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属医疗院、所、站
(一)怀宁县卫生院
民国29年7月成立了怀宁县诊疗所,是年7~12月治病2111人次。
民国30年(1941年),经呈报省获准,将怀宁县诊疗所改建为怀宁县卫生院,首任院长夏礼元。院址设在安庆城区。
民国34年,怀宁县卫生院随县政府之后,迁至安庆司下坡23号,租赁民房12间,租金每月大米3石,约260公斤。当时有医务人员5人,炊事员1人,显微镜1台,可做3大常规检查,设备简陋,医疗量小。
民国35年8月,吴云生调任县卫生院院长。其时,县卫生院定编13人,其中院长1人,医师1人,护士3人,公共护士1人,助产师1人,药剂师1人,检验员1人,卫生稽查1人,事务、勤务、厨夫各1人,但编制未配齐。设有药房,有少量药品和器械。
省、县分年拨给该院的经费数为:民国28年9472元,29年1.49万元,30年1.46万元,31年9672元,32年1.43万元,33年3074元,34年5.47万元,35年5.68万元。
医疗能量,据民国33年统计,共诊疗3240人次,其中传染病238人次,内科疾病718人次,皮肤疾病985人次,眼疾666人次,五官科疾病301人次,花柳病68人次,妇科病184人次,小儿疾病80人次。
(二)怀宁县人民医院
怀宁县人民医院的前身是民国时期的县卫生院。1949年4月,从安庆迁至洪镇,10月又从洪镇迁至石牌,命名为怀宁县人民医院至今。
【科室设置】1954年院内设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检验室、护办室、手术间及医务股。1958年增设五官科,1959年增设放射科。60~70年代中期,又增设新医科、理疗科。70年代末至今,管理机构、医技科室、后勤服务等职能科室相继成立,特别是到了80年代初期,机构设置不仅齐全,其功能也得到较大地发挥。至1985年,院内设有4股2部33个医疗科室和后勤、管理设置等15个二级机构。
【人员】解放时国民政府留下的医院是个空架子。1949年10月,总人数10人。1954年初,人员发展到38人。1956年起,相继有一批正规学校毕业生分配到院,1958年第一位大学生陈洪斌到院,1960年部分医学院校毕业生和怀宁卫校学生分配到院,初步缓解了卫技人员的紧缺问题。1961年至1968年,先后有14名医学院校毕业生分配到院,医疗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并相继成为医疗骨干。
70年代,人员来源有3个方面:一是70年代末的一批工农兵大学生分配到院;二是县医院卫训班毕业生部分留院;三是接收一批招工顶替人员。80年代,相继有一批正规学校毕业生分配到院,至1985年,全院总人数181人。有卫生技术人员136人,占总人数75.1%,其中主治医师6人,占卫技人员4.4%;师级职称49人,占卫技人员36%;士级职称58人,占卫技人员42.7%;初级卫生技术人员23人,占卫技人员16.9%。行政管理人员17人,占总人数9.4%。工勤人员28人,占总人数15.5%。
1983年9月1日以前,经上级业务部门考试、考核,有5人晋升为主治医师,20人晋升为师级职称,18人晋升为士级职称。
【床位】建院初期,仅有8张简易病床,且无配套设施。1954年增至30张,并相继配备了病房设施。1961年增设传染科,病床总数达100张。1980年病床增至150张。1985年病床发展到170张,分内科(含小儿科)65张,外科41张,妇产科16张,骨科8张,传染科40张。基本配齐了病房及床上设施。
1973~1985年县医院工作年报汇编

(三)县血吸虫病防治站
1952年10月16日建立,站部设县卫生院内。站下设有两个中心血防组。同年11月13日,县站迁至血吸虫病流行区月山广村天主堂,住原天主堂的房屋(40间),其财产均移交给血防站。为便于县委领导,站部于1954年由广村天主堂迁回石牌镇建设路。1956年设立住院部,地点县委党校内。至1958年在流行区共设血防组28个,后又经几次撤并,至1966年有1个住院部,7个血防组。1968年8月,成立了站革命委员会,同年县站并入县“六·二六”卫生防治站。1970年恢复血防站建制,站和住院部迁至怀宁师范内。1969年县站住院部由石牌迁至月山血防组,收治全县晚期血吸虫病人。先后经6次搬迁后,于1980年在石牌猫山兴建了站部、住院部。1981年增设了机械灭螺组。1982年10月,住院部由月山迁回站部。至1985年,站部设有人秘、防治、后勤股,下设一个住院部,10个(黄龙、三桥、秀山、高河、月山、总铺、红星、山口、洪镇、江镇)血防组,1个(总铺)机械灭螺组。
(四)县卫生防疫站
建国后至1956年县医院设有防疫股,负责全县卫生防疫工作。1956年8月25日成立县卫生防疫站,有人员6人,当时因无房屋,与县血防站合并一处,统一管理,但人员、工作任务、经费分开。1966年下半年与县血防站分开搬迁到石牌下镇新民街。1968年10月,站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接着合并到“六·二六”卫生防治站。1972年在新民街原址新建平房215平方米。1973年6月,县防疫站、县保健站合并成立“防保站”,有人员41人。1974年12月恢复防疫站、保健站建制。1975年兴建办公楼744平方米。1976年县防疫站内设卫生防疫组、地方病防治组,现设有防疫、卫生股。
(五)县妇幼保健站
怀宁县妇幼保健站建于1952年7月,因无房屋,在县卫生院妇产科内办公。有5名保健人员。无专职负责人,受县卫生院领导。至1962年的10年中,一般维持在5~6人左右,其中有4~5名助产士。
1963年,从县卫生院搬至石牌镇汀字街一幢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的旧楼内,办公兼住宿。工作人员增至11人。
1968年8月,站内成立了革命领导小组。12月并入“六·二六”卫生防治站。原站内工作人员除个别外,全部下放到农村。1970年恢复县妇幼保健站,下放人员陆续收回。1972年与县防疫站合并为防保站。1973年6月,防保站内设防疫、保健两个组。1974年12月,撤消防保站,恢复妇幼保健站,有工作人员12人。1979年,在新民街新建平房约200平方米,办公兼住宿用。1981年,站内设立了妇产科门诊部与药房,开始收治病人。1985年底,站内设有办公室、妇女保健股、儿童保健股、药房,各股设有门诊,共有工作人员18人,其中妇产科医师5人,助产士8人,初级保健员2人,其他3人。
(六)“六·二六”人民卫生防治站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六·二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将县卫生科、县医院、血防、防疫、保健站、医药公司、兽医站等合并成立的。并于当年成立了站革命委员会,委员9人组成。由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致使不少医务人员政治受压,人心涣散,全县卫生医疗工作瘫痪。面对现实,县革委会于1970年宣布撤销“六·二六”防治站,恢复原院、站建制。一并一合,一拆一建,人、财、物损失较大。
附:同仁医院
同仁医院是由美籍华人戴世璜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创办的1所教会医院,亦是清末民国时期怀宁县府所在地安庆最早的一家西医医院。其办院宗旨是配合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在中国传教。院房总面积1980平方米,设有病床100张。人员:美籍6人,中国医务人员60余人,工人40余人。这家医院在安庆最早施行阑尾摘除等下腹部手术;最早设立妇产科病房并施行消毒等新方法接生;最早开展X光透视、化验,能诊疗某些较有疑难的病症。对于教友家属以及贫穷的人看病,医药费大多给予减免。据1950年统计:全年免费门诊治疗3.38万人次,住院全免的有4412人,金额为5140元。这家医院从1901年创办到1951年,一直开业应诊,声誉不衰,是安庆为民治病最好的一所医院。1951年这所医院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陆军医院,后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6医院至今。
二、区、镇、乡卫生院、所
1951年,按区乡建制,始建区、乡卫生所,首批建立的有三桥、江镇、新安、高河、王河、月山、石牌、广圩8个区卫生所。民办公助性质,人员共24人,病床21张。
1952年,第二批建立了黄龙、雷埠、洪镇、总铺、郑河、山口、圣埠、石镜、天津9个区卫生所,同属民办公助性质。是年,又将高河、江镇、三桥区卫生所改为公立区卫生所。这时全县16区1镇都有了卫生所。公立卫生所人员是按照规定编制呈请县政府核准任用的。民办公助卫生所,其人员是根据社会医生自愿结合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方式组建的。区卫生所隶属于县人民政府领导,业务上受县卫生院监督与指导。县卫生科成立后,所属卫生医疗机构的人员、经济、业务等均受卫生科监督与领导。
1956年,将月山、洪镇、黄龙3个民办公助卫生所改为公立卫生所。农业社办保健站。
1957年,对区划变动后的石镜、总铺、郑河等区卫生所进行了撤并。
1958年撤乡建社,全县建立18个人民公社。将农村原有的私立卫生所、联合诊所转办为乡村医院36所,民办医疗保健室58个,产院159个,基本达到了社有医院,大队有医疗保健站,小队有卫生员,全县初步形成了医疗保健网。
1961年恢复区建制,全县设8区27个公社。对龙泉、三桥、高河、月山、洪镇、江镇等6个公立卫生所分别改称为“怀宁县××医院”;对城关、皖河、腊树、雷埠、黄墩、三祝、小市、育儿、金拱、秀山、万桥、枫林、石镜、凉亭、五横、总铺、红星、山口等18个集体卫生所,分别改称“××人民公社医院”,冠以所在地名称。农场医院改称安徽省国营皖河农场医院。
1962年,对全县区、公社医院实行“三权”下放,交由公社、大队办。由于“三权”下放,放松了管理,至1963年发现一些医疗单位收费高,服务态度不好,医疗质量下降,后又将“三权”收回县卫生科管理。
1963年,共精简乱设置的卫生机构10个,还将公立的洪镇、三桥、江镇、月山、高河、黄龙6个医院转为集体办,属集体性质。
1964年,根据行政区划的变动,将原7个区医院改为区中心卫生院、所,公社医院改称卫生院、所,前冠地名。
1957年至1980年,随着行政区划的变动,先后将王河区卫生所划属潜山县;广圩区的三义、叶祠、沈店、马窝、柘山、柘林、中桥、秦潭、长风、新洲10个公社卫生所和皖河农场医院划属安庆市。
1985年,全县设有6个区、2个镇卫生院和23个乡卫生院,374个村卫生室,从而在全县区(镇)乡基本形成了以县医院为医疗中心,以区卫生院为中间枢纽,以乡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
三、村卫生医疗室
县内村一级卫生医疗组织的发展过程:大体由个体——联合诊所——大队保健室——合作医疗到村医疗室。
从民国到1950年,全县农村、集镇均有个体开业行医。1951年后,大部个体医药者参加了医协会组织,有相当一部分自愿参加了联合诊所。诊所属医生集体所有,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58年前后,联合诊所被逐步转入县、社办卫生医疗机构。大队改设了保健室,配有医生、护理、接生员,设有中、西药柜,看病发药。1968年始建合作医疗室,至1978年全县计有村合作医疗室263个,赤脚医生732人,接生员265人。
1979年,贯彻执行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农村落实了生产责任制。由于合作医疗形式不适应农村经济形势,合作医疗遂逐步解体。1982年对9个公社219个大队调查,仍属大队办或医生联办的只有10个大队,占7.7%;个体办的119个大队,占92.3%;178个大队医疗室,只有21个大队为合医或部分合医或部分合医不合药,占20.9%。有一些大队向医疗室每年提取营利200~1000元。至1984年恢复乡村建制后,合作医疗制度全县无1村实行,取而代之,村村办起了医疗室。原赤脚医生改称为乡村医生。医疗室主要是乡村医生私办,极少数是村办或乡村医生联办。医疗室由所在乡卫生院代管,其诊断费、药费一般都能按国家规定收取。至1985年底,全县共有359个行政村,设有374个医疗室,除石牌镇外,未设的只有4个村。
四、厂矿学校医疗室
县内和在县的地区厂矿、学校设的医院、医疗室:50年代中、末期,有15个厂矿、学校设有医疗室,共有医务人员23人。80年代,厂矿、学校设有医院1个,医疗室17个,共有医务人员63人,病床20张。设有医院、医疗室的厂矿、学校有:
安庆铜矿医院有人员20人,病床20张。
安庆地区汽车钢板弹簧厂、拖拉机厂、水泥厂、园艺厂、高河纸厂、大龙山林场、煤矿机械厂均设有医疗室,有医务人员20人。
三二六地质队医疗室有人员14人。
怀宁县水泥厂、高河园艺场、县委党校、月山中学、怀宁中学、怀宁师范等9个厂、校均设有医疗室,各有医务人员1人。
五、私人医院、诊所
清末及民国时期,私人开设的医院、诊所,是全县城乡主要的医疗机构。抗日战争前后,在县城安庆城区有健生、博爱、惠民、广济、中华、同济、国华等西医院、诊所40家。在乡村开设的医院、诊所有:石牌苏兆铭开设的苏兆铭医院(1934~1947年),邱公仁开设的普仁诊所(1947~1949年),黄拾遗开设的半济诊所(解放前几年),段振民开设的段振民诊所(解放前后),孔详照开设的孔详照诊所(解放前几年),江镇潘俊开设的大众诊所(解放前后),邹冻开设的邹冻诊所(解放前后),邹涛开设的邹涛诊所(解放前后),陈松亮开设的陈松亮诊所(1938~解放前夕),高河埠夏爱生开设的爱生诊所(解放前后),刘培堂开设的刘培堂诊所(解放前后),月山少钧开设的少钧诊所(解放前后),广村天主堂(清末至民国),三桥刘平开设的慈和诊所(解放前几年),朱学海开设的惠康诊所(解放前几年),陈青松开设的新民诊所,洪镇江治铭开设的健康诊所(解放前几年),邹令开设的邹令诊所(解放前几年),山口朱芝荣开设的朱芝荣诊所(解放前几年),陶淑明开设的陶淑明诊所(解放前几年),总铺刘华庭开设的刘华庭诊所(解放前几年)。这些医院或诊所,大都开设在乡村集镇或交通要道上,除苏兆铭医院、天主堂、爱生诊所外,其余只有1人或2~3人,设有药柜,备有少量常用医药品,配方发药。医疗设备一般都很简单,无正式病房、病床,医疗器械只有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可治一般疾病,业务小,赚钱少。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