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中心市场
旧中国,安庆不仅是县内最大的粮油集散地,而且是皖西南粮油贸易中心。因之,大大小小的粮行、米行、油行及牙行也比较多。从清末到抗日战争前,时有增减,粮行通常都在50~70余家,米行40余家,油行三四家。
安庆市场经销的粮食,近者有境内农村及广济、广丰、广成3个大圩运来的稻米、杂粮,稍远有桐、潜、太、宿等县运来的稻米,远者有湖北、江西等地的稻米、大豆、杂粮。每年夏收和秋收以后,每天都有大批船只载运粮食靠岸,少则几十石,多则几百石,甚至上千石。安庆粮食市场,以出口外销为主,其次供应本地。稻米、小麦、油菜籽、黄豆、芝麻、蚕豆、绿豆等销往南京、镇江、无锡、上海等地,玉米远销青岛。每天经营的粮食都在两三千石以上。安庆大米主要来自县内高河埠、三桥、育儿村等地,其次是桐城县的青草塥、徐家河、练潭等地。每年新谷登场时,每天上市量都在千担以上。其上市米色首推高河埠的柳籼米和小麻稻米,煮出饭香软可口,备受顾客青睐。大米市场以内销为主。买米的顾客,有本城的“三坊”(糟、糕饼、炒)和点心店;有本城大米号派专人上米市进米的;还有一班“米虫”,给本城的中、小米店进米;也有本城的居民。
经营方式,从清末民初至解放前,安庆粮行大致有两种成交类型:一种是河港粮行的大市成交;另一种是小市行的小市成交。河港大市行的卖方顾客,有贩运大粮商,有自船自本的大船户(多是江西、湖北、湖南的帮船),以出售稻米、黄豆为主。买方顾客多是下江客和本城粮食出口商。河港大市行的粮食交易是整进整出,吞吐量很大。河港大市行的老板,在商界多是有势力、有地位、有声誉的人物。民国初年,“志人和”粮行,开设在西门外大港口,行屋宽大,有堂皇的大客厅,有清洁雅致的客房,是河港大市粮行中的首户。该行是省商会会长蔡静堂独资经营的,军阀马联甲是其靠山。“志人和”粮行就是在蔡的财势两盛的条件下,操纵了安庆粮食市场。凡上游来的大粮商、大粮船都投入该行,所谓“行大压客,客大压行”。抗日战争以前,资金在一千石米以上的粮行,除“志人和”以外,还有同康和、同太和、恒和祥、隆和祥、陆广昌、陆万昌等6家;资金在五百石米以上至一千石米以下的有万太、万顺等6家;资金在一百石米以上至五百石米以下的有江太和、姚沅茂等12家。他们不仅代客买卖,还通过囤积居奇,买滞卖缺,压价买进,高价卖出,从中投机倒把。其他较为殷实的粮行有16家,资金均在一百石米上下。除了同义和、盛裕、裕记几家小殷实户外,其余都是“光蛋行”。米行属“小箩行”,设备简单,一所铺面行屋,两套斛子、笆斗、秤。绝大多数的米行没有资金,也没有存米,全靠代客买卖收点佣金维持开支,是“早上栽树,晚上乘凉”的“光蛋行”。其交易手续非常简单,老板自己站市,凭买卖双方当面按质叫价。成交后,由老板亲自过斛或过秤,一手托两家,公平交易,米、款两讫。油行只收购油料(或油脂),除外销一部分外,委托榨油坊加工食油,批发给酱业、杂货业零售,供应本城居民。
日军侵占安庆期间,部分粮行、米行停业,日军通过各种残酷手段掠夺粮食,其后勤部设有“易粮场”,抢购大批粮食,或以食盐、食糖、香烟、肥皂等物资“等价交换”。每年掠夺出口或作原料用的粮食达3000多万到4000多万公斤。当时安庆较大的粮行,同太和、同兴和、钰成、华茂、同兴昌等,与日商阿部洋行、昭和洋行、永成洋行直接挂钩,为其承购粮食,每次都在千石以上。这几家大粮行则向中、小粮行(约20余家)压价定购,先付货款,定价交货;而中、小粮行又转向各地贩粮船户或粮食商贩限价限期收购。雁过拔毛,这些较大的粮行,依附日伪势力大发粮食横财,把沦陷时期的安庆粮食市场搞得乌烟瘴气。
抗日战争胜利后,同康和复业,恒和祥、同太和、隆茂、同兴和等几家大粮行继续营业。另外30余家中小粮行,在经营买卖上仍恢复战前的旧例,有资金大的粮行多运粮出口或囤积,中小粮行还是代客买卖收取佣金。全城老粮号和新增粮号共达70余家,米行增至57家,油行发展到40余家。夏锦文等人恢复同康和代油号后,业务之大在粮行中跃为首位。民国36年5月,夏锦文勾结当时官僚何荫庭、钱镇东、郎克明等囤积大米,造成市面上粮荒,有市无米,引起全城民愤,于5月9日酿成了震动全省的“五·九”米潮的流血事件。
二、集贸市场
石牌、高河埠、洪家铺、江家嘴4地,水陆交通便捷,历史上就已形成区域性的粮食集贸市场。高河埠东联安庆,西接大别山区,有大河直通长江,是皖西南二级粮食集散地,其芸田高下二畈稻米,米质最佳,誉称“高河大米”,闻名遐迩。集贸粮行与安庆不同,以经营大米为主,兼营杂粮。从清末到抗日战争前,全县共有大中小粮行34家。分布在高河埠11家,石牌10家,洪家铺8家,江家嘴5家。其中较大的粮行有石牌的潘光裕,高河埠的张全顺、张庆昌、张隆盛、谷乃登、兆丰等6家。抗日战争期间,国统区粮食全被官方控制,限制期货交易,限制出境资敌,限制价格。县内私营粮行则因经营粮食无利可图,加之日军骚扰,全部停业,仅江家嘴有一个由14人合伙经营的小牙行,代客买卖。这一时期,小商民和手工业者,则仅靠库存的少量商品与自产的手工业产品,向农民换取粮食度日,供求之间形成了以物易物的局面。
抗日战争胜利后,县内集贸市场恢复,老粮号全部复业,新增粮号13家,新开油号6家。经营状况,除高河埠一蹶不振外,其余较战前相差无几。而石牌恢复发展较快,粮行由战前的10家增至18家,粮商邵子明,拥有较多的资本,既代客买卖,又自囤积大米几百石,且与官方广有往来,成为石牌粮行中的首户。民生杂货号老板潘星灿,抗战期间从安庆迁入,既经营杂货又经营粮食,从小粮行收购落市粮,转手运销安庆。
附:高河大米简介
高河大米在明·清时期,有“贡米”、“安庆府米”的誉称,因产于高河埠一带,故名。其所产稻米,垩白少,一经加工,质优色白,光滑柔软,煮饭香软可口。民国4年《怀宁县志》载:“而以米色较之,尤以高河铺(埠)芸田二畈之稻最美,城中(指安庆)通岁之米多取给焉。炊之,信饭抄云子白也”。当时俗谚赞:“杨柳籼、麻壳籼(均为水稻名),一人吃饭二人添。”从清代至民国期间,高河大米一直在芜湖、安庆市场享有盛名,价格亦较庐江的三河大米、望江的坯子米每石高一至两块多银元。20年代后,有米店、牙行几十家,南北客商,云集于此,农历八至十月,门庭若市,见天成交大米千余石。当时的南京金银山大粮行、镇江复华米行及芜湖、九江米市都与这里有往来。1982年,高河米厂所产标二籼米,荣获“商业部”质量信得过产品“证书”。1983年荣获“省优”。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