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地貌概况
合肥地处江淮丘陵,北起舜耕山,南至巢湖盆地周围,大部分地域岗冲起伏,垄畈相间。总的地势是中部高,南北低。江淮分水岭横贯中部(大别山余脉),自六安龙穴山进入肥西牛尾巴山,向东延伸,经大潜山、官亭、焦婆、大柏店、将军岭,至长丰山土山、吴山和肥东县中北部八斗岭、广兴一带高岗出境,进入定远县继续向东延伸。自肥西小蜀山北三向庙,有江淮分水岭南侧的一个分支(古称“龙干”)延伸向东,经南三十里岗、大蜀山向市区延伸,形成合肥市区中间高、南北两侧低的局部地貌特征。江淮分水岭以南为长江水系,流域面积4316平方公里,地势由北向南(巢湖盆地周围)倾斜,沿巢湖一带形成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圩畈绵延。江淮分水岭以北为淮河水系,流域面积2950平方公里,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大部分为海拔高程30~50米台地,沿瓦埠湖、高塘湖周围有小块狭长的冲积平原。
长丰县北缘的舜耕山脉,自西向东绵延20公里,是合肥与淮南市的天然分界线。主峰洞山海拔216米。长丰县南中部因江淮分水岭西东向横贯而过,隆起海拔70~90米低丘,岗峦起伏。县境中北部大部分地域属淮河平原的淮南阶地平原。全县平均海拔50米上下,最低处瓦埠湖沿岸海拔17米。
肥东县东部有南北向的丘陵低山,连绵约110公里。其中浮槎山海拔418米,为全市最高点。自东北向西南有元祖山(124米)、岱山(99米)、小岘山(187米)、大岘山(213米)、凤凰山(279米)、太子山(327米)、北山口山(240米)、棋盘山(249米)、九龙山(267米)、浮槎山(418米)、火龙山(160米)、界山(232米)、土山(106米)、熨斗山(186米)、梅山(192米)、横山(220米)、十八弄山(254米)、鸡笼山(203米)、龙泉山(281米)、铜彭山(200米)、双山(218米)、青阳山(217米)、白马山(264米)、四顶山(180米)等。
肥西县西部多山,为大别山余脉,大小山峦绵延25公里。自西向东有莲花山(188米)、大潜山(289米)、罗大山(223米)、防虎山、园通山(218米)、姑姑山(209米)、周公山(182米)、岳大山(163米)、棋盘山(116米)、黄大山(152米)、罗卜山(168米)、杨大山(164米)、甘家洼大山(147米)、千字山(188米)、李陵山(紫蓬山,189米)、狼大山(148米)等,其东北方向有小蜀山(154米)、鸡鸣山(68米)等死火山突起。低山岗地占全县面积约85%。东南部沿巢湖一带为冲积平原,为合肥的鱼米之乡。
合肥市区的地貌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郊大蜀山平地突起,山峰高达282米,为市区最高点。大蜀山周围和西北端的三十岗一带,地势较高,海拔在50米左右。往东南地势逐渐降低,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50米之间,南淝河及其支流沿岸地带降到15米左右。东南部的大圩、义城一带海拔在15米以下。巢湖沿岸海拔仅3~5米,是合肥最低的地方。
第二,地貌波状起伏。除河谷平原和湖滨平原比较平坦外,大部分地区长期受流水切割,地面呈岗冲相间、波状起伏的形态。岗冲方向以南北向和北东向为主,也有少数呈北西向。
第三,侵蚀堆积地形和堆积地形为主。晚更新世,合肥市及其附近地壳缓慢下降。大部分地区广泛堆积了厚度为30~40米的晚更新世的堆积物,受后期流水切割,发育成为岗冲相间、波状起伏的缓低岗。南淝河两侧及其下游地区发育成河谷平原和湖滨平原,由全新世的松散的堆积物组成,其厚度一般为40~50米。
地貌单元
根据全国和我省地貌分类原则,可把合肥市区分成丘陵、缓低岗和平原3个地貌单元。
丘陵合肥市丘陵面积很小,仅分布于西郊。丘陵孤峰突起为大蜀山。大蜀山山顶海拔282米,山麓海拔40~100米。山麓周长7.5公里,全山面积为550公顷。坡度较缓,一般是15~20度,山麓在10度左右。丘陵上生长着人工针叶林。
缓低岗市郊的大部分地区因受流水切割、剥蚀,形成岗冲相间、波状起伏的缓低岗。这里海拔20~50米,相对高度多在5~15米;坡度2~5度,地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岗坡土层稍浅,冲坳土层较厚。缓低岗区入口密集,水源、肥源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水平较高。主要作物有稻、麦、油菜等,近郊多种蔬菜、西瓜等经济作物。
平原河流两侧和湖滨地带,普遍发育成堆积平原。它包括河谷平原和湖滨平原两部分。
河谷平原分布在南淝河及其支流沿岸,呈条带状。它由河流沉积物冲积而成,地面平坦。海拔:大东门以上为12~18米,以下为9~12米。平原宽窄不等,一般约宽2.5~3公里,最宽近4公里,最窄仅0.5公里。
湖滨平原位于巢湖北岸,包括大圩、义城等乡(镇)的圩区。它由河流沉积物堆积而成,湖泊淤积也起一定作用。湖滨平原地势低平,在海拔15米以下。
平原地区多开发成水田,农业发达,主要种植水稻。因地势低,易受洪水威胁。
上一篇:第一节 地质
下一篇:第一节 地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