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合肥地处江淮之间、安徽腹地,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全市辖3个市区、1个郊区及肥东、肥西、长丰3个县,另辖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与滁州、全椒、含山接壤;西连六安;南滨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与巢湖市及庐江、舒城相邻;北界淮南、寿县、定远。与经济发达的沪、杭地区仅距400多公里。通过航空或铁路、公路专线,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福州、武汉、成都、西安、大连、昆明、深圳、海口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及旅游圣地黄山、九华山等地。全市土地面积726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5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0平方公里。年均降水量988.4毫米,年均气温15.7℃,无霜期230天。全市总人口422.31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29.57万;市区人口122.85万。有 28个民族,汉族人口逾99%。
城市布局,以环城公园环抱的老城为中心,向东、北、西南三翼伸展,城乡一体,园城交融的特点突出。工业门类齐全,产品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贸繁荣,科教文卫体事业发达。今日合肥已发展成为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全国45个公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全国建设中的铁路交通枢纽,是全省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

合肥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夏商时期,境内居住的“淮夷族”人,已经是人类早期文明的部落群体。春秋时期,合肥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皆胜淮左”。西汉时,合肥置县(明万历《合肥县志》载:合肥秦置县)。东汉光武帝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由此,“合肥其地视他邑独重。”东汉建安中(约200年),合肥为扬州治所。自此后,历经1700余年,合肥一直为州府治所,名都要邑的地位始终未移。
三国时期,合肥曾为三国魏国重镇,兵家必争之地。魏吴双方围绕争夺合肥的制控权,曾数战于此,以致使这块土地成为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当年曹操点将教弩台、张辽威震逍遥津、吴主跃马飞骑桥的故事,仍为今人津津乐道。三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古教弩台、张辽衣冠冢、三国合肥新城等古迹遗址,已成为今日合肥的名胜景观,一年四季前往观瞻的游人络绎不绝。
合肥作为一代清官包拯的家乡,自古人才汇兴,贤达代出。包拯,字希仁,北宋人。平生以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匡扶社稷,屡纠冤案出名,为世代统治者推崇,受百姓称颂。包拯之后,见之于史志的历代合肥籍风云人物有余阙、陆遐龄、龚鼎孳、李天馥、李鸿章、刘铭传、聂士成、范鸿仙、吴旸谷、王正藩、段祺瑞、卫立煌、崔筱斋、蔡晓舟、孙仲德、杨振宁等数众。此外,合肥历史上还曾出有一代辞章怪杰徐南阳,一代书法大家沈石翁,一代围棋国手张之仁,一代国术高手唐殿卿等。清朝末年,中国历史上一支近代化军事集团——淮军,其策源地就在合肥。这支封建地主武装是合肥人李鸿章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利用亲族、部属、门生、故旧、乡邻等多种关系网罗组建起来的。 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淮军完成了中国军队由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过渡,开创了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先河。在军政界,一大批淮军将领、幕僚,构成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派系——淮系。李鸿章则以淮军起家,官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把持朝政长达20多年,是清末洋务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纵观历史,合肥历朝历代都出有英雄豪杰、风云人物。
在经济方面,合肥历史上曾为一商业都会。合肥置县后,民间商贸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合肥凭借得天独厚的淝河黄金水道,向南可至巢湖而达长江,向北可经瓦埠湖而达淮河。此外,有可辐射四邻地区的陆路相佐,对内对外交通便捷。因此,南北农副产品源源不断涌向合肥,尔后又由合肥源源不断运销各地。加之合肥民间素多能工巧匠,手工业发达。诸多因素综合,使合肥逐渐形成十分繁荣的商业都会,成为全国16大商城之一。此间,经由合肥集散的产品,以木材、皮革、水产品及元竹、大麻、稻米、大麦、小麦、黄豆、芝麻、棉花、春蚕茧、禽畜、蛋品、茶叶等为大宗。贸易数量之大,品种之多,均为江淮地区各邑之首。
合肥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地方手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明朝时,合肥民间的木作、竹编、结网、纺织、缝纫、烧土、冶炼等手工业已十分红火,养殖业兴旺,粮、油、棉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已达60余万亩。
合肥机械工业生产发展历史较晚,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才开始出现半机械化的小型工厂和作坊式的人力工厂。此间,规模最大的一家民营工厂是合肥贫民工厂。该厂时有织机40台,工人200名,年产各种棉布1.6万匹,年销售额达2.9万银元。
民国15年,合肥绅商界几位人士合作,募资合股,建成耀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为合肥建立最早的一家近代工业企业。该公司时拥有资本3.6万银元,装置有100马力双缸直式柴油发动机和650千瓦发电机各1台,招收工人20名,于当年9月开始发供电。
抗日战争爆发后,合肥于民国27年5月沦陷。在日本侵略军的掠夺和破坏下,合肥刚刚启动发展的地方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耀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被日军侵占,各工厂、作坊关闭,90%以上的手工业者逃往他乡避难,工业和手工业生产处于全瘫痪状态。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民国34年8月抗战胜利后才出现转机。民国37年,合肥半机械化工厂和人力工厂及雇工收徒的产业作坊发展到上百家,从业人员发展到四五千人,生产行业达40多个,同业公会发展到28个,此两项较抗战前均增长35%以上。此间合肥轻、手工业生产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主要原因是安徽省府机关由立煌(今金寨县)迁来合肥,并相继随迁部分工厂。合肥成为省会后,一些外地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业主及能工巧匠,也纷纷涌向合肥开店建厂,加上在抗战期间外逃的人员,这时也都重返故里,务工务业,故使合肥地方民族工业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获得较大的发展。但好景不长,1949年前夕,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溃逃时的破坏,致使刚刚起步的合肥工业又在瞬间被毁。历史的轨迹有力地说明,昔日的合肥,作为古城,历史悠久;作为重镇,地位重要;作为大邑,人杰地灵,然社会的发展始终是缓慢的、曲折的、落后的。

尽管灾难深重的旧社会给合肥人民带来不幸,然合肥人民从来就没有屈服过,而是坚持不懈地进行顽强的拼搏、努力、奋斗、抗争,甚至不惜用热血和生命,维护正义事业,推动社会进步。
清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合肥四乡人民相继组织义军,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在攻打庐州府一役中,迫使庐州知府胡元炜投降,安徽巡抚江忠源自溺毙命,打破了清廷吹嘘的“铁打庐州”的神话。
在辛亥革命中,合肥籍革命党人吴旸谷、倪映典、范鸿仙等,都是最早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起义的革命先行者。
在“五四”运动中,合肥广大青年学生和各阶层人士为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曾先后成立学生联合会、旅外学生会等团体,组织动员全城人民举行罢课、罢工、罢市和示威游行,发布《泣告同胞》檄文,组织召开国民商筹会,将会议形成的“力争青岛,禁用日货,反对卖国外交”的决议通电全国,表现了崇高的爱国热情和高昂的革命斗志。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合肥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更是前仆后继,英勇斗争,谱写了无数血与火的革命英雄史诗。民国13年,胡萍舟等一批合肥籍中共党员从外地返回合肥,在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民国15年9月,合肥籍中共党员崔筱斋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返回合肥,在北乡创建了合肥历史上第一个中共地方组织——中共合肥北乡支部,并成立了安徽农民运动委员会,领导广大农民开展农运,迎接北伐军入皖。是年,中国共产党人蔡晓舟等,在合肥北乡吴山庙发动武装起义,成立了合肥历史上第一支人民革命武装——安徽讨贼军第四路军,打响了合肥人民革命斗争的第一枪。民国21年,合肥北乡爆发万余农民参加的暴动和西乡万余农民参加的“五一”扒粮斗争。此后,合肥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百余起农民暴动。中共合肥地方组织和人民革命武装力量也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在抗日战争中,合肥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建了一支又一支地方武装游击队,与敌人展开殊死的战斗。民国27年4月,日军一小队在小蜀山附近村庄抢掠,被新四军 4支队全歼;同年10月,在合肥西刘老圩一战中,日军98人被击毙,30余人被俘。在民国28年1月大蜀山歼灭战中,500多名日军被歼,日军中佐三浦、少将小琦等数名军官被击毙。据不完全统计,在八年抗战中,侵肥日军约有数千人在合肥人民民族斗争的怒火中毙命。
在解放战争中,合肥人民针对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一方面举行罢工、罢市、罢课、请愿和示威游行,进行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斗争,一方面争相送子参军和积极筹运物资,支援前线。尤其在支援解放军渡江作战期间,合肥全民齐动员,仅在1949年2月一个月内,就突击筹措、加工军粮50万斤,为前线运送各种物资5125万斤,装卸各种军用物资2.7亿斤,修复铁路185公里,修架桥梁20座,转运伤员8500人,为解放军渡江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历史有力地说明,合肥人民素具优良的革命传统,不愧为英雄的江淮儿女。

1949年新中国建立,给合肥人民带来了新生活,合肥的建设和发展也由此步入了新的里程。
1949~1952年是合肥市经济建设恢复阶段。此间合肥市围绕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新生政权和支援前线等三大任务,开展了剿匪反特斗争、土地改革及支援抗美援朝运动等。在经济方面,积极扶持私营和个体工商户恢复和发展生产经营,一方面努力筹集物资支援前线,一方面发展生产,增加商品供应,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品的需求。1952年又开展了“三反”和“五反”运动,打击了资本家的不法行为,调动了工人和手工业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增产节约运动。是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包括手工业)达到1448万元,比1949年增长83%。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1805万元,比1949年增长94.6%。这期间,合肥市虽然只有几家作坊工厂及数百家手工业和商品零售业个体户,生产力还很落后,城市基本为消费型,但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高涨,人人都呈春天的笑脸,处处都闻热情洋溢的劳动歌声。
1953~1957年是合肥经济建设大发展阶段。此间,合肥市一面进行改造旧城,拓宽旧路,辟建新道,发展交通,改善城市设施,一面加大投资力度,改建和兴建新厂,发展工业生产。这一时期,合肥市从上海陆续迁建近50家工厂。这些工厂迁来合肥后,有的独立建厂,有的合并建厂,有的则一分为二、一分为三,带动建立新厂。这些工厂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加速了合肥工业的发展步伐,而且解决了当时合肥工业发展存在的人才、技术、设备、资金及生产管理经验不足等诸多问题,为合肥工业的大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到1957年底,合肥工业企业达518家,初步形成了机械、轻纺、食品、化学工业架构,为合肥工业的深入发展,为合肥由消费城市发展为综合性工业生产城市奠定了基础。是年,合肥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较1949年增长68.48倍。此外,这一时期,合肥市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也有长足的进步。高等教育院校由1949年的空白,发展到4所。全市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达41万,较1949年增加72.39倍。卫生机构总数达到145家,较1949年增加1.2倍。医院病床数达1539余张,较1949年猛增50.3倍。
1959~1965年是合肥经济建设曲折发展阶段。此段前期,合肥经济建设由于受“大跃进”及“浮夸风”、“共产风”的错误影响,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挫折,工业生产损失惨重,经济出现了严重滑坡,人民生活出现了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
从1963年起,合肥市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逐步解决了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恢复并发展了农业生产,加大了轻纺工业发展力度,增加了小商品生产和供应,从而使合肥经济建设重新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到1965年末,合肥市国民经济由1963年的负增长(环比),发展到正增长 47.4%,工业总产值较1958年增长32.3%,农业总产值较1958年增长6.2倍。此外,这时期,中共合肥市委提出“巩固东郊,整理北郊,开辟发展南郊工业区”的配置方针,为合肥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合理布局明确了方向。
1966~1976年是合肥市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干扰破坏的10年。此间,尽管广大工人、农民、干部等在社会秩序很乱的情况下顶着压力,坚守岗位,坚持抓生产建设,取得了工农业生产总值每年都有所递增的成绩,而且在“文革”的中后期,相继发展了整车制造、建筑机械制造、手表制造及无线电测量仪器、半导体、电视机制造,然而,总体发展水平,较调整时期(1963~1965年),仍然有很大下降。以工业生产为例,总产值平均年递增率下降达99.4%。
1976年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即1978~1997年的20年中,这是合肥经济建设最好的一个时期,也是合肥市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经济建设全面奋进的辉煌阶段。此间,中共合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在农业方面,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使农业出现较快增长。肥西县山南柿树岗公社黄花大队于1978年9月,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山南镇小井庄积极推行黄花大队的做法,生产发展效果显著,消息反映到中央后,得到邓小平同志的充分肯定,使肥西县成为中国农业改革的源头而闻名全国。继肥西县黄花大队、小井庄之后,市郊区城东乡隆岗村通过改革、发展,已建成中国名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安徽第一村。该村与肥西小井庄,双双被中央电视台拍入大型专题纪录片《大地之光》。今日隆岗村,经济发达,集体、合资、股份制及个体企业达到百余家,年产值达到7.7亿元,年实现利税逾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近4500元。1997年,全市农林牧副渔总产值达7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2.2倍。
在工业方面,合肥市在整顿企业,强化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以厂长、经理负责制和经济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解决了在分配上长期存在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问题,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状况更相适应。继而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在企业中实施改制、改组、改造,推动技术进步,扩大新产品开发。进入“九五”时期,又实行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产品结构相结合的综合结构调整,优化资本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扶持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实施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多样化经济齐头并进的发展战略,将合肥美菱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合肥百大集团控股公司、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股份企业发展为上市公司,建成美菱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荣事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一批作为安徽轻工业大省的龙头企业。全市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趋优化。1978年,全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6∶49.6∶21.8,到1991年调整为23.3∶48.9∶27.8,到 1997年调整为16.5∶46.8∶36.7。同时加强外引内联,发展高新科技和名优产品,并按照“大面积、小规模”的原则加大引进外资力度,增加对外出口,开创了生产快速发展,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局面。1997年,合肥市全社会工业总产值达到470亿元,按不变价计算,较1978年增长16.7倍。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7%,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进一步增强。
在商业方面,合肥市继80年代建成城隍庙、坝上街等一批国内知名度较高的集贸市场后,在90年代又相继建成安徽大市场、长江批发市场、东方商城、安徽轻工商城等一批规模大、功能全、档次高的大型市场。此外,还相继建成安徽商之都、合肥商业大厦、乐普生商厦、鼓楼商厦、曙光商厦等一批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商场,极大地改善了购物环境,促进了物资交易和商品流通。1997年,合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14.29亿元,比1978年增长21.8倍。各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达 94.33亿元,创历史最高纪录。与此同时,全市外经贸事业发展势头强劲,截至1997年底,全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1171家,总投资43.15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15亿美元。为适应招商引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先后建成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最早起步建立的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截至1996年底,累计入区企业已达442家,其中“三资”企业120家。1997年,该区被国务院批准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特别开放的4个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工业园区之一。是年,合肥市实现外贸出口供货额30亿元,比1978年增长58倍。自营进出口总额达38.14亿元,比实行自营出口的第一年即1991年,增长24.68倍。
这一时期,合肥市委、市政府紧扣“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建设现代化的大城市”的工作思路,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收缩布局、控制征地,合理填补充实,分段改造旧城”的近期建设方针,以及“大、快、美、强”的要求,先后完成金寨路、长江路、美菱大道、荣事达大道等多条主干道的改造和拓建工程,辟建了寿春路、蒙城路等多条高标准新干道,建成全国规模一流的四层互通式五里墩立交桥,开通了一环路,并即将全面完成二环路的辟建工程,将市区众多的丁字形路改建成以井字形为主的干道骨架,总长度达到1010公里,较1978年增加7.63倍,使建成区面积拓展了1倍。在改造拓建城市道路的同时,对合肥向外部辐射的7条主干线和 46条支干线的合肥段亦进行了拓建改造,将合宁、合浦等主干线建成高等级公路,将合铜、合淮、合六等公路改建成一、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并与312、206国道及省道贯通,使合肥公路通车里程由1985年的1371公里,增加到3056公里,增长了1.23倍,极大地缩短了合肥与周边城市的行程距离,增强了合肥对外的辐射力和吸引力。随着合九铁路的建成通车,合肥新火车站和合肥西火车站的建成启用及合肥铁路枢纽建设工程的推进,极大地提高了合肥铁路的运输能力和水平。合肥骆岗机场经扩建改造,开通至全国 30多个大中城市的营运航班,并开通直飞香港的每周固定航班,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50万人次。合肥南淝河航道改造建设竣工,使合肥水上运输得到进一步发展。合肥交通的全方位建设发展,陆海空齐头并进,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已全面形成。今日合肥交通,已发展成为全国45个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全国建设中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全省交通中心。
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全市邮电事业发展迅速,服务领域不断拓宽。1997年,全市邮政业务总量达8440万元,电信业务总量达69231万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5.5倍和97.3倍。年末市话交换容量达46.8万门。年末市话用户数达27.9万户,比1978年增长58倍。农村电话用户由1978年的空白,上升到1997年的5.4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和无线寻呼用户分别达到5.4万户和21.2万户。DDN和INTERNET用户共达1217户。实现了村村通路、通电、通邮、通话。
此外,合肥市不断加大居民住宅开发建设力度,先后建成西园新村、琥珀山庄、南园新村等数处环境优雅、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的住宅区,使城市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琥珀山庄、南园和西园新村住宅小区分别荣获国家建设部住宅小区综合金牌奖、工程质量鲁班奖和意大利“利古里亚”国际特别荣誉奖。50年代,合肥市民住房多为低矮土墙草屋,相当部分居民无住房或居住于小草棚内。1997年,全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9.6平方米。
合肥市在城市改造建设中探索出“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16字经验,后来加上“因地制宜”四字载入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成为全国各城市旧区改建和新区开发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
此间,中共合肥市委、市政府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和“发展是硬道理”的教导,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继70年代初,中国科技大学迁建合肥后,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在西郊董铺岛上建立。80年代,电子工业部第 16所、38所、43所等科研机构相继迁建合肥,至1997年底,全市各类科研机构发展到 200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20余万人。各类高等院校(含成人教育,下同)发展到29所,在校生达7.5万余人,较1978年分别增长41.97%和10.68%。省、市、县专设图书馆发展到6所,馆藏图书达到271.5万册,较1978年分别增长100%和35.75%。各级卫生医疗机构达658个(其中专科和综合医院232所),病床数达12521张,此两项较 1978年分别增长9.49%和97.99%。全市参加经常性体育运动人数接近7万人,占总人口5.69%。在校生中有85.46%的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科教文卫体事业的全面发展,使合肥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全省科教卫生医疗中心和体育强市。
近年来,合肥市在加速大城市建设的同时,重视环境治理,改善城市卫生,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旅游事业。1997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达4929万吨,工业烟尘去除量达26.9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达9.1万吨,分别比1985年提高76.8%、 120%(和1991年相比数)、184%。城市园林绿化面积达71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7.56平方米,比1978年分别增长1.87倍和10.97倍。在对环城园林作进一步绿化的基础上,于环绕古城的“绿色锦带”上新辟建了四处自然景区,被誉为“一根项链,四颗明珠”。在整治昔日“庐阳八景”的基础上,又新建成十大自然景点及蜀山森林公园、植物园、花冲公园、杏花公园、瑶海公园、清溪公园、银河公园等,加上城内城外数处街区游园相匹配,使全市形成城中有园,园中有景的花红树绿的世界。1992年,合肥市被评为全国园林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
城市环境、设施及其他各项条件的改善,极大地适应和促进了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截至1997年底,合肥市先后与日本久留米市、布隆迪布琼布拉市、塞纳利昂弗里敦市、美国哥伦布市、丹麦奥尔堡市、西班牙莱里达市(缔结时间为1998年4月4日)结为友好城市,每年来合肥访问、考察、交流、探亲、旅游观光及开展商贸活动的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华侨、华裔及外国友人逾数万人。
合肥市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各项事业的快速前进,开创了全市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大好局面。1997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2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翻了三番,年平均增长12.2%。其中,1992年到1997年,GDP年平均增长达到19.1%。1997年,合肥市财政收入达到31.4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占16.7亿元),比1978年增长7.5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20余亿元,较1978年增长70.7倍。
合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内经外贸、经济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利税总额等,均居全省各城市之首。纵观今日合肥,在前进和发展的道路上,虽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不断努力去克服、去解决,诸如国企扭亏任务尚十分艰巨,再就业工程需要进一步完善,等等,优势和困难并存,发展和问题同在,向前看,任重而道远。但是,合肥市毕竟迈开了大步,进入经济发展快车道,已经飞速地发展起来了,其正以强劲的实力,充沛的活力,跃然屹立于全国大城市之林,并以崭新的姿态,满怀信心,意气风发地迈向21世纪。
展望未来,合肥市发展前景喜人。根据《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到2010年,合肥市国民经济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将显著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将全面进步,并将初步建设成经济实力较强,开放程度较高,生态环境优美和社会环境文明的现代化大城市。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