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学书院私塾
(一)县学
怀宁未建孔庙前,只有县学。既建孔庙,设县学于孔庙内,始称学宫,又称儒家或文庙。县学旧址原在依仁坊。明洪武壬子年(1372年),知县闫琦移于忠节坊(安庆西门外余忠宣公祠之西)。正统三年(1438年),监察御史李存异按郡,始议立庙,邑士高冲,倾其私产建庙。自此县学设立庙内,称县学宫。正德六年(1511年),提学御史黄如全,移县学宫于正观门内府学之前,即天宁寺旧址。其规模仿府学,有文昌阁。清顺治二年(1645年)毁。十八年,教谕成梁建大观阁,祀文昌。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巡抚薛柱斗,另建文昌阁,其西有应沙阁。学宫前有黄甲山,曰案山,地理学家称为“眼弓”,又称“文星案”。宫前通衢有二坊:一曰“德配天地”,一曰“通冠古今”。当中夹一坊,内额曰“人文化成”,外额曰“金声玉振”。至道光五年(1825年),学宫建制大备,咸丰间又全毁。同治元年(1862年),邑人马守愚,经营恢复,略复旧观。后遭兵燹,四周多成隙地,为四邻侵占。清末废科举后,主庙无人,宫殿剥落倾圯。民国22年(1933年),宫前通衢辟为马路。后邑士程小苏利用学宫旧址,创建怀宁中学(即现在的安庆四中)。
进学宫学习的,主要是新录取的秀才。学习时间1年,从录取时起到次年新生入学时止。校规甚严。每日清晨,教谕坐于明伦堂,鸣鼓,生员升堂毕,训导引诸生进书斋就读,巡回督促。月逢三、六、九,教官率诸生进明伦堂,读书或作文。初一、十五,县官率领教官、诸生谒先师庙毕,进明伦堂,由县官亲自讲学。讲学毕,学官率诸生向县官揖退。春秋祭孔,教官组织诸生向先师孔子行释奠礼。各县均行六佾舞,怀宁接近府学,府学行八佾舞,县学免行。学官每月召诸生于明伦堂,诵《卧碑文》和《训饬士子文》。儒学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安徽省学政每年临考一次,安庆府学官每季临考一次,县学官每月考一次。对成绩列为一等的生员,有资格补禀;二等的称增广生员;三等的称附学生员。两年选择贡生一次,劣生悔悟改造者注册,怙恶不改者除名。
(二)书院
县内有书院始于元。由于县治即府治所在地,冠盖云集,人文荟萃,学士繁增,至明、清时,书院之多甲于安庆六邑。主要书院有:
【青阳书院】元末为纪念余阙而建,其地在余忠宣公祠内。忠宣曾隐居青阳山。其文集名《青阳集》。故以青阳名书院。
【二良书院】明知府胡缵宗,为纪念汉代硕儒文仲翁及当时与仲翁齐名的朱邑(字仲卿)而建,址在旧藩署之东,即考棚。
【近思书院】明知府胡缵宗建,址在二良书院。
【龙山书院】明知府李逊建,址在近思书院附近。
【山谷书院】址在县学宫前的山谷祠。
【遂宁书院】安徽学政张鹏翮创建,其址相传在大观门外。
【凤鸣书院】怀宁县令彭广钟创建,址在任家坡。
【敬敷书院】清代操抚李日芃集资兴建,院址原在府学宫,后迁柏子桥。
其中以凤鸣书院、敬敷书院设备齐,时间长,收容弟子多,对县内文化教育之促进,影响最大。在敬敷书院讲课的有刘大魁、王宽吾、金祖望、姚鼐等学者。
书院生员有两类:一为已考中秀才,为进取乡试(考举人)作准备而入院进修的,称之为“月课生员”;另一为经童子试初试及格或具有相当程度的生员,入院常年学习,专功经史,进取秀才,称之为“生童常课”。
书院教学内容:四书、五经、诗赋古文,学做八股文。
清末废科举,书院改为学校,从此,在我国沿袭一千一百多年的书院制度正式宣告结束。凤鸣书院亦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办小学,名凤鸣学堂。
(三)私塾
自清末至民国,私塾乃为怀宁县城乡教育重要阵地,对传播祖国文化及推广识字运动,起过一定作用;但对新文化科学的发展,又是个阻力。全县私塾按设馆方式可分4种:
【团馆】由塾师委托亲友或学生家长带头邀集一、二十名学生,立好“官书”,确定束修(俸金)及坐馆时间,名为“团馆”。带头家长称“学东”。团馆县境内最普遍。
【门馆】有声望的塾师,在自家或其他祠、庙、公屋设馆,学生慕名前来就读。门馆比团馆少。
【专馆】官绅富商聘请有声望的塾师来家坐馆,教授子弟,学生甚少。以东家子女为主,偶有邻家子弟伴读者,名曰“搭学”。专馆县内更少。
【家塾】自家父兄担任塾师,教自家子弟,称家塾。高河洪桥王星拱的祖辈,曾设家塾,专教自家儿女。此为全县私塾之异珠。
按塾师学问高低及学生课业深浅,私塾又分经馆与蒙馆。经馆塾师,一般学识丰富,有的是清末秀才、廪生。县内先后有秀才22人、廪贡生4人担任经馆塾师。蒙馆塾师,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头脑“冬烘”的老学究;有屡考不第的落魄书生;也有热心桑梓教育,学有专长的学者。
私塾修业年限不定,穷人子弟读二、三年蒙馆,识几个字,能记“草纸帐”便辍学;富家子弟,读完蒙馆转经馆,谓之“念长书”。
塾师报酬,经馆塾师学俸高,一年十个月,可收300~400元;蒙馆塾师与长工收入差不多,每年百十元。
私塾的学规,因蒙馆与经馆而异。蒙馆学规较严,入学之初,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牌位行跪拜礼。平时成天端坐,垂手听教。老师的话,不准反驳。不许乱跑乱吵,课业不完成不许回家。对于犯规学生,根据犯规轻重,给予面壁(面对墙壁,站立反省)、饿饭(放学时不让回家吃饭)、挨打、拧耳朵、揪鼻子、打耳光、打板子、戒尺、罚跪等处罚。经馆重在教诲,不用体罚。学生多以“鸡鸣起舞”、“悬梁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勤奋时,黑发不知求学早,白头空悔读书迟”自勉。
私塾的课程设置,亦有蒙馆与经馆之分。蒙馆课程有:《三字经》、《小蒙童》、《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增广贤文》、《龙文鞭影》、《幼学琼林》、《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经馆课程有:“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古文释义》、《古文辞类纂》、《古文笔法百篇》、《纲鉴易知录》、《左传》、《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还学做“试帖诗”、“八股文”等。民国后期,经、蒙馆教材增加《新国文》、《国民识字》课本及其它时文选读。
民国期间,县城安庆,曾依照厅令作了些辅导私塾改良工作,城关第一区成立了私塾辅导委员会,由登云坡、枞阳门、临江路、插竹巷、县学宫五小学组成,开展辅导工作。城内其它几区亦运用改良辅导方法,从而加速私改进程。城外诸乡,辅导未进行。蒙馆多挂上保校招牌;经馆照旧,只是教材有些变化,新旧杂用。一度曾指定车形小学、世则小学培训塾师,培训后塾师中之优良者,称艺友,可以充任小学教师。
二、幼儿教育
民国初期,县城西门有育婴堂;中期,马山附近有苦儿院,都属慈善事业,以养为主,亦养亦教。苦儿院规模较大,收容儿童较多,10岁后教学工艺,院有职业吹奏乐队,专为富人办喜事凑热闹,办丧事送殡奏哀乐。
民国中后期,女师附小、登云坡、高琦、清真寺等小学设幼儿班。在枫节井有省立幼儿园,负责人为张氏姐妹张英石、张雄杰,教游戏、唱歌、识字、国语、拼音。
日伪时期,曾在城内办过短期幼稚师范班及幼儿园,规模不大。
民国时期,幼儿教育薄弱,多重家教,或送入附近私塾,城里叫“关学”,乡里叫“关关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怀宁幼儿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51年,原石牌中心小学(现县实验小学)因陋就简,创办了第一个混合幼儿班,幼儿25人。
1952年春秋季,县实小幼儿园、高河中心小学附设幼儿园相继创办,共8个班,幼儿319人,保育员13人,是全县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两所幼儿园。其中,县实小幼儿园在全县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示范作用。创园中,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经常亲临幼儿园,过问园的工作,拨专款维修校舍,添置教具、玩具、风琴。当年《安徽教育》介绍了他们艰苦办园的经验。首任幼儿园长施皖兰热心幼教工作,作出显著成绩,被评为县优秀教师,被选为县妇联常委,出席了安徽省第一届妇女代表会。
1953年初,全县增办洪镇、江镇和雷埠中心小学附设幼儿班3个,共11个班,幼儿474人,教职工19人。
1954年,县境遭特大水灾,幼儿教育受到影响,入园幼儿减至274人。
1955~1956年,改善了办园条件,贯彻了“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方针,全县幼儿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县实小幼儿园长叶宝仙被评为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和选为省工会代表。至1957年,全县入园幼儿增至592人,教职工增至24人。
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全县幼儿教育进入了不正常的空前发展阶段,全县幼儿班猛增至1102个,幼儿3.34万人,教职工1140人。
从1959年开始,全县幼儿教育注意到大发展后的提高工作。1960年5月,县委文教工作会议决定:“重点办好实小、附小、高河、洪镇、月山、三桥等幼儿园。”“将入园年龄从3~6岁和4~7岁改为3~5岁和4~6岁。”年底,全县幼儿班785个,教职工857人,幼儿2.98万人,占全县幼儿总数3.14万人的94%,入园率空前。是年5月,实小教养员马超勇代表该园出席了安徽省首届文教群英会。
1961年,由于实行包产到户,全县幼儿教育转入低潮,全县仅13个班,幼儿366人,入园率急剧下降。
1966年冬,幼儿教育被诬为“培养修正主义的幼苗”,遭灭顶之灾。1968年“候、王建议”公开发表,大部分幼师离队,公办幼儿园亦相继停办。
1969年冬,在龙泉公社团月大队试办民办“红儿班”,由李昌秀负责。始为1个班,幼儿26人。至次年6月,发展到46个班,幼儿632人。实现了村村队队办红儿班。
1970年底,全县办红儿班168个,幼儿4189人,教职工158人,掀起办红儿班的热潮。
1971年,黄墩公社办红儿班109个,幼儿1630人,成为第二个“团月”。安庆地区教育革命“图展”中,展出团月幼儿班图片100余张,署题“李昌秀创办的红儿班”。同年,《人民日报》记者张万书来团月采访,写了电讯稿。《安庆报》摄影记者黄士灵拍了照片。1972~1973年间,安庆地区8县1市都先后到团月参观学习。1973年3月,安庆石化总厂的英、法两国石油专家一行8人,5月越南留学生一行5人,接踵来团月参观访问,大为赞许。同时,《安庆报》、《安徽日报》、《安徽红小兵》及全国50多家报刊杂志都登载了团月红儿班的“幼儿书法”,一时名震中外。
此后,由于重点加速中小学的发展,幼儿教育又逐渐转入低潮,濒于停顿。
1981年,始建县幼儿保教委员会,当年以县城为重点,在全县建班11个,幼儿368人,教职工26人。
1982年5月,贯彻“扩大公办,发展民办,促进职办,鼓励私办”的方针,进行全面发动,社队集资1.31万元,县政府拨款0.49万元,县计委批木材13立方米,教育局调民师20人,办幼儿班35个,幼儿1242人,教职工45人。秋天,区、社、大队均成立了保教组织,专管幼教工作。从1983年到1984年,全县幼儿班,由37个增至40个,幼儿由1483人增至1591人,教职工由48人增至50人,基本上做到社社有幼儿园。
1985年,县城幼儿园发展为大、中、小3个班,幼儿233人,教职工7人,顾问1人,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民办中心幼儿园。这年教师节,县城幼儿园幼师董翠霞被评为优秀幼教工作者,出席了县庆祝大会。洪镇幼师甘凤兰,出席了省庆祝大会,获奖状、奖品和奖金300元。这年冬,县城幼儿园在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筹建了“家长学校”,石牌镇潘塅村同时筹办了个体幼儿园班,揭开了我县幼儿教育的新篇章。
怀宁县1951~1985年幼儿教育发展情况统计表

三、小学教育
(一)发展情况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怀宁乃省、府首县,发展较快。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至民国5年的14年间,怀宁城乡共兴办小学103所,其中公立71所,私立32所。另设柞蚕学校l所。
民国17年间,县城城区曾成立安庆市,在城各小学全部划入市管,县属小学数减少。民国18年,怀宁只有公立小学5所,实验小学2所,初级小学62所,私立初级小学7所,总计86所,教职员工91人,学生1419人。为扩大义务教育,增设初级小学37所。
民国24年,全县高初级小学毕业生只有163人。这年国民政府通令,各级农村由政府负责经费,增开一二年制短期小学,一校1个班,校长即教员。民国25年,创办短期小学48所。民国25年7月24日,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各乡镇应办一至两所两级学校,称中心国民小学;又令将乡村初级小学更名保国民学校,高级小学更名为中心国民学校。民国28年,又令乡长兼中心国民小学校长,保长兼保国民小学校长。名为“政教合一”,怀宁遵照办理。
抗日战争期间,县城沦陷,城区及近城郊区各乡小学停办。流入乡间的教师,兴办私塾或小型补习班,为学生补习语文、数学,并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教育。
民国29年,省教育厅设特种教育股,在各县设中山民校,县内设4所。校内设成人、儿童、妇女各班,进行识字、抗日救亡、三民主义等教育,与进步党派争夺群众。经费由中央庚款董事会及国库直拨。校长执有特殊教育工作人员服务证,直接向省厅特教股汇报工作。民国32年,中山学校并入各该区中心国民小学。
1949年4月23日,怀宁解放,中共怀宁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建设地方政权的同时,接收接管了全县教育。1950年,全县按石牌、高河、三桥、广圩、江镇、月山、王河7区分别设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中心小学7所,后又确立36所完小为辅导区小学,基本上实现了区有中心小学,点有辅导完小,村有初小的教育格局。
1953年,贯彻国务院《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正式提出教学是学校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学校领导要面向教学,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1954年夏,怀宁遭受洪水灾害,有半数以上小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109间校舍直接被洪水冲击,减少学校125所、学生1.83万人。
1958年,受“大跃进”影响,县政府颁发了《关于发展我县教育事业的意见》,各小学挖潜招生,百分之百地动员适龄儿童入学,实现小学教育的普及。皖河中心小学搞小学生集中住校试点,将7~15岁少年儿童的口粮从所在的生产大兵团调拨到学校,学生跟口粮走,全部入学。学校办大食堂,供学生饭菜。中高年级学生在校住宿,入学率达100%。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师生参加“三秋”、大办钢铁、工厂、农场等劳动,加之学生数激增,师资、设备条件跟不上,给后来小教工作的巩固、提高带来一定困难,学校几度停课,影响了教育质量。
1959~1960年,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在学生中错误地开展了“插红旗”运动和“六好”、“八红”竞赛。提出“苦战半个月,实现文化县”、“大干一星期,科科满堂红”等不切实际、主客观不相适应的口号,加之自然灾害影响,小学教育处于困难境地,民办小学纷纷停办,公办小学动荡不安,学生流动大,学生数减少25%。
1961~1962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全县小学进行了调整、整顿,动员5968名超龄生回乡生产,精减了教师,调整了学校布局,撤并了一些有名无实的单班小学,实事求是地落实了学校数和学生数。
1963年贯彻中共中央颁发的小学工作条例,试行《安徽省全日制小学学籍管理暂行办法》、《安徽省小学学生学业成绩考查办法》、《安徽省小学学生奖励处分和操行评定办法》,建立和巩固正常教学秩序,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贯彻以教学为主的原则,学校工作逐步走向正轨。
1964年,贯彻刘少奇同志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指示,大办耕读小学915所,入学学生1.68万人。1965年4~7月份,县文教局组成11人培训工作组,分区培训耕读小学教师(包括全日制民办教师)921人。年底,全县耕读小学发展到1924所,学生3.79万人。
“文革”10年,耕读小学全部停办,公办小学也受到严重破坏。
1974年3月5日,县委召开全县普及小学教育电话会议,表彰了江镇公社梅林、黄墩公社方咀、凉亭公社磨山、龙泉公社南山、林业5个入学率达100%的大队。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小学教育开始走上了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1978年恢复了中心小学、辅导小学体制,并确定县实验小学、新安公社公岭小学为县重点小学,陆续撤销了公社文教干部。
1980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全县掀起普及教育热潮,兴办全日制小学,举办多种形式教学班。1981年,全县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的生产责任制,部分大龄学生辍学生产。一些家庭缺劳力的教师,人在学校,心在田里,学生入学率下降。11月,县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普及小学教育,普遍实行教学岗位责任制的试行办法(草案)》,对提高“三率”起了一定的作用。
1984年底,县教育局组织力量,对规划于1983年实现普及的石牌镇、总铺乡和42个大队进行了检查验收,“四率”都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县政府给石牌镇和总铺乡发了合格证;42个大队,由各自的乡政府颁发了合格证。
1985年8月,县人大常委会颁发了《怀宁县实施〈安徽省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若干规定〉的细则(草案)》。11月,县人大常委会,抽调部分委员、省、县人大代表和有关部、委、办、局领导共49人,组成7个教育视察分团,分赴7个区,视察了83所不同类型的小学,教育了基层干群,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怀宁县1949~1985年小学教育概况表

(二)小学简介
【怀宁私立车形小学】民国16年(1927年)由汪永洁校长创办。初为初级小学,至民国19年发展为完全小学。校址在江镇西1公里车形村。
在民国24年全县城乡小学毕业生会考中,前11名均为车小毕业生,校誉大增。不仅江镇附近,就连洪镇、石牌、黄龙、小市、月山、高河远道学生也慕名来车小插班就读。至民国25年,学生增到150多名,省、县各初中都争相录取“车小”毕业生。
“车小”成绩之所以突出,主要是有一批热心教育事业的好教师,有与汪校长关系密切的胡应美、陈淡如、何云南、陈天怀、方梓京、徐柏权、朱铮然、占逸焦;有陶行知先生推荐的顾宏达、黄志诚、黄志和、汪秋平、汪曼文等,他们多是来自山海工学院及晓庄师范的共产党员。
该校上午偏重课堂教学。在“学以明生”的思想指导下,严肃而活泼。私塾插班5年级的数学课,由汪校长担任,从加减乘除教起,精减教材,1年内完成5年的课程,使之跨入6年级。高级语文课,由陈天怀担任。陈删去课文中的糟粕部分,自选中华书局、开明书局活页文选,用通俗生动的普通话教学,解词准确,析理精辟,有时巧取比喻,妙趣横生,易为学生接受。教育部督学周邦道听课后,赠奖旗一面:“能近取璧”。陈先生又指导学生创作小诗、短文,经常在全国《儿童新闻》刊上发表。
下午偏重课外活动。在“工以养生”的思想指导下,有的学生编藤椅子、织布、漂洗;有的作黄豆酱、蚕豆酱;有的学用石灰水包鲜蛋;有的在农场耕耘、灌溉、放牛、养猪;有的砍芦柴、扎柴把;有的培育经济林、开地、种菜、养花;有的学当小医生、排演小话剧;有的检查蜂箱、雨量器;有的观察风雨温度表;有的学弹琴、搞创作;有的踢足球、练拳术。夏游泳,冬爬山,春秋远足,均在假日进行。
“车小”实行朝、夕会制度。清晨,哨声将四野早读的全体学生集合操场上,由教体育的汪争密先后教练拳术、踢弹腿、登三门桩。接着全体师生环立东院举行10分钟朝会,由高级班值日学生轮流主持,值日导师辅导,先唱歌,再由值日主席讲点国内外新闻及校内外新人新事,谓之“文化早餐”。散会,早餐、上课。下午全校打扫除后,举行夕会。值日主席将课外活动检查情况向大家报告,提出表扬批评和建议,唱歌后,走读生列队回家,晚上温习或预习,还要本着“即知即传人”的教导,为父兄弟妹当小先生。住宿生干部,夜间到识字班教课,其余学生到教室自修,级任先生边批作业边伴读,准备学生质疑问难。
“车小”学生爱唱劳动歌曲“锄头舞”、“渔光曲”、“伏尔加船夫曲”和陶行知先生编的歌曲“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人生天地间,各有所秉赋,为一大事业,做一大事去”。更爱唱革命歌曲“大路歌”、“开路先锋歌”及“二弟呀去吧”等。歌词中有“我望您鲜红的血液迸发出自由之花开遍中华”!音乐老师陈可满填词谱曲的车小毕业歌“愿君从此去,运用劳动手,科学头脑,艺术兴趣,集体精神,将社会来改造。永记牢,创造生活发奋在今朝!”歌声迎朝阳,托晚霞,游荡在“车小”上空。
汪校长及其同志们积极踏实创办新学校的精神,社会影响很大,获得了地方政府及知名人士、教育家的支持。学校所在地太下保士绅捐献了六甲公租及白衣庵庙租,怀宁县政府予以补贴;部、省督学的视察表扬;省批准“车小”为“安徽省第一教建合作实验区”;最重要的支持是车形教育推进社与陶行知先生的亲切关怀。知名人士陈化奇对创办车小,事事关心,曾组织车形乡村教育推进社,被推为社长;教育家操振球、丁柱中及汪达之、陈可满、汪永洁、刘寿璋(秀才)为该社成员。该社沟通了“车小”与晓庄的联系,对外宣传“车小”办学经验,扩大了社会影响面,提高了从地方到教育部的影响层,从而获得各方面物质援助,精神鼓舞。教育家、哲学家陶行知先生对“车小”这一生活教育实验点十分赞赏,倍加关怀。民国25年派他的得意门生马侣贤、汪达之携带电影来车形放映,并带来陶先生为“车小”亲笔所题“手脑并用歌”,全校师生一下子就背熟,唱将起来。这对“车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实践、生活实践、革命实践,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马、汪两先生在“车小”与教师研究生活教育、平民教育、小先生制等课题,得闲便投身学生群中与学生订忘年交,插进舞蹈队伍里与孩子们手拉手唱歌跳舞。歌中唱道:“车形、车形,装上世代的车轮。伴着广大众群,向前进行!进行!”
“车小”于民国28年改为太下乡中心国民学校。民国29年增办彻行农职,据当时法令小学校长名义虽由太下乡乡长宗淮安兼校长,教导主任何冰南,但实际校务仍由汪校长主持。
【怀宁私立世则小学】民国20年,留法回国的丁柱中先生创办。时为初级小学,学生60余人,两个教学班,教师2人,丁柱中自任校长。
民国20年至民国24年的4年中,学校两次兴建,建筑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内有教室7间,师生宿舍10间,有办公室、图书博物馆、礼堂、饭厅、工具室、储藏室;另有花圃、操场。学校中心的露天游乐场,有浪桥、秋千、滑梯、翘翘板、单杠、双杠、拍球台和沙包等体操游戏器具。
学校大门两边写着10个大字:“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大门头上横书“教学做”3个大字,充分显示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进大门的屏风上悬挂着陶先生的手写体《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将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礼堂后端的讲演台上方高悬着陶先生亲笔题写的“自立立人”4个大字的巨型匾额。走廊的各个柱子上都挂着精制的长方形木牌,兰底白字,皆写着治学做人的警句格言,其中多半是陶行知先生的教导,琳琅满目,四壁生辉。规模相当大的图书博物馆,藏书数千册,其中很多是丁先生与陶先生等在上海创办《儿童科学通讯》时编著的儿童科学丛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学生爱读。还有许多植物标本,有些是师生们采制的,有一部分至今还保留在枫林乡永红小学。
学校开设的课程有: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常识、音乐、体育、图画、劳作、外语。高年级语文课还教一些文言文。学校重视书法教学。教师丁茂平写得一手好魏体字,学生请他写帖临摹,毕业时都有一定的书法功底。
在世则任教的都是有素养、有经验并热心乡教育的教师。其中有晓庄师范毕业的江忠庆、江忠同、丁正更等。他们研究和贯彻陶先生的教学思想,反对教死书,提倡“教学合一”。教师教有方,学生学得法,不少学生毕业时能书会画,文理兼优,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普及教育,启迪民智,还创办了农民夜校,广泛吸取成年农民上夜校,学校提供灯油和学习用具,不收一文钱。学校自编“农民识字课本”,由教师和高年级住宿生担任教课任务。学校还为附近白天不能上学的穷人家的孩子开设夜读班,教他们念书、写字、算算术。白天课余,“小先生们”还把字块、词块、算术卡片送到田间和“牛背上”,帮助那些穷孩子学习。学校对夜校和夜读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定期考核,好的给予奖励,差的帮助赶上。据查,世则小学附近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不识字的几乎没有。
民国27年5月27日,日寇侵扰高河,人心惶恐,师生不安,学校被迫暂时解散。为抗日救亡,惩办奸匪,丁柱中组织自卫团,一举镇压了高河镇维持会会长张世威,土匪陈栋生、丁二段等。震慑了敌人,鼓舞了群众。
民国28年,学校恢复。民国29年,学生增至60余人,丁柱中逝世,丁承之继任校长。
在抗战期间,学校广泛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教育活动。演出《打倒汉奸》、《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被压迫的民族联合起来》、《好男儿上战场,抗日保家乡》等活报剧。教唱《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大刀进行曲》、《开路先锋》、《松花江上》和陶先生编的《锄头歌》等。学校还放映宣传抗日的无声电影纪录片,观众人山人海,激起了师生和校外群众的抗日救国激情。
民国34年更名高河乡中心国民学校,8个班,学生231人,教员10人。民国37年增至10个班,学生400多人,教师15人。
1949年,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学校,教师一律保职,学校正常教学。1951年,高河区政府进驻学校,占用了全部校舍。区中心小学迁至丁家老破楼,世则小学停办。1984年,经县政府批准,在原校址恢复了世则小学。
【怀宁私立毓秀小学】民国34年,由陈化奇利用陈氏宗祠公产创办。校址在新安区秀山乡陈氏宗祠。
陈化奇在创办初期就提出了明确的施教纲领:文化的生活,培养科学的头脑;经济的生活,学习生产的技能;社会的生活,培养集体的技能;健康的生活,锻炼健全的体魄;休闲的生活,培养艺术的兴趣。
毓秀初办3个班,即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复式。民国35年下学期,五六年级分设,共4班。
“毓小”开辟的“步实农场”,约30亩。在贫瘠的鱼鳞子上种苦荞麦、蚕豆、豌豆及各类蔬菜。后又引进厂一些优良品种农作物。既培养了学生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又以农场收入弥补了学校开支。
“毓小”图书室、阅览室的书刊,是陈化奇从南京、安庆募捐的,由学生自己管理。校内设有小医务室,学生自己当小医生;有小话剧团,利用祠堂戏台,在节日或开家长会时演出短小节目。节目大都是自编、自导、自演。自办《毓秀儿童》报,教师亲自刻写,为发表学生作品开辟园地。学校规模虽不大,但从办学指导思想到教学方式、方法都比较科学活跃,教学质量良好。
该校社会助力大。当时在高河开“爱生医院”的夏澍先生为学校捐助药品,并自愿担任校医,尽义务为师生治病。陈化奇对当时“美援物资”原甚鄙弃,但为了让农村孩子多得点营养,曾两次接受罐头食品,一次两车。一度曾为入学儿童提供早餐。学生数由民国35年90余名增至民国36年130余名。入学儿童之多,在当时村办小学中是少见的。
陈化奇尽义务兼任校长,教师薪给从厚。外姓教师月俸大米150公斤。陈校长或来校或在安庆陈府宴请教师,必得以西席之礼,自己执壶。在年节时陈夫人慷慨卖肥猪、兑金戒指为教师发奖金。当时有潜山余忠来自潜中,任高级班数学;有霍山毕汝琮来自安庆女中,教音乐、美术及中初年级数学课;有来自东南中学王新淼、汪育芳夫妇,王任高年级语文教师兼校务主任,汪教中初年级语文课,并受陈化奇的委托,负责学校全盘工作。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一切遵循陶行知先生教育指导思想,以教人者教己,从劳力上劳心。
新中国成立后,毓秀小学历经展转,逐步发展为栏坝初级中学。
【怀宁县实验小学】民国18年(1929年)创办,校址石牌镇。初为怀宁县立五区第六初小学校,两个班,学生40余人,教员2人,校长何泳南。民国21年开办高小,更名县立石牌小学,4个班,学生120余人,教员6人,校长陈向辰。民国24年划为县立第四学区中心小学,5个班,学生150人左右,校长潘双甲。民国29年,日寇空袭石牌,校迁三老爷庙,一年后迁回原址。民国34年,更名石牌镇中心国民学校,校长郝先宇,6个班,学生197人,教员9人。民国37年至民国38年6个班,学生200来人,汪光灿、陈维谐相继任校长。
1949年4月,怀宁解放,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学校,不久更名为怀宁县第一中心小学,校长张念魁。1950~1951年,学校贯彻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面向工农,学生增至600多人,12个班,教师20人,陈天怀、潘法荫先后任校长。1950年建造两层砖板前楼。1951年将原庙堂后座改建为“工”字形的砖板后楼。前后两楼,相互映衬,甚为得体。
1953年上半年经县政府批准,定名怀宁县实验小学,陈建文、陈宝麟、冯榕先后任校长。1954年创办幼儿园,3个班,收幼儿110人。1956年建立党支部,党员3人。这一时期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建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正常教学秩序,推行谈话法,反对“填鸭式”。常年13个班,学生650人,教育质量不断提高。1957年整风反右,3名教师被错划“右派”,一度影响教学。
1958年教育革命,学生猛增至800多人,19个班。在教学领域里,批判“三脱离”,强调“三结合”,师生参加大炼钢铁,支援“三秋”,办小工厂、小农场,白天运矿石,夜晚打麻雀,搞乱了以教学为中心的正常秩序,教学质量急剧下降。
1959~1961年,部分高年级学生辍学,中低年级学生也不断流失,全校12个班,学生500余人。1959年上半年冯榕调出,占善桃、杨味青、冯彬然相继任校长。
1962~1965年,贯彻“八字”方针和“四十条”,进行多方面的调整、整顿工作,学生增至700余人,14个班,教职员34人,教学质量逐步提高。1962年下半年,冯彬然调出,杨吉云任校长。
1963年暑期,拆除庙堂大厅建教室4个。1964年全校师生和附近的农民一起动手,填塘造基,在莲花塘东侧建教室两个,扩大操场面积两倍。“文化大革命”中,学校批“走资派”,斗“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经常停课,秩序混乱。
1968年,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杨吉云任主任。不久,学校下放到城关公社管理,改名为“城关公社东方红小学”,并成立了以贫下中农为主体的教育委员会。“侯、王”建议信发表以后,学校5名教师被分散到附近农村大队学校教书,20名教师离校回原籍。
1974年,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领导学校“斗、批、改”,只搞运动,不抓教学。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四人帮”借“马振扶事件”、“一个小学生的日记”,批判“师道尊严”,号召小学生学习黄帅反潮流,矛头指向教师。教师欲教不能,欲罢不忍。
学“清华”、学“朝农”,实行开门办学,与县印刷厂,食品厂、水泵厂挂钩,与潘塅大队8个生产队挂钩,与县中队挂钩,每天安排一个年级走出校门,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活动。校内办起了小印刷厂、“九二○”农药厂、蘑菇菌种厂。师生担挑筐抬,在前河沙滩挑起一块两亩面积的学农基地。由于学生参加政治活动和生产劳动过多,丢掉了“三为主”,教学质量迅速下降。通过比较,此时的实小的毕业生只有“文化大革命”前的初小毕业生的知识水平。
1975年,学校提出认真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正确处理“主学”和“兼学”的关系,教学质量开始回升。不久,又大批“智育回潮”,学校秩序又一次受到影响。
1976年,在校园东边高坡子上新建了3个教室。
1978年,定为地县两级重点学校。杨吉云复任校长。学校按照新时期路线、方针、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工作,出现了历史上曾未有过的新局面。学校规模扩大,常年20个班,学生1100余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8个学年,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1910人,升学率达96%。1986年实验班毕业生45人,全部考入重点中学。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学校管理得到加强,先后制订了《教师职业道德》、《文明班级十条标准》、《礼貌守则》、《一日生活常规》、《学校全员岗位责任制》等制度,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1977年省委、省政府授予教育战线“红旗单位”称号;1981年学校少先队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红花集体”;1982年被地委、行署评为先进单位;1983年被评为省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和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集体;1985年被地委、行署评为教育先进集体。
四、中等普通教育
(一)发展情况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至民国末年,怀宁有县立普通中学1所,私立普通中学14所。
县立普通中学即怀宁县立中学。
私立14所普通中学是:
怀宁中学分校:民国30年(1941年),以黄龙卓湖圩生产合作社收益为经费借黄龙小学校舍成立怀宁中学分校。校长姜演同,教导主任李硕成,教员有葛冰如等。
私立务实学堂:光绪三十一年,刘文凤出资创办,设于百花亭多穆二公祠,为私立中学最早一所。宣统元年(1909年)改为务实小学堂。
私立成德中学:民国八年,马伯瑶创办,设于万亿仓库部。民国十五年停办。
私立奎文中学:原名江淮中学,民国9年由桐城方文轩创办,初设于司下坡旧咨议局。1949年停办。
私立安徽中学:民国14年创办。校长杨文琏。校址关岳庙。
私立建华中学:民国14年由安庆“五卅惨案后援会”募捐费创办。校长汤保铭,教务主任宋伟年,许杰任教师。当时中国共产党安庆支部活动都在该校进行。国民党左派市党部曾设于该校。校址县下坡。民国15年,军阀陈调元下令关闭。
私立圣保罗中学:光绪二十五年,未经立案由中华圣公会创办,初设二郎巷圣公会内。光绪三十年迁至百花亭建立校舍。民国14年呈准立案开学。1949年由人民政府接受,更名民办中学,后改为安庆第三初级中学,1958年与安庆女中合并,改名安庆二中至今。
私立崇文中学:天主教安庆教区所办。其前身为法文补习学校,后改为圣心师范学院,专门培养安庆教区传教士。民国25年改为崇文中学,并设女生部于圣母院内,由西班牙传教士南格录负责校事。曾任该校校长的有日伪县长马云腾及白兆升、徐景贤、王立人等。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受,更名安庆第二初级中学;1958年始设高中部,改为安庆第三中学至今。
私立培德女中:光绪三十五年中华圣公会办。原名座堂中学,址设二郎巷。民国17年秋与百花亭圣公会内的培媛女校合并,改为培德女子中学。抗日战争时停办。
私立卓湖初级中学:原为抗日战争时开办的怀宁中学分校。抗战胜利后,分校迁回安庆,民国35年黄龙区热心教育同仁便用分校设备续办私立卓湖中学。
私立文课初级中学:民国33年秋,夏季培创办。以夏氏文课公命名。夏季培先生(1886~1946年)清末安徽高等师范学堂毕业,热心教育,擅长教学,曾任省立第一中学数学教师,祖居洪镇。先生逝世后,由夏天演(曾任宿松县长)、夏登仲继任校长。程遐年、汪作民、谢橱屏、汪培之、毕昭杰、夏维汉、余济民、郝忠言、夏进潘等任教师,李学敏、蒋云飞任童训教官。
私立湖滨初级中学:民国33年,陈我鲁创办。校址在今雷埠乡新民村金鸡湖畔山岗上。1949年改为私立石牌初级中学。校长陈我鲁先生,早年曾留学日本,擅长几何学,重视教育,曾任安庆女中、安庆六邑中学、怀宁县中学校长、教导主任。主持湖滨中学时,按教育规律领导教学工作,校风严肃,学生素质高。
私立端三初级中学:民国33年刘虚清创办,校址在现黄墩乡刘氏宗祠。民国34年批准立案,刘虚清任校长。1952年下期与文清初级中学合并为怀宁第一初级中学。刘虚清以后,刘全、刘历泉、何世琰继任校长。刘镇球、程巨涛、程述伊、谢超元、孙奇特先后任教导主任。
私立文清初级中学:民国28年春,金拱乡古埂汪族在汪氏宗祠创办完全小学,民国29年在小学基础上办起文萃初中。民国30年冬,怀宁县长石经建认为“学校环境险恶,经常有匪军过往不宜办学”,上报省教育厅,勒令学校停办。民国32年秋,古埂汪氏又在原校址,以“文清”为校名,办起文清初级中学。1952年与私立端三初级中学合并为怀宁第一初级中学。校址曾迁江镇、石牌,后定高河,即现在的高河中学。
1949年4月,怀宁解放,全县有文清、端三、湖滨、文课、卓湖5所私立初级中学。秋季,将私立湖滨中学拆迁到石牌上街中洲建校,定名“私立石牌中学”。
1952年下半年,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并报上级批准,“端三”、“文清”两校合并,定名“怀宁一中”;“文课”、“卓湖”、“石牌”3校合并,定名“怀宁二中”。均转公办。
1953年暑期,怀宁一中迁至江镇车形农职;1954年因受洪水灾害,怀宁一中又迁到石牌下街姜网(现怀中址);1955年秋,怀宁一中迁至高河(现高河中学址)。
1957年上半年,县政府决定,在月山广村增办“广村初级中学”。全县3所初中,30个教学班,114名教职工,1513名学生。
1958年怀宁中等教育大发展,一年内新办普通初级中学6所:三桥初中、江镇初中、秀山初中、清河初中(现龙泉初中)、五横杨家亭初中(现凉亭中学)、育儿初中;新办农中20所。7月,经省厅、地区批准:“怀宁一中”改名为“怀宁县高河埠初级中学”;“怀宁广村中学”易名为“怀宁县月山初级中学”;“怀宁二中”更名为“安徽省怀宁中学”,并增设高中班,秋季招高一新生两个班80人。是年,全县普通中学教职工199名,在校学生3400人;农中学生760人。
1960年秋,省政府决定,将高河初中改办为“安徽省农业机械学校”。办了两年,1962年恢复“高河初级中学”。
1964年6月,三桥初中改为“安徽省怀宁县三桥初级农业学校”,并定为公办。
1969年,在“分散办学”的浪潮下,怀宁中学除部分教师下放到小学任教外,还抽10人到清河办分校。怀中清河分校办至1976年撤销。
1970年春,全县大队小学增设戴帽初中班达66所,不少公社还在初中增设高中班。
1972年,怀宁普通中学发展到18所,1976年增至29所,其中完中15所,在校初中学生2.78万人,高中学生2990人,合计3.08万人。教职工1991人。
由于中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建设发展不相适应,造成校舍挤窄,师资缺乏,教育质量下降,1979~1980年,先后对高中布局进行了调整,15所完中调整为9所:怀宁中学、怀宁二中、皖河中学、黄龙中学、秀山中学、新安中学、高河中学、凉亭中学、洪镇中学。至1980年底,全县县属中学29所,其中完中9所,初中20所。小学附设初中班34所。全县在校中学生2.48万人,其中高中3800人,初中2.10万人,教职工1309人。专任教师1149人,公办教师637人(初中教师471人,高中教师166人),民办教师512人。
1983年,在教育体制改革中,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怀宁二中增招一个高中职业班,新安中学和皖河中学各增招一个农职班。
1986年底,全县完中9年,初中26所,小学附设初中班23所。在校中学生2.60万人,其中高中学生3500人,初中学生2.25万人。教职工1759人。
附一
清末至民国曾在怀宁县城安庆兴办的国立、省立高等学堂、大专院校、普中、普职很多,对怀宁教育文化的影响甲于全省其它各县,现列名于后:
求是学堂:光绪二十四年后改为安徽大学堂,再改为安徽省高等学堂,辛亥革命后停办。
安徽省优级师范学堂:光绪三十一年建,辛亥革命后停办。
官立法政学堂:光绪三十二年创办。
公立法政学堂:光绪三十四年创办。
私立专门法政学堂(不详)
江淮大学:民国元年(1912年)并官立法政学堂、公立法政学堂、私立专门法政学堂改办,分文、法两院。
安徽大学:民国17年创办,曾设文、法、理、农4个学院。民国35年改为国立。
私立高等农业学堂:创办于清末,民国20年改为省立第一高级农业学校。
省立工业专门学校:民国11年创办,次年停办。
皖省中学:民国元年创办,后几经变迁改为安庆初中。
安庆高级中学:民国13年改为工业专门学校。
第一师范学校:即优级师范学堂改称。
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由宣统元年(1909年)创办的女子师范学堂复迁分立。
省立第一女子中学:由女子师范学堂复迁分立。
专科师范学校:由民国35年迁来安庆的霍山师范改立。
安庆六邑中学:光绪三十二年创办,规模大、设备好,怀宁子弟入该校成才者颇多。
省立高级蚕桑职业学校:由私立高等农业学堂改建,抗战时停办。
省立女子职业学校:民国10年由两所女职校舍合并而成。
省立中等工业学堂:宣统元年创办,宣统三年停办。
省立第一工业学校:民国4年创办。
医务职业学校:抗日时期创建于金寨,现为安庆卫校。
附二
在怀宁县城安庆沦陷时期,由日伪所办的5所中等学校是:
怀宁中学:民国29年冬开办,校址在龙门口原安庆高中。校长先后由马云腾、马之年、胡磐文、沈彩霞担任。
六邑中学:以原六邑中学在沦陷区校产为经费,开办初中5个班,学生百余名,校长钱强哉、郑本枝。
七县联立师范学校:民国29年开办,校址在原安庆初中,校长由马云腾兼任,分普通师范、幼稚师范、简易师范和工艺4科,学生仅50余名,后并入怀宁中学为附设师范科。
崇文中学:天主教办,校长先后为徐景贤、白剑秋。
培德中学:原培德女中,抗战发生时停办,民国29年复校,为基督教圣公会办,校长刘媛珍。
(二)普通中学简介
【怀宁中学】光绪三十年,清政府就怀宁凤鸣小学堂改为怀宁中学堂,后称怀宁中学。校址原在县城安庆任家坡凤鸣书院。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迁至县学宫。民国二十六年,因抗日战争爆发,部分迁至高河张氏宗祠。民国二十七年,全部迁到三桥谢氏宗祠。民国三十四年抗日战争胜利,迁回安庆,即今安庆四中校址。
1952年,文课、卓湖、石牌2校并为怀宁二中,改为公办,校址定在石牌中学。1958年经省教育厅、地区教育局批准,怀宁二中改名“安徽省怀宁中学”,创办高中,招收高一新生两个班80人。1959年6月,校长杨杰尧曾代表怀宁中学出席北京全国群英会。
l962年秋,怀师(址猫山)停办,怀中又运用怀师校舍设分部,容初中部8个班。1964年秋,原皖河初级中学(校址皖河陈家牌)停办,初中二、三年级4个班Z00人并入怀中分部,教师同来怀中任教。分部一直办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师生开大会批判“三家村”,副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宣益祥、副校长许白云及“五人宴会”成员,首遭大字报攻击。6月下旬,县委工作组进驻怀中,7月,全县中教在怀中“集训”,“横扫一切牛鬼蛇神”。10月学生开始大串连,到处“揪党内走资派”。1967年秋成立“文革领导小组”,1968年冬成立革委会。在“清队”、“一打三反”等运动中,先后列为专政对象的有22人。全校80%以上的教职工均遭大字报及大小会批判。“文革”初期还殃及高中学生数人。
1968年,学校开始“复课闹革命”。初中恢复招生,至1975年,每年招两个班,1976年招7个班。高中自1971年春招两个班,1973~1974年各招4个班,1975年招两个班,1977年增至5个班。其间,1968~1978年系春季招生。高中至1982年都是两年制。1978年上春,学校被再次确定为地、县两级重点中学。1981年秋季招生开始,高中学制改为3年,是省第二批高中改制中学之一,为全县高中改制先行者。1978~1986年,学校常设2G~30个班,其中高中12~18个班,学生1300~1900人,现有教职员108人,工人51名,有特级教师1人,中教四级7人、五级15人。
1981年党政分开,柳立风专任书记,储经笥、刘福乔任正副校长,池访明等4人仟教导主任。1984年增设政教和勤工俭学两处,上级定为试行校长负责制学校。至l986年上学期,领导成员计有:校长兼书记储经笥,副校长刘福乔、池访明;名誉校长夏炎兴;教导主任崔可仁,副主任夏波涛、潘忠化;政教处主任潘济贵(1986年8月提为副校长),副主任江培文、王启芳、胡少武;总务处主任程新源;勤工俭学处主任郝集才;团委书记裴卫东;督学谢树屏、储竹天。
怀中现有党员44人。1986年被评为县直单位先进党支部。1949年建立共青团支部,1958年成立团总支,1976年成立团委会,现有26个团支部,团员1114人,占团龄青年73%,曾两次荣获地区以上先进集体。
1982年被评为县教育战线先进集体;1985年被评为地区教育战线先进集体和安徽省体育达标先进学校。学校现有人大代表1人,省党代表1人,国家级裁判1人,县人大代表2人,政协委员2人,其中政协常委1人,省优秀教师1人,优秀班主任1人,地区优秀教师2人,优秀实验员1人,县先进工作者8人。
1978年以来,来该校参观访问者络绎不绝。1980年4月,沿江江南8地、市百余名高中语文教师来怀中召开教研会,听写作、古文、现代文教学课10余节,并交流经验,盘桓4日。1984~1986年统计,共接待省内20多个县市上百所中学,300多人次前来听课。
1984~1988年统计,获全国物理竞赛奖16人,华东区作文、政治小论文3人;省语、数、英、史等竞赛奖8人;省体运会奖2人(女);高中毕业生丁翔高考作文成绩全省第一;钱卫数学得国家级鼓励奖。
1985年统计,怀中校园面积76.5亩。校舍建筑1966年以前6753.38平方米,1978年后增建4821.49平方米。1985年兴建的4层教学大楼,有教室24个,电化教学用房200平方米;1981年建成的理化实验楼,内有阶梯教室,能容学生120人。图书馆楼内阅览室能容200多人,藏书达1.60万余册,订刊物224种,报32种。学校体育运动场占地面积39.23亩,辟有400米8人环形跑道田径场,场内外有标准足球场1个,篮、排球场5个,总建设投资百万元,除地、县拨款60余万元外,余皆自筹。
【怀宁县第二中学】怀宁二中坐落在石牌镇西北隅,背倚皖河大堤,面临石太公路,与怀中、怀师校舍布成品字形,是80年代创办的一所完全中学。
1980年5月,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在石牌成立怀宁县第二中学,并很快配备了主要领导干部,由程津浦出任校长,何学文为副校长,潘孟文、陈家存为教导正、副主任,张泽善为总务主任。在建立行政领导班子的同时,成立党支部,程津浦兼任支部书记;建立团委会,方理章为专职书记;建立基层工会,何学文兼任主席。
建校之初,条件很差。旧有设施只有一座低矮的旧式四合院和一排5个教室的平房,学校总面积23亩,建筑面积550平方米。旧有房屋只能将就做教室和储藏室使用,办公无场所,职工无住房,为坚持正常开课,教职员工几乎都寄居校外,或投亲靠友,或投宿旅店。
当年二中招收初一新生220人,高一新生110人,49名教职工多数身兼几科教学。
1981年校园扩建,在缺少经费情况下,采取集资办学、义务劳动、争创外援等多种途径,扩建教室12间,师生宿舍48间,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新盖了厨房,添置了课桌椅和教师办公设施。秋季招生后,学生猛增至17个班(其中初中12个班)。一批大专院校毕业生充实了教师队伍,为年轻的学校增添了新的血液。健全了各学科教研组,教研活动制度化。
在1982年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中,治理“脏、乱、差”成绩显著,被评为省“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月活动先进集体。程津浦代表二中出席了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先代会。东至县组织参观团来该校观摩。
1983年兴建办公楼一幢,两层教师宿舍楼一幢,架设了高压专线,新铺水泥路两条,安装了通向镇中心的路灯,接通了自来水,又仿照“北大”设计并建成大门楼,书法家张凯帆亲笔题写的校名悬挂门楣正中,使二中校园初具规模。
1983年春开展“三优一学”(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秀的服务、学习雷锋)活动,师生走出校门,服务于社会。由于成绩突出,县委、县政府授予该校“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称赞二中“为我们伟大事业增添新的光彩”。全校师生在参加《语文报》关于“热爱国旗、国歌、国徽、版图”的征文比赛中,获全国集体一等奖。
怀宁二中强调干部兼课,从建校时起,除总务主任外,无一专职行政干部。校长程津浦带头教政治课,在教学中大胆改革创新,政治课成绩出色,其论文先后由省级、国家级刊物发表。由于他教学成绩显著,被推为安庆地区政治学会会长,在1983年暑期全省于黄山召开的中学教学研究会上交流了经验。由北师大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政治课优秀教案选评》一书,刊用了他的《关于资本主义再生产》一课教案。
1983年秋,二中增招1个财会职业高中班,学制两年。1984年又招商业财会和工业统计两个职业高中班。1985年职业高中班从二中分出,单独成立怀宁县高级职业中学。
1984年征地4.23亩,兴建教学楼两幢(后划给职中)。安徽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怀宁二中改为全日制六年制普通中学。不久,又征地16亩,做体育运动场,将教学区与运动区分开,互不干扰。
1984年2月,全校1100多师生在县体育场举行声势浩大的春季广播体操比赛。3月,全校师生捐款购树苗,绿化从二中到车站一段公路。4月成立为人民服务队,与县车站挂钩,打扫车站卫生和接送旅客。金秋,全校语文教师到潜山野寨中学参观听课。此后,各教研组先后到贵池中学、东至二中、程集中学参观学习,同时接待程集中学等校参观团的回访。这年教育质量有了新的突破,高考录取人数达102人。
1984年怀宁二中先后获得怀宁县绿化护林委员会授予的绿化先进单位称号和安庆地区爱国卫生先进集体称号;还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先进集体,程津浦作为出类拔萃的校长被载入安庆行署教育局主编的《安庆地区教育志选编》。
1985年二中新建3层教学楼1幢,9个教室,792个平方米。初中部、高中部分区上课,19个班,在校学生1300名,有教职工103人。短短几年,校貌大变,办学条件仅次于怀宁中学。
为使二中稳步前进,学校继续大抓文明建设,成立政教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小组,健全政治工作机构。成立“教工之家”,开展职工读书活动。提拔程海舟、杨孝润、朱士源等教学骨干为中层干部,先后发展党员21人。在师生中实行共产主义风格奖制度。1985年5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先后刊登二中颁发“共产主义风格奖”的事迹。由于二中政治思想工作、目标管理、民主治校诸方面走在兄弟学校前列,县委、县政府命名怀宁二中为全县第一所“文明中学”。地委、行署、军分区授予怀宁二中“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的称号。同时,在卫生教育、绿化、职工读书、财务管理等方面,二中都曾受嘉奖。4月,校党支部出席安庆地区召开的“解决知识分子入党难经验交流会”。当时安徽教育厅厅长朱仇美、地区教委龚政先后到该校视察,对怀宁二中建校时间短,发展速度快,给予充分肯定。
1985年,二中高考录取率又创新记录,考取大专院校及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共112人,是1981年的28倍(1981年4人)。下半年继程津浦参加全国在上海召开的政治课教师座谈会后,程海舟、王诗文、黄灿亦先后赴北京参加中国民主促进会举办的暑期讲习班,苏诚结出席地区中学语文教研会,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政治素质、文化程度、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据有关部门统计,1986年教职工平均年龄29.98岁,符合任职条件的达95%。
1985年秋,二中正式提出实行目标管理,定人定编,层层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了工作效率。今日的二中,绿树成荫,花香满园,教学秩序稳,学习空气浓,处处展现着生机勃勃的景象。
怀宁县1949—1985年普通中学教育情况统计表

五、中等专业教育
(一)发展情况
民国时期,怀宁城区常设师资训练班,有省立高师、女师,需要时,怀宁中学也附设师范班。民国32年(1943年),怀宁曾设高师1班于石牌邱家祠堂,校长姜演同,主任刘振球,一年后停办。民国34年,怀中曾附设简师班于府学宫。民国35年,将简师班正式改为怀宁简易师范学校,校址在府学宫(即龙门街龙山路交叉处)。民国36年,简易师范学校毕业1个班,学生28名,其中女生6名。在校学生186名,1949停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唯创办于民国29年私立车形农村职业学校在变革中保存下来,校址在江镇车形村,但于1953年秋停办。
1958年,在各项事业大跃进中,先后在黄龙、红星办起两所初级农校。秋季两校共招收新生519人;第二年招229人。1961年两校同时停办。
1958年,三桥区并7个社办农中为三桥农中,几经风雨,坚持至今。1982年以县办农职列入全县招生计划,参加招生考试。1985年,在中等教育体制改革中改名为:安徽省怀宁县三桥高级职业中学。
1983年,在怀宁二中、新安中学、皖河中学3所完中,增设职业高中班(二中招1个财会班50人)。1984年秋,二中招两个职业高中班(工业财会班和商业财会班)计102人,新安、皖河各招1个农职班计100人。1985年,完中改制后,停招职业班,怀宁二中附设的职业高中班于1985年3月从二中分出,另建怀宁县高级职业中学。
1985年秋,县职中开设财会、税务、建统3个专业班,招生157人;三桥职中招农牧、养殖两个班计80人,招一个初中农职班60人;黄龙职中招一个初中农职班60人。
在50年代初期,从专业人才需要出发,创办了初级工业学校、初级水利学校和初级卫生学校。这3所初级技校都是由专业系统主管部门负责。工校和水校均因设备不齐,师资缺乏,只办1年就停了。卫校也只办了3年。
1982年,县卫生部门根据本系统专业技术人才需要,筹建了“怀宁县卫生干部进修学校”,1985年秋开始招生上课。
(二)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安徽省怀宁师范学校】怀宁师范创办于1951年。现坐落在石牌镇猫山村。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静。占地面积4567亩,校舍235间。现有9个教学班,63名教职工,400多名学生。
该校初建于江镇乡天津潭,以程氏宗祠旧房为校舍,定名“怀宁县乡村师范学校”,隶属安庆行署教育科。县长方振华兼任校长,陈天怀任副校长,谢霖任教导主任。全校教职工19人。同年秋招生4个班,其中两个初中班100人,学制3年;1个中师速成班50人,学制1年;1个教师培训班52人,由全县各区、乡推荐,文化程度参差不齐,高的系大学肄业,低的只有高小毕业。
1952年暑期,改称“怀宁县初级师范学校”。秋季招初师两个班100人。1953年上半年搬迁到新建校舍即现怀宁中学校址。
1954年暑期,怀师第一届初师毕业生82人,毕业分配。下半年怀师撤销,并入怀宁二中(现怀宁中学)办师范班。1955年两个初师班毕业后,停止招生。
1956年,怀宁初级师范复校,新建校舍于猫山。秋季招生8个班,收新生400人,学制3年。汪镜清任校长,宣益祥任副校长,储竹天任教导主任。学校有教室、宿舍、礼堂、图书室、仪器室、厨房等,具备乡村师范规模。
1957年,为便于怀师进行小学教育的实验,经县文教科批准,将石牌城关小学改为“怀宁初级师范附属小学”。
1958年春秋,原3年制初师(56年招的)8个班,先后提前毕业(387人)分配。秋季招初师5个班255人(其中2年制1个班,3年制4个班);招中师速成班3个班,751人(其中有上海下放初中毕业生83人)。在校学生406人,教职工39人。1959年除初师、幼师各招3个班计300人外,还增招3年制中师两个班97人。从此,校名改为安徽省怀宁师范学校。
1960年1个2年制初师班毕业。招初、幼师6个班,中师3个班,全校达21个教学班,1103名学生,65名教职工。是年,为师范创办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年。
同年5月,校长汪镜清代表学校和个人出席安徽省文教群英会,均获奖。
1961年,初师部停办。3个初师毕业班毕业分配,原1、2年级500多名学生全部下放回家。
1962年暑期,2个中师毕业班98名学生除3名选送继续升学外,其余毕业分配,此乃怀师首届中师毕业生。是年秋,怀师停办。原中师一、二年级学生通过精减压缩后,转送安庆师范就读,其余回家。30多名教职工分调其他中学。
1978年怀师复办。因原师范校舍被外单位占用,移地温桥长岭岗(现温桥初中)。办1个师范班,招高中毕业生11人,学制2年;初中毕业生40人,学制3年。学校由刘心益负责。
1979年,被外单位占用的校舍部分退让,师范班迁回石牌猫山。秋季招生4个班(3年制2个班100人,2年制2个班123人)。1980年中师毕业11人,同时招收3年制中师3个班153人。
1981年,怀师恢复原称“安徽省怀宁师范学校”。刘心益任校长,马日信、余光霖任副校长(兼教导主任),汪达成任总务主任。学校建立了党支部、团委会。是年暑假毕业中师生169人。秋季招3个民师班156人,学制2年。
1982年中师毕业2个班100人。秋季招生2个班101人,中师3年制。
1983年,中师2年制和3年制各毕业3个班计309人。秋季招生6个班(4个中师班,2个民师班),计313人。
1984年,2个民师班毕业98人,秋季招2个班,108人。袁安杰调任第一副校长。
1985年,中师3年制毕业2个班103人。秋季招2年制和3年制各1个班计77人;两年制教师进修班2个班105人。
【怀宁高级职业中学】是一所工商型的县城职业高中。1985年3月在怀宁二中附设财会职业高中班的基础上独立建校的,校址在石牌镇西北隅龙头村。
该校根据地、县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现开设民用建统、建材、财会、经济管理、文秘档案、税务6个专业、9个教学班、426人。学制3年。52名教职工,专任教师25人。
学校建立了党支部、校董会、团委会、教育工会,设有教导处、总务处、勤工俭学处。
校内实习基地有:商店、小型服装加工厂、白蚁防治专业队。
学校占地面积27亩,校舍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教室54间,1529平方米;师生宿舍60间,1680平方米;礼堂、厨房、餐厅、浴室等22间,591平方米。300米环形跑道体育场1个,图书阅览室拥有报刊160多种,图书资料近千册;有供演示实验的教学仪器设备;还建立了微机室和绘图室。
学校广开学路,实行“六结合”:长短班、日夜班、职业高中班与各类型中专班、办学与办企业、成人教育与青少年教育、教学与科研结合。学校还实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如接受委托办学和地方联办等。
学校还成立职教研究室、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分会和专业课教研组。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重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建立文化课和专业课考查、考核制度,实习鉴定并装入档案,作为择优向用人单位推荐、录用的重要依据。
1985年暑期,该校首届财会专业毕业生55人,其中10人被县财政局择优招干,担任区、乡财政会计;20人参加对口升学考试,8人录取对口中专,2人录取中技,10人招工。服装短训班3期60名学员结业返乡后,自谋职业,成为缝纫专业户。
怀宁职中开办时间虽短,但由于坚持艰苦创业精神,端正办学思想,故办出了特色,深受各级领导赞赏和群众欢迎。办校以来,先后有几十个兄弟省、市、县学校前来参观学习。1985年3月,学校出席安庆地区教育先代会,并就职业教育作了经验介绍。同年秋,省教育厅厅长朱仇美来该校视察时指出:“方向正确,发展很快,希望办好。”学校领导班子决心把学校办成地、县中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摇篮,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怀宁三桥高级职业中学】怀宁三桥高级职业中学是县内办得较早而又较好的一所农村高级职业中学,原名“怀宁县三桥农中”。1985年秋,在中央“改革农村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改为高级职中。
1958年3月,由三桥区4个公社7个农业社的社办农中合并而成三桥农中。初建校址在古镇三桥下街头,招收130名农村学生,编为3个教学班,学制3年。陈金楼出任校长。全校教职工8人。9月开学上课,开设初中政治、语文、数学、生物、农业基础知识、文体等课程。
学校坚持半日读书、半日劳动,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深受农民欢迎。是年12月,安庆地委第一书记陈作霖亲自撰文表彰该校,发表在省委机关刊物《虚与实》上。总务主任丁锋中代表学校出席安庆地区群英会,受到奖励。
1960年5月,校长陈金楼出席省群英会获奖旗一面;6月。陈金楼又代表学校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周总理接见,并获国务院奖授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锦旗一面。
1961年停办。1965年春复校。校长王德权带1名教师、领14名学生到长岭岗,借用附近3间草房办学。师生以此日作教室、夜当宿舍,斗严寒,战酷暑,吃干粮,睡地铺,拾石子垒墙,割茅草盖房。1966年上半年,建造了复校后的农中第一代宿舍——8间茅房。同年秋,招收新生50人。平整岗下附近大队赠送的30亩荒山地,边学习,边生产,以农养校。
1967年招收新生1个班,教学人员增至4人。1968年因批判教育“双轨制”,停止了招生。1967~1969年,又增建茅屋18间,开辟水田37亩,旱地35亩,兴水塘两口,面积13亩,开辟茶园20亩。
1970年春,初中部招收1个班50人;增设1个高中农职班,招收初中毕业生55人,全校4个教学班,学生200多人。高中农职班学制2年,学习农技专业,以教学为主,适当安排生产劳动,坚持农忙少学,平时多学,农闲全天学的原则。平均每周文化课学习4天,农技专业课和劳动课2天,全年学习8个月,劳动3个月,放假1个月,实行8:3:1制。教学方法是:文化课以课堂教学为主,专业课采取课内外相结合,师生到田间地头实地教学、试验。开展勤工俭学,师生动手建砖瓦窑烧砖瓦,建教室4间,教师宿舍4间。1968~1971年间,种植杉树63亩,植树8l亩,杂树40亩,油桐40亩,苗圃3亩。如今的林场已绿树成荫。学校还办起了养猪场,建校舍21间,建养鳝池两口,面积80平方米。一个初具规模的实验基地已经形成。
1971年,为适应农业生产需要,增办农机、农技短训班和专业训练班。学生由社队推荐、本人愿意、学校录取,先后招收177人。培训拖拉机手、赤脚医生,半年结业。又培训水稻育秧技术员、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员等。1972~1981年,招生工作均由学校办理。初、高中新生多是在普通中学招生落选中选招,初中每年招1个班,收新生40~50人;高中部1972年、1974年两年只招1个班,收新生40多人。从1982年开始,学校招生列入全县招生计划,由县招生委员会统一安排考试、录取和分配。初中除1984年招两个班110人外,每年均招1个班50人;高中1982、1984两年各招1个班,1985年招2个班,收高一新生89人。1983年秋,陈维旺任校长,1984年,提江文元为副校长,陈家宝任教导主任,学校机构健全,设有教导、总务、勤工俭学等处,建立了党支部、团总支、工会、学生会等组织。
1985年,学校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县“科普竞赛红旗单位”、安庆地区“教育先进集体”;学校团总支荣获团中央嘉奖锦旗一面,题文为“活跃的中学生活”。
【怀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怀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是经省卫生厅批准,县卫生局主办。1982年2月22日开始筹建,1985年10月6日开始上课。校址在石牌镇南隅。
第一期招收1个医士专业班,培训在职学员54人。入学前,初中文化20人,高中文化34人,学制2年。执行省卫生厅教学计划,采用全国统编中等卫校教材,开设政治、语文、体育、物理、化学、生物、解剖及胚胎组织学、外科、内科、儿科、五官科、传染病、病理、生理、药理、生化、微寄、卫生学、中医基础理论等课程。
学校建立了党支部,设有教导处、总务处、会计室。学员培训班建立了班委会和团支部。校长由党支部书记杨善永兼任;钱世芳任副校长兼教务主任。全校教职工7人,专任教师3人,兼职教师20人,均系聘请县医院医师担任。
学校占地面积47.7亩,建筑面积676平方米。除有教室、师生宿舍、厨房、餐厅外,还有实验室、图书室。教学仪器设备有显微镜7台,人体解剖、生理等大型模型价值3845元,图书180册,专业杂刊18种185册。
六、成人教育
县境成人教育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民国初年,怀宁县有民众教育馆,馆址在菱湖公园,内设阅览室、民教班、娱乐场。
20年代,县城各高中进步学生均办工人夜校,一面进行识字教育,一面进行革命宣传。程小苏《安庆旧影》记载:六邑中学学生会,在校内外办了几所工人夜校,传播大众文化知识。
陶行知大力提倡普及教育。民国25年(1936年)曾来当时的县城安庆演讲,推行小先生制,以小学生当小先生,教群众识字。怀宁车形小学、世则小学均运用小先生办识字班,车形江镇周围村庄识字班最多。
民国26年《社会情况调查》记载:高河设有民教馆,有1个体育馆、2个民教班、1架落地式七灯收音机,经费1000元。职员3人,分别担任教学、阅览及健康活动指导。石牌镇设有民教馆,1个体育场、2个民教班、1架落地式八灯收音机,经费、人员与高河同。江镇民教馆,设备与以上两镇同,但有4个民教班。以上3馆,由于抗日战争,经费停支,设备交各该镇小学保存。
民国29~32年,全县有4所中山民校,均附设成人班、妇女班。据安徽省教育厅档案材料记载的民国32年怀宁乡镇中心小学办理民教班统计:乡镇办成人班15个,学生432人;妇女班9个,学生234人。保办成人班53个,学生共1484人;妇女班20个,学生503人。
(一)农民识字教育
1949年冬,全县办冬学180所,学员5452人。1950年全县共办冬学215所,708个班,学员1.99万人。冬学教师,大部分由中小学教师兼任。1951年,全国第一次工农业余教育会议提出:“开展识字运动,逐步减少文盲。”全县层层贯彻,并培训冬师280人,加上1000多名小学教师和300多名土改工作队,组成一支1600多人的工农教育队伍。在全县办起土改夜校785所,入学人数达2.29万人。教学内容:以识字为主,配合宣传“土改”、“反霸”、“抗美援朝”,既识了字,又提高了农民觉悟。
1952年春,由1951年冬的土改夜校转为常年民校251所,学员7685人。10月,在全县推行“速成识字法”,举办速成识字法训练班,培训学员124人,成为推行速成识字法的骨干力量。
1953年在1952年开办13个班的基础上,新开办15个农民速成识字班。28个班,计有学员879人。
1954年,除恢复原有常年民校外,还积极办好冬学,全县共训练民师568人,上冬学人数达2.34万人。仅黄龙一区,共办冬学、民校409所,学员7934人。
1955年,县训练扫盲骨干616人,14区1镇培训768人,团县委培训团干和县委训练文教付社长计700人。全县办民校634所904班,学员3.24万人;记工识字班1718个,学员6.25万人,担任识字班的教师2888人;学习小组375个,学员1.18万人;包教包学的2126人。全县合计入学人数达10.89万人。其中女5.36万人。
1956年,全县共办民校2749所,学员8.24万人;学习小组1342个,学员1.33万人;包教包学的1.24万人,共计参加学习人数10.81万人,占全县青壮年文盲总数的46.5%。已经扫盲毕业的3221人。
1957年组织了38.49万人参加学习,占计划任务的128.6%。1958年入春以后,不仅全部巩固去冬学员,而且有所发展,截至1958年4月,已办起扫盲班5430个,入学人员达20.11万人,占全县文盲、半文盲人数(174846人)的115%。全县9.49万人摆脱文盲状态,占青壮年文盲、半文盲的54%,加上原有非文盲,即达11.92万人,占青壮年文盲半文盲的68.2%。出现了城关、易河、洪镇、杨山、三桥、高河等6个文化乡、镇,12个文化社,361个文化队。当时,在未脱盲的5.56万个青壮年中,认识1000字以上的2.33万人;认识600字以上的1.26万人;认识300字以上的1.43万人;纯文盲只有6.34万人,大部分是孩子多、家务重的妇女。
1960年,农民业余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县办业余高小班626所,学员9740人。
1961年,由于经济困难,农民业余教育基本停顿。1962年有所恢复。1964年利用冬闲,广泛开办冬学,并在冬学的基础上转为常年民校261所,坚持常年学习的有5000人。
“文化大革命”中,全县农民业余教育工作长期处于停顿状态,机构被撤,专职干部被遣散,扫盲班、耕读小学、业余中小学都被迫停办。一度曾鼓吹大办所谓“红民校”,实际是成了所谓“斗私批修”的课堂,“大批判”的战场,“四人帮”的舆论阵地,根本不学文化。因此,老文盲未根除,新文盲又产生。
1978年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同年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又发出号召:要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这年底,中共中央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农民教育会议,从此农民教育得到恢复和发展。
1980年元月6日至8日,召开了全县扫盲工作会议。根据“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方针,做到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扫盲,全县共办多形班71个,学生1239人;扫盲班192个,入学人数4178人,常年民校25所,坚持常年学习的412人。
1981年,全县扫盲班学员2599人;业余小学和高小班180人;全日制小学附设多形班67个,学生1575人;社队办班54个,入学人数1204人(其小适龄儿童616人),全县合计5558人。
1982年,全县入学人数2700人。其中社队扫盲班64个,学员1240人;多形班86个,入学1460人,脱盲800人。到1984年,社队办扫盲班80个,学员1657人;多形班232个,4147人,合计5804人,脱盲350人。
(二)工人业余教育
解放前,怀宁工业落后,手工业及服务行业的人员均从事个体的、分散的劳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县总工会时,仅有工人529人。1951年夏,根据皖北人民行署文教处和皖北总工会联合发出通知,倡导开展业余教育,县总工会派出职工业余教育工作者,分别在建筑队、搬运站、纺织厂、面粉厂,组织了两个扫盲班,学员100人。每天早上和晚上上课,取得一定成效。
1952年,以石牌搬运工人、高河店员为重点,推行“速成识字法”,在县城石牌创办了职工业余学校(校址在今正街),陈宝林任校长,丁伟任副校长,教员有王泽中等3人。初收学员110人,分3个教学班。同时,在高河、小市、洪镇、金鸡笼煤矿建立工人业余学校16所,32个班,完成扫盲任务200人。
1953年春,为加强全县工人业余学校管理,在石牌设立了总校,小市、高河、三桥、王河等处设立分校。工人业余总校由工会主席张风书兼校长,王泽中任主管主任,组织了固定的教学班子。参加学习的有工人、店员、艺员,分高小、初小两类教学班,共有学员89人。除剧团演员上午上课外,其余学员均利用早、晚时间上课。据统计,是年上半年各集镇都有了工人业余学校,全县办了速成识字班27个。1954年由于经验不足,一度发展缓慢。1955年,迅速好转,全县参加工人业余文化学习发展到587人。其中初小班485人,高小班102人,教职员7人。1956年,工人业余学习人数仍在增加,下半年开始办初中班10个,教师11人。
1957年后,工人业余学校与机关干部文化学校合并成“怀宁县干部职工业余学校”,组织干部职工进校学习(见“干部文化教育”子目)
(三)干部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了提高干部的政治文化水平,1950年7月18日,在县城石牌成立了“怀宁县直机关业余文化学校”。组建了校委会,校长由县长方振华兼任,副校长由县委宣传部长和文教科长担任,教导主任由主办工农教育科员担任,并由文教科配备专职教师1人,主持学校具体日常工作和负责教学任务。初办时参加学习的61人,分初级、中级两个班。在教学时间上采用一年三段制。1951年,教学秩序正常,学员59人,分设干部和扫盲两个班,改一年三学段教学为两学段教学。干部班学习中小学课本,早上上课;扫盲班学习识字课本,夜晚上课。开学与放假和一般中小学同步。
1952年,根据“怀宁县扫盲委员会1952年度推行速成识字法开展扫盲运动实施计划”规定:“凡识字在2千以下,没有读写能力的为文盲,均为扫盲对象。”从县、区、乡3级工农干部中动员69人入学,分两班教学,配备专职教师1人,兼职教师2人,每周授课12课时,1953年4月底完成扫盲任务,58人达到扫盲毕业标准,发给结业证书。1953年,参加学习的学员89人,分初小、高小、初中3个班授课,学制分别为1年、2年、3年;每年分两学期,每期20周,每周12个小时,全年学习240小时。到1954年底,学员发展到105人。1955年增加了初中班,学员达226人。当时,县医院院长吕清钓、石牌供销社经理钱林清、银行行长袁守民、石牌镇党委书记曹松国等带头参加文化业余学习。
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提高工农干部文化水平。全县第一期干部脱产扫盲班,于1956年12月7日正式开学上课,参加学习的有县妇联1人,区干2人,乡干39人,农村党支部副书记6人,团总支书记3人,社干2人,计53人。学员中党员45人,占84.9%;团员5人。按文化程度分甲乙两班上课,学习时间为3个月,到同年12月27日,学员已学完第一册识字课本680个生字,能够全部会认的占全班人数的64%,就连原来一字不识的王子英,也能认识646个生字,占全册生字95%。
学员中,已有30人开始练习造句,并学会写通知、便条。对课文中一般词意,也能理解运用。龙泉社妇女社长曹玉琴,原来连什么叫词也不懂,更谈不上应用,这时能以词联句了。
1956年底,机关业余文化学校与工人业余学校合并,改称“怀宁县干部职工业余学校”。1957年定校址于石牌建新街总工会后边(今永兴街)。反右运动后,又迁到中洲党校内,利用1幢小楼办公和教学,并在总工会后建3间教室和1间教师宿舍。张克文任政治负责人,汪蒙旺、李建唐任业务负责人,调来专职教师20名左右。并校后,学生605人,编成业余小学9个班,初中3个班。小学专职教师15人,兼职教师4人;初中专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3人。
1958年,怀宁县干部职工业余学校更名为怀宁县红专学校,县委书记兼任校长,张克文任政治部主任,下分党群、工商、财贸等口,上文化课,也搞政治学习。曾任红专学校教师的有严伯高、程演化等;曾任小学班教师的有汪蒙旺、李建唐、潮兴鹤等。此外,盛英文、沈时咏、刘心海曾任过兼职教师。
1959年开始,为配合政治运动,教学人员先后调走,红专学校逐渐成为政治摆设,流于形式,1962年停办。
“文革”期间,全县各类型的职工学校相继停办,职工文化教育处于停滞状态。虽一度盛行“五·七”干校,“工人大学”,但都名不符实,毫无生命力,昙花一现。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教育战线拨乱反正,体制改革,职工文化教育开始复苏并兴盛起来。通过脱产进修、函大学习等途径,广大职工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不少职工通过不懈努力,达到大学本科、专科或中专水平。
(四)职工函授教育
怀宁函授教育,始于1952年。这年秋天,安庆师范学校函授部在山口、总铺、圣埠、广圩等区招收部分不及初师程度的小学教师分别参加语文、数学科函授学习。1956年10月,怀宁创办了函授师范学校,校名为“安徽省函授师范学校怀宁分校”,校址设在怀宁中学分部(现党校)。县文教科科长吴尚兼任函校校长,郝敬开、产敬宗为专职教师。函校招收了城关镇、王河、雷埠、石牌、天津等区的不及初师程度的小学教师80人参加学习,单开语文1个班。不久,各区成立函授辅导站,中心小学副校长兼站长。根据函授教育分散性、业余性等特点,教学形式坚持通讯指导为主,巡回辅导为辅,重点分区面授。1957年春节后,专任教师郝敬开出席了省教育厅召开的部分县市函授分校业务负责人座谈会,并在会上汇报和交流了全县函授教育情况和经验。1957年上半年省教育厅编辑出版的《函授教育》小册子,刊用了怀宁县函授教育总结材料。
1957年,函校迁到怀宁师范,开始向全县招生,开设语文两个班,招收学生120人;数学1个班,招收学生80人。专职教师产敬宗调出后,先后又调进孙若钧、毕昭杰任专职教师。1958年上学期,函校开始不定期地出版辅导小刊《函授通讯》,以便于同兄弟县交流经验和扩大函授教育的影响。这年暑假,组织5届语文班学员来校集中面授,举行学科结业考试,经考试成绩合格准予结业的有50人。
1958年秋,郝敬开调怀宁师范任教,函授由龙时树负责。1959年整风反右结束,专职教师先后调出,函校停办。
1961年秋,函校恢复,校址迁到怀宁中学,郝敬开、毕昭杰先后调回。这一年主要是动员学生复课。1963年,函校开办中师函授,校名改为“安徽省安庆地区中级函授师范学校怀宁分校”,教育局长方理顶兼校长,怀宁中学宣益祥兼副校长,文教局中教科员沈时咏兼教导主任,郝敬开负责业务。这年,招中师函授3个班学员180人,其中语文139人,算术41人。专职教师先后又调进了王文川、叶泽膏2人。1964年秋,组织全县近600名耕读小学教师参加学习,主要是辅导他们学懂教材(耕读学校课本),帮助备课。1965年秋,又招收中师语文1个班,学员60人。这时,连同耕读教师在籍函授学员近千人。63届中师语文班,到1966年春行将结业,但因“文化大革命”开始,未能举行结业考试,发给结业证书。
1966年6月,函校教师回县文教局参加学习,函校再次受挫折。到1969年函校教师全部调出,函校再次停办。
1976年,怀宁县函授分校恢复,由县教育局局长曹振华兼任分校校长。函校恢复后,广泛开展专业函授,由县内各完中和师范分别承担函授任务。
1977年开始,县函校业务工作,交由县教育局工农教育股负责。组织学员报考,办理入学手续,发放教材,掌握思想动态,考查学习情况,督促学员自学,按时完成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组织学员参加面授和考试,定期公布成绩,搞好学员管理。
1977年安徽师范大学函授部在县内招收在职中学函授生学员80人(历史和物理专业各40名)。
1979年,安徽师范大学在县内招收函授生40名。1980年,全县参加高函学习的学员53名,其中中文29人,数学15人,物理5人,化学4人。
1983年,全县参加高函学习的63人,其中中文29人,数学34人;参加本科函授的中文3人,数学3人。
1984年,全县函授毕业生:中文27人,数学16人,物理3人,化学3人,计49人
1983年在三桥、黄龙、皖河、石牌等区镇各乡招收中函生100人;1984年又在月山、洪镇两区各乡招收中函生120人,学制分3年和4年两种。中师函授每年安排自学38~40周,每周自学12学时,面授时间不少于30天,每天按6学时计算,学习结业后,经考试合格,发给毕业证书,享受中专待遇;参加高函专科学习的,经考试合格,发给大专文凭;参加高函本科学习的,经考试合格,发给大学本科文凭。按照规定,和全日制大专学校一样,享受同等待遇。
(五)职工电大教育
职工电大教育,于1979年起步筹办。这一年招收英语单科生4人,其中杨安单科结业后,转入机械专业继续学习,于1982年毕业。
1982年招收单科生22人。其中中文8人,数学6人,物理2人,化学1人,英语5人。录取后,有2人到地区电大分校脱产学习电子专业,中文专业有3人转入全科学习,于1985年毕业。指导教师李普祥,答辩教师陈长辰、潘济贵、刘世俊。
1983~1984年未招生。1985年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招生57人,法律专业招生27人,英语专业招生21人,合计105人。
怀宁县电大工作站未正式成立前,各专业设班主任并聘请兼职教师。1979年兼职教师肖秉尧;1982年兼职教师李普祥;1985年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班主任吴家田,辅导教师肖秉尧、李普祥、鲁令西;法律专业班主任刘世俊,辅导教师郝家荣、程根南、黄畏增;英语专业班主任、辅导教师均为丁帮彦。
授课方式:以自学、收听录音、看电视教学录相为主;结合面授、辅导和组织收看录相教学片。
考试:每期两次,段考由县组织,期考由地区分校组织,平时作业由授课老师批改、评分。
教学设施:1979年购电视机一部,1985年购两部收录机,两部日立20寸彩色电视机,一部录相机,课桌凳25套,电子计算机1台,两开间教室3间,单间办公室1间。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