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行政管理
清末,县教育行政领导机构,即设于县学宫之教育署与训导署,俗称“老师衙门”。两署各设教谕、训导各一人,配以门子、库子、计级(算柴、米、油、盐的)、斋夫、膳夫若干人。以教谕为主,称“明学正堂”(简称学正)。除教导县学诸生外,并以科举岁试为手段,教育管理全县城乡文武生员。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实行新学,改县学署为学务局;光绪三十二年又改为劝学所。设学务总董兼视学,下设劝学员若干人,劝地方富绅,捐资兴学。
民国初年,沿用清制教育行政管理。教育行政机构,仍设劝学所,设所长1人,辅助县知事,管理教育行政事宜,总理所务,视察并指导各乡镇学所。下设劝学员2~4人,受所长之监督指挥,分司所务;设董事会,管理教育经费。
民国12年(1923年),根据安徽省教育厅颁布《县教育局规程》15条,改县劝学所为教育局,由局长、督学与事务员若干人组成之,规模小。
民国19年,改董事会为教育经费监察委员会。
县局以下,划分学区。民国17年按面积、人口、交通状况,全县划为5个学区,学区设教育委员1人,管理各该区教育事宜。民国22年改划为7个学区。民国25年,改划为4个学区。各学区设巡回教育处,配员2~4人,向民众进行宣传教育,并在各学区巡视各校教学状况。
民国26年改教育局为教育科,抗日战争期间,曾一度与建设科合并为第三科。民国36年建教分科,复改为教育局。局址在县城安庆龙门口教育会,设局长1人,督学4人,科长2人。科员3~5人,雇员2人。各区设教育指导员1人;乡设文化股,主任1人,干事2人,多为乡校教师兼任;保设文化干事1人,教师兼任,兼职不兼薪,直至解放前夕。
1949年8月,设文教科。1957年9月,改为文教局。1968年文教局成立革命领导小组。1970年,文教局更命为怀宁县革命委员会文化教育局。1978年4月,更名为怀宁县革命委员会教育局。1981年10月,文化、教育分开,成立怀宁县教育局。
1950~1957年,按区配一名文教助理员。1958年以后,按区、镇设文教辅导组,1966年改为教育革命小组。1969~1980年,按公社配一名专职教育干事,负责该公社教育工作。
二、校务管理
民国元年至16年,一般按民国元年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学校管理规定》管理学校。怀宁中学同在城的公立其它中学,设教务主任管理教学,训导主任管理学生思想言行。私立初中和小学,因规模较小,一般不设训导主任,只设教导主任,亦教亦导。
民国16年,国民政府仿照英国童子军组织形式,成立中国童子军,在初中、小学普遍建立童子军组织。规模比较大的小学,成立童子军团。初中、小学运用童子军组织管理学生。县内唯车形、世则、曹坦、毓秀等小学,未建立童子军组织,在教师辅导下,组织儿童自治会,选高、中年级学生轮流担任值日主席,管理学生学习、生活事项。县城各高中,亦有学生自治会。抗日战争中分迁外地的高中学生进行军事管理,配有专职军训教官,在三青团配合下对学生进行控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学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一般学校设校长1人,副校长1~3人,负责领导学校工作。设教导、总务两处,在校长领导下主持教学、后勤工作。中学一般都成立校务委员会,由校长、教导、总务主任、团委书记、工会主席组成,有时也吸收教研组长参加。学校重大问题,都经校务委员会讨论决定。
小学基本上是中心小学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主持校务。每学期开学和结束,召开校务会议,听取或审议学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决定学校的政务、教务、总务、团队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并制订各项规章制度,教导主任主持教务,总务主任负责总务后勤,团队协助学校做好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
“文革”期间,始由“文革小组”、“造反兵团”领导学校。1968年建立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领导学校工作。1969年成立革命委员会,学校工作由基层革命委员会领导。
1972年,全县中、小学分别由“工人宣传队”、“贫下中农宣传队”进驻,并领导学校的“斗、批、改”。1976年,两队陆续撤离学校。
1976年10月,全县中、小学恢复校长负责制,其管理形式与“文革”前17年基本相同。
1979年,教育部重新颁布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和中、小学《学生守则》,使师生有章可循,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教学秩序。1980年以后,全县中小学先后制订了教学岗位责任制,实行考勤考绩,奖优罚劣;同时,加强学籍管理,设立学籍卡片,建立了10项管理资料档案。1984年,怀宁中学、怀宁二中和高河中学,设立政教处,负责学生政治思想工作。
三、经费管理
清末,小学经费来自洲地、渔课、田租、房租、地租、草场等固定资产。至民国时期,学校发展,在赋税附加上开源,据民国16年资料记载,全县教育经费收入达2.30万元。但由于县长克扣、局长挪用,实际用于教育的开支,仅万余元。民国17年组织清理委员会,18年定案,计年入预算达2.38万元(包括县立怀宁初中一所在内)。
怀宁县一九八五年各级各类学校分布图

怀宁县民国十七年岁入岁出统计表

民国22年,全县教育经费增至3.22万元,自后收入状况,持续维持至民国27年比较稳定。抗日战争中,固定校产收益少,靠政府补助。据民国31年怀宁县教育经费概算书,全县教育经费来自县税、田赋附加、学产息金、基金收益、学生学费等常费,计15.01万元;来自国库、省库补助的临时费计12.29万元,合计为27.30万元。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滥发钞票,通货膨胀,小教薪给改发实物,教师生活难得温饱。
怀宁私立小学经费来源于会公、族公、庙公及热心教育之绅商捐献。先成立校董会,推举董事长,筹足规定的资金,拟好董事会章程,呈报县政府始可批准备案。
解放后,怀宁县公办中、小学所需经费统由国家负担,正式列入国家财政预算。
县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协调配合切实加强全县教育事业费的计划管理,搞好综合平衡,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县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对上级历年核定下达的教育经费,根据有关政策、事业发展任务、招生计划、人员编制等情况,本着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和勤俭办事业的原则,计划开支。
(一)教职工工资
从总的情况来看,解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相应发展,教职员工逐年增加,教职员工工资总额也逐年增长。1957年,小学教职工工资总额76.83万元,1980年增加到161.45万元,为1957年的2倍多。中学教职工1966年工资总额为14.61万元,到1980年仅隔15年,就增长到52.17万元,为1966年的3.57倍。
(二)其它经费
怀宁县教育事业费的其它经费,如业务费、公务费、基建维修费、福利费也相继增加。全县小学的业务费、公务费,1955年为3.44万元,1979年增加到8.29万元,为1955年的2.41倍;福利费1955年为4.79万元,1980年增加到16.77万元,为1955年的3.5倍。全县中学的业务费、公务费,1972年为13.96万元,1980年增加到19.88万元,为1979年的1.42倍;福利费1957年0.25万元,1980年增加到4.04万元,为1957年的16.16倍。
中学基建维修费的开支,本着当年各类学校基建维修任务大小而增减,总的趋势不断增加。如:1958年为1.58万元,1980年为19.29万元,为1958年的12.21倍。
教职工工资、福利、公务、业务费的不断增长,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教育事业十分重视,对人民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说明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无比优越。
(三)“三结合”集资建校
为了贯彻国家办学与群众办学同时并举的方针,从1980年开始推行“三结合”(即国家、集体和个人结合)集资建校办法。
1981年,上级拨给怀宁改貌经费4.10万元,群众筹款18.07万元,木料58立方米,共新建和改建校舍189间,面积达4536平方米。
1982年,县财政拨款10万元,群众自筹7万元,新建校舍243间,改建97间,添置课桌凳450套。
1983年,全县水灾严重,中、小学受水淹、冲毁、倒塌的校舍计697间,1.67万平方米;危房3155间,7.57万平方米。动员群众捐资助学,献工献料,共筹集资金2175万元,上级拨款45.80万元,教育经费调剂8.70万元,学校勤工俭学0.65万元,群众捐献桁条545根,椽子9158匹,瓦12万块,石块988立方米,小工6.29万个,共修复倒塌校舍652间,危房拆建、改建、维修1345间,使灾区校舍得以修复。
1984年,县下拨经费42.38万元,乡、村集资23.47万元,共维修、改建校舍857间,新建182间,添置课桌凳1512套。
1985年,县拨款23.20万元,乡村企业和群众集资112万元,共新建校舍452间,改建校舍1048间,添置课桌凳2800套。
事实表明,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是种好办法。月山乡在改善办学条件过程中,按教育规律办事,在学校布局和校址选择上,既考虑目前和今后若干年的学龄儿童,学校服务较重,又考虑地理环境,学校沿革和群众习惯等因素,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分期施工。1979年发动各大队献工献料,添置双人课桌凳320多套,根除了“泥台子”;建砖瓦水泥结构校舍40间,办完小一所,8个教学班,师生400人。1980~1981年,全社9所小学,分别进行了维修、新建和扩建,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1981年冬,为月山中心小学新建了一座3层教学大楼,计51开间,还新建5开间平房幼儿园,建筑面积1353平方米。两年时间里,全社用于小学改貌资金231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4.30万元,乡镇补助13.61万元,大队企业和公共积累3.52万元,社队共筹集木料近80立方米。月山乡三结合建校成绩显著,1982年受到省人民政府的表彰,获奖金4000元,为全县集资办学树立了榜样。
在月山乡影响下,集资办学在全县兴起。总铺乡为总铺初中建了一幢8开间242平方米的校舍,不要国家一分钱。这个乡的永林小学,群众集资3万元,国家补助1.50万元,盖了一幢20开间6个教室的教学楼。黄墩乡1982~1985年,集资11.50万元,给全乡10所小学新建改建校舍136开间,并花4万元,给中心小学盖了一幢32开间双层教学楼。皖河中心小学也由庆洲村集资4.20万元,县拨款3万元,新建26开间700平方米教学楼一幢。皖河乡专业户王柳根主动拿出5000元新建一幢百多平方米砖瓦结构的新瓦房交给杨墩小学使用,分文不取。三祝乡永胜小学发动群众和在外地工作的80名职工捐款2800元,修整了校舍,添置了100多套课桌凳。
全县小学已初步改变了土台子、泥台子、黑屋子的落后面貌,不少区乡达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的要求。学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家长放心,教师安心,干部满意。
怀宁县1951~1985年部分年份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表

下一篇:第四节 教师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