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仓储
(一)粮仓、油库
据民国4年《怀宁县志》载,明清时,全县粮仓计有:
便民仓。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始建于安庆枞阳门外。六联三十二楹,后于天启三年(1623年)改建于镇海门内任家坡下佑圣观东首,岁贮兑运税粮,因近水次,便于兑运,故名“便民”。清顺治二年兵毁。顺治六年(1649年)知县贾壮重建,六楹二十二仓。后就其旧址改作丰备仓。咸丰三年(1853年)又毁于兵,遗址民用。
万亿仓。始建于明,在安庆康济门内高井头,六联二十八楹,久圯;清初知府王廷宾重修。清顺治八年,操抚李日芃重建九楹于会储堂左。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知府张楷重修增建六楹于会储堂右,计二十九廒一百二十三间,府仓,怀宁纳粮于此。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占领,此仓未毁,藉以屯粮。同治初年改征折色,无糟米可储,总督曾国藩驻皖省,遂以该仓屯军粮。光绪六年(1880年)善后局裁撤,该仓归并军需局派员兼管。军需、赈米皆储于此。
常平仓。在安庆镇海门内黄泥冈,清顺治六年知县贾壮重建,额贮谷七万九千石,又贮备谷五千石。咸丰初积谷甚多,咸丰三年经兵燹,谷被焚,三月火不熄,遗址今存。
社仓4处,东西南北各一,今圯。
育贤仓、养贤仓、岁增仓、备用仓各一,分别在安庆府学内、县学内、康济门内和枞阳门外,今废。
预备仓。在大丰、尧年、潜岳、钦化四乡各一,今废。
多宝仓。在安庆康济门内,七联各六楹共三十五间,后归高等学堂管业。
上述粮仓,至清末民初,仅存万亿仓1座,改为省城储谷处。怀宁至此无一幢粮仓。
民国24年秋,为积谷设立县仓,利用安庆任家坡旧怀宁中学校舍建16廒。不久,全县4个区也建区积谷仓。翌年10月,根据《安徽省农仓暂行规定》,在石牌、三桥、高河3处建立农仓。这些区仓、农仓皆利用祠庙、公房所建。日军侵占县境时,县仓被毁,少数区仓、农仓亦被毁。民国30年,田赋改征实物,所需征实仓库,按全县5个田粮办事处,各设收纳仓4座,共20座,容量5.36万石。又于郝家山、王家河、小市港、公共岭4地各设集中仓1座,计4座,容量1.33万市石。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又向农民募集谷麦,利用祠庙、公房或民间大屋,设县、乡(镇)、保的积谷仓。民国31年,实行随赋带购军粮和随赋配征省、县级公粮,又在石牌附近的曾祠、邵家塅的邵祠,平山坡岭的张祠、郝家山的黄祠、大洼的范屋等处设置军粮仓和公粮仓。国民政府崩溃前夕,存粮耗尽,空仓废弃。
建国初,为解决储粮急需,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搭盖草仓,并在全县各地选定祠庙、公房30余幢,修缮改作粮仓。1950年4月,始在石牌建设路新建正规粮仓一幢,容量170.50万公斤。1954年以后,随着储粮逐年增多,开始建造简易仓,同时继续利用祠庙、公房储粮,先后在清河、山口、培文、海口、双河、马场、沈店、长风、老峰、新洲等粮点陆续搭盖一些草仓,还建了少数土仓。1969年冬,粮食系统从上到下大力推广“土圆仓”,被称作是“仓库建设上的一项革命”。于1970年秋开始建造,翌年下半年,全县共建121座,容量721.50万公斤。实践证明,此种仓不适于多雨潮湿的沿江地区,后停建停用,劳民伤财。
1978年,省粮食厅综合吸收过去已建各类仓库的优点,设计一套7801图纸,要求全省通用,怀宁选定“T形屋架四合一挂瓦板仓”、“T形屋架水泥桁条木屋面板仓”和“排疝屋架基建仓”3种,作为一批定型基建仓。此种仓结构牢固、通风、采光、隔热、防潮能力都比较好。到1985年,全县共拥有各类粮仓184幢,总容量8891万公斤,其中定型基建仓96幢,占总数的52%,容量4944.50万公斤,占总容量的55.6%;简易仓57幢,容量2113.50万公斤;砖(石)土圆仓12幢,容量110.50万公斤;祠庙、民房仓2幢,容量60万公斤;其它仓10幢,容量638.50万公斤。
建国以来,全县虽建容量近亿万公斤粮仓,但在每年秋粮入库期间,少数粮点仍感仓容不足,需搭露天堆接收。
建国初期,保粮全靠人力操作。1958年“大跃进”期间,大搞技术革新,曾制作木质土机械,既易损坏,又无动力传动,收效甚微。1974年,全县又一次开展粮仓机械化活动,在石牌、高河两地粮仓搞原粮风送进厂、烘干房等,均因技术、材料问题,未能成功。1976年以后,粮食入库量增多,保粮任务繁重,始购置各种粮仓机械。1985年全县拥有电风车35部,皮带运输机4台,扒谷机1台,电瓶车2部,风机20台,消防泵12台,均由电力驱动,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利于安全保粮。
储油容器,建国以后,始有少数油桶、油箱。1972年起,在石牌、高河、月山3地粮站各建小型储油池3个,容量6万公斤。1979年以后,食用油产量大增,又在石牌、高河等地建造一批储油罐。到1985年,全县拥有大小储油罐30个,总容量131万公斤。
(二)储备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安庆万亿仓存谷3.70万余石,其中怀宁积谷587石,积谷宗旨是预防灾荒,凡遇歉年,发谷平粜,谷贱再行籴谷还仓。民初,专办积谷。民国24年(1935年)秋,始将安庆任家坡旧怀宁中学校舍改建县仓,积谷1.38万石。26年《怀宁县政月刊》第45期刊载:“第一区仓2廒,储谷561.4石;第二区储谷900石;第三区储谷402石;第四区仓2廒,储谷825.75石。全县4个区共计储谷2688.15石”。县、区两级积谷合计1.65万石。27年县仓积谷为安庆驻军杨森部悉数借充军需。各区积谷亦相继拨充军需和救济难民。至此,县、区积谷俱荡然无存。28年6月,安徽省政府颁布《安徽省各县募集谷麦暂行办法》规定;“设县、乡保仓存储”。翌年于石牌附近磻山乡史氏宗祠设县仓一座,募集积谷9000余石;并设乡(镇)仓22座,保仓192座,计募集积谷2027石。37年,全县积谷1.80万余石。淮海战役开始后,国民党军队麋集江淮,县内积谷悉数拨充军需,仅少数经乡保“已领待运”积谷,未及运走,后由人民政府清查接收。
建国以后,60年代末,根据毛泽东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和“一定要有储备粮”的指示,怀宁县开始为国家保管储备粮,分“备战”的“506”粮和“备荒”的“甲”字粮两种。由粮食部门负责保管,储粮年限一般为5年,推陈储新,后改为小麦5年,稻谷2年,其它粮食品种1~2年,轮换一次。1981年9月,经行署粮食局和安庆军分区商定,将原代中央保管的“506”战备粮悉数改作“甲”字粮储备,由粮食、民政部门共同管理,人武部门不再过问。
60年代初,遵照毛泽东主席“藏粮于民”的指示,开始为社队代储储备粮,初储不多,多者不过百万公斤。“文革”后,社队储备粮代储量增大,1977年,达540万公斤。此后每年皆有500~1000万公斤的代储粮。代储粮由代储单位向被储粮社队收取少量的保管费和保管损耗。1980年后,粮食连年丰收,大量入库代储,仓容严重不足,故于1984年冬,停止代储业务。
(三)保管
1949年以前,粮食保管无资料可查。建国初期,粮食保管主要是防虫、防潮、防鼠。保管人员经常钻仓窿,爬梁柱,清扫擦抹,做到仓内口吹无尘,手摸无脏,梁上无雀窝、蛛网,地面无鼠洞,仓外无杂草、污水、瓦砾。防治办法有粮食曝晒、冷冻、筛淌、过风、压盖和消毒空仓、铺设垫底物、捕捉仓鼠等,均为人工操作。当时仓库消毒使用粉剂、烟剂、可湿性3种六六六,分别拌以大糠垫底。但此药毒素易在人体内积累,接触次数愈多,对人的健康影响愈大,故后被禁止使用,改用敌敌畏、敌百虫和林丹粉、林丹烟剂。
1955年,县粮食部门根据粮食部颁布的“四无”标准(无害虫、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保粮方针,开展“四无”粮仓活动,各粮站在实现“四无”过程中,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年,公岭分站保管员王和顺创造“1人4车除虫法”,即运用联杆传动,1人摇4部风车,除虫率提高3倍,但不能根除。接着石牌粮站根据粮食害虫喜爬高,爱聚居的生活习性,又研究出“圞尖除虫法”,即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将粮面圞成一个个锥体小堆,待害虫爬上堆尖群聚发黑时,畚人筛中筛除,筛后再圞再筛,一日反复多次,虽不能根除害虫,但简单易行,能快速降低害虫密度。此法后在全县、全省普遍推广。为根除害虫,各粮店逐渐采用“高温压盖法”,将小麦出晒后趁热进仓,用席摺、雨布压盖密封。这对麦蛾及其他害虫的孳生和繁殖起了较好的抑制作用。不少粮站还购置了一批灵敏度较高的新式捕鼠工具增强了捕鼠能力。1957年,全县实现了“四无”标准的粮仓占总仓容的87.15%。五六十年代用溴甲烷、氯化镁、磷化锌等药剂进行密封熏蒸,由于方法落后,70年代基本停止使用,广泛使用施药方便,效果较好的磷化铝。80年代,学习外地经验,先在石牌猫山“五七库”搞“一封两低”(即用塑料薄膜封盖粮面,低氧,低药量)保粮试验,后向20个粮油分站、点进行推广。此法不仅节约了大批熏蒸费用,而且对虫霉、鼠雀起到综合防治作用。1981~1985年,全县共搞“一封两低”储粮5419万公斤,节约熏蒸费5400余元。
70年代后期,粮食学校仓储专业毕业生陆续分配到粮食系统,参与保粮工作。县粮食部门专门设置化验室,购置一批粮食检测化验仪器和设备,从县局到区粮站逐步配齐了专业人员,开始用科学手段检测化验,革掉长期以来靠眼、鼻、口、手、脚等观感器官检测粮质的原始方法,把粮油储存保管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随着粮仓条件的改善,保粮方法的改进,保粮人员的素质和手段的提高,全县“四无”粮仓不断得到巩固与发展,从1976年起,怀宁连续10年实现“四无”粮仓县。
二、调运
(一)粮油输入输出
民国时期,县内粮食每年从安庆、石牌、高河等地运销江苏、上海、青岛等省、市,而食用油略嫌不足,每年需从长江上游各地输入。据民国32年《怀宁风土志》载,年约输出大米187万石,小麦6.50万石,大豆1.50万石,玉米1.20万石;输入香油6.70万石,麻油3.60万石。建国以后,正常年景,均有余粮输出,大灾之年,从外地输入一部分。1949、1954年两次特大水灾,从湖南、四川、江苏、山东、东北各省及省内输入粮食4688万公斤。1966、1969年境内发生旱、涝灾害,从外省和本省六安、潜山宿松及淮北各县调入种子粮、口粮1440万公斤。以上四年输入输出相抵后,净输入4959万公斤。其余33年共输出粮食7.9612亿公斤,其中1966~1985年输出出口大米1022.60万公斤。食用油除1955、1956、1957、1983四年输入98.98万公斤外,从1958~1985年的27年间,共输出846.13万公斤。大部分粮油输出到安庆、上海等市和淮北地区。最多年份,1985年输出平、议价粮6825余万公斤,食用油62.50万公斤。桐油历年从外地输入。青油、皮油均有输出。
(二)调运制度
抗日战争前,商品粮油是大粮商、大地主长途贩运,自由流通,县转运局负责转运军粮。抗战期间,田赋改征实物,田赋粮、军、公粮均由县田赋粮食管理处统一调拨。战后私营粮商复业,出现统一调拨与自由流通并存的局面。建国初,国营经济薄弱,作为国营粮食商业的补充,一度允许、支持私营粮商从事正当合法的粮油经营与贩运,统一调拨与自由流通依然并存。自1953年冬至1982年30年间,均由国家统一调拨,交通部门密切配合,委托承运。1983年,国家决定疏通商品粮的流通渠道,从此,形成了国家统一调拨与多渠道流通并存。在统一调拨与多渠道流通中,国营粮食商业仍占主导地位。
(三)运输方式
1953年开始,粮油调拨权统归国家,按各级所报要货计划调运。1957年以后,实行定期集体汇编月度调运计划,委托交通部门运输。突击性的调粮,由党政领导机关临时抽调专人成立“调粮办公室”,统一调度。并组织合理运输,缩短运程,加强周转。从1965年起采用跨行政区交售征购粮,流动收购供应。因此在便利群众、流向合理的前提下,调整网点,实行粮食加工厂、粮仓、粮站三结合直线调拨、调运。粮食部门在调运工作中,坚持“服从中央统一调拨,好粮好油外调,合理运输,安全运输”的原则。
(四)运载工具
清末民初,境内大宗粮油输入输出,全赖水运,以安庆为总口岸,通长江中下游各省、市。县北部以高河埠为起点,经菜子湖、枞阳长河通长江;县南部有培文、海口二洲之间的夹江;县西南部以石牌为枢纽,由皖河至安庆西门入江。上述航运常年通行木帆船、竹筏。建国前后,石牌港拥有木帆船、竹筏总载重量5000吨,正常投入运力为3500吨,搬运装卸工人548人。50年代末,航道日渐淤塞,水运受阻,渐被公路运输所取代。60年代短途运输以平板车、大板车为主,长途多为汽车。70年代后,全部为汽车、拖拉机。1977年起,粮食部门组建了汽车运输队,现有带挂汽车5辆。全县42个粮点,除贾祠、大洼、皖中、巨网、海口、河口、培文因江河阻隔不通公路外,其余均为汽车运输。
怀宁县1949~1985年部分年份粮油仓库及调拨量统计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