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音乐
(一)民歌
全县民歌,大致可分3类:山歌、对歌、小调。其共同特点是有韵律,能按谱歌唱。解放后旧民歌大都失传,少数留下曲谱,也有改动,原歌词全废。
【山歌】调门简单,曲谱单一。解放前农民所唱,且只限于插田、耘草,有“插田不唱歌,蛤蟆吃稻棵”的口语。旧时整个夏季,田野山歌此起彼伏,究竟有多少,谁也说不清。内容多是男女爱情,也有少量叙及劳苦的,如“面朝黄泥背朝天”。歌词或伦俗,或雅洁。现选录一首如下:
亲干妹妹白脸腮,十五的月亮挂山排。月亮白白做不得事,照我洗脚上床来;上床来,月到床沿帐子开。
三尺白绫剪子裁,缝件围裙上锅台。一转转到灶门口,一在(方言)锅烟洒胸怀;洒胸怀,打破锅(谐音“哥”)心扫黑灰。
小郎黑黑是檀香,乖妹白白纸一张。檀香黑黑要钱买,白纸无钱讨一张;讨一张,讨张白纸裹檀香。
亲干哥哥拉什么太(音呆),檀香只能挖棺材!白纸铺在香案上,十八学士把笔开;把笔开,文武百官一起来。
亲干妹妹拉什么太,白纸只能画灵牌!檀香烧在香炉里,一在青烟上天台;上天台,王母娘娘下凡来!
【对歌】调门简单,曲谱单一,是樵牧儿歌,必须选定对象对唱,但一出口就骂人,故不举例。
【小调】约数十种,旋律不繁,歌词简短,但音节优美。属妇女闺门音乐,民间歌人多不传,仅传三桥程翠花一人。小调有:《孟姜女哭长城》、《我爱我的郎》、《洗菜苔》、《月亮渐渐高》、《寡汉调》(“出门三五天”)、《手扶栏杆》、《打牙牌》、《五更鼓》、《调兵》、《梳妆台》、《哭郎》、《叹妹》、《油莱开花》、《雪花飘飘》、《正月是新年》以及僧道《赈孤调》等10多个最流行。音节铿锵宛转,曲中多用衬字,如“咿呀”、“喂”、“哎哟”等等。歌词绝大部分说唱男女爱情,但雅洁与秽亵与共。抗战中,民间歌手用旧曲调填新词,编出《送郎参军》、《调兵》等,歌颂抗日,思想性好。解放后有歌手用旧曲唱新词,至今未绝。港片《三笑》,用的就是《五更鼓》曲牌。
(二)大鼓书
民国29年左右,石牌地区始有大鼓书。说书人系新坝(今为望江)吴子亭、钱良福。34年抗战胜利,始经常开坛,听者众。皖河乡前进村钱谱狮拜师从艺,至37年,同村青年钱俊亦操此业,说唱范围不断扩大。解放后,钱俊对此精益求精,声誉雀起。能根据故事中人物的身份、性格,揣摩其应有之声音笑貌,力求把书中人物说活;他能说旧小说30多本,最拿手者为《五虎平南》、《薛刚反唐》及《说唐》3部;并自编《除四害》、《发展养猪》两本。除在石牌地区演唱外,足迹遍省内二、三十县,远至江西、湖北两省。已授徒近70人,其中该地13人。他曾出席地区先代会2次,省级1次。
(三)乐器演奏
民国时期,县内民间乐器极多,除簧乐外,管、弦、打击乐器几乎村村不缺,或全有,或具其中一、二类。演奏人员有农民、小知识分子、迷信职业者(和尚、道士、算命先生)及优伶等。而吹打技术高妙的,大都与宗教迷信有关,常见的乐器,几乎全蒙上迷信色彩;另一使用场所,是戏剧舞台。
【琴】清末民初,操琴者多习京胡,除京、徽舞台外,多为稍懂京剧的知识分子,尤以学校师生为多。名手陈宝珊,系京剧演员陈炳炎之兄,抗战中在武汉,以善操京胡被国民党授予武官,很快便提拔为团级干部,解放前夕随军去台湾。学生黄时哲、教师程同颉,也有一定造诣。剧社琴师曹心泉,流誉省内,30年代后,学二胡人数渐广,其中技术精湛的多在“算命先生”中。如江镇的占麻子(痘疤),每到一村,板胡如泣如诉,似为贫苦农民倾吐不幸命运。因此,人们一致说他“算命灵”。至于古七弦琴,民国四年《怀宁县志》仅提到清初汪之顺工此。民国时安庆一中教师杨贤浩,五横乡人,家蓄古琴,能弹《平沙落雁》、《关山月》、《渔歌》等曲,1956年中央民族学院查埠西教授特来省电台请他广播演奏,并灌唱片。惜琴已失去。
【喇叭】少数农民专有的副业。旧社会认为吹喇叭是贱业,人不肯学。据说喇叭易学,叫做“千日胡琴百日箫,当天喇叭吹着跑”。吹喇叭只限于几个场面:进香打醮,春秋祭祀、丧礼、冠礼(响号)以及灯、会中的神龙,平时绝不乱吹,喇叭只是独奏。
【笛、箫、锁呐】私塾、学校学生多爱吹笛或箫,但司者不多,亦无名手。农民中吹笛者,多是为与十番锣鼓、锁呐伴奏。赛会中的“醋檀”,必用十番锣鼓,再配以笛、锁呐各4人合奏,调门简单,音韵很美。冠礼中也有应用者。此外,笛子在祭祀中也用以配合赞礼,谓之“小乐”。旋律简短,反复吹奏,音韵悠闲。故笛、锁呐与喇叭均有专用性质。
【锣鼓】农村中使用最普遍。龙灯、庙会、僧道斋醮坛场,农历正月初七、元霄,必用锣鼓。锣分大锣与钉锣,直径从5寸到1尺以上;鼓分中鼓、脆鼓,脆鼓皮径仅约2寸;再配以铙锣与镲子,就算一副完整的打击乐器。其节奏各有配合规律,有一定牌调。如舞狮与死人“迎七”,同是以大锣铙锣为主,如不按牌调敲击,则犯大忌。打击乐奏技精熟的,音节铿锵,令人神往。除舞台乐队外,以僧、道技艺最高。主乐器舞台为鼓,僧、道吉坛主掌钉锣,丧坛主掌铙锣。至宗祠野祭及灯、会、导神,还必备大锣至少1面,最大的径可二三尺,两人抬行,名“筛金”。大姓宗祠还有凹凸铜锣2~3面,中央凹凸,凸面径约1.2寸,深约半寸,不知其名,与大锣配合,发声为“叮冬乒乓”,敲击时亦有一定音色。
【连箫】即连湘。以寸径的竹子制作,长2尺多,从中挖空3至4截,两面对称,再以铁丝穿铜钱9或12串,每串三五枚,摇动时铜钱戛击,窸窣作响。用来击节唱小调,右手持箫击左膀,腕、肘臂、肩各作一拍,周而复始。中青年妇女沿门卖唱,或一人或三五成群,县内仅皖河一带有,多在新年或“逃水荒”时表演。
【渔鼓、简板】渔鼓用竹段2尺多,直径2寸左右,一端蒙蛙或蛇皮。简板用檀木或樟木削制,俗名“夹板”,外加铜镲1面,以竹筷敲击。贫苦农民持此沿门卖唱。所唱都是黄梅调,少数人唱道腔。击镲奏过门,简板打节拍。
【散子】叫花子唱《莲花落》所用,亦称莲花落子。用竹片一串,长、宽、厚约为3:0.5:0.1寸,一端钻孔串联,外加竹筒一方。群众口语“散子花儿开”即指此。
【木鱼、银铃】比丘尼化缘唱道情,用以击节。银铃极少,除是2人同行,各司一具。唱腔一般是“南无阿弥陀佛”。有词且音韵优美者,举“成仙”一阕如下:天河上,九个湾,九个滩(呐),九棵(么)树木在中间。九棵树上结桃子(吔),九个(么)酸的九个甜。仙人摘把何人吃(吔),何人不吃自己吃,自己吃着成了仙。
综观民间常用乐器,作用约可归四类:一是伴唱,如京胡、二胡、笛、箫;二是独奏,如喇叭、琴、箫、笛;三是奏过门,如琴、锣、鼓、锁呐、渔鼓;四是击节,如脆鼓、莲箫、简板、散子、木鱼等。另有特殊作用者喇叭、锣鼓,用来表示队伍的行进,远至千百里亦不可少。音色虽然不能与专业媲美,但其中不乏高妙音乐,惜尽失传。其存在意义,充分渲染出旧社会迷信风气与艰辛生活的场景,不过是“苦中作乐”,是当时社会的又一幅具体图象。
二、游艺
(一)庙会
起源不可考,或系傩戏之发展,目的在于“春祈秋报”,祈求人旺年丰。每年春三、四月,秋八、九月,农隙中举行。高河大王庙、石镜姚显庙、平山包公庙、洪镇汪公庙、黄墩方安塔、小市楚王庙、江镇相公庙活动最多。其形式:每自然村出一名目,叫一班,大村多至二三班。由各庙祝联系,愿助会者先挂号编队。所历村皆设案接驾,行程多者连日举行。班数自数十可达百余,绵延数里。节目专一不变,故能愈演愈精。
各村接驾须择平场一两亩面积以上。驾上前楹撰联,中堂多书《大风歌》或视庙神择古诗文合适者书写。备香褚爆仗及红布彩,彩长尺余,宽二三寸,每班发给一条。会班到接驾不表演者,必遭观众唾骂。庙会项目计有:
【五猖】每班9人,著“猖衣”者5人。五猖或曰指五通神,或曰指某朝五兄弟,强梁一世,后皆封神。其班,首为“地方”,白长衫、白高帽,帽筒四方,前有“一见大吉”四字,抱雨伞,高筒靴,默然前导。此系天神,细审其著靴怀伞,示祈雨之意,是否雨师萍翳?次为“土地”,乃社神,戴半假面,仅及鼻梁,手持尘尾,黄直裰。每前行一步即回首点头数下。第三人少女装束,微笑,步履自如,俗唤“叉脚婆”,实即海妖夜叉。又次少男,敝衣,腰束草绳,破帽破蕉扇,面上乱涂“我是王八”等俗语,左右跳跃,以扇击观众,俗呼“跳跳鬼”,实即“独足山魈”。此两凶神,因成年人不肯扮,故令少年为之。祀此凶神,为保人口平安。后续即五猖,红呢战袍,盔头假面,最后一人黑面凶恶,上下颚活动,双刀过头顶,跨跃前进,名督猖。第一人手持短柄小牌,上书“国泰民安”等字样;次者左手持木鸡,右手司刀;又次左执爵,右执壶,作注酒状;第四人胸前挂大腹,脐带长尺余,两手分持之,有的尚挟两小儿扶掖,据说扮此角者多为祈子。四人步度极大,举步甚慢,每步约停10秒种左右。庙会中猖最多,达百分之七八十,迷信意识亦最浓。
【醋檀】2人用彩杠抬锅1口,锅中注醋夹碎砖数块,锅下用香炉焚真檀香,清芬远射,后伴十番锣鼓,无它表演,亦是虔心敬神。
【三仙】连驾驭人高一丈余,驭人面露在仙象腹部。三仙均着白麻衣,身骑仙鹤,头系纸壳盔成:一人额特长,如常绘寿星;一人头微偏,张口伸舌数寸;一人前顶留髽,后梳细辫,笑靥甚深。鹤翎用粗竹片,驭人双手扶之,翕张作舞姿,偏头者穿行于余2人身畔,似耳语,幽默有致。其名分别为“活无常”、“死有份”、“无二鬼”。
【推车赶会】一人扮青年女郎,戴头饰,梳髻系耳环,下系彩裙、绣鞋。一人短衣草帽,挂须,双手持绘有车轮之方布,夹女左右,至驾前后挪荡。女子唱小调或黄梅戏或道腔,后以锣鼓配合表演。
【翻天蜃】俗名“夹蚌壳”。两青年一扮渔翁,一扮“蚌精”,女妆敷粉、梳辫、彩衣裤,双手持纸扎大蚌口沿,蚌糊黑纸,能启闭。渔翁短髭破帽,系草腰带、穿草鞋,双手举网。至驾前演网蚌动作,以锣与小钹击节伴舞,极其诙谐。
【神龙】首尾装龙形,中间9至20余节不等;双龙班极少,多为9节。龙衣用青、黄、白,忌赤。舞人裹巾,短衣缠腿。演于驾旁平地。短者难舞,双龙舞姿一致更难。艺精者9节能蟠3屈,远望真有飞腾之势。龙会班数仅次于猖。伴奏乐器必有喇叭。
【狮】舞扑套数较新春登门演出者为少,如蟠戏球、就地滚皆不演。
【大头和尚戏柳翠】和尚戴笆斗,眼、鼻、口开孔,画线眉,装义鼻双耳,口缘涂朱,口角上翘作笑脸,穿长衫。柳翠俗讹为“细头翠”,故择头型小者扮,紧束包巾,著紧身花裤褂以显其苗条,手持摺扇。表演调情场面,得便时,女以扇敲和尚头,“咚”然一声,观众捧腹。乐器均用小锣、镲子、脆鼓。
【戏叉】8至12人。木棍两端裹铁矛,贯钢片三五片。舞动时咔嚓成声,动作一致,气氛极壮。表演人多赤膊短裤,腰扎板带,响叉随身滚动,绕颈历背,穿腿缘臂,可以放手以肢体扭动使叉,精妙无比。
【五马跑曹】十四、五岁少年,戴红缨帽,持红绦马鞭。马全长2尺余,从腰中分两节,系表演人腰际,马颈有铜铃。5少年呐喊喝道,在驾前作五角星线型奔跑,挥鞭不已。“跑曹”一说是“破曹”,系马超兄弟战曹操故事。
【花子赶会】共7人,1人女扮,戴破花帽,系旧勒额。男扮者破瓜皮帽,旧短衫裤,草绳束腰,手持散子,击节伴唱《莲花落》。1人掌“万名伞”至驾前,居中转轴,余6人绕伞齐步,边走边唱。
【台角】钢筋所扎支架,左右对称,高约1丈。对称支架顶各有一活动钢圈,两鲜衣小儿对坐两圈中,面相向。至驾前,两儿自由翻圈,悠然吃果饼。因捆扎牢固,且有坐椅,故无滑脱、疲劳之虑。演毕过驾,即拆卸负行,通体只重百公斤。保护人都执顶叉。此戏,明时已有。
【幽秋】钢圈1对,径六七尺,分距1尺余,以钢条焊接之。中设4个吊环,4小儿各坐一环。钢圈另以钢架托起,离地约2尺。至接驾前,保护人用顶叉推钢圈转动,4儿循环上下,皆安坐如堵。或系向儿童乐园租用,仅在黄墩方安塔会场一见。因过于笨重,不常有。每到驾前,台角、幽秋上小儿能得糕饼,算最高奖赏。
【高跷】是庙会最高、最精技艺。双拐8尺至1丈,少数1丈2尺,持粗竹篙保护人一比二三。所扮故事极广泛,常见者:唐僧取经,唐僧双手合十,难度最大;悟空须做些猴动作表演。太白观表,须做醉态,辨认难字态,技最熟者能突然身向后倾,摇头作欲吐状。贵妃醉酒,突出女性娇憨美。八仙过海,多不足8人,唱道情,下以锣鼓配合。黄梅戏重在唱。“翻天蜃”在高空做蚌壳亮扇、渔人撒网等动作;有的甚至退步倒行,保卫人竹篙不离左右。最惊险者为舞狮:两人套一狮皮,动作配合稍一失当,则两人同时倾倒,狮皮又不可脱,故狮舞跷腿多只七八尺。极精妙者敢于双足同时拔地,如跳跃状,观众为之吐舌。故民间有谚语说:“踩高跷舞狮子——险极了!”现高跷以黄龙乡最多。
(二)元宵灯
农历正月初七始举行,十五“闹元宵”是高潮,有的到花朝节还有,俗称“出灯”。以娱乐为主,兼有“祈年”愿望。它和庙会不同处:出会必以日,出灯必以夜;会的演技在人,灯的艺术首先取决于纸扎匠的水平;会系于庙,灯神一律为闻太师,县内无闻太师庙,神象都是当时扎糊,过后烧毁;会只到有会班的村,灯可接受不助灯班的邻村邀请,前往表演。出灯基本是一村一班,但计算单位用盏,如500盏火、1000盏火等等。三桥乡“十八庄”灯会,远近闻名。
【龙灯】装饰比庙会神龙华贵,多用青、黄、玉白、酱等色绫缯作龙皮;龙体都很长,没有10截以下的,每截燃烛1至2支。抗战前数年,龙眼及尾上龙球已有安装手电筒电子的,在烛火中精光远射,颇觉动人。龙分勤龙、懒龙,懒龙不舞勤龙舞,但也只是头尾舞,龙身不能动。龙灯伴奏乐器多用两副喇叭。
【狮灯】和出会一样,但前有一人执双球前导,作“蟠球”舞;球内亮烛,灯罩能转动。
【黑五猖】只限5人,涂面,一律着黑色便服,不戴帽,扮者都为少年,手中或持响叉,或捧莲灯。在各村祖堂能与为首1人简单对话,似发布战斗命令,然后作5角星线型跑动。
【五兽】彩扎,俗称“麒麟狮象犼”,实则为麟、狮、象、虎、豹。犼或系“虎”的方言。每兽腹内燃烛2支,头内1支。分由5人持行,着对舞斗,一一斗毕方离去。斗技极简。
【六畜】彩扎,形象近似程度视扎师艺术水平。每畜腹内燃烛1~2支,按顺序走过场,无表演。
【五马破曹】装束同会,唯马用纸扎,前后各亮1烛,表演也走五角线,手提鞭吆喝。
【八仙】纸扎八仙形象,8人分举。兰采和烛插篮内,铁拐李灯挂杖头,张果老灯置药葫芦内,何仙姑灯置莲花内,余人灯均在胸前。依次走过,无表演。
【取经】有二式。一式人扮,服装可用庙会所用,每人持莲灯1盏;一式纸扎人持,也是将莲花灯置扎象前胸。工匠巧者,孙猴子双臂可做机械活动,持象人牵绳顿挫之。
【双狮】分头、腹、臀尾3段,各燃一烛。体长3尺余,腹径1尺5寸以上。3段接头系用螺旋形篾丝数圈连缀,4肢活挂,通体摇动不止。斗狮时,头、腹、臀均能扭摆,威武中见轻捷,颇饶情趣。
【彩龙船】纸扎彩船,中空,一青年女扮立其中,两手持舷作荡舟动作,女著花衣裙,唱小调,旁以乐器伴奏。船上烛盘较多。
【挑花蓝】或2人,或4人,各挑花蓝、纱灯,两端燃烛,唱小调。挑者愈多愈生色。
【平台】也称灵台,状如旧式床,长宽相似而稍矮。四周彩纸糊裱,多设花灯。台面故事有“庄王擂鼓”、“骂曹”、“古城会”、“摩天岭”、“破洪州”、“齐王点兵”、“取经”等,人物皆立体像。“摩天岭”、“破洪州”,纸象位置能移动转换;庄王、张飞、袮衡擂鼓,用当时白铁牙粉盒作鼓,纸象两手各绑粗铅丝数寸,后面抬的人用手摇动竹片,鼓即敲响,是取法于木偶戏提线技术。孙悟空两臂能动,极精巧者能使整体翻转。平台灯烛尽量小型的,台面用“窝风灯”。每台灯烛可达三、五十支,用十番锣鼓配合,为灯戏之精彩部分,平台愈多愈热闹。民国23年春,三桥金闸村红鹤嘴灯会,有平台10余台,该村有高手纸扎匠。
【闻太师】形式一如平台。中坐立体半身神像,额前多一竖眼,传说为周太师闻仲,故事源出《封神榜》。这是灯会的最后一班,有马僮喝道,配大锣数面,吹喇叭。
邻村有愿迎灯者先订日期,其报酬或招待肉面菜点,或“换槽”(计所需烛数,予以承担),不取现金。
(三)醮坛焰口
解放前,农村祈禳人畜平安、年谷丰穗,各大村每隔数年必请僧、道打醮(祝平安),分一、三、五、七日,日愈多规模愈大,耗资愈巨。其中含有技艺色彩的,一是醮堂“三天门”彩扎,一是建醮高潮——“出方”,在外场表演放焰口、舞绣球两节目。“三天门”自村中大门、中厅至祖堂,分扎彩门。每门多剪彩云头,点缀彩绘宫、观,每观有佛或真人画相,有的则装立体神像,像前设香烛座,日烧香,夜燃烛,其布局视扎师之技艺。香烛座愈密,则气氛愈浓,乍见之下,确有庄严、浩瀚、缥缈之感。
“出方”在村外平地建7层高台,高2丈余,最上层置椅,安“座花”数盆,以下各层配大鞭及手花筒。出方时先由僧、道舞“鞭球”。球用表芯纸捆扎于3尺长的竹竿上,内藏鞭爆,每个重数斤,径约2尺。点燃后,僧、道持柄端绕臂穿胯,表演舞姿。纸火全燃,鞭爆作响,时间长的约需l0多分钟,迨纸烧完结束。每个僧或道都须舞1个。最后座花,手花齐放,满场银星飞弛。当时手花只是呈竹叶及颗粒状,纯白,吐放时间越早越长,铺洒扇面也较宽。座花能放“七星伴月”、“百鸟出林”等故事,但也五彩色。作为月球的大花团,可上窜二三丈,有小爆炸声。座花最大的径约尺许,吐放时间可达10分钟以上。多个齐放,镁光闪烁,亦极缤纷绚丽。放焰口是建醮的最高潮,都安排在最后一个晚上。由于解放前农村花筒很少见,故每放一次都引起轰动。
(四)端午龙船
县境滨临长江,“龙舟竞渡”,相习已久。清康熙时府、县志均有筒略记述。清末至民国,高河、皖河流域上起小市下抵张家港,每年端午均集船举行。石牌因市镇最大,河道宽深,水运素便,除抗战几年,几乎连岁不缀。每年端午前,先由上石牌潘杨何李四姓做好准备,节日群舟汇集,石牌、江镇、洪镇、张家港各一艘(后者为专用龙船),间有农村小船参赛。多在鲇鱼头下河段中回游表演,夺魁者领奖。龙舟体形狭长,两舷对称置6桨6座,船底楔形,船头有木雕形彩绘龙头一具。划手黄衣裤、束红带、头扎白包巾;船首设锣鼓,1人敲击;1人作渔人装,挂须,戴旧麦草帽,立船头司呼号;1人作绅士装,礼帽长衫,立船尾应号,名“大招子”。其余每船划手6至8人不等。石牌船穿白,其它青苍不一。至决胜时,给奖者放活鸭于河中,各船竞捕自得;夺魁船另有粽、糕、猪头、彩缎等。解放后间或举行,1959年由县委宣传部、县体委组织一次规模较大的龙舟竞赛,10余条龙舟,300多人参加,观众4000余人。
这天又有现彩龙船者,系富裕绅商临时组合,故断续无定。凡决定举办者,备大船,体长舱宽,篙浆师不多。船头亦装彩龙头,舱部竖木柱起顶如楼,左右后艄围以花幔;舱中作戏台,化装唱黄梅戏,锣鼓一如舞台。行进缓慢,不参与竞赛。遇两岸有设香案迎接者,稍驻船演唱,为首人出舱立船头致谢辞,不取酬。其装饰花费,较龙船多数倍。
三、美术、工艺
(一)绘画
【年画】旧社会年画极简陋。县境内又无印刷业,着色门神也购自外地,余不过“和合二仙”、“一团和气”、“鲤跳龙门”之类。少数人家买得《赵五娘》、《黄天荡》、《落马湖》等,还视为稀罕。
【祠庙画】寺庙画多属纸绘,大卷轴长达5尺,宽约2尺,佛门中绘佛像,单人或聚群,突出“慈悲”之容,罩光圈,无一例外。惟丧坛挂“十殿阎罗”像,绘地狱锯、磨、炙、舂所谓“阴世恶人”,阴森恐怖;牛头马面,鬼卒夜叉,狰狞凶狠。祠堂多壁画、枋画,且多为长幅,故事如“十八学士”、“令公上寿”、“太公钓鱼”、“薛仁贵救驾”、“八仙过海”、“刘备招亲”等等。取材于《三国演义》、《封神榜》、《西游记》等小说,惟《水浒》、《红楼梦》故事不用;画面人物,绝无宋以下者。因只是“补壁”作品,不须雇请名手,故一般较聪颖的漆工多兼画工。民国时黄墩漆工程美才,承包装修宗祠多,故祠堂壁画多出其手。人物造型不免近于千人一面,但画门神颇有生气,惜已无存。门神相传为秦琼、尉迟恭,程分别设为儒将、武将两形象,眼神与表情均有真人韵味。
(二)雕塑
【核雕】最多用的是桃核。杏核不能调形象,多刻削为儿童口哨,只在一面钻一圆孔,掏净核仁即成。桃核可雕花蓝、小船及小猴形态。抗战爆发前几年(约民国19~26年),农村核雕曾流行一时,贫家婴儿腕底多有此物;遇赛会唱红,必往兜售,间亦沿门叫卖,高河一带有人操此业。
【木雕】种类繁多,常见的大件为寺庙木佛像,以及成套俳优戏中之傀儡。零星小件极广:宗祠中常见的一为鳌榇,下雕鳌鱼,鱼头立一人,冠袍捧笏,未实指历史人物,取“独占鳌头”之义,作为桁枋柱头镶榇物,是装饰品;一为虎皮槅子上的“二十四孝”浮雕。槅八扇,每扇中央嵌图3幅。雕板园形,径约5寸,人物按“二十四孝”故事雕出,最多不过3人,如《戏彩斑衣》、《郭巨埋儿》;少的1人,如《子路负米》、《孟宗哭竹》。
家庭器用木雕,最普通的是床花板,浮雕故事,大都为《十八学士》、《十三太保》、《令公上寿》、《五子登科》等吉祥场面。床前柱左右用板,或浮雕、或透雕,画面花蓝、彩风之类。“苏州床”雕工精致,线条细密,但只有花卉。“太师椅”靠背正中,多雕“八仙”,有的以人物所操道具来象征,如笛一支即表韩缃子,渔鼓简板即表曹国舅。妇女妆台大镜两侧,多配浮雕故事,如“麒麟送子”、“龙风呈样”、“仕女赏花图”等类;木面盆底多雕“鱼戏荷底”。读书人所用笔斗,亦必有浮雕,尝见一檀木笔斗绘《四时读书乐》中诗句“好鸟枝头亦朋友”,旁篆草书,画面为喜鹊钻梅,切春令。大姓宗祠每就厅堂楹木,雕成双龙抱柱,头上尾下,通体盘屈,金鳞耀目,气象森宏。
木雕多用梓、栗,贵重者用檀、樟,秀山、腊树,均有世操雕业者。
【竹雕】常傅于竹笔斗、竹座器上。
【牙雕】最多为私章,骨质烟嘴亦有雕作手形者,五指维肖。有的印章镂“哮天狮”,口含细珠,跳动不已;珠如何纳入口中,绝技难解。
【石雕】县内石雕工艺,历史悠久。盖因独秀山以东,直抵大龙,重峦迭岗,岩石质地又坚,操石工者代不乏人,高手自在其中产生。民国4年县志载:明隆庆四年(1570年),安庆知府陆钶创建振风塔,曾向集贤岭(总铺乡)及扁担山(石镜、黄墩界山)采取石材,必有当地石工参与取石、建塔工程。高河乡茅城桥,始建于明嘉靖初,万历十年(1582年)修成大石桥,“为怀诸桥冠”,立碑记,桥头树石狮为镇。刻工细密,毛爪如生,可称传世精品,惜石工名湮灭。清末民初,石镜乡石工吴振禾,技艺誉为“名盖上江”。淞沪镇守使月山人杨善德营建墓葬,碑志、华表、石人石马,均吴振禾一手镌刻。民国21年(1932年)前后,上海大理石厂曾雇月山地区石工120人开采荒料,加工成家具。建国初,石镜乡曾推石工陈某等3人,参加创建人民大会堂及人民英雄纪念碑。1969年前后岳西县建烈士陵园,又聘甘露石工吴绍印为作石雕火炬,吴家已是祖传三代了。
县内石雕工艺,历史文献有徵者已400余年。1984年探明县境系大理石矿区,并引进化学药剂腐蚀技术,大规模经营,大至壁画、桌面,小迄镇纸,石雕事业更突飞猛进。
其它石制品,如清朝、民初的石牌坊,四面光洁如镜,用榫铆嵌合堆迭,镌刻花纹、题字,到处可见。祠庙则有石案、石鼓、石磉、石狮及石门楣、框,上缀阴纹花卉,飞禽走兽;再如练功石锁、焚香烧纸石炉,就整体石料,镂空加绘,技术精妙可观。
【泥塑】成品分二类,一为塑佛象。旧社会操此业者颇神圣,尊为“处士”,不称匠。塑料为粘土及草秸,成胎后晾干涂彩。胸内略剜空,另以银锡合金铸肺、肝等形,自背部纳入封固。僧徒介绍:为佛点晴名曰“开光”,必请僧众建醮,由有名望长老执朱笔点晴并颂偈。
二为儿童玩具。长约2~3寸,宽约1寸。所塑人物多为观音、不倒翁、“一团和气佛”,面容丰慈,技艺粗率。塑家畜多为无角类,如鸡、犬、豕、马、兔、鼠等。象中多空,间有在衣部开口装小簧,上在人物口部通气孔,能吹出鸣声。
此外,有“饧塑”。用红色糖稀吹制小品,当时作成出售,预制不能保存。吹气成形,见风即干,故仅能作葫芦、番椒等中空之物。儿童买得稍事观尝即张口吮食。
(三)剪纸
剪纸只流行小样花卉,操业者全是农妇。她们无文化,只凭亲手授受技艺,也不描样,故所剪花果,样品不繁,逼真者少,常见的有牡丹、芍药、栀子、石榴以及桃、梅、菊、荷等。服饰忌用开辨莲花,略点缀一点缠枝、复叶。剪时用白光连纸数层迭剪,倾刻可成,沿门出售。大样花卉或鸟兽人物,须先由绘画高手描样或在纸上,或在刺绣品上,然后加工,如帐沿、桌围、饰像幡幢等,高手有高河何桃花、潘奶奶,现年均80岁以上。
(四)绣花
绣花用彩色丝线,用针长仅3厘米,花色艳丽与否,全看绒色调配、丝线粗细与针脚紧密程度。绣花工艺,解放前妇女大都要学会,三桥乡金闸村妇女陈琴芳(乳名陈带子)绣花远近闻名。
解放前,妇女普遍穿绣花鞋,一双鞋绣四朵花。儿童多穿虎头鞋,鞋头绣虎头形象。除绣鞋外,常见的还有:1、绣枕:绣“喜鹊登梅”、“风吹牡丹”、“孔雀开屏”、“百鸟朝风”等图案。2、绣荷包:多为二三寸长方形袋,袋面绣花。妇女、小儿佩者叫香囊,男人多用作黄烟荷包。3、儿童花帽、围嘴、围兜,帽沿取瓣如僧帽,瓣内绣花;围兜绣花多在当胸部口袋面上。4、帐沿:安于帐门上方作饰品,宽七八寸,长与帐齐,共上绣或刺花,工程较大,后为现成制品所取代。5、佛象帷幔:多绣数寸正方花块联缀幔上,绣敬佛故事者,画样须先请高手。6、桌围:3尺见方,多绘龙凤图案,绘、绣均出高手,十分精雅。7、窗帘、门帘,上端亦有绣花或刺花者。8、手帕、妇女包头、勒额、护膝、裙下摆,必绣花草,尤以黑底着彩花者最为醒目。
(五)挑花
怀宁民间挑花,广布于县境,兼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广泛应用于妇女头巾、围裙、小孩围兜、鞋、帽,衣衫、枕头、帐沿、桌围、镜塔,以及男人的钱包、烟袋、汗巾上等。图案除了花鸟虫鱼外,多系人物活动的描绘。内容体现农村妇女美好的祝愿。如龙凤呈祥、福寿双全、长命富贵、五子登科、平安如意、金玉良缘、步步高升等。在工艺上,多采用白描手法,有挑花、铺花、十字花、游花等针法。在色彩设计上,基本是在单色(如白、黑、红、兰等)底面上,采用单色线描,也有一些是用几种彩线描绘的,给人以朴实、清雅、明快、简炼、和谐的感觉,具有浓郁的装饰味和乡土气息。
1985年,全县文化馆干部花了近1年时间跑遍全县近80%村庄,普查搜集近千件挑花工艺品。其中部分精品存于县文化馆和省群艺馆,曾在合肥安徽画廊展出。安徽省群众艺术馆已出版《怀宁民间挑花》画册1000册。封面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字,扉页有省人大副主任郑锐题字。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庐阳花布与民间挑花》科教片中有关民间挑花的人物、事件和工艺品均为怀宁县提供。
(六)编织
纯为绳带制品,用作裤带、腰带及襁褓系带,长度都在5尺以内。形式有阔约1寸的扁带及略比筷粗的方带,两端留绦。多用棉纱编织,白底掺青花纹。
下一篇:第四节 戏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