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在合肥的各种自然灾害中,旱涝灾害出现频繁,对生产、生活的危害最大。
形成旱涝的原因很复杂,主因是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和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每年夏季风来临和退却的迟早,直接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以梅雨而论,合肥入梅多在6月中旬,但早的年份在6月初,迟的年份在7月初;出梅多在7月中旬,但早的年份在6月中旬,迟的年份却在7月底。梅雨持续时间一般近一个月,但长的年份可达两个月,短的年份只有10天左右,个别年份出现“梅雨无雨”现象。民国20年、1954年梅雨期都超过50天。梅雨量都在700毫米以上,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涝年。而民国23年、1964年的梅雨期只有几天,梅雨量只有10毫米;1958年、1978年出现空梅,这些年份成为大旱年。另外,合肥受副高或藏高稳定控制,会造成大旱;台风带来暴雨,会造成大涝。
旱涝成灾的轻重,与地形特点、土壤结构、作物分布、水利条件等有关。因此,通过兴修水利,合理布局农作物等措施,可减轻或消除旱涝灾害。
合肥县旱涝灾害
从唐代乾封三年(668)到解放前夕的1300多年中,原合肥县共出现66个大旱年,60个大涝年。每逢旱涝年发生,灾情惨重。
合肥县主要旱涝灾害

合肥市旱涝灾害
1952年旱灾5月30日至7月10日未下雨,合肥郊区15个乡,共有田7.6万亩,受旱达4.42万亩,占总田亩62.4%。内有水田2.98万亩,受旱1.5万亩,占水田47.1%;塝田3.37万亩,受旱1.89万亩,占塝田56%;旱地1.7万亩,因干旱而不能下种的有1.12万亩,占旱地65.8%。全区共有3576口塘,内有1521口干涸,占总数的42.1%。三塘、四河、洪岗、十里、张洼、里店、卫岗、余岗、德胜等乡属于岗丘地区,既不靠河流,又没有蓄水塘坝,旱田、塝田受旱较为严重。
1952年水灾9月17日18时许开始落雨,至18日晨5时,一夜间降雨80毫米以上。肥东、肥西亦同时降大雨,雨量均在150毫米以上,致使山洪暴发,南淝河水位暴涨数米,酿成合肥市21年来未有的水灾。车站区、东市区及东、西两郊区均受水灾,尤以低洼的车站区受灾最为严重,全区除车站站台及尚武街外,全部浸入水中,低洼处水没屋顶,798户房屋倒塌,国营企业仓库全部浸水;东、西两郊区的7个半乡,58个郢子全部被水浸没。合肥市区和郊区受灾户共2037户,计8172人,倒塌房屋1565间,被淹农田及菜园地2409亩,国营公司物资虽由于抢救得力,但损失仍达100亿元(注:旧币)。
1954年水灾7月10日下午20时,猛降暴雨,20~21时2小时内,最大强度达每小时90毫米,南淝河水位猛涨至16.19米(北门大桥),超过1931年水位1米多。全市5个市辖区大多数地面上水,车站区除尚武街外,其余都上水。东郊区沿河一线城南、城东、官塘3乡20多个村庄水没树梢,其余乡亦部分受淹。两郊区8个乡,有5个乡受灾。市区多数人家上水,东大街(淮河路)一段水齐腰深;水西门、杏花村水没屋顶,市区受灾居民2838户,15000人,倒塌房屋6255间,半倒塌1883间,两郊区受淹农田13025亩,蔬菜地1059亩。
1958年旱灾5~7月降雨量只有152毫米,比1955年(干旱年)同期雨量少132毫米,仅6月份就比历史上最旱的民国23年同期雨量少47.9毫米。7月份室外温度高达38.8℃,最大日蒸发量达13.4毫米。据老农回忆,1934年春底水足,中稻返青分蘖后方旱,1958年则是上年冬即底水不足,5月中旬,部分地区旱象出露,6月中旬全市普遍受旱并日趋严重。7月下旬,合肥郊区和肥东、肥西、巢县以及巢湖区受旱面积308.25万亩(其中干枯25.7万亩),占水稻实种面积53%;旱作物受旱面积132.25万亩(其中干枯28.61万亩),占实种面积63%,很多地方塘底干裂。
1962年水灾7月4日至8日,合肥市连降大雨和暴雨,累计降雨量达171毫米,特别是6日上午,在6小时内降雨53毫米,南淝河北门水位由4日晚8.25米,陡涨到13.46米,仅次于1954年水位。由于暴雨中心在四里河、板桥河一带,大量洪水急剧汇集奔流,沿河部分涵闸未及堵闭,以至东门外胜利路至孝肃桥一带,北门外双岗东北一带,包河公园以及淝河两岸等低洼地区,均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据统计,受灾836户,计2490人,受水淹房屋1427间,其中倒塌590间,受伤7人,郊区被淹蔬菜地3272亩,农田2305亩;市区部分工厂、商贸物资受损。
1964年水灾自4月4日8时开始,合肥地区连降中到大雨,并间断出现暴雨,至6日2时,累计降雨量120毫米。5日20时至6日2时,雨量最为集中,据董铺水文站测定,6小时即达69毫米。此次暴雨,南淝河最大洪峰流量为196立方米/秒,最大流速为1.06米。据统计,郊区永青、杏花、曙光、东方红等公社,受淹农田6746亩,仅永青一公社受灾田即达930余亩。市区受灾主要是明光路、裕溪路一带,其他僻街小巷亦有零星积水,公房倒墙9处计305平方米,危墙1724平方米,民房倒塌57间,市属厂商企业部分宿舍被淹,少量倒塌;十八里铁路专用线修建委员会的四里河大桥工地,因疏于防范,被冲毁便桥一座、工棚一幢,大量木材、水泥等器材物资被冲走,漂流的木材将下游濉溪路木桥撞毁。
1964年旱灾夏至秋,合肥大旱,7月26日至9月30日,67天降雨量仅38.9毫米,不及常年同期平均值的20%,郊区农作物受旱严重。蔬菜受旱最严重的约4000多亩,占菜地面积30%以上。少数一茬菜、粮作物,除早稻、早中稻获得较好收成外,其他作物与一般年景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产。中稻、晚中稻受旱约2.6万多亩,占中稻面积47%以上。其中减产三四成的,占受旱田亩的38%,减产五成以上的占35%,有200多亩籽粒无收。晚稻受旱的约2800亩,占晚稻面积的80%左右,其中减产三四成的,占受旱田亩的17%;减产五成以上的占10%,无收的占19%。山芋受旱面积占80%以上,其中有50%迟山芋亩产只收150多公斤。花生、豆类受旱更为严重,有的枯死无收。
1972年旱灾6月,干旱严重,市郊和长丰县50多万亩水稻,有20多万亩受旱;棉花受旱卷叶,影响生长。夏种困难,50多万亩麦茬田不能安种。部分社队50多天未降雨,人畜饮用水困难。
1973年旱灾市属长丰县、郊区越冬作物受旱面积达93万亩,其中浇灌的40%,而未能浇灌的麦根于黄,有的枯死,死亡率约占6%,油菜因旱而死的在一半以上,紫云英大部分枯萎。沟渠塘坝干涸,不少社队人畜用水困难。自是年9月至翌年1月,100天没有下雨,这是合肥地区自民国23年以来39年间出现的最长时间一次冬旱。
1976年旱灾7月至8月23日,市属长丰县和郊区绝大部分地方没下透雨,旱情严重,受旱面积达98万亩。本年又冬旱。
1978年旱灾合肥出现百年不遇大旱。此次大旱严重性是:旱的早,持续时间长,气温高、蒸发量大。是年4月,旱象初露;7月,淠史杭灌区断水,塘坝干涸,河水断流,三湖(巢湖、瓦埠湖、高塘湖)现滩。年降雨量仅567毫米,蒸发量高达1597毫米。市郊和肥东、肥西、长丰县受旱面积243万亩,占耕地面积85%,40%村庄饮水困难。干旱直至翌年6月解除,旱期长达420天之久。
1980年水灾6月,合肥地区连降大雨,7月上、中旬雨量集中,1~18日总降雨量达400毫米,特别是17~18日的降雨量,合肥站为100.2毫米,四里河上游的四十铺站为199.6毫米,董铺水库站为122毫米。雨前库、塘、沟坝已经蓄满,暴雨之后,水库普遍泄洪,河水猛涨,南淝河北门最高水位为14.45米,明光路、火车站、亳州路、双岗北、二里河一带受淹,39家工厂、38家商店、16座仓库受淹,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以上。8月,巢湖水位持续上涨,最高达11.53米;瓦埠湖水位达22.70米;高塘湖水位达20.76米,市郊区和长丰县受灾公社45个,生产队4487个。受淹各种农作物59.09万亩,其中绝收11.7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2.8%。受灾人口37.95万人,其中重灾和特重灾13.89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14.5%。灾区民房倒塌1.37万间,受损房屋1.33万间。
1982年水灾7月下旬以后,合肥郊区连降大雨、暴雨,月降雨量达268毫米。由于降水持续时间长,雨量集中,致使南淝河上游大、中、小型水库超过了汛限水位。董铺水库水位28.16米,7月19日至24日,南淝河连续通过3次洪峰,郊区洪涝灾害较严重。据统计,有200多个生产队受灾,被淹面积1.43多万亩,绝收面积0.5万亩,倒塌房屋360多间。
1983年水灾梅雨期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巢湖流域(包括合肥市在内)连续降大雨和暴雨。6月19日至7月30日,降雨为300~400毫米,合肥市岗丘区雨水充沛收成好。沿湖圩区受长江水位顶托,4~8月长江水位一直较高。巢湖闸上的水位12.06米(7月26日),超过了1980年水位,仅次于1954年最高水位。据统计,合肥郊区溃破大小圩口27个,被淹田1.57万亩;受水灾民为6200户,共1.86万人,被淹房屋1207间,其中倒塌261间;死亡耕牛480头。
1984年水灾6月12、13日两天,合肥地区连降大暴雨,降雨量达241毫米,比1954年7月11日196毫米的降雨量还多45毫米,是有水文记录以来,日降雨量最大的一天。由于雨量集中,南淝河水位猛涨至15.04米,超过合肥市现有防洪能力54毫米,造成市区东北部低洼地区积水成灾,超过1980年的灾情,部分工厂、商店进水,房屋倒塌,交通中断,直接经济损失4000万元。农村三县一郊(肥东、肥西、长丰县、郊区)破圩62个,3座小型水库破坝,冲毁机电排灌站、涵闸、桥梁等建筑物1056座,倒塌房屋36166间,受淹田70.54万亩,损失粮食2250万公斤,损失油菜籽47.5万公斤。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虫灾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