便利社会生产与政治、文化活动的地段新建居民点。
公共建筑为满足外来旅客住宿,应修建一定的旅馆。拟每千居民7张床位,每床位建筑面积16平方米。1962年城市应达2779床位,1967年应达3850床位。除原有旅馆外12年应累计新建旅馆38160平方米。
供水城市因水文地质资料缺乏,深层地下尚未发现丰富水源。目前水厂取淝河水,日制水能力仅5000余吨。新水源有:引巢湖水;汲取地下水;由水库供水;在江淮运河修通后,由上游取水。市区居民生活用水远景指标按每人每日150公升计算。
农村供水:要求农业社在规划居民点时注意供水水源,饮用水必须与洗涤、牲畜用水分开并加以保护;在条件具备时,尽量以井水作饮用水水源。
排水
城市排水:淝河河道狭窄,缺乏自净能力,确定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市区地面雨水排入雨水下水道,再直接或(经过淝河支流、水塘)间接排入淝河;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污水下水道;工业废水或其他特殊污水先由各单位初步处理后再入污水下水道,或按地形分片汇集,经污水处理厂加以净化,然后排入淝河。为了少设处理厂,可建若干中途唧站,将污水适当集中。1957年前基本解决城区雨水排水问题。1958~1962年,基本上解决全市雨水排水问题。1963~1967年,基本上完成全市污水下水道安装。
农村排水:按自然地形修建明沟排水系统,个别居民密集地段可埋设管道。排水系统规划以避免居民区内积水与消除污水水源为宗旨。
供电1956年,将佛子岭水电站建成发电,另建佛子岭至合肥110千伏输电线路送电到螺丝岗变电所。
防洪1957年前基本完成治理淝河本流工程。1958~1962年,解决淝河支流板桥河、二里河的排涝问题。1963~1967年,给市区河岸铺筑块石或钢筋混凝土护岸,再在河上改建或新建6座桥梁。
绿化城市以环城路林荫环道为内环绿带。绿环以内穿插河岸、铁道、卫生防护林带,并适当辟建公园、动植物园、游园和风景林。为主干道辟林荫道或街心花园,使整个城市绿地彼此联系并与巢湖风景相连接。人均公共绿地,1967年达到12平方米,远景达到14平方米。
郊区绿化:1957年,绿化全部荒地,在路旁、塘边、沟边、村旁、房前屋后、零星隙地种植树木,辟建果园。1960年完成蜀山森林公园绿化。1967年前逐年完成40公里长、30米宽的外环绿带。
苗圃建设:尽量利用大型苗木绿化市区,以早日收到绿化效果。1957年扩建100公顷的观赏苗、造林苗、大型苗木培植场和草皮繁殖场。1959年前再扩建苗圃80公顷。
1959年规划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是一个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将成为一个铁路枢纽。
规划城市人口100万,城市建设用地144平方公里。合肥市区仍将是一个环绕老城的紧凑市区。
根据铁路、河道、公路的走向及其客货运主要流向,再结合工业生产与城市生活需要,规划建设编组站、旅客站、货物站、河港、仓库及堆场。
生活居住区分布于城区及其周围,再按其面积、服务对象和自然界线分成6个区。各区有一个区中心。高等院校设在各生活区内专门拨出的地段。
干道系统基本上由内外两个环道和自内环向四面放射的过境干道组成,其间每隔800~1200米再辅以区间道路。各小区内的道路人车分行。
采用以大块园林、田圃楔人市区的办法,使其与城市中心地区的公共绿地相连,将
自然景物引入城市。在西郊的大蜀山和南郊的巢湖之滨开辟大面积的森林公园和疗养院。
围绕城市四周(距市中心10公里左右)逐步建立若干个卫星城镇,给城市发展留有余地。
桥梁为便于各工厂区之间和工厂区与市区之间的交通运输,建议在1959年投资60万元修建跨板桥河的胜利路桥和跨淝河的水西门桥;在1960年投资100万元修建跨淝河的铜陵路桥和小东门桥。
公共交通1958年,城市公交已有公共汽车28辆。计划于1960年前投资140万元,再添置30辆。1961年开始筹建无轨电车,投资200万元。
住宅与公共建筑1962年前,全市生活居住用地约需23.4平方公里。
旧城改建应尽量利用现有建筑。老城区房屋密集,除特殊必要的建筑物外,一般不大量拆迁。东郊工业区地段狭长,必须为现有工厂和职工住宅区保留发展备用地。
西南郊新工业区职工住宅在工业区以北、蜀山路以南、金塞路两侧建造。金寨路两侧之蜀山路以南、太湖路以北为本区中心性各项设施建筑用地。全市性文化设施尽可能在芜湖路一带兴建。
居民区建设由城市建设部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集中资金,联合修建。
供水建设第二水厂。第一期工程利用董铺水库水源,每日供水5万吨;第二期工程拟用淠东灌溉渠水源,日供水5万吨。现有管道口径小,一般与送水量不相适应,供水量增加后必须逐步更换和调整。需清除长约10公里的淝河河床污泥,以改善水质。
排水在老城区敷设合流制下水道,用污水截流管截流污水;在城外概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排泄方式以“分区集中,就近灌溉”为原则。
将老城区污水沿南淝河用截流管截流后,向南排人南淝河右岸的污水处理厂。在东郊工业区建东、西2座污水处理厂。东部污水处理厂位于铁路以北(尚大郢附近);西部处理厂位于淝河右岸。以当涂路作为东、西管网系统的分界线。西南郊工业区污水基本上按地形由北向南排泄,经集中处理后供南郊农田灌溉;在个别地区应设置中途泵提升。北郊工业区污水由北向南汇集,沿濉溪路以南经低洼地区管道引至板桥河,再用泵向东北提升后供东北郊农田灌溉。
供气于1961年筹建1座日供应10万立方米的煤气厂,此厂建成后安排5万用户。1961年投资1000万元。1962年再投资1000万元。
绿化市区除逍遥津、包河公园及环城林荫带外,再利用冲地在排水明渠两侧栽植杨、柳,使之成为连续的林荫带。
在3个工业区内辟建公共绿地并建小型公园。
在郊区建大蜀山一董铺水库西郊森林公园;培植青年路林荫道,使城市与巢湖风景相连。1963年规划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将成为以机电工业为主的综合性社会主义工业城市。
到1972年,将城市人口控制在54万左右。10年内城市不作过大发展。钢铁、纺织、印染、化工等大型工业和交通运输以及高等院校将不会有新的增加;对机械工业只是在原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扩建和配套。生产农机、农药及人民生活必需品的工业将有所发展。
道路和桥梁“三五”期内,原则上不新修道路,拟将三四条主要干道改建为沥青热灌路面和混凝土路面。“四五”期内,新建连接工厂区的几条重要泥结碎石道路,同时将现有路况很差的市区主要干道表面改建为沥青热灌路面,将小街巷和居民区小路逐渐修建成普通路面。
在1965年前,将主要道路的小桥梁改为石砌桥台、钢筋混凝土桥面的桥梁。
“三五”期内将明光路桥和水厂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四五”期内改建和新建的北门桥、胜利路桥和合作化路桥为钢筋混凝土桥。
公共交通在“三五”期内添置车辆30部。“四五”期内若建无轨电车并投入营运,就不再增加公共汽车。
城市住房根据国家投资情况,拟每年解决1000~2000对结婚用房。城市新增人口每人按3~3.5平方米计算,10年内共需建设住房108万平方米。
供水和排水城市自来水设备生产能力,1962年底已达日供水7.5万吨。为适应现有设备生产能力,“三五”期间应增建和改建主要输配管网,连通一、二水厂输水干管以发挥生产能力。
“四五”期间,于水源渠道上游修建容积为10万立方米的调节水库,铺设压力输水管道。用水量增大时,续建日产水5万吨的供水工程。
排水问题在前10年解决得很少。结合支援农业,可利用污水灌溉农田,东郊西部污水处理厂每秒280公升流量,老城区污水截流量每秒166.44公升流量。着重解决东郊滁西和老城区部分街道的排水问题,建设东郊当涂路以东、飞机场、北郊工业区以及老城区部分街道的排水工程。
供电和供气淮南田家庵至合肥110千伏输电线路投入运行后,将原35千伏线路拆除,届时共有4条110千伏输电线路向合肥送电。拟于1970年开始兴建煤气工程。
1982年规划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和铁路枢纽之一;应充分利用科教基地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电子仪表工业,相应发展轻纺工业。
近期到1985年底,城市人口控制在60万左右,城市用地为59.4平方公里,人均用地99平方米;远期到2000年,城市人口控制在70万左右,城市用地为77.74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11.1平方米。
东郊工业区是一个综合性工业区,用地不足的问题突出,因此不再安排新的工业。在北区开辟规模较大的仓库区;在建华砖瓦厂与电厂之间开辟地方建筑材料生产基地;在阜阳路与蒙城路之间安排一些手工业厂(社);在铁路专用线外、阜阳北路西侧布置从市区迁出的小型化工厂(社)。
发展以机械、电子、仪表为主的西南郊工业区。在保健牛奶厂东侧至江淮仪表厂之间开辟一片电子工业基地;在合肥乳品厂西北及潜山路以西安排食品工业;在岳西路一带安排家具、藤竹器等手工业;在望江路以南为机械工业留些备用地;在望江路以南、手表厂以东安排科研机构和仪表工业。
今后新建的轻纺工业仍在3个工业区内合理布局。
老城区内的一些工业对居民生活、防火安全、环境卫生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应积极创造条件将其迁至城外工业区。
除在北郊桃花店货站内侧建大型仓库外,将在大兴集水铁联运码头附近和西南铁路货场附近分别发展2处仓库区,将大型物资储备仓库分散到铁路沿线的小城镇去。
将大部分大专院校布置在西郊与西南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仍在原址附近扩建。
将合肥至南京、九江、襄樊、阜阳等地的铁路陆续建成。经多年比选,确定在城市东北方向的张洼集和八一塘建设铁路编组站和新客站。新客站近期规模以6000人为最高聚集人数,按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建设。新站建成后,拆除老站,现在的西货场改为市内商业仓库,将淮南铁路穿过市区路段拆除后改作城市道路,在黄山路西段南侧建合肥西站。
骆岗民航机场位于南郊,距市中心9.6公里。客机起降飞越市区上空,噪声大,安全亦受威胁,但已无法动迁。东门外三里街老机场改为城市用地。滑翔机场拟迁至西北郊岗集附近新建。
合肥是南淝河水运的终点。对河道经市区部分要疏浚整治,砌筑驳岸,改建破旧桥梁,开辟河滨游园。
拟将客船码头从巢湖路迁至凤凰桥处。拟将煤炭和木材码头在大兴集河下兴建;同时,将明光路煤场和木材仓库迁出。
公路运输,应实现全省各地当天直达合肥,还需建设能容250辆客车、日客运量2万人次的客车站房。拟在新火车站、南七里站等地设置长途客运汽车分站。
按市、区、小区、街坊四级增设商业服务网点。
全市缺少教室350个,按适龄学生情况需建拥有24个班、1200名学生的正规中学17所;拟逐步取消小学代办的初中班,腾出教室供小学使用。1985年,市区普及高中。
近期按每千人6张病床计算,需增加病床1248张。拟在3个工业区内各建1所400张床位的综合医院,在市区内建牙科医院1所,将其他专业性医院作为省级医院布点。规划郊区每个公社卫生院办简易病床50张。
扩建市工人文化宫,新建文化馆。在西郊五里墩、南郊东陈岗各建电影院1座,在西南郊建剧场1座;在老城区内建安徽剧院、美术馆、科技馆、电视大楼。增设新华书店门市部4处。在安徽大学对面的黄山路南侧建体育馆。
拟在新火车站西侧建邮件转运站。新建大西门、徽州路、铜陵路、双岗邮政支局;扩建南七里站邮政支局。规划至1985年电话每百人达到3.5部,至2000年达到10部。近期扩建四牌楼、铜陵路、黄山路电讯分局;新建北郊电讯分局、新火车站电讯分局,扩建西南郊电讯分局;另建电讯科研所及修配厂。
近期需建银行办事处3处,储蓄所多处。
消防站现有5处,消防车30部,企业单位尚有13部。原消防总站已无发展用地,除向南稍加扩建外,还要另选址安排。拟在新火车站、东郊大兴集、西郊五里墩、十里村等地建消防站。
公共中心布点:分为市、区、住宅群三级。老城区、新火车站地区应以全市为服务范围。拟在工业区、客运汽车站、客运码头设若于区级公共中心,服务中心半径为800~1200米。
道路和桥梁全市道路呈环形、放射形加分区方格网格局。全市道路按功能可分为公路、交通干道、生活干道、支路、自行车道和步行街。
浦信、安淮公路是国家东西、南北向国道,近期利用城市交通道路通过,远期从城市郊外绕行;合肥至安庆、六安、淮南、蚌埠、芜湖公路,均与城市交通干道衔接。
开辟合作化路为主要交通于道(安淮大道);将裕溪公路、屯溪路、芜湖西路连通(浦信大道),并与安淮大道相交于西五里墩。利用临泉路、当涂路、淮南路(拆除淮南铁路市区段后建)等,解决市内工业区、仓库、码头、货场之间的货运交通。开辟芜湖路西段,改建明光路北段,连接明光路、芜湖路、芜湖西路、合作化路、濉溪路,形成交通内环联系各工业区。
主要生活干道胜利路、长江路、徽州路、芜湖路、濉溪路、蚌埠路、阜阳路、金寨路、黄山路、蒙城路等,主要承担市内客运任务。一般生活干道宿州路、六安路、庐江路、长丰路、太湖路等,主要承担区内客运任务。步行街主要有淮河路、宿州路和安庆路等。
近期修建合作化北路及其跨淝河桥梁,新建合作化路、蒙城路、亳州路等跨淝河桥梁。
公共交通近期将公共汽车总数发展到300部,开辟市区线路12条、郊区线路10条,并开展小汽车出租业务。建成西郊第二、第三保养场,完善大修厂,增设场站。
城市住房现人均居住面积3.7平方米,有缺房户10354个,拥挤户17125个,不方便户18824个。规划到1985年底达到人均居住面积5平方米,共需建筑房屋建筑面积338万平方米,每年需建48.3万平方米。
供水和排水城市日供水量需60万吨,以巢湖、董铺水库为水源。排水工程采取雨、污分流制。雨水工程分为老城区、东区、南区、西区、北区,总汇水面积70.3平方公里,总流量292.9秒立方米。污水工程分为老城区、东二十里铺河、大兴集、南七里站、西五里墩,总汇水面积87.8平方公里,日污水量48.2万吨。其中,工业废水35.7万吨,生产污水10.4万吨,初期雨水2.1万吨。规划建污水处理厂5座,日总处理能力48万吨。
供电和供气1975年,市供电最高负荷为11.4万千瓦,年供电量为67.882万千瓦时。现有火电厂1座,装机容量为7.5万千瓦。变电所6座,总容量为19.05千伏安;35~110千伏输电线路18条,总长386.97公里。按供电部门要求,1980年合肥发电厂扩建1台12.5万千瓦机组,1985年再扩建1台12.5万千瓦机组,总容量可达32.5万千瓦。
1985年,将原变电所升压,并新建合肥变电所(500千伏)、董铺变电所(110千伏)以及黄山路、明光路、屯溪路、杏花村、马鞍山路、岗集、张洼、双墩集等35千伏变电所。20世纪末,城市变电所可达30座,总容量为276.4万千伏安。
1985年,35~500千伏输电线路达54条,总长1100公里;20世纪末达77条,总长1430公里。
1985年底建成焦炉厂。一期工程日产煤气5.5万立方米,按每户日用量1.5立方米计,可供3.6万户;二期工程增建2×25孔66型焦炉1座。2期工程日产煤气总计11万立方米。
防洪为确保城市不受百年一遇洪水的威胁,应使淝河上下游,蓄泄兼施,疏防结合。近期加固董铺水库大坝,加高城市堤防,提高城市上游6座中小型农用水库的防洪能力,使城市防洪能力提高到20年一遇以上标准;远期拟修建大房郢水库或开辟由板桥河向东二十里铺河的分洪道,使城市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的标准。
抗震1977年,国家地震局划定合肥市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1978年,合肥被列为国家重点抗震城市之一。根据国家要求,合肥市按7度烈度设防。近期须编制地震地质图及震害预测图,划定分区场地烈度,增强要害部门的抗震防灾能力。
人防合肥是国家一类人防战备重点城市,近期应以人员隐蔽工事构筑为工程建设重点,远期拟从新火车站经老城区到西南郊工业区,结合人防通道建设地下有轨电车通道。今后凡新建5层以上的公共建筑应配相应数量的地下工程。
环保1973年前,合肥市的环保工作主要是监测废水、废气。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规要求,结合合肥实际,力争于1983年控制住污染,1985年初步解决污染,20世纪末全面消除污染。重点是解决西南郊工业废水对淝河及巢湖的污染,加强董铺水库水源保护。
城市绿化近期绿化“以小为主、中小结合”。市区绿化“以面为主、点线穿插”,充实以环城公园为主体的绿化系统,并在工业区发展小块绿地。开辟大蜀山——董铺水库区森林公园,构成城市完整的绿化系统。逐步开发合肥周围地区,特别是巢湖沿岸等地的风景、名胜资源,发展旅游事业。
附:国务院关于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复函
安徽省人民政府:
国务院原则同意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所提出的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
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和建设中的铁路交通枢纽,要按照批准的总体规划,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建设。市区人口近期应控制在55万人,到2000年应控制在70万人以内,用地要紧凑。合肥市不要再发展需水量大、对城市污染严重的工业,原有污染危害的企业应抓紧治理。在老城内不要集中过多的大型公共建筑,以改善市中心交通拥挤状况。过境交通应考虑从市区边缘通过。合肥市的防洪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按照“排蓄兼顾,疏防结合”的原则,近期争取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远期逐步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
近期建设规划要结合国民经济长期规划编制,根据地方财力安排落实,并抓紧编制近期建设地区的详细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82年6月5日
1992年局部调整规划
1990~2000年,合肥市将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分别控制在100万和10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市用地由原规划的111平方米降到100平方米;生活居住用地由占城市建设用地的51.89%提高到53.62%;公共绿地由人均7.07平方米增至10.15平方米。城市布局仍保持“风扇”形格局。城市建设发展方向以西南区为主。城市建设以“改造旧城、控制中心、充实三翼、发展城郊”为方向,将各个分区建成相对独立、功能齐全的综合区。东工业区:在合肥化工厂东侧安排一片工业备用地,将乡镇工业布置在七里塘镇一带。北工业区:在铁路以北新辟一片工业备用地,将原规划的零散工业用地相对集中布局,将乡镇工业安排在淮北路以西至四里河边。西南工业区:在姚公镇附近扩大一片工业用地,以安置三线回迁工厂;在通用机械所南面建科技工业园北区,在南十八岗建科技工业园南区;将乡镇工业布置在望江路以南、变压器厂以西和东流路以北、制药厂以东两地区。凡与生活居住区混杂,且运输量大、房屋设备简陋的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均应分别迁至规划的北郊桃花店货站、大兴集水铁联运码头和西南铁路货场的仓库区;现有仓库用地不再扩大。将增设的少数中等专业学校安排在葛大店文教区。
合九铁路线上的合肥西站由黄山路西段南移至望江路西端。在当涂路以东新建货运港口,远期则将其移至大兴集组成水铁联运港,将现有货运港改作客运港。原规划的浦信大道、安淮大道,其过境公路职能已由312、206国道取代,故将其改为城市主要交通干道。
重新明确城市的一环道为环城公园林荫道,将凤阳路、全椒路、屯溪路、芜湖西路、合作化路、濉溪路沟通后作为二环道,将当涂路、东流路、怀宁路、砀山路、双七路沟通后作为三环道。增加城隍庙~七桂塘、蚌埠路西段~坝上街、固镇路步行商业街和南七步行活动区。
老城区要打通蒙城路、阜阳路南段、阜南路、含山路,拓宽长江路、金寨路、徽州路等,完善“井”字形干道骨架。
在居住用地方面,老城区须控制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其改建比以1∶1.5为宜;同时,在工业区增加生活居住用地,注意集中连片发展。
在东区的花冲、北区的三里庙、西南区的南七里站分别设规模较大的市级副中心。
完善中小学布点规划,控制扩建、新建用地,保证小学生上学不跨越城市干道。2000年,中学达65所、小学达110所。在东、北工业区各预留一所400张床位的综合医院用地;在西南工业区市农机学校西侧预留一所500张床位综合医院用地。在新火车站附近、望江路西段各新建一个1200座位的影剧院;在铁四局西侧设置全市综合性文化娱乐中心。拟在城市各主要人口处新建大型农贸市场。原规划蔬菜地面积为2.6万亩,调整规划为3.8万亩。蔬菜地主要分布在南淝河沿岸、七里塘镇、大杨店、城南高压线走廊、姚公镇、林店、大兴等7片菜地保护区。
继续完善环城公园及与其串连的几个公园(景区)的建设,积极发展小型园林绿地。在3个工业区内建设花冲、琅琊山、黄山、板桥河4个区级公园,将淝河两岸道路建成林荫道,并开辟大蜀山森林公园。在董铺水库沿岸造防护林和风景林,在建成区外侧、过境公路干线内侧营造1公里宽的林带,面积约5000公顷。
供水和排水在城南义城集新建四水厂,使其近期日供水15万吨,远期40万吨。2000年城市日供水总量达80万吨。
老城区排水宜采用合流制,其他地区排水可采用分流制。将雨水排水系统调整分成南淝河上游、四里河、板桥河、老城区、二里河、史家河、钢厂、螺丝岗、二十里铺、南淝河下游、十五里河等11片,总汇水面积为117.3平方公里。增埋雨水管道223公里。
污水处理与排放方案:其一,建八里岗、王小郢、谢岗3座污水处理厂;其二,建八里岗、王小郢、朱砖井3座污水处理厂。两方案日处理能力均为75.5万吨。先按两方案控制用地,待王小郢处理厂建设时再定案。
供电和供气合肥市区(含肥东、肥西)1990年用电最大负荷27.478万千瓦,年耗电18.7亿千瓦时。合肥电厂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再扩建1台12.5万千瓦机组,使其总容量达到32.5万千瓦。在肥东撮镇新建合肥第二电厂,装机容量为100~120万千瓦。继续建设肥西500千伏输电工程,新建东二十里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在市区新建和扩建蜀山、南十八岗、黄山路、大西门、新火车站、市府广场、十里庙、二十铺、董铺等9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到2005年,城市煤气口供气总量为90万立方米,城市气化率达85%。
城市电信至1995年,市内交换机容量达7万门,话机达8万部,市话普及率为每百人8部;长话自动交换机容量达5000路,长话去话量达1440万张;公众电报达75万份。在本世纪内新建濉溪路、潜山路、姚公镇、葛大店、大兴集电信分局;市话普及率为每百人10部。
环卫设施规划沿街公厕从现有的159座增至413座,其中水冲式占60%以上。在城市远郊新建4座大型沼气发酵池粪库,把市内封闭式垃圾转运站从12座发展到28座。在本世纪内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2座,在郊县山区新辟垃圾卫生填埋场2~3处。
市域城镇体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可能,以合肥城区为中心,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近郊建制镇,有七里塘、蜀山、姚公、大兴、义兴、义城、双墩、吴山、撮镇等。各镇距合肥城区5~15公里,每镇人口宜发展到2万人左右。第二层次是远郊建制镇,有下塘、杨公、杨庙、朱巷、桥头集、梁园、三河、花岗、山南、小庙、官亭、丰乐、高刘等。各镇距合肥15公里以上,每镇人口宜发展到0.5~2万人。第三层次是数目众多的乡集镇,应按乡域规划加快发展。
至本世纪末,肥东县店埠镇、肥西县上派镇、长丰县水湖镇的城镇人口应分别控制在10、8、8万左右;城镇建设用地应分别控制在9、7、8平方公里左右。
风景旅游资源开发西郊风景区是当前规划建设的重点。这里以自然风光为主,可建成水面、园林、果园相间的近郊风景游览区。游览区由蜀山森林公园、古城遗址、植物园、苗圃(霁园和溪园)景点组成,之间以游览道路串通。充实提高大蜀山、植物园、苗圃景点,尽快修复古城遗址。解放战争期间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位于肥东县撮镇,距合肥市区15公里,现已建纪念馆。著名清官包拯故里肥东县大包家村尚存包家礼堂,稍加修复即可供凭吊观瞻。
城市规划区合肥市原城市规划区(市区、郊区陆地面积,不包括巢湖水面33平方公里)面积458平方公里。规划将与郊区接壤的肥东县磨店乡、三十埠乡、龙塘乡,肥西县烟墩乡、肥光乡、长安乡,长丰县岗集乡划入城市规划区,使合肥市城市规划区面积达786平方公里(不包括巢湖水面33平方公里)。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