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剧种
(一)徽剧
徽剧自清康、雍时代已形成独立剧种,其发源地在怀宁县石牌镇。
大约在明万历以后到清乾隆初上下百年间,石牌戏班艺人对青阳腔、昆腔、俗调、弋阳腔等多种腔调,进行加工,逐渐由混合到化合,最后铸成适合听众胃口的徽调。
石牌在明清时是农村比较发达的水路城镇,商贾云集。下江人以丝绸棉麻盐杂来此交换潜岳的木材、中药、茶叶、竹蓆,往往看戏消闲。自清乾隆以后,石牌镇流传下来的就有义和班、义庆班、春江社、四喜堂、同乐堂、春意堂、新长春、同庆堂等戏剧班社。这些班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设科带班,历代不断。这为徽剧班驰骋艺坛150余年,纵横海内20余省,起了决定作用。
徽腔开始叫“石牌腔”。形成时间约在明末清初。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清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该索流于北部,安徽人歌之为枞阳腔(原注:今名石牌腔,俗曰吹腔)。”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江西巡抚郝硕写给皇帝的奏摺云:江西省“界连江、广、闽、浙。如前项石牌腔、秦腔、楚腔,时来时去。”“石牌腔”是一般通称。而其声腔以石牌命名,明白地点出了徽剧的发源地。泾县包世臣作于嘉庆14年(1809年)的《都剧赋》云:“徽班昳丽,始自石牌”。不但标出徽班之名,而且点出徽班的发祥地——石牌。徽剧名伶郝天秀,是典型代表。
徽剧戏班名伶遍及全国,与当时的徽商并肩媲美。石牌是徽剧的发源地、根据地。以石牌科班培训出来的徽剧伶人,向四方辐射,统治了中华艺坛150多年。至道光中期以后,徽剧二簧又加进西皮,演变为京剧。但徽剧的影响一直存在。建国后,在石牌附近的杨家牌(杨月楼故乡),还有一个业余弹腔班,坚持演出徽剧,延续徽剧传统。
(二)黄梅戏
原来通称黄梅调,别称采茶调、花鼓戏、化谷戏、二高腔、小戏等。1953年始正式定名为黄梅戏。
黄梅调因地得名。远在明清时期,湖北与安徽宿松县接壤的黄梅县,流行采茶小调,以戏曲形式表现出来,由1人演唱,发展到1旦1丑,唱中插科打诨,进一步编排成生活小戏,加入生角,2人对唱。或沿门说唱,以地为台;或坐下对唱,称“抵板凳头”;或搬上草台,利于多人聚观,这便是舞台剧的雏形。
清乾隆年间,常闹水旱灾害,大部灾民流入皖西,为倾诉灾害之苦,用采茶调编戏演唱。与此同时,皖北庐州、凤阳一带的灾民也带来了花鼓灯演唱节目。经皖西民间伶人揉合加工,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声腔体系:采茶——花鼓灯体系。
自明至清乾隆,皖西地区盛行的是灯会形式,分四个阶段:第一,在旱龙船、地花鼓、采茶灯的基础上,由1丑1旦演唱时兴小曲,如《十二月古人》、《十二月花名》等,名叫“唱灯”;第二在“唱灯”山增加情节,增加1生角,成“三小戏”阶段;如《瞧相》、《挑牙虫》、《补背褡》等;第三,受青阳腔影响阶段,在灯会中演唱一些折子戏,或清唱,如《织锦记》中的“路遇”、“分别”,《三元记》中的“观画”、“教子”等等。并取长短句改为七字、十字句,逐渐产生了起板、落板、平板等板式结构;第四与说唱词话相结合,名为“唱新闻”,把当地发生的新事编成说唱材料,如《张结和休妻》、《余老四反情》、《张朝宗告曹》、《曜宗福告霸费》、《乌金记》等,已形成整本大戏规模。
黄梅戏在皖西各县落户以后,因受方言影响,各县声腔略有差异,出现了各县腔调的专名,如望江县叫“龙腔”,太湖县叫“弥腔”,还有叫“江南路子”,或许是东至、青阳一带的黄梅戏声腔。怀宁县地域稍广,运用安庆官话演唱,称作“怀腔”、“府腔”。近二百年来,怀宁有徽调、京剧的传统,表演形式较灵活,声腔变格较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影响也广,为今日的黄梅戏显示出广大观众所乐意接受的特色。故戏剧界舆论大多数承认“怀腔”为历代黄梅戏的正宗腔系。
太、望、宿等地方言不会发翘舌音,“是”、“似”不分,特殊方言如“锅”读“wo”、“祝”读“zu”、“学堂”读“he堂”、“人”读“宁(音)”等。如在戏剧科白中出现,必会引起哄笑,影响演出效果。安庆官话这方面问题较少。安庆市、石牌镇两地“汪、占”等字"an、ang”不分,以及安庆人读“去”为"ki”,念白中已改掉。怀腔得天独厚之处在于:她的所在地自阮大铖倡导了“皖上”昆腔以后的3百多年,一直戏曲活动频繁;徽剧这个风靡全国的大剧种发源于石牌,又在怀宁县境内,原怀宁县治安庆城徽剧班社直到清末民初还有演出。辛亥革命后,安庆市京剧戏院纷纷建立,京、沪、苏、杭等地京剧团来此巡回演出一直不断,民国3年,望江同乐堂京剧团成立并首演于石牌,怀腔艺人随时可以向那些大剧种观摩学习。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及至舞台陈设都有借鉴之意。这些条件是其它兄弟县所不能具备的。
光绪五年八月二十九日(1879年10月14日)上海《申报》载:“皖省北关外(按指安庆北门集贤关外),有演唱黄梅戏者,1班有20余人……,惟正戏后总有一二出小戏,花旦、小丑演出,百般丑态,与江省之花鼓戏无甚差别……”说明在光绪初,黄梅戏已经在围着安庆城四周转唱。这20余人的黄梅戏班,就是县城安庆近郊的草台班子。
民国15年(1926年)秋,丁老六首次带班进入安庆城。因黄梅戏要遭反动军警的禁演,他们就在居民院落或人家里演唱。年冬,丁的好友葛大祥代租了吴越街中兴旅馆二楼,在楼上演出。不几天,北洋军警发觉,认为“有伤风化”,把丁与葛抓去。后在法庭上据理力争,又得到观众支持,才无罪释放。这以后,仿效京剧做法,演员取艺名出海报,在安庆公开演出。但由于反动军警每日逼交“娱乐捐”铜钞十吊(约合银币3元4~5角),唱戏收入不够支出,半年后退出安庆。
民国20年秋,丁老六率领王鑫泉、潘孝慈、蔡天赐、曾振祥、田德安、田德胜等,随水灾灾民再次进入安庆,在“白日青天”胡春甫舞台演出。接着有名角琚光华(原桐城双喜班班主)、琚诗云、方立堂等加入。民国22年7月,国民党军警又以“花鼓淫戏”罪名抓捕,被迫撤出。民国25年农历元旦(1936年元月24日),丁老六、琚光华、潘孝慈、张小怪等人租了胡春甫衣箱,在上海“九亩地”的舒乐茶园演出,以后移至陆家浜、太平桥及新北门的月华楼献艺,前往演出的共有30多人,演出时间近20个月,至民国26年10月,日军飞机轰炸上海“大世界”等地,人心惶惶,不得已离沪返里。
这次赴沪演出,收获很大,和评剧(蹦蹦戏)、越剧、扬剧、淮剧接触机会多,在音乐、唱腔、表演、舞美诸方面,学会了很多路数,还移植了《宏碧缘》、《文素臣》、《合同记》、《秦雪梅吊孝》等一大批剧目,学会了连台本戏的“幕表戏”。
自《申报》光绪五年(1879年)披露安庆市郊黄梅戏演出活动起,到1949年怀宁县(包括安庆)全境解放,前后70年间为怀腔唱腔、科白形成固定格局的阶段,为黄梅戏发展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奠定了基础。“文革”以后,戏剧界已有不成文的规定:黄梅戏腔白,一律以安庆官话为准,外地人学黄梅戏,先要学安庆方言。
从黄梅戏班社数量、规模、演员人数及演出水平来看,怀宁亦较兄弟县知名度高。最老一辈的如白云芳、昝双印、产成义、程九香等,主要活动都在清末民初;民初至解放时,人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著名的戏班组织者张光友一生组班几十个,有的说上百个,最著名和比较著名的演员,入他的班社者达200多人,如名演员潘泽海、潘璟琍父女、田玉莲、柯剑秋等都系怀宁人。林中元、江月明、李来狗等名伶虽不是怀宁人,但从艺活动大部分在怀宁境内。严凤英少年时代在石牌接触黄梅戏达3年之久;王少舫自1937年即随南京市京剧团王明山班来安庆长期定居,自1937年与黄梅戏班同台演出,以后转而从业黄梅戏,其妹王少梅亦是如此。他们都拥有怀腔功底。清光绪时创建的怀宁罐子窑科班也培养了一批黄梅戏名角。
“无石不成班”,在现阶段黄梅戏表演团体中,仍得到充分体现,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著名演员黄新德是怀宁温桥人,其他如陈小陈、查瑞和、潘霞云、戴金和、陈金根等以及安庆市的几个黄梅戏剧团演员有一大批都是怀宁人。
(三)昆剧
元末阮大铖,为昆腔“皖上”派创始人。其所撰昆曲9种,撰书地址多在怀宁境内。如《燕子笺》就自署“百子山樵”。其家班伶工,代有口传,在家乡招雇青少年到南京亲自培训。弘光小朝廷坍败,阮本人降清倒毙,其家班子弟亦有不少回怀宁原籍,在安庆城昆班登台献艺,多为顶梁角色。时怀宁学习昆曲风气甚盛,成为清乾嘉徽剧正式源头之一。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山东省曲阜孔府家班派教习陈秉法(名彩臣,怀宁人)携钱百贯,来家乡招募演员,应招者有李占帝、潘二六、金花官、汪八官、张正官及教习肖望江共6人。除肖外,演员5人均系少年。时孔庙所习系社昆,唱戏主要为祀孔,必习“雅部”乐无疑。
(四)京剧
京剧在怀宁史迹斑斑。辛亥革命后,在安庆城居戏坛霸主地位。那时徽剧悄然无声,黄梅戏禁止上演。民国初年,安庆城建立了不少戏园,借客籍京剧团演出。程小苏在《安庆旧影》中说:“旧剧多为京剧,所演者皆为神怪剑侠儿女色情之事。”民国20年大水灾,次年城内“双城社”和“国剧研究社”联名主演《六月雪》、《虹霓关》《钓金龟》、《天霸拜山》等剧,将收入赈济灾民。民国23年(1934年)创立了“安庆国剧研究社”,在钱牌楼世界大戏院演出京剧。除抗战中沦陷7年外,演出场所达24处之多。其中较著名者有:新舞台、爱伦大戏院、皖钟大舞台、华林大戏院、新生剧场、黄金大舞台等。抗战胜利后至解放初,也有皖钟、社会、安庆3个京剧班。其中皖钟大舞台在民国25年前后,曾由温桥乡新阳春京剧班班主曹岚溪掌班。
今怀宁境内,京剧班社经常演出,每台口多是演4本,每本戏银币20元左右。民国3年望江人徐祖喜、郭麻子、荣老等创建京班“同乐堂”,在石牌开“大戏园”卖票演出,约1年解散。一些演员到下石牌孙家祠堂黄梅戏院下海,“京黄同台”,角色有张桂珊、陈宝鸿,周和义、王少梅、陈炳炎等。民国9~14年秋,县人所组建的职业班子有“大四喜”与“新阳春”。“大四喜”班主开始是秀山人丁仁思,接着是温桥陈朗照。抗战胜利前夕,安庆人杨国章自望江金堤成立国章京剧社,以陈朗照为班主,至民国37年陈故解散。“新阳春”创建于民国11年,班主曹岚溪温桥人,民国25年左右曾一度入安庆城掌皖钟大舞台班,民国36年停业。
怀宁人民虽然爱好戏剧,但在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卖艺困难,收入菲薄,所以“跳槽”现象严重,朝秦暮楚。同行是冤家,陈朗照、曹岚溪同乡同村,同时组班,但彼此并不协调,10余年间,“打对台”的事有好几起。但也有配合好的,如三桥程家、曹家、谢家,温桥何家等祠堂唱谱戏,都是两班人马同请,演出效果很好,每场观众都在数千人至万余人,在当时是很轰动的。曹岚溪班子里外县艺人较多,又曾登过安庆舞台,声誉比陈班大,活动范围也大,曾下过芜湖、南京,上过九江、汉口,又驰骋于江南徽宁池太各府,算是乡班中的佼佼者。因为是在杨月楼、王鸿寿、夏月润的故乡,角色大部分都有过硬本领,特别是武戏十分出色。如容和胜、张桂珊、陈刘根等,被誉为“叶把大刀”名手(擅长关羽戏),名字就连接杨月楼等大师之后,可见其功底非比一般。因京剧戏金很高,台口时断时续,艺人们为了糊口,被迫改行唱黄梅戏,戏金低,但写戏成交容易。京剧颇有名气的角色,建国前就已改行的有:王奎应、陈华轩、黄远来、华协和、王剑峰等人。
(五)夫子戏
怀宁的夫子戏活动范围小,仅在洪镇、三桥、皖河等区。历史渊源可溯到徽剧早期或昆剧盛行时期(明清之交)。“夫子”指“武夫子”关羽。把关羽推向“夫子”(圣人)位置始于元朝,以与文圣孔子并列。相传关羽出生在农历5月13日(—说名“磨刀洗街日”)。怀宁东南各地,纷纷在这一天为关夫子祝寿,规模小的请和尚、道士诵经,做“关帝会”;规模大的就唱“夫子戏”。夫子戏角色有专门业余演员扮演,代代相传,其盔头、靠蟒、大刀,有专门衣箱保存,连同配角关平、周仓二人在内。清朝前期演唱材料是曲牌体。1982年在洪镇乡学堂村发现了唱本,老业余艺人杨和尚能演唱。清末民初多半改唱京剧。凡有关帝会的村庄,由艺人到时逐村起唱。台口多的可以提前一两天举行。曲牌体剧本已发现的有《挂印》、《挑袍》、《过五关》、《训弟》等折。改唱京剧后,绝对禁忌《走麦城》。
(六)、牛灯戏
牛灯如按采茶调到地花鼓,由灯会搬上舞台这一发展规律,牛灯只是戏剧之前奏曲。故所发现的较古的唱辞,也是“唱灯”的材料。牛灯之所以未能进入舞台,很可能是受其道具所制约。牛灯体积庞大,不说草台,即使是京剧舞台亦无法运转自如。但若去掉灯牛这一道具,只用虚拟动作作象征性表演(如同舞台驰马),则失去祈午报赛之直观感,农民不欢迎,故一直停留在灯会阶段。民国34年七夕(1945年8月14日)稍后,上海张氏“四美堂”在桐城演《牛郎织女》,牛郎赵韵声带真水牛出台,牛角挂红,边走边唱。虽然牛性较驯,不曾当台出乱,但效果甚差。故大体积道具实不宜上戏台。
(七)、傀儡戏
即提线木偶,俗名“挖菩老戏”。解放前盛行于王家河。当时王河镇隔河分属潜、怀两县,该戏班在王河镇潜山街演出不衰。有著名技师许文和(约生于清同治十三年,即1874年),怀宁街也有善弄此业者。经常携带戏龛与锣鼓,串乡表演,唱黄梅戏。艺人能演唱全本《花亭会》、《锁阳城》等。提线、打锣与唱白,至多仅2人。1949年解放后停业。1957年8月12日王河镇又划归潜山,该戏失传。
二、剧目
(一)、徽剧代表剧目
《水淹七军》、《六月雪》、《文昭关》、《徐策跑城》、《望儿楼》、《梅龙镇》、《七擒孟获》、《古城会》、《目莲救母》、《安天会》、《李陵碑》、《走麦城》、《孔雀东南飞》。
(二)、京剧代表剧目
《虹桥赠珠》、《三气周瑜》、《挑滑车》、《古城会》、《九更天》、《辕门斩子》。
(三)、黄梅戏代表剧目
《苦媳妇自叹》、《乌金记》、《钓哈蟆》、《闹黄府》、《告曹》、《天仙配》、《戏牡丹》、《牌环记》、《罗帕宝》、《荞麦记》、《卖花记》、《百扇记》、《二龙山》、《新八折》、《瞧相》、《鸳鸯配》、《瞎子捉奸》、《西楼会》、《打城隍》、《赶子图》。
(四)牛戏与夫子戏代表剧目
分别是《尉迟恭耕田》与《挑袍》。
三、剧团
(一)班社
【明末阮氏家班】皖上派领袖阮大铖,能创作传奇,深懂声律,又熟谙舞台表演艺术,在戏曲方面是个全才。在崇祯中期,他自办家班,从故乡江镇、三桥一带招收一批少年弟子,自己执导,家班办得非常出色。后来陈其年称赞说:“金陵诸部歌舞甲天下,而怀宁歌者为冠。”(怀宁指阮大铖,以籍贯称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道:“阮园海家优,讲关目、讲情理,讲筋节,与他班孟浪不同,其所串阮本,皆主人自制,笔笔勾勒,尽出苦心,与他班鲁莽者又不同。故所扮演,本本出色,脚脚出色,句句出色,字字出色。”王阮亭《池北偶谈》还介绍说:“阮的家班能唱昆腔,也唱弋阳腔。”《龙禅宝摭谈》具体实证:“阮园海所撰《燕子笺》、《春灯迷》足称才调无双矣。昔园海降后,从北军为先躯,帐中诸将闻其有《燕子笺》、《春灯迷》剧本,问能自度不?阮即起鼓板顿足而唱。诸将北人,不省南曲,习改唱弋阳腔,始点头称善……”弘光小朝廷败散后,该班子弟不少人回到安庆,都成名角。
【曲阜孔庙家班】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该班教习陈彩臣(怀宁人),曾来怀宁家乡招收少年弟子,计有金花官等8人。
【程秋香徽班】班名“老阳春”,班主程秋香,江镇罐子窑人,除在本地从艺,还经常演出于太平、徽州等府,成为大江南北的一代名师,人们尊称为“大老板”。江南几十个徽班,登门求教者日不暇接。同台戏侣有洪云、尚任、双寿、双庆、双福、庆书、双贵等,皆怀宁石牌人。班龄从光绪二十七年起经中华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历半世纪之久。
【产成义仁义班】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产成义因酷爱弹戏和怀腔(黄梅调),自己起班,起名仁义班。首创怀宁县有组织、有演员、有上演剧目的黄梅戏班。产成义演生角,其表妹潘贤梅演花旦,为怀宁舞台出现坤角之第一人。其余有陈小泽(丑角),杨时忠(花旦),杨恒兴(小生)。戏码有《登舟找子》、《杏姑望郎》、《桂花树》等。产成义自编《苦媳妇自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十分感人。该班活动地点遍及怀宁四乡,剧目都是民间故事,容易引起观众感情共鸣。前后演了20多年,至民国4年(1915年)解散。
【陈朗照大四喜京剧班】创办于民国5年至10年年间。首任班主丁仁恩,三祝乡人。约在民国10年由温桥乡陈朗照接办。至民国14年时,已成为有伶工五六十人的大班;并招聘一批名角:张桂山、陈刘根、陈保鸿、王奎来、陈金奎、陈炳炎、黄远来、王奎应、吴湘云(女)、周和义、周鸿奎、“九头鸟”、“荣老”(人称“活周瑜”)、“短腿”等。除在县内演出外,还沿江上下在九江、安庆、大通、铜陵及江南各地巡回演出。民国14年孙中山先生逝世,举行“国葬”,该班在三桥望花墩老戏台演出,为三桥区署抓散、斗殴,班主陈朗照被捕,班子解散。数年后,原班恢复,内班主易为杨秀章,陈朗照从江南归来,当“外班头”。民国27年随县政府迁至上石牌开“戏院”,但为时不久又复转望江新坝仍巡回演出。至1949年10月,陈病死,班社解散,班龄近30年。
【张光友全福堂黄梅戏班】是民国时期,怀宁县黄梅戏班创建最早、规模最大、角色最多、演出时间最长、声誉最高的班社。约在民国10年前后组班。开始组班时角色有昝双印(花旦)、丁老六(花旦)、田德胜(老生)、柯三毛(小生)等人。到民国14年,班子已由“三打七唱”发展到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大小剧目都能演的大班子。民国19~26年演出活动最为频繁,每年新春至插秧前,7月中旬收割后至年冬,一年两度梭巡于怀宁、枞阳全县,桐城南乡,潜山东乡,望江北乡一带;也渡过长江,歌舞于东流、至德、青阳、贵池、铜陵、大通等地,名噪大江南北。班主张光友不抱门户之见,哪里有名角,往往不辞奔波之苦,登门罗致;每到一处,访到有行家,就设法邀请登台“打泡”,转移以后,若不愿留班,即预定后会。在三桥一带演《告曹》时,想配齐“八大经承”,就在当地找嗜戏青年顶配角。不少人受此鼓舞,后来就成了半职业班社演员。可以说,民国时期怀宁县黄梅戏名伶,除极个别者外,都曾在张光友班盘桓过,至少搞过客串。据统计,至建国前止,约25年内,张班搭班名角约有200人。
民国14年下半年,京剧“大四喜”班解散,其中角色王奎应、黄远来、华协和、陈刘根等人参加了张光友黄梅戏队伍,搞“京黄合演”。把黄梅戏《二龙山》改编成“京黄合剧”,试演后深得观众好评,以后就成了黄梅戏保留剧目。
抗战开始后,演员一时风流云散。民国34年(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四方精英全部涌往安庆,翌年,安庆一下子创建4个黄梅戏班,一是西门外太平寺黄金大舞台;二是吴越街民众剧院;三是钱牌楼胜利剧院;四是人民路新生剧场。4个班共推张光友为总班主,民众、胜利一直到1949年才解散。
【罐子窑黄梅戏科班】罐子窑建国前是个“戏窝子”。20年代初,民间艺人程荣欲开科带徒,教了6个黄梅戏徒弟:潘犹芝、汪苏弟、汪芳举、何希圃、何慕全及×××。程有一担衣箱,结合说戏、排戏来练基本功,边学边演。因演员太少,故只挑出场角色少的戏教,演员一专多能。时流传“罐子窑班子三本半戏”,即指《花亭会》、《双合镜》、《珍珠塔》三本加《西楼会》一折。
约在民国17~18年间,班子逐渐向月山、黄墩、温桥、洪镇一带靠山地片演出,赚钱解救灾民,也借以扩大班子影响,不少老年人反映,在少年时第一次看到的戏就是罐子窑班子唱的《打红梅》、《送香茶》、《劝姑——讨嫁》、《花亭会》等,并都能指出各剧的角色及饰演者。
到30年代,该班大有发展,一分为二:潘犹芝领班的有小花脸何世勤,花旦程正弟、吴章送、程芳满,老旦何台,花脸吴作权等;汪芳弟领班的有老生汪芳举、王成根、刘巧生、花旦刘芦根、产乐、花脸何希圃、鼓师刘圣旺等。并邀来大名鼎鼎的郑绍周、查文艳(查正二)、王玉昆(杨狗)、韩家松、陈根保、韩少卿(三毛)、潘成香、贾三桂、江月明(望江人)等蹲班演出。剧目也日益繁多,除“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帷”外,还移植了《玉鸳鸯》、《孟姜女》等兄弟剧目。特别是郑绍周、查文艳从上海带来较为先进的化装、服饰及演技,大大丰富了舞台活动。演出范围也逐渐走出县境,而巡迴于大江南北。
(二)石牌黄梅戏戏园
民国27年(1938年)5月,石牌绅商组织了一座黄梅戏园,设在石牌陈氏新祠堂,营业大权操在两个劣绅刘宗武、王子银手中。剧场设600座,长条凳,售票演出,客满就售站票。票价前排20个铜板,后排15个铜板。设备简陋,汽灯照明,日间不演,夜晚演出五六个小时,到夜两点后散场。民国29年,伪怀宁县清乡大队长郑海澄夺去原有戏园,另假陈家老祠办京黄合演剧院。每晚大小戏都唱,票价增至前排每座30个铜板(合当时壹角钱)。其演员,黄梅戏有丁老六、郝季球、王玉昆、潘犹芝、韩家松、韩少卿、江月明、桂月娥以及桐城角色数人;民国29年后加入京剧演员有陈宝鸿、陈金奎、陈秋香、华协和等人。名角多曾到此献过艺,严凤英开始接触黄梅戏也在石牌。上演节目,黄梅戏常演《小辞店》、《山伯访友》、《天仙配》、《桂花树》、《乌金记》及折子戏《送茶》、《西楼会》、《难民自叹》等,还演出过连台本戏《秦雪梅》、《合同记》、《二度梅》等。由于表演身段、舞台道具等方面比农村的露天草台演出有很大改观,故深受观众喜爱。剧目上演较宽,可以几个月不演重戏。京剧有《打渔杀家》、《贩马记》、《古城会》、《长坂坡》、《借东风》、《跑城》、《回荆州》、《空城计》、《破洪州》、《马前泼水》等。民国34年日军投降后,无防空之虞,常下乡演出,增加收入,到1949年春石牌解放,前后达11年之久。
这所戏院是怀宁县黄梅戏结束流动生涯,正式驻足城镇的开始。在演出中,使用弦乐与板乐配合,取消帮腔,革新了演唱形式。
(三)业余剧团
50年代初,黄梅戏业余剧团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据1952年县文化馆统计,全县计有业余剧团312个(含广圩区及皖河农场),石牌镇尚有业余剧团2个。到1985年前后,全县仍有业余剧团150个。演出剧目,除传统黄梅戏外,还有大量自编自演的折子戏,内容反映土改、参军、大生产、贯彻新婚姻法等。后有不少业余剧团转为半职业剧团,农忙务农,农闲外出演出,足迹远至江西、湖北省及江南部分县。60年代初,严控古装戏演出,业余剧团大量缩减。“文革”期间,用黄梅戏唱样板戏,业余剧团又一度活跃,各地出现不少“活杨子荣”、“活阿庆嫂”。有的业余剧团,远征数十里为毗邻公社、大队演出,只供伙食,不取报酬。80年代后,传统戏开禁,皖河、黄龙、洪镇、三桥等区,文化站有专门戏曲干部辅导,不少业余剧团生机勃勃,活动于全县乡村及湖北、江西一带。
(四)专业剧团
怀宁县黄梅戏剧团于1949年9月成立,是全县唯一的专业剧团。1958年,剧团成立党支部。剧团任务:立足石牌,面向全县农村,上山下乡为工农演出。1958年,安徽日报报道了怀宁剧团“一条扁担挑遍全县”的事迹,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的嘉奖。1960年,怀宁剧团出席了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被授予“先进单位”称号,出席会议的代表胡乡帮受到周总理的接见。
“文革”期间,怀宁剧团改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文艺工作团”。除上演几个“样榜戏”外,其余全是快板、顺口溜、对口词、表演唱等等;一批艺术骨干被打成“牛鬼蛇神”,或强行调出。粉碎“四人帮”以后,拨乱反正,艺人重上舞台,优秀传统剧目陆续与观众见面。1977年恢复上演第一台传统剧目《十五贯》。1980年11月,文化部李恢强、省文化厅戴岳、行署文化局胡超群等领导来剧团视察,观看了《胭脂》,一致好评。李主任,戴厅长分别题词勖勉。1981年上演刘云程编剧的《失刑斩》,载誉一时。1982年剧团首次入川演出,经重庆、内江、成都、资阳、简阳、德阳、绵阳、广汉、什邡、鼓县、灌县等市、县,历时7个月,每到一地,都受到欢迎。《重庆日报》、《四川工人报》、《成都日报》都发表评论文章,热情赞扬,充分肯定。同一年,北京计划生育中心的电视剧《新婚配》摄制组特邀占仰、刘平参加拍摄。该片在泰国召开的世界人口会议上播放。1980年,《家庭公案》、《血冤》两剧,由安庆电视台录制,在全国中等城市播放。
40年来,怀宁县黄梅戏剧团,采取代代相传、以老带新的方法,陆续培养名伶新秀数十人。上演的传统剧目,凡建国前演出过的几乎都上演了;移植的剧目计有《十五贯》、《碧玉簪》等127出;新编现代戏《党的女儿》、《夺印》等49出;由该团自己创作上演的剧目有《十女神枪》(胡超群)、《红岩》、《彭湖赞歌》、《金狮子》、《杨月楼》、《喜逐南疆》、《两代风采》、《失刑斩》、《警钟长鸣》等;另演出样榜戏《红灯记》、《海港》、《沙家浜》、《平原作战》、《盘石湾》等。
四、剧场
怀宁县戏剧演出场所,自明末有阮大铖家班历史以来,300多年,变化极大:在昆曲、徽剧盛行阶段,有名戏院、茶园,多在外地;至清康、乾以后,安庆作为省、府、县所在地,丝管纷幻,始有固定戏院,但不到乡镇。1950年市、县分立,只记现县界戏剧演出场所。
(一)、戏园
【黄梅戏园】1938年利用陈氏新祠堂作戏园。在祠堂中厅两厢房建立舞台,汽灯照明,设座位600个,分前后排。客座系长靠椅,每椅4座。用前排靠椅背钉横板宽约七、八寸,可放瓜子、花生及茶碗。看客边饮茶、嗑瓜子,边看演出。上座率高,迟到观众往往买站票。
【大戏园】1933年冬,上石牌河街(即今河北街),曾开设京剧大戏园,只经营1年多时间,即停办。
(二)、戏台、戏楼
【戏台】即孔雀台,又称万年台(详见文物胜迹节)。
【戏楼】戏楼一般是利用祠堂屋作的,故又称宗祠戏楼。县境内各宗祠不下150个,除红星、巨网外,其余乡乡不缺,山区更多。宗祠中有的设有戏楼,系永久性演戏戏台,但并非各宗祠都设戏楼。设戏楼的宗祠有:三桥陈祠、四松谢祠、小市夏祠、高河张祠、枫林丁祠、石镜查祠、陈祠、长安陈祠、黄墩江祠、温桥何祠、石牌姜祠等。大体是在明清时即已族大丁多,建祠之初或清前期宗祠大修时设戏楼的。
宗祠都是三进屋:神堂、中厅、大门口。大门都是石框门楣石匾书“×氏宗祠”4字。设戏楼的进大门就是戏楼,楼口朝中厅;楼高4~4.5米,木结构,楼面约5×5平方米。楼后距大门壁约1.33米砌作后台,两旁有“出将”、“入相”门。楼两侧有对称的耳房,房门对戏楼开。楼顶有天花板、有桧画。戏楼一般能容站千人。
戏楼只唱大戏,演出次数极少,优先供本族男丁观看。据传以丁祠戏楼演出最频繁。每年冬至节,各类读书人(童生、秀才、洋学堂学生等),族内有人中科举、升官以及族内官绅庆寿取匾等均可在戏楼唱戏;此外,祠堂进木主,大修落成也必唱戏。
(三)台基
为选择一个固定的唱戏地址,地方群众挑一土墩,加以夯实称作“土台基”。正方形,边长约6米,台面边长约5米,高2.5~3米,基面平整。唱戏时,台基可搭成木板戏台。后台用板隔开。全县土台基计有:三桥乡望花墩、社坛岭、石镜乡海螺山、江镇乡刘远桥、温桥乡清河下街、社司庙、龙门坦、上石牌筲箕山等地。
(四)草台
即随搭随拆的流动戏台,包括有土台基在内,草台又有京、徽剧草台、黄梅戏草台之分。
京、徽剧草台,台面用三铺楼板拼接,长6~7米,宽4米,台面矩形。台基柱8根,中间架横梁,接头两铺多用双梁。立柱须选粗直杉木,长6米,直径不少于10厘米,用粗麻绳或铁丝捆扎。台板用阔松木楼板或老屋大门,要求台面平整,结扎稳固。台顶用土老布遮盖,防阳防雨(短时)。谱戏、寿戏,棚顶多用彩色布。
黄梅戏草台比京、徽剧草台简陋,铺板两铺,只须立柱四根,若无土台基,后台可紧靠山墈高墈而成。
草台无布景,道具亦用一般家具。后台隔板上多糊纸,写些诗词点缀。台前两柱,有对联一副,多请名手撰写。
下一篇:第五节 电影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