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采掘工业
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发现的矿产有金属、非金属、燃料三大类。金属有铁、铜、金、多金属、钼、钴,非金属有水泥石灰岩、大理石、白云岩、温石棉、磨石、含钾岩石、硅灰石、石墨、重晶石、玻璃硅质原料、电石石灰岩、白水泥石灰岩,燃料有煤、石煤、泥炭等,共22个矿种。有矿产地209处,其中中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25处,矿点(指规模过小或价值不能肯定的)81处,矿化点(指不具工业价值的)99处。现已开采的有铁、铜、金、硫铁矿、水泥石灰岩、含钾岩石、玻璃硅质原料、硅灰石、大理石、煤等10个矿种。
(一)金属矿
【铁矿】铁矿在境内金属矿产中,资源居首位,已知总储量为4719万吨,其特点是,贫矿多,富矿少,一部分埋藏较浅。其规模有中型1处,即安庆铜矿(与铜共生),储量3061万吨。小型3处,即刘家洼(与铜共生)、刘家大排、马头山矿点共24处。
民国6年,商办阜宁、丰宁两家公司分别在受泉乡的分龙岭、象山、猫形山、虎形山和大丰乡开采赤铁矿,后因资源不清、资金不足,停开。此后,40多年间,无人问津。建国后,1958年,大炼钢铁,始在独秀山、刘家大排、黑山洞等地露采,共采矿石12万吨。1962年,随着小钢铁厂关闭,停采。1970~1971年,“五小”工业(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窑、小水泥)兴起,提出开发矿业,大打矿山之仗。黄墩、万桥、新安、石镜、月山、总铺、洪镇等公社先后组织露采,1971年采矿石3.80万吨。当时,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产销渠道不通,矿石销不出去,造成积压。为此,1972年,县工业局组建“矿山管理处”,将社办小铁矿纳入国家计划,实行“五统一”(即管理、计划、销售、价格、调运)。1973年销往省内外矿石达2.50万余吨,从而促进了小铁矿的发展。1977年,全县8个社办小铁矿采矿石5.71万吨,产值达108.44万元。1978年后,一些社办小铁矿利用自身积累购置设备,采用水选、磁选、浮选等工艺进行选矿,矿石品位大为提高,含铁量一般达到55%以上。其中月山公社铁矿矿石含铁量超过60%。1984年,县内小铁矿普遍实行承包责任制,加强内部管理,大抓采选配套,商品矿质量显著提高,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985年,全县铁矿石开采量达到12.09万吨。据月山、石镜、秀山、新安等重点铁矿统计,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0.60万元,完成产值58.80万元,实现利润8.40万元。
【铜矿】铜矿主要分布于月山、万桥、温桥、石镜、洪镇、江镇、总铺、雷埠8个乡镇,总储量50.13万吨。矿产地多,规模小,大部分不具工业价值。仅月山镇马鞍村为一中型矿床,储量42.50万吨。现已划归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安庆铜矿开采。该镇学田村的龙门山、刘家洼、铜牛井、铁铺岭为4个小型矿床,从1965年起,为省冶金厅月山铜矿(1968年下放安庆专区)开采。其余均为矿点,大部分尚在调查中。
境内铜矿,许多矿床、矿点,不仅与铁共生,且伴生钼、钴、金、银等稀有贵重金属,还伴生非金属硫。安庆铜矿实际是铜、铁、金、钴4个中型矿及银、硫2个小型矿的复合体,其经济价值远在1个矿种矿床之上。1985年,地区月山铜矿产铜、铁、钼精矿粉7751.68吨,金、银426.813千克。
【金矿】金矿多与铜伴生。小型矿床1处,总铺乡白岭,储量约300公斤。1985年,县投资37.50万元,土法开采,当年产金3750克,产值10.40万元,利润3.50万元。五横乡严家老屋、总铺乡菜瓜山、温桥乡张家洼为4个矿点。
(二)非金属矿
【硫铁矿】硫铁矿主要分布秀山、洪镇、总铺3个乡,总储量约216.40万吨,有矿床、矿点各2个。秀山乡银珠山为一中型矿床,储量207万吨,伴生硒123万吨(仅适于露采,且采矿、选矿工程耗资多,县无力开采);总铺乡菜瓜山为一中型矿床;洪镇乡江家冲、陈家梁形为两个矿点。1971年,洪镇公社在江家冲开始露采,1973年采矿石4000吨。1976年,县磷肥厂在菜瓜山建井采矿,到1980年4月,共采矿石7500吨,投资大致收回。但由于该矿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水量大,矿源分散,继续开采,投入多,产出少,故于1982年闭坑停采。洪镇公社江家冲矿点在浅部矿已近枯竭后,无力建井,被迫停采。经县帮助筹措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向深部开拓,1982年恢复生产,当年采矿石4340吨,完成产值8万元。1985年该矿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2.40万元,矿石产量达到7467吨,产值26.40万元,实现利税3.50万元。
【水泥石灰岩矿】水泥石灰岩在县内分布甚广,共有13个地段,除黄山~梁家冲为一小型矿外,其余12个地段均为大、中型。历史上长期用于烧制石灰。70年代中期,县内水泥工业起步,始开采制水泥。80年代起,随着水泥工业迅速发展,则大量开采。
【大理石矿】大理石矿在县内分布极广,共有35个产地。矿床结构均匀,品种多样,其豹皮、苹果红、翡翠、碧波、汉白玉、雪花玉、云雾、虎皮、芙蓉玉带、珍珠,均为名贵品种。明隆庆四年(1570年),建安庆振风塔,塔内佛龛供桌及石雕栏杆,即取材于境内扁担山等地。民国4年《怀宁县志》载:“明镜山碎石岭之石,色白而细,制为碑磴,亦称上品”。但旧时资源状况不明,大量佳石埋没多年,到80年代初,县内始有开采,1982~1985年,共采荒料4554.9立方米,加工雕琢各种工艺品及板材。
【硅灰石矿】硅灰石产于黄墩乡雷山,为一小型矿床,储量13.10万吨(矿物)。1984年始开采,当年采矿石3000吨,出口英国、日本、意大利。
【含钾岩石矿】含钾岩石矿主要分布雷埠、平山2乡境内,有矿点3处。曾于1959年开采,制钾肥。1960年采矿石1764.5吨,产值4.79万元。但由于手工操作制钾肥,矿石利用率低,成本高,全年亏损1.80万元。翌年关闭停采。
【玻璃硅质原料矿】该矿主要分布山口、石镜、黄墩3个乡境内,有矿床4处,总储量260万吨。1984年,黄墩乡投资23.10万元,开办石英石粉厂,开始采矿与加工。1985年,产值14.90万元,经济效益不佳,亏损9000元。
(三)燃料矿
煤矿为怀宁主要燃料矿,1979年以前,境内含煤区域300平方公里,东西长约3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含煤层位2个即二叠系龙潭组,分布柘涧山、老峰、余桥、集贤关(以上今属安庆市郊区)、总铺、月山一带,为无烟煤,含煤2~4层;侏罗系磨山组,分布五横、凉亭、万桥境内,以无烟煤为主,部分为烟煤,一般含煤2~6层。煤田的特点是,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较薄,变化大。人们形容说:“水大石头多,煤层象鸡窝,窝窝不连片,要煤靠人摸。”
境内采煤历史较久,明清时,就有人在泉水山、宝龙山、五横、岗子岭、金鸡笼一带采煤。咸丰、同治年间,延伸到集贤关附近的把门山、南山、道士尖山、石门湖等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至民初,先后有德商内播克鸠工的“永顺公司”和商办“义生公司”,在大凹山、集贤关采煤。民国8年,长康、大丰、大正、永丰4家公司又分别在渌水乡叶家冲大凸山、泉水山、夏家山、朱家凹山等处采煤,矿区总面积达2126.9亩。其中长康公司采煤5396吨,销往江苏的镇江、瓜州等地。到民国25年,已开采的有岗子山、分龙岭、夏家冲、何家冲、张家坡、小龟岭、磨山堡、大龙山等8处。抗战期间,从杨亭到泉水山一带多处有人建小煤窑采煤,时采时停,连续不断。开采方法落后,掘进仅用一把手锤,一根钢钎,掘到三四十米即停。独眼小爬窿,风箱送风,竹筒排水,油灯照明,生产条件极差。采煤工形容说:“小爬窿,大拖筲,低着头,弯着腰,跪着爬,卧着掏,搞点煤,吃不消。”而老板们只图挖煤赚钱,不管工人死活。
1952年,姜达权、王朝钧二人在集贤关、金鸡笼等地与当地人合伙采煤。1955年,金鸡笼10个农业社联合采煤,日产烟煤15吨。1956年,县手工业部门在红旗社境内成立“光明烟煤社”,专事采煤,因煤层不稳定,资金缺乏,翌年关闭。后在广圩区柘涧山发现煤露头,当地农业社组织开采。1958年,县接管成立柘山煤矿,翌年划归安庆市管辖。1958年11月,安庆专区在凉亭公社建金鸡笼煤矿(后改称矿务局),下设4个矿区,建井18口,日产煤1200~2000吨。1959年,怀宁在万福公社建立县办国营泉水煤矿,矿区扩大到姚家嘴、水推磨等地,建小井10来口,年余仅采煤400吨。均由于当时地质资料不完备,在开采方式方法上带有盲目性,而导致开采消耗高,产出低,得不偿失,1963年同时闭坑下马。而杨亭、磨山、刘冲、月山、总铺等地,小煤窑采煤,此起彼伏。当时有个顺口溜:“小煤窑就是小,冬天开,春天倒,老鼠打洞,打多少算多少,打不到就跑”。从1949~1969年(实际生产16年)共采煤13.30万吨。
70年代,“五小”工业兴起,出现了地区、县和社队一齐上的局面。从石门湖至龙井洼一带,社队竞相建小煤窑采煤。安庆地区在夫子岗建起国营月山煤矿,建正规井一对,立井一口。结果重蹈覆辙,年余耗资400多万元,仅采煤千余吨,被迫停采。怀宁为解决县内居民生活燃料问题,吸取以往教训,尊重客观规律,在柘山、月山两个社办小煤窑的基础上,以县社联营方式,分别组建了柘山、月山煤矿。“三权”(人财物)归县,县派管理人员,采煤县社分成,采煤工来自社队,实行亦工亦农合同制。开采方法,坚持土洋结合,“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能洋则洋,不能洋则土,逐步改造提高。1975年,全县产原煤8.12万吨,比1970年增长3.27倍。在实施这一办法中,柘山煤矿成绩卓著。该矿在矿长江功富的领导下,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搞技术革新,改造小煤矿。以先土法上马,积累资金,再购置设备;以先吃浅部煤,投石问路,再吃深部煤;以先开副井,摸清煤层地质构造,再建主井。被概括为以土养“洋”、以浅养深、以副养主的“三以三养”办法,使这个矿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到70年代中期,建成一个初具规模、土洋结合的半机械化小煤矿。1976年产煤3.51万吨,比1970年建矿时增长6倍多。1976、197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煤炭战线先进单位,并从而为小煤矿的改造提高开拓了道路。此后,一些小煤矿利用自身积累或低息贷款,购置设备、材料,对小煤矿实施技术改造。同时,重视专业技术人才,改革开放以来,除接收国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外,还通过进专业学校学习和专业训练班培训等方式,培养了一批工程技术人才。到1985年,全县1个县办国营(月山煤矿)、4个乡镇办(月山、总铺、五横、凉亭)、6个村办(月山、奇隆、新光、复兴、大桥、新华)煤矿,在照明、通风、排水、运输、提升5个方面共拥有机电设备322套,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并在井巷工程、采煤等方面采用了新技术,使原煤产量达到12.50万吨,比1975年增长54%。
二、化学工业
抗日战争前,仅安庆城内有几家小型轻化企业,主要生产肥皂、雪花膏、矿烛等日用化工产品,产量小质量差。此后,除裕中、裕公两家复业外,又新增操新太、中兴、金门、中美、中南和操和太6家,本小利微,勉力维持。基本化学工业在县内一纸空白。
1958年,在“大办工业”中,始在石牌猫山兴建县办国营化工厂,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生产土硫酸,加工土磷肥(普通过磷酸钙),由于技术、设备达不到要求,生产极不正常,建厂3年,平均年产土硫酸60吨,年年亏损,难以为继。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关闭,大部分职工精减下放。1971年,县内磷肥紧缺,县供销社在月山黑寺岭兴建磷肥厂,年投资由5.30万元逐步增加到64.78万元,先后建成800、2000吨土硫酸设备各1套,到1978年,年平均产土硫酸530吨,土磷肥2800多吨,产值19.60万元。消耗高,产量低。划归县工业部门归口管理后,从1979年开始,对硫酸、磷肥工艺设备全面进行技术改造,采用国家定型工艺设备,硫酸、磷肥年产能力分别达到5000吨和万吨以上。1980年以后,经过不断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两种产品的产量、质量稳步提高。到1985年,已初步形成年产万吨硫酸(98%)、3万吨磷肥(有效磷12%以上)的规模,年产值达到109.75万元。
三、机械工业
建国前,县内没有机械工业,生产生活用的金属器具,均由匠铺加工,或由商人从外地购进。建国后,从1952~1955年,县内私营匠铺先后组成六七个集体性质的农具、铁器厂(社),分属于县供销社、手工业部门,年平均产值总共不过25万元左右。1958年,在“大办工业”的热潮中,各行各业又在农具、铁器厂(社)和修配车间(小组)的基础上,纷纷办起了23个专业、综合性的机械厂,年产值约共343.90万元,但实际上这些厂仅有几台简易设备和少量工具,只能修修配配。1960年初,将轻工、中心、农机3个机械厂合并组建县办国营农业机械厂,下设金工、铸造、木模、锻工、修理5个车间,职工235人,主要设备有齿轮车床1台,简易车床7台,钻床1台,红炉10座,主要产品有4.5尺土车床、建筑器材、切纸机、信封机、草绳机及铁制农具等,年产值59.25万元。
1962年,贯彻实施国民经济调整,强调发展轻、手工业,对各行各业在“大跃进”中兴办的机械企业及组建不久的县农业机械厂,实行关、停、并、转;将县五金厂就电力由石牌迁到月山,改名为县农业机械修造厂。产品由铁制农具、日用铁器转向农机具制造,先后试制生产电动纹杆式脱粒机、安庆二号犁及山芋切片机、洗粉机、磨粉机、压面机、轧籽机等,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机械产品生产能力。1965年,全县全民集体12家机械修理企业,拥有固定资产总值31.69万元,职工372人,产铁制农机具10.41万台,修理铁制农具9.43万件,产值31.08万元。为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1969年开始,对机械企业作了调整:县农业机械修造厂易名县农机一厂,翌年试产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县水电局排灌机械维修保养车间扩建为县农机二厂,承担农机修理业务;县五金修配社转为集体所有制机械维修厂,除承担机械修理外,生产工业水泵。到1970年,全县两家全民机械企业(农机一、二厂)和4家集体机械企业(县车船修造、机械维修厂及高河、凉亭农具社)有职工443人,拥有金属切削机床34台,锻压设备10台,生产电动脱粒机617台,手扶拖拉机85台,插秧机5台,修理农排机械337台、农机具732台,工业水泵生产开始形成系列化。1971~1975年,这一阶段机械企业产品方向、管理体制变化较大,1971年,县农机二厂开始试制生产与江淮牌汽车配套的直流发电机和柴油机配件;1972年,国营县拖拉机站,经两次易名为县农机三厂,以承担拖拉机修理为主,附带生产人力打稻机、饲料粉碎机;1974年,县机械维修厂易名水泵厂,批量生产工业水泵;1974年,县农机一厂被省正式确定为手扶拖拉机定点生产厂,并于1975年11月划归安庆地区管理。1976年以后,随着经营形势的变化,县农机二厂、三厂分别改名为县农机修造厂和县拖拉机大修厂。县农机修造厂改产手扶拖拉机水田防滑轮、农用水泵、电动脱粒机及柴油机飞轮、饲料粉碎机等农机产品。到1978年,全县机械产值达313万元。其中县农机修造厂,由于产品品种多,适销对路,产值上升到45.10万元,比1977年增长25%,利润3.50万元,摘掉了建厂以来亏损帽子。而县拖拉机大修厂,则由于业务单调,陷入困境。是年,社队企业开始起步,9个公社办起了农机厂,承担起农机具修配业务,年产值110万元。1980年,机械行业普遍不景气,农机产品滞销,企业发生亏损,全县机械产值仅为205万元,比1978年下降52.6%。1982年,不得不进行调整:关闭县拖拉机大修厂,将人员、设备并入县磷肥厂,充实其机修车间;县农机修造厂易名食品机械厂,转产食品机械。食品机械从是年起,先后试制成并投入批量生产的有糕点、糖果、烘烤三大类13个食品机械品种,畅销长江中下游一带。1985年,全县在册的机械工业企业共13家,其中全民1家、县办集体12家,拥有固定资产总值183.60万元,职工554人,产食品机械289台(套)、BA型工业泵(系列)1562台、钢锯架20万把、钢球230吨、中小农具17.40万件,总产值267.50万元,实现利润15.71万元,上交税金9.40万元。此外,乡镇农机企业有职工215人,年产值为195万元。
四、电力工业
(一)发电企业
【安庆电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安徽造币厂小型代电所的基础上创办安庆电灯厂,初拥有蒸汽机带动的50千瓦单相交流发电机2台,专供官府用电。翌年增装50千瓦蒸汽发电机组1台,总发电能力为300千瓦,口发电4~6小时,供电普及到官商界。宣统二年,其厂名正式改称安徽省会电灯厂(亦名安庆电灯厂),又增装150千瓦发电机组1台,供电范围扩大到迎江寺一带。民国15年,向德国西门子洋行购置64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1台,在大南门外扩建电灯厂。18年,整理线路,更换杆线,将包灯制改为表灯制。23年,从南京购置旧4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1台,发电设备总容量达1040千瓦。27年,安庆沦陷,侵华日军将64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修复专供军用。36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购置48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1台,发电总容量1520千瓦,翌年正式发电。1949年4月,安庆解放,为市人民政府接管,是年,拥有发电设备3台,容量1520千瓦,发电量69.20万千瓦时。
【石牌民营电器有限公司】民国25年秋,由石牌几家商号投资5000元合办,以刘澍斋为董事长,刘俊臣、郑振璜、郑洁斋、潘巽庭、盛泽浦、盛朝瑞为董事。在石牌上下街设“营生”、“民生”两个电灯厂,共有职工7人,两台柴油发电机组,容量32千瓦,供电线路1000米,立7~8米高木杆40余基,导线为7股14号铜线(相当25平方毫米)。专供照明,每天发电6小时(晚6~12时),年供电约6.50万千瓦时。民国27年6月,日军侵占石牌时被毁。
【地方国营怀宁县电厂】1957年3月,由县人委会工业科筹办县电厂。县拨款6万元,又向县直10个单位以长期借款方式,集资3278元,为县办国营企业。初有职工5人,发电设备有美制万国60马力/32.5千瓦柴油发电机组一台,美制吉姆希10千瓦汽油发电机组一台。主要供县城照明,供电线路全长3504米,立8~11米高木杆59基,导线为8号、11号裸铜线。供电时间,每天晚上5~6时开始,至夜12时停。是年4月15日开始供电,到年底共供电1.27万千瓦时。
1959年秋,美制万国柴油发电机组机体破裂,无法修复,停用,先后调进苏制84千瓦蒸汽锅驼发电机组和90马力55千瓦煤气发电机组各一台,均因性能、质量太差,故障多,不能正常发电。1961年秋,租用上海沪东造船厂安庆分厂80马力/5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一台,是年发电量3.81万千瓦时。由于容量小,不能满足县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需要。60年代中期,先后调进120马力/74千瓦和200马力/135千瓦两台柴油发电机组。1965年供电量增至12.30万千瓦时。1967年发展到高压,以6300伏向猫山送电,供电线路延伸到7.56公里,设100千伏安变压器两台。1972年,县电厂职工增至47人,供电55.78万千瓦时,上缴利润3.32万元,年底,石牌35千伏变电所建成,接通华东电网。至此,县内发电终止。
【安庆地区金鸡笼发电厂】该厂坐落境内凉亭乡金鸡笼,为金鸡笼煤矿生产兴建。1960年以前,以4台40马力柴油机发电。1960年下半年,开始扩建,改用德产400马力柴油机,1962年5月1日投产供电。同时备有两台135马力柴油机作停机检修之用。后又用一台1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以6.3千伏电压供电。随着煤矿用电量增大,加之当时安庆专区在此处兴建钢铁厂(已建未投产),国家投资230万元,建成发电、机修两个车间,职工百人,为科级厂。1963年4月,金鸡笼煤矿关闭。发电转为农业服务升副县级厂,向桐城13个公社、怀宁5个公社送电,年供电量244万千瓦时。1966年,机组与安庆电厂并网运行,年发电量增至532.8千瓦时。1972年又上升到1020千瓦时。1974年10月,因该厂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年年亏损,停办。
(二)输配电
70年代初期,石牌35千伏变电所建成,接通华东电网开始输配电。70年代中期以后,电力建设加快了步伐,到1985年,县内共有110千伏变电所1座,35千伏变电所6座,即新安、三桥、月山、金鸡笼、红星、总铺(正在兴建),容量2.46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2座(潭子湖、易河),容量246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712台,容量8.17万千伏安。总装容量8.53万千瓦,其中农业排灌装机2.40万千瓦。
高低压线路已在县内形成网络:有35千伏线路95.6公里,10千伏线路888.2公里,低压线路2112.7公里。全县29个乡(镇),全部通电,通电的行政村、自然村、居民户,分别占总数的98.9%、91.5%和88%。
【输电线路】潜~怀35千伏线。1970年10月,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架设。线路自潜山110千伏变电所起,经潜山县梅城镇桥街、八一大队和境内小市、黄龙、平山公社至石牌猫山35千伏变电所,为两相一地制,全长31.8公里。12米水泥杆,191基。采用陶瓷横担,70平方毫米裸铝线。1972年2月动工,12月10日正式送电运行。投资22.27万元,全部由财政拨款。1983年元月底潜怀110千伏正式送电,该线退出运行。
猫山~潭子湖35千伏线。线路自猫山变电所出线至皖河电力排灌站,为两相一地制,全长11.78公里,81基杆,采用12米拔稍杆,木担连接,大部分为瓷横担,耐张跨越为直径300杆,铁担连接。导线猫山至易河5.3公里,采用70平方毫米钢芯裸铝线;易河至潭子湖5.7公里,采用50平方毫米钢芯裸铝线。1973年冬兴建,1974年5月1日送电。
1975年12月重新改建,线路改为三相三线制,原12米拔稍杆改为15米拔稍杆,连接木担改为铁担,跨越杆及带地线杆加顶架,转角耐张改为双杆。导线从猫山至易河加一根70平方毫米钢芯裸铝线,易河至皖河电力排灌站(潭子湖)加一根50平方毫米钢芯裸铝线。改建后,仍是两相一地运行。线路排列呈“上”字形。此项改建工程,国家投资11万元。
潜~怀110千伏线。1974年批准兴建。线路自潜山110千伏变电所外起,经潜山县梅城镇、油坝、模范公社和境内大洼、平山公社至石牌猫山。为三相三线制,全长31公里,160基、塔,其中直线杆144基,转角、耐张杆16基。采用120平方毫米钢芯裸铝线,架空地线为35平方毫米钢绞线。1978年10月中旬动工,由安庆地区输变电工程指挥部工程队及怀宁、望江供电所三家联合施工。至1979年2月初,施工告一段落,立杆70基,放线一个耐张段。
1982年3月再度开工,施工由安庆供电局线路工区和怀宁供电局两家承担,对原设计线路工程有所更改:1~110号杆仍采用水泥杆、120平方毫米钢芯裸铝线;从111~141号更改为铁塔、150平方毫米钢芯裸铝线。至1982年底全部竣工。总投资101.31万元,综合造价3.377万元/公里;本体工程投资70万元,本体造价2.333万元/公里。分别由地区自筹、省补助。
35千伏联络线,原系怀宁投资兴建的潜怀35千伏,1983年元月底退出运行。后经省、地、县三级电力部门共同商定,将其改为备用线,并用以解决境内新安、三桥及高河区部分公社用电,新安、三桥两座变电所均T接在该线上,成为怀宁110千伏变电所一路出线。线路平时从64号杆与潜山110千伏变电所断开。由于该线路原为两相一地制,1983年二季度由怀宁改为三相制,作为怀、潜两座110千伏变电所的联络线,产权移交安庆供电局。
10(6)千伏线26条,均为水泥杆,导线除新(安)秀(山)、安庆军分区教导大队(在山口乡境内)两条线路采用35平方毫米裸铝线外,其余均采用50、70平方毫米裸铝线或钢芯裸铝线。其中:
在怀宁110千伏变电所出线的有石牌、黄龙、皖河、江镇4条干线;
在三桥变电所出线的有三桥、黄墩2条;
在新安变电所出线的有新(安)三(祝)、新(安)育(儿)、新(安)秀(山)、新(安)公(岭)4条;
在月山变电所出线的有月山(03)、二○厂(04)、铜二选厂(05)、洪镇(06)、铜二工区(07)、地区水泥厂(08)、铜二工地线(09)、县月山煤矿(10)、石镜(11)、高河纸厂(12)、高河(13)11条;
在金鸡笼变电所出线(均为6千伏电压等级)通往境内的有金拱、凉亭2条;
在安庆肖坑110千伏变电所出线的有总铺、安庆军分区教导大队、红星3条。
【变电所】石牌35千伏变电所。1971年2月动工兴建,坐落猫山东侧山凹里。1972年12月10日正式送电运行。主变1800千伏安,6路出线,开关柜8台,进线保护采用35千伏跌落式熔断器,代替油开关。投资27.12万元,县财政拨款。
1975年,35千伏侧增到二回路出线,一路连接望江县变电所,一路连接潭子湖皖河电力排灌站。10千伏侧增到4路出线,分别连接石牌及黄龙、江镇、皖河3个区,供电范围发展到3个区13个公社(包括望江县红炉、新坝公社);用电负荷猛增,石牌工业负荷达650千瓦,农业电力排灌负荷2350千瓦,计3000千瓦,超出1800千伏安变压器容量的66.67%,亟需扩建增容。
1976年3月,扩建工程开始施工,1977年5月全面竣工,新增320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1980年9月,随着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又增加一台3200千伏安变压器,完全取代了原主变1800千伏安。至此,共拥有3200千伏安变压器两台。扩建工程总投资11.55万元。
怀宁县1985年电网结构图

怀宁110千伏变电所。1980年11月动工兴建,坐落石牌35千伏变电所附近王屋山。1983年元月31日正式送电运行,主变2.00万千伏安,一路进线,一路出线连接望江县城,原35千伏出线6路,用3路,即新安、三桥为一路,潭子湖、望江各为一路;原10千伏出线8路,用4路,即皖河、石牌、黄龙、江镇。总投资89万元,其中县投资5.70万元,地区28万元,省补助55万多元。
110千伏变电所投入运行后,原石牌35千伏变电所退出运行,1983年2月移交安庆供电局,作新变电所生活区。
新安35千伏变电所。1980年4月动工兴建,1983年8月20日正式送电。主变1800千伏安(由原石牌35千伏变电所调来),6路出线,已用4路,即区直、秀山、枫(林)育(儿)、三祝。投资22.50万元,其中省补助9.50万元,县拨款8万元,区直机关自筹5万元。进线在原潜怀35千伏线路62号杆T接,长18.46公里。
三桥35千伏变电所。1983年4月动工兴建。1984年11月20日送电。进线在原潜怀35千伏线路134号杆T接。10千伏出线6路,已用2路,即三桥、小市(包括潜山县模范、梅城)1路,黄墩1路。投资25.80万元,除从石牌变电所调入设备价值9万元外,县补助7.80万元,省补助5万元,黄墩、三桥两公社自筹4万元。
红星35千伏变电所。1984年10月动工兴建,坐落红星乡永林村。主变采用两台节能变压器,1台2000千伏安,1台1000千伏安,并安装1台750千法电力电容。1路进线从肖坑110千伏变电所35千伏安漳线北埂村T接。4路出线,即培文、河口、北埂各一路,预备留用一路。投资108万元,其中县20万元,省73万元,乡自筹15万元。
月山35千伏变电所。1968年由月山铜矿兴建,1970年5月1日送电。初有主变2台,即1000千伏安、3200千伏安各1台。电源由肖坑调入,从肖坑变电所至该所建1条18.65公里35千伏线路和1条10千伏保安电源。出线6条,即铜矿一连、二连、一连井下、二连井下、选厂、8391工地。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电量不断增加,该所1971、1972、1978、1983、1984年进行5次扩建;同时,由于供电面扩大,1982年后移交供电部门统一运行管理。到1985年,有5600千伏安主变2台,100千伏安所用变1台,开关柜17台(包括电容器、进线柜各2台),35千伏进线2条(309、308),10千伏出线11条(其中同杆架设1条),35千伏高压断路器3台。
金鸡笼35千伏变电所。坐落凉亭乡金鸡村,前身系金鸡笼发电厂,1960年筹建,1962年5月投入运行。1963年,为支农抗旱,从安庆至金鸡笼架设35千伏线路1条,增加750千伏安主变1台。1966年2月,金鸡笼发电厂与安庆电厂并网运行,向农村与安庆供电。1970、1971年两次扩建。1974年底,金鸡笼发电厂关闭,遂成立金鸡笼供电所,划归供电部门管理。到1985年,有主变3台,分别为3200千伏安、750千伏安、1000千伏安。所用变2台,即100千伏安(直变)1台,30千伏安(6千伏备用)1台。6千伏高压开关柜9台(其中电容器开关柜1台),35千伏高压断路器2台。35千伏进线1条,从安庆肖坑变电所至该所,为电源架空线;另1条35千伏输供线从该所至桐城化肥厂。6千伏出线5条(其中通往县内2条)。
(三)供电售电
70年代初开始,境内供售电管理机构为3家:以石牌为中心,为县供电局管理区,有石牌、平山、大洼、黄龙、龙泉、温桥、三桥、黄墩、小市、皖河、腊树、雷埠、江镇、三祝、秀山、枫林、育儿17个乡(镇)及望江县古楼、毛安2乡,供电电源来自怀宁、潜山两座110千伏变电所,县供电局为趸售;以月山为中心,为安庆供电局月山供电所管理区,有月山、石镜、洪镇、高河、万桥、五横、凉亭、金拱8个乡(镇);安庆供电局直接管理的,有总铺、红星、山口、巨网4个乡,供电电源来自安庆肖坑110千伏变电所,这两家为直售。
【供售电量】1972年,县供电局管理区供电仅有56万千瓦时。纳入华东电网后,1978年供电518万千瓦时。到1985年,全县供电9973万千瓦时(其中县供电局管理区2506万千瓦时),售电9361万千瓦时(其中县供电局管理区2350.70万千瓦时)。按用途分:农业排灌1421.50万千瓦时,照明1321.30万千瓦时,县办工业874.70万千瓦时,乡镇企业2324.60万千瓦时,地区厂矿3418.90万千瓦时。亩均用电26千瓦时,户均生活用电96千瓦时,人均用电142千瓦时。
【电价、收费】70年代初,柴油机发电,每1000千瓦时为375.78元。纳入电网后,电价调低,年平均每千千瓦时在100元上下,最高为146.46元。
1972年底纳入电网以来,县供电部门按照国家颁布的电价收费。石牌居民照明用电,每千瓦时0.20元(低压线损0.01元),工业每千瓦时0.085元,农业排灌每千瓦时0.06元。农村加上变压器损耗和线损等,向居民摊收电费价各不相同。一般照明每千瓦时0.25~0.30元左右,少数管理不善,最高每千瓦时收至0.40元,农村加工每千瓦时0.15~0.20元,农业排灌每千瓦时0.10~0.15元。农村用电电价比城镇高20~30%。
抄表收费抄到每台变压器,分照明、工业、农业排灌,计算收费。农村电工按供电部门电费通知单,抄到每个自然村总表,有的直接抄到户,将电费算到用户头上。
【调荷节电】由于电力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从1977年起,在供电部门设置“三电”办公室,开展调荷节电工作。工业生产避开“两峰”(早上6:00~9:30,夜间18:30—21:30),农业排灌实行夜灌、轮灌和定时用电等办法,充分利用夜间电力。照明用电,从1978年3月开始,取消不合理的包费、包灯制,按实际用电量收费。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宿舍安装小电表,按表计量。到1984年,全县约计安装小电表12.20万多只。
【认购来煤加工电】1985年,计划分配电1525.17万千瓦时,加上计划供电1966.50万千瓦时,全县全年可供电只有3591.70万千瓦时,缺电650万千瓦时左右。为保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是年第四季度认购来煤加工电500万千瓦时。由于来煤加工电价高于计划内电价,故从10月份起,工业用电,营业性单位(包括个体户)照明用电和农副产品加工用电,每千瓦时增加0.07元。
【降损节电】主要改造三类线路,降低线损。每年冬春二季,县、区、乡三级有计划地进行一次整修,不断提高线路质量。1985年,县供电局管理区共改造三类线路45.1公里,三类配电盘13块,线损率为4.5%,比下达线损指标下降5.5%,共节电398.90千瓦时。
【安全用电】随着农村用电不断普及,由于农民缺乏安全用电常识,农电安全状况不好,1976~1978年,共触电死亡12人,1979年触电死亡人数高达14人,被省列为触电死亡重点县。1980年起,县供电部门把农电管理作为一项经常化、制度化工作,除自上而下建立农电管理组织外,广泛开展安全用电宣传,下发数千份宣传画、《安全用电须知》,专场放映安全用电电影。每年5月份开动宣传车,开展“安全月”宣传活动,使触电死亡事故大大减少。到1985年,全县29个乡(镇)都建立了农电管理站,每站配有两名农电工;村民小组成立电管小组,每组配农电工1至2名。此外,农村低压线路共安装触电保安器313台。
五、建材工业
境内建材资源储量大,品种多,有石灰石、大理石、青石、花岗石、麻石、石灰、粘土等。建国前,主要是砖瓦、石灰和石料加工,皆民间一户或几户合伙经营,土法制作。建国初,农业合作化时期,建材生产由单干(或合伙)转为集体经营,成为农业社一项副业生产。1954年起,县民政部门始兴办砖瓦窑厂。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县、社相继办起砖瓦、石灰、土水泥、黄砂等建材企业,产品量小质差。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除保留一个县办砖瓦厂外,其余关闭停办。70年代中期,小水泥工业兴起,砖瓦引进轮窑烧制技术和加工机械,建材生产开始向现代化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队企业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发展建材生产,产品除砖瓦、水泥、石灰、黄砂外,扩大到大理石板材、民房预制构件,灰砂砖、碳化砖、油毛毡等新型建筑材料。1985年,全县44家独立核算建材企业(其中全民3家,乡镇办集体41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373.70万元,固定工与合同工5193人,总产值1172.4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7.2%,实现利润143.40万元,缴纳税金109.40万元,从而成为县内地方工业的一大支柱产业。
(一)砖瓦
1953年以前,县内生产青砖小瓦,手工制坯,土窑烧制,为农村副业。1954~1958年,县民政部门先后在石牌猫山、月山黑寺岭两处兴建砖瓦窑厂,年产砖160万块、小瓦30万片。1962年,县民政部门关闭黑寺岭砖瓦分厂,同时将建在猫山的砖瓦厂划交县手工业部门管理。1965年,全县包括社队砖瓦企业在内,共产青砖354万块,小瓦799万片,其中县砖瓦厂产砖73.32万块,小瓦4万片,产值3.64万元。1975年,县砖瓦厂率先兴建8门轮窑1座,添置砖瓦生产专用设备3台,实行机械制坯、自动压瓦,板车运输,轮窑焙烧半机械化流水作业,形成年产红砖700万块,红大瓦45万片的能力,年产值达到34万元,利润3万元。1978年,继秀山中学校办工厂利用石煤渣试制成功碳化砖后,省、地、县三级投资108.80万元,在分龙岭北麓兴办碳化砖厂,年产碳化砖406.90万块,但由于种种原因,经济效益不好,发生亏损,后被撤销。此时,社队企业起步,竞相兴办砖瓦厂,建轮窑,1980年,全县办起8家社办砖瓦企业,产机制红砖1963万块,产值达87.50万元。1984年乡镇办砖瓦企业发展18家,机割砖产量增加到1.57亿块,产值上升到557.70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7倍和5.4倍。县砖瓦厂投资43.40万元,购置各种专用设备10台,学习太湖、岳西经验,以河砂、石灰为原料生产灰砂砖,设计能力1000万块/年。
1985年,全县共有砖瓦(轮窑)企业20家。其中县办1家,乡(镇)办19家,有轮窑8座,均为18门以上,最大的为22门;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68.90万元,固定工与合同工2941人,产机制红砖2.09亿块,大瓦280万片,完成产值609.50万元,占建材工业总产值的52%。
(二)水泥
1958年“大办工业”,始在月山兴建水泥厂,土法制作,年产土水泥150吨,不能使用,全部报废,1961年停办。1974年总铺公社永林大队投资8万余元,办起一座半土半洋的水泥厂,年产5000吨,为全县第一家社办水泥企业。1976年,县投资81.60万元,在独秀山南麓兴建县办国营年产5000吨水泥厂,1978年7月建成投产,达到原设计能力。1980年开始,水泥工业出现了县、社、队一齐上的局面,发展迅速。县水泥厂上配套,添置专用设备,实现破碎、立窑焙烧、生料、烘干、机械灌装一条龙,使水泥年产量翻了一番,达到万吨以上。总铺、龙泉等公社办起4家社办水泥企业。全年共产水泥2.47万吨,产值76.80万元。1985年,全县万吨水泥企业发展到33家,其中4家为2万吨以上,形成40万吨的生产能力,年实产19.75万吨。在水泥企业中,县办、乡办12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70.10万元,固定与合同工1903人,产水泥7.70万吨,完成产值398.80万元,实现利润101万元,缴纳税金49.90万元,其中县水泥厂经济效益最佳,实现利税19万元,名列全地区县办水泥企业之首。
(三)民房预制构件
1972年,县水电局开始生产水泥涵管,水泥桁条。此后,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民房构件增加到多孔空心楼板、漏花板、屋檐板等。1980年,投资6万元,添置设备,开发新产品,生产9米、11米圆形空心电杆。是年,全县预制构件企业发展到3家,共产民房构件1510立方米,电杆425根,完成产值42.90万元。到1985年,全县共有预制构件企业9家(其中县办集体1家、乡镇办集体8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6.80万元,固定工与合同工173人,生产基本实现机械电动操作,全年产民房预制构件1.21万立方米,电杆1619根,完成产值71.10万元,实现利润2.30万元。
(四)大理石板材
1981年,月山公社投资33.60万元,始兴办大理石厂,主要产品有房屋墙面板及各种家具装饰品,全部采用机械操作,从1982~1984年,共产大理石板材1.55万立方米。1985年初,发展到两家,县磷肥厂大理石美术服务公司采用国产设备小批量加工大理石板材。到1985年末,两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3.40万元,固定工与合同工163人,产大理石板材1.19万立方米,完成产值75.90万元,实现利润8.20万元。
(五)黄砂、石灰、石料
【黄砂】黄砂主要产于境内育儿、金拱、总铺、江镇、洪镇、小市、皖河等乡。1985年,总铺、洪镇、江镇、金拱等公社部分大队始在大沙河、皖河取砂,运销武汉、南京、镇江等大中城市,收入可观。1959年,县在洪镇汪祠曾组建县办国营黄砂石子加工厂。枯水季节取砂,日取砂200立方米左右,汛期运砂装船外运。1年间,销售黄砂万余立方米。后由于基本建设战线缩短,黄砂滞销,该厂停办。1970~1975年,社队黄砂生产经营由县物资部门统一管理,同时在广圩眉毛洲开办黄砂厂,年平均销售8~9万立方米。1979年,行政区划变动,划归安庆市郊区。80年代,黄砂全部为社队经营,1985年,全县销售黄砂36.91万立方米。
【石灰】解放以前,建国初期,石灰均为农家私营,产量甚微。1953年农业合作化后,为合作社集体经营。1954~1956年,全县年平均产石灰3810吨。1958年,县轻工业部门曾在温桥公社毕口兴建石灰厂,后因效益不佳,停办。此后,数十年,均为社队分散经营。1978年后,社队兴办建材企业,逐步改用轮窑烧制,1979年,全县产石灰3.74万吨。1983年起,随着建筑水泥用量增大,石灰销量急剧下降。1985年,全县有石灰窑315座,仅产石灰976吨。
【石料】五六十年代,为社队集体经营,建筑用石料,由建设单位到社队采石场购置,雇工运送。70年代以后,现代建筑兴起,石料成为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社队大量开采,1978年,共采石料16.21万立方米。1985年上升到149.75万立方米,增长8.2倍。
六、食品、饲料工业
(一)粮油食品加工
境内粮油食品加工,明清时,使用谷砻、石臼、石碾、石磨、木榨等传统工具。清末,商人张杏恩在安庆创办“丰盈油厂”,民国13年,巢县人魏健生在安庆东门外开设砻坊,以手槌制米,县内始有私营专业粮油加工。此后,私营砻坊、油坊、磨坊渐次开办。其加工方式依旧,产量甚低,一人一臼或一碾,日产熟米50~75公斤左右;3~4人一榨,日处理油菜籽350多公斤,产油100多公斤。民国22~23年,魏健生以其10年的经营积累,先后从江苏无锡购进柴油机1台,碾米机2台,改手槌制米为机器制米,是为县内机器制米的开端。机器制粉始自民国31年,日商在安庆开办的“五洲公司”磨粉场使用的钢磨磨粉。迄至建国时,全县使用机器生产的米厂11家,油厂、面粉厂各1家;手工生产的砻坊19家,油坊73家,面坊122家。
1950年10月,市、县分开,政大米厂(官督商办)由安庆迁到石牌,为县内唯一的一家机米厂,日产大米10吨左右。时在农村有私营砻坊6家,油坊53家,面坊16家。1951年,县公安部门创办“公利米厂”,初以手槌加工,1953年使用机器制米,日产大米15吨。1955~1956年,实行行业归口管理,均先后划交县粮食部门,分别改名为怀宁县第一米厂、第二米厂。1956年,在“对私改造”中,以公私合营形式,与私营高河同顺油坊、高河益农米厂(从巢县迁来)实行公私合营,同时对其它几家私营油坊及联营的榨油社也实行行业归口管理。全县粮油工业企业,拥有碾米机4台,砻谷机3台,年产大米5553吨,产值140万元。“对私改造”后,县粮食部门在全县一些地方设了一些流动米厂、车间,小而分散,不便管理,50年代末,60年代初,本着产销结合,有利调运,合理分布,便于管理的原则,进行撤并调整。到1965年,全县共设城关(石牌)、高河、月山、黄墩、洪镇5个米厂,拥有碾米机12台,砻谷机、磨粉机、榨油机各5台,年产大米1.63万吨,面粉287吨,食油107吨,产值434万元,利润5.49万元。
“文革”10年(1966~1976年),粮油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但这一时期,企业的自身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全县除新建公岭、清河、白泽3个米厂外,在高河、月山、城关、黄墩等米厂相继建立了糠油车间,并先后购置引进了各类新型砻谷机、碾米机、除石机、谷糙分离筛、除稗筛、榨油机等专用机械设备近10种,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1978年,粮油加工企业拥有碾米机20台,砻谷机8台,90、95型榨油机29台,年产大米1.85万吨,食油282吨,糠油15.21吨,产值606万元,利润9.04万元。
改革开放以后,粮油加工企业,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致力于扩大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从1981年开始,继续购置引进新型专用设备,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在各个米厂扩建和新建植物油车间,提高油的生产能力;在猫山兴建“小组联”面粉车间,结束县内用粉长期靠安庆加工的历史;在原城关杂品厂的基础上兴建贡面厂,扩大传统名产贡面的生产规模。1982年,又开始进行挖潜、更新、改造,改进大米加工工艺流程,大量生产“标一”、“特二”等精米,出口外销。到1985年,全县共有国营粮油加工企业7个(其中站办3个),贡面加工企业1个,拥有固定资产总值119万元,主要生产设备有碾米机16台,砻谷机8台,磨粉机7台,10、90、95型榨油机50台,年产大米5.41万吨(其中精米占94%),面粉828吨,食油1702吨,糠油70.33吨,面条494吨,产值1996万元,利润总额42万元。
(二)糕点、糖果
清代、民国时期,糕点出自糕点作坊,前店后坊,从属私营商业。建国前,县内共有大小作坊数十家,均为商家经营。主要产品有贡糕、酥糖、桃酥、霜果、麻球、寸金糖、观音糖等。这种经营方式,延续到建国初期,“对私改造”以前。1954年,县供销社集县内糕饼师傅数名,在石牌上镇组建县供销社食品加工厂,恢复传统糕点生产,当年完成产值4万元,获利0.50万元。与此同时,皖河、月山、城关(石牌)、高河、小市、大洼6个基层供销社亦先后办起糕饼作坊,充实农村市场供应。1955年,调整行业管理,县供销社食品加工厂划归县手工业联社归口管理,改名“怀宁县食品厂”。至此,食品加工行业始从商业中分离出来。县以下基层社兴办的糕饼作坊体制不变,作为补充。1958年“大办工业”,县内一些社队一哄而起,办起糕饼作坊10余个,后因三年田难时期(1959~1961年),原材料紧缺,相继倒闭。
60年代初,食品加工行业划归县正业部门管理。由于经过国民经济调整理顺,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原材料供应随之好转,给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县食品厂抓住机遇,以大搞技术革新与引进新设备、新技术相结合,开展企业内部的更新、改造,向半机械化和机械化过渡,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品种。到1976年,全厂各个生产工序都普遍使用机械操作,糕点年产量上升到600余吨,产品品种由初期的十几个增加到130多个。这一时期,在发挥传统名产贡糕生产的优势下,学习、吸收了一批新产品的制作技术。如液体葡萄糖、软糖、夹心糖、福来饼干等。而商办食品加工业由于生产能力低,产品单一,发展不快,年平均产糕点140吨左右。
1979年以后,市场逐步放开,为发展商品生产,食品加工企业努力增加花色品种,扩大适销对路产品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参与市场竞争。县食品厂继续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到1982年,就已形成糕点、糖果、饼干、液体葡萄糖4条流水作业生产线,实现了主要产品产量与质量的同步提高。一些商办、乡镇办食品加工企业,在迅猛发展的商品生产的推动下,如枯木逢春,蓬勃发展,并渐具生产规模。1984年,皖河供销社食品厂糕点品种增加到40多个,产值达11.20万元。1985年,全县18家食品加工企业(县办2个、商办11个、乡镇办5个)共完成产值548.2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其中县食品厂主要产品产量糕点、糖果分别为1581吨、895吨,产值400.46万元,利润30万元,居县内、地区内同行业首位。
(三)白酒、饮料
解放前,白酒为县内乡村小酒坊土酿土造。建国初期,用酒多从外地购进。1957年,始在石牌猫山兴建县办国营酒厂,1958年产白酒80吨,初期仍采用传统制酒工艺,以小药曲生产46°白酒,即所谓“小酒”。50年代末,洪镇粮站以下脚粮、稗子为原料,兴办小酒坊1个,产量甚低。1959年开始,白酒技术改革,县酒厂采用糖化曲制酒,改“小酒”为“大酒”,产量始有提高。60年代,县粮食部门为适应以酒换粮的需要,在城关、高河、月山、江镇、小市等粮站、米厂兴办小酒坊,用地脚粮、粮食加工副产品、山芋干、大麦等作原料酿酒,以兑换主粮、细粮,充实粮食库存。这一时期,县内白酒生产发展缓慢,年产量徘徊在160~200吨之间。70年代,粮食系统除高河米厂一家小酒坊继续生产,年平均产酒10吨左右外,其余站、厂的小酒坊均停办。县酒厂开始进行内涵改造,采用通风制曲、通风晾酿酒新工艺,并大量使用山芋干酿酒,扩大原材料来源,使白酒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1975年,产60°白酒401吨,产值62万元,利税24.60万元,比1966年有较大的增长。1976~1978年实施第二步内涵改造,废除老虎灶,安装快装锅炉,在“三房”(曲种、酒曲、酵母)保温和蒸吊两大关健环节上全部使用蒸汽;同时加大投料量,改“一蒸两吊”为“两蒸三吊”。1980年,60°白酒产量上升到780吨,产值达120.42万元,实现利税38.13万元。1982年,国家对烟酒实行专卖管理,高河米厂小酒坊停办。1984年,县酒厂投资3万元,添置水处理设备,改善水质,提高白酒质量,是年,在安庆地区同行业白酒质量评比会上,山芋酒夺魁。1985年,该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3.70万元,各种机械设备40台,固定工73人,产60°白酒1121吨,产品品种由3个扩大到10个,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08.82万元,实现利税24.70万元。但由于县内白酒生产规模小,产品档次低,不能满足城乡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饮料起步较晚,1981年,县内始有少数工商企业生产少量冰棒、汽水面市。到1985年,产冰棒百万支,汽水百余吨。
(四)元酱、豆制品
清末,安庆有酱园14家,以胡玉美酱园开办最早,创办于光绪十八年(1883年),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享有盛名。民初,石牌盛天长商号附设酱园、水作坊,兼营元酱、豆制品,年耗黄豆千担。抗战前,安庆、石牌、高河3地共约有20余家。
建国后,50年代,元酱、豆制品为县食品厂独家经营,仅供县城居民食用。六七十年代,供销、粮食系统商办食品加工企业相继生产。改革开放以后,始有集体、个体经营。1985年,据11家食品加工企业统计,共产元酱、豆制品约千吨左右。
(五)饲料
1958年,公私合营高河益农米厂开始生产统糠,又名“三七糠”,即以30%的粉糠(或粉饼),70%的谷壳,混合加工制成,年产810吨,销售给农户作畜禽饲料。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城关、高河、月山、黄墩米厂相继附设饲料车间,生产统糠。70年代初,全县所有米厂普遍附设饲料车间,共有统糠机8台,1972年,生产统糠3700吨,此后,年平均产4200吨上下。1983年,投资3.10万元,购进新型饲料粉碎机,在猫山新建小型配合饲料车间,试产配合饲料。1984年,兴建石牌饲料厂,同时,为适应农村饲养业发展的需要,全县所有米厂的饲料车间,普遍增添设备,改进工艺流程,全部改产混合饲料。1985年,石牌饲料厂扩大生产规模,又新建一座年产5000吨的新型配合饲料车间。全年共生产混合、配合饲料1.60万多吨。
七、纺织印染工业
(一)纺织印染
明清时期,境内男耕女织,土布织造颇为兴盛。清中叶,除大部分家庭“机房”仍保持其自给自足的特点外,少数破产农民开始进入安庆及农村集镇开设“机织”作坊,发展商品生产。道光年间,江镇织布巧匠朱东海,“例赠修织郎”,织出的布“纱匀缕细,盛水不漏”,誉称“东海布”。清末,上海老正和染厂领班师傅倪锡卿来安庆开设“广昌发染厂”,为各布店加工染色,成为民初时期安庆一家第一流的染厂。此时,在安庆西门外、江镇两处办起“纬昌”、“振兴”两家商办合资织厂,共有木机80张、铁机2张,年产棉布万匹。民国19年,安庆机织业发展到170家,从业人员1266人,有木机609张,铁机247张,年织各种棉布5万多匹。销往县内四乡及桐(城)、潜(山)、东(流)、望(江)等县。抗战胜利后,广昌发染厂没有复业。徽州人胡以和与他人合伙在安庆开设久彰染坊,主要染硫化元及灰、蓝、靛、青等色,日染土布百余匹。时县内共有印染厂、店13家,半数以上分布在安庆。1949年,安庆、石牌、高河3地,机织业共有400余家,从业人员1500余人,居各行业之首。
建国以后,对私营机织业实行扶持政策,通过互助合作形式,纳入社会主义改造轨道。1956年,“对私改造”后,组成棉织、针织两个生产合作社,共有职工269人,生产棉布89.50万米,产值20.40万元。1958年“大办工业”,两社升级过渡为县办国营棉织、针织厂,两厂共有职工260人,布机百台,生产棉布、棉毛衫及丝织品等,产品档次低,质量差。1961年,两厂同时关闭,大部分工人下放,其余的转社,从事民用小商品生产。
70年代初,“五小”工业开始兴起,经省批准,重建县棉织厂,组建县针织厂,均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棉织厂初有职工51人,布机30台,生产纳入国家计划,年产棉布万米,主要为被单布,从1972年开始,对设备进行两次更新,第一次淘汰旧式铁木结构织布机,采用铁织布机;第二次淘汰老式丰田织布机,采用新型自动换梭织布机,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到1979年,拥有机台88台,产棉布96.24万米,产值逾百万元,利税达15万元。针织厂组建后,添置部分设备,增加花色品种,扩大民用小针织品生产,1980年,完成产值30.70万元,实现利润8.70万元。1983年,取消棉织品统购包销,改由企业自销,棉织厂在省内外建立了200多个销售点,产品销往16个省、市。1984年,国家提高了棉织品价格,销售陷入低谷,造成产品积压。1985年,棉织厂共有职工223人,织布机170台,产棉布124.17万米,产品品种增加到15个,产值167.44万元,通过疏通渠道,调整产品结构,产销基本平衡,略有盈余。针织厂则因企业负担日益加重,无力对产品更新,1985年仅完成产值14.80万元,处境十分困难。
(二)棉花加工
民国时期,县内有小型棉花加工工场30余家,每场有脚踏辊式轧花机2~3部,主要代农加工皮棉。民国24年,石牌盛天长商号购置轧花机6台,打捆机1台,首次创办机械轧花厂,年加工皮棉数百件,运销上海纺纱厂。27年抗日战争烽火燃起,停办。
50年代初,县供销社开始在安庆、石牌2地设立季节性轧花厂3个,有皮辊轧花机21台,人力脚踏轧花机55台,为国营花纱布公司代购棉花、代加工,从开工到1952年2月,半年时间,共轧籽棉1.30万担。50年代中期,全县合并成立一个轧花厂,共有轧花机64台。1957年,棉花丰收,轧花任务繁重,经组织民间轧花机92台协助加工,共加工皮棉9970担。1958~1964年,县供销社、商业局先后在石牌、河口、长风3个重点棉区各建1个机械轧花厂,1965~1968年,年平均加工皮棉5.30~5.70万担。70年代后,县内棉花生产稳定,棉花加工工业发展亦较正常。1978年,皮棉加工量达到8.56万担,短绒7570担,分别比上年增长20.6%和39.7%,完成产值885万元,实现利润29.80万元。1979年,长风轧花厂划出,石牌、河口两厂承担县内棉花收购、加工和销售任务。1984年,在贯彻执行棉花加工行业的“安全、优质、高产、低耗”的方针下,生产进一步发展,全年加工皮棉3.77万担,短绒5900担,产值567万元,实现利润26.90万元。1985年,棉花加工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91万元,固定工89人,主要专业设备41台,产皮棉3.68万担,短绒4881担,完成产值550万元,利润43.12万元。
此外,县内有乡村小型轧花厂18个,拥有皮辊轧花机51台,锯齿轧花机7台,年加工皮棉7000担左右。
八、印刷造纸工业
(一)印刷
明、清时期,县内有雕版印刷。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西方近代先进印刷术——石印术流入我国,清光绪初年(1875年),安庆开始采用石印。但近代化铅印印刷术出现后,石印只作为辅助印刷。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张麻子从上海购进圆盘机、四开机及各号铅字,在安庆吕八街开设同文印刷馆,给清政府印刷各种文件、表册、书籍,走红一时。随后,铅印广为发展。但至清末、民初,安庆仍有雕版木印店五六家、石印店10余家。比较著各的有久新、祥新、三江、翰墨斋、广文、翰雅斋、翰宝斋、美利坚等。民国以后,大凡纸坊纸店,均代雕版、石印,前店后坊,类此成风。青云阁、松筠阁、金生和、梯云阁、文华堂5家,以印刷各种帐簿、表册、日记本、喜帖而出名。尤以金生和的美术信封、信笺较佳,刻有安庆名胜古迹、风景图案,画家徐悲鸿当年来安庆购置多套,赠外地学友。20年代后,官办、私营印刷厂、店渐多。抗战期间,石牌周茂清、高河同太和纸坊亦代石印。
建国初期,安庆设市后,县内仅有石牌的周茂清、高河的同太和两家私营印刷店。1951年,石牌、总铺两处又出现两家私营印刷店,均以石印为主,兼木印。1953、1954年,县供销社先后接收同太和、文华两家私营印刷店,合并建立社属印刷厂,时有职工21人,小圆盘机2台,四开机1台(均系脚踩手工操作),兼代石印、木印,承印公文、广告、表册、簿本等。1955年,调整行业管理,归属县手工业联社,始改名为县印刷厂。1956年,《怀宁报》创刊,该厂由集体转全民,划归中共怀宁县委宣传部管理,易名《怀宁报》印刷厂,职工由20多人增至70余人,废石印,完全使用铅印,新增切纸机、印刷机数台。1957~1961年,县手工业部门的手工业社,亦添置少量印刷机械、铅字,在石牌、高河两地开展印刷业务。
1962年,县印刷厂划归县工业部门管理后,不断进行更新改造,至70年代,铸字、印刷、装订等各种专业设备逐步配套成龙,并拥有烫金、涂蜡等专用设备,生产有了较大发展,除承担一般印刷业务外,能成批承印书籍、簿本、糖果包装纸及水泥袋加工业务。1978年,产值、利润分别由1965年的8.08万元和不足万元上升到33.87万元和4.03万元。1982~1985年,先后开发彩色商标和四色塑料包装印刷业务,产值跃升到111.24万元,实现利税21.41万元。1980年后,部门、乡镇兴办印刷厂8个,产值75.10万元。1985年,全县印刷总产值为186.41万元。
(二)造纸
清康熙年间,境内月山广村有造纸作坊生产谱纸。据调查,造纸者均系元末从江西逃难到此落户的造纸匠人的后裔,最初,为一家一户生产,仅有几张帘。同治、光绪年代,为全盛时期,发展到18张帘,日产谱纸180刀(每刀100张)。所产谱纸,尺寸划一(长1.30市尺,宽2市尺)。色白,有韧性,质地柔软,厚薄均匀,既作谱纸又是线装书用纸。按当时比价,一石大米只能买到4刀谱纸,销路甚广。民国时期,广村陈冲自然村52户就有10几户从事造纸。其技术精湛者数杨凤祥、杨升言、杨时谟3户,后因原材料来源少,产量有所下降。建国后,谱纸生产停业,只有六七家利用回收废纸作原料,改产草纸。其生产工艺与谱纸大致相同。
1957年,县供销社在月山广村天主堂(今月山中学校址)开办造纸厂,聘当地造纸匠人传授造纸技术,时有职工34人,力牛2头,纸槽10个,石碾1个,以稻草、废纸为原料,手工操作,生产草纸、灰纸及包装纸,年产值1.30万元。1958年,县商业部门又在石牌猫山兴建县办国营造纸厂,时有职工数10人,采用传统工艺,土法生产草纸、包装纸。均因质次价高,销路不好,难以为继,先后于1962、1963年停产关闭。此后,县内无造纸工业。
九、其它工业
(一)纸品加工业
民国时期,安庆纸坊林立,纸品加工业较为兴盛,规模较大者有五六家。建国后,50年代中期,石牌手工业者组织帖刷小组,加工各种色纸,1958年并入县文具社,后因色纸销路不好,1978年,改产蜡光纸,销路甚好,但因手工生产,工效低,产量不高,年产仅55吨,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1980年,易名纸品印刷厂,主产蜡光纸,兼营印刷业务,后在上海造纸研究所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设计制造了涂布蜡光机1台,生产效率提高2.2倍以上,1984年,蜡光纸产量上升到180吨。是年,铜版纸走俏,该厂投资74万元,扩建厂房,购置专业成套设备,改产铜版纸。1985年7月投产。当年产80、100、120克3种规格的单面铜版纸600吨,畅销省内外,仅此一项获产值192万元,盈利12.85万元。
(二)皮革及皮革制品业
清道光元年(1821年),太平县人姚承德在安庆北门外开设第一家皮革作坊,经营皮革及皮革制品,业务甚红火。延续5代方歇业。民国17年引进上海制革新技术,皮革业进入中兴时期,安庆皮革作坊渐增,宁波商人跻身其中,皮革业日益兴盛。抗战期间,皮革业萧条,惨淡经营。抗战胜利后,安庆皮革小作坊如雨后春笋发展到30余家,时石牌有8家制作牛皮铁钉鞋。
建国以后,县内皮革及其制品业,经历了几起几落,迄未发展起来。1958年“大办工业”,在手工业制鞋社的基础上升级过渡为县办国营皮革厂,有职工44人,当年生产皮鞋500双。1961年,缩短工业战线,撤厂转社,恢复集体所有制性质,以生产布鞋为主。此后,企业几经撤并,到1979年,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恢复皮鞋生产。至1985年上半年共生产皮鞋2.72万双,年平均产4500多双,因产品质量差,款式不对路,品种单一,销路未能打开,造成产品积压,连年发生亏损,被迫关闭。是年11月,重建县皮革厂,力图再兴皮革制品业。
(三)缝纫业
20年代,境内制衣店均以手工缝纫,称作“案板店”。此后,安庆引进缝纫机,缝纫业始得到较快的发展。其生产方式,一般是来料代客加工,不制作商品服装。历经20多年,到建国时,全县共有缝纫店210余家,大部分集中在安庆。
建国初期,据石牌、高河、江镇、小市、三桥6个集镇的统计,计有缝纫业55户,从业人员102人,缝纫机56台,赖来料加工和上门服务,收入甚微。1953年,开始组织生产组、合作社,到1956年,全县共组织缝纫社、组10个,有职工200人。1958年,石牌缝纫社升级过渡为县办国营被服厂,县以下缝纫社、组下放农村人民公社。1961年,调整所有制,收回1958年下放的缝纫社、组,恢复系统行业管理;撤销县被服厂,恢复原缝纫社集体所有制。1962年以后,县以下13个缝纫社、组,收入菲薄,难以为继,先后并入农具社,人员改行,行业逐渐萎缩。
1966年,县缝纫社与制鞋组合并组建县服装鞋帽厂,除承接来料加工外,实行自产自销,企业始有活力。70年代初,在安庆地区率先推行中国服装号型,使服装生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80年代初,为发展商品生产,添置新型专业设备49台,配套成龙,改人工操作为自动化流水作业,工效提高4倍,年产服装能力扩大到8~12万件,除自销外,还接受成批加工订货业务,从而成为县内唯一一家服装生产企业,遂易名县服装厂。1985年,共有职工58人,拥有各种专业设备50余台(其中96型工业缝纫机40台),生产服装12万件,产值36.80万元,比1980年增17.95%,并有盈利。
(四)木竹器业
木竹器业为境内传统行业,历史悠久。清光绪年间,就有江西人在安庆大墨子巷开办一家“邹义顺木器店”。清末,钱鹏鸣又在安庆墩头坡开木器店。民国元至5年,安徽省先后在西门外鸭儿塘和吴越街开办“城西木工厂”、“模范工厂”,工人有百余人和近百人,生产木、竹、藤家具和沙发。民国17年,县人焦仙鹤与他人合伙在吕八街开设“满庭芳木器店”。随后开业的有李义泰、蔡同发等42家。木器种类繁多,仅家具计有35个品种,年产木器约在6000多件。其中以“满庭芳木器店”所产木器名声最著,其选材之细致、式样之新颖、工艺之精良、油漆之考究,无与伦比,闻名南京、九江一带,与胡玉美蚕豆酱、余良卿膏药合称三大地方产品。抗战前,竹器业在县内计有140余家。民国36年《怀宁县志略》载:“竹器尤以王家河(今属潜山县)一带篾簟业最盛,所出产品,尚属精良,行销苏、浙、闽、粤及南洋等地,每年所得约20~40万元”。抗日战争时期,安庆沦陷,境内每个乡村集镇均有三四家木竹店铺,石牌达20余家,多为“夫妻店”、“父子店”,资金微薄,靠生产一些木竹家具和农具出售,维持生计和简单再生产。
50年代初,安庆单独设市后,县内木竹业渐次发展,1953年,全县共有木器手工业52户,从业人员112人;竹器手工业79户,从业人员119人。分布县内石牌、高河、郑河、江镇、洪镇、三桥、小市、月山、黄龙等地。1953年底,经过宣传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木竹器行业相继组织生产合作社、组,开始上走上合作化道路,到1956年,全县共组织木器生产合作社、组9个,有职工240余人;竹器生产合作社、组8个,有职工680余人。1958年,石牌木器社易名县木工厂,以生产木制农具为主,翌年并入县农业机械厂。县以下木竹器生产合作社、组下放人民公社。1962年,根据“手工业三十五条”的规定,将1958年下放到人民公社的社、组收回,由县手工业部门管理,并恢复石牌木器社集体所有制性质。时全县计有木器生产合作社、组13个,职工140人;竹器生产合作社、组8个,职工102人。1965年,石牌木器社吸收城关建筑社(撤销)的木工,复易名县木工厂,仍为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实现了半机械化,产品有木制农具、家具两大类,年产值9.43万元。70年代初,木材供应紧张,木器生产不景气,大部分社、组改行转产。
80年代开始,发展商品生产,新安、枫林、育儿等公社相继办起家具厂、沙发厂。县木工厂遂改名县家具厂,转向家具生产。采用天然木材、胶合板、富丽板、铝合金等材料,生产各种新式家具,企业有了活力,1985年产值比1965年增长16.6%,利润增长2.1倍。1985年,全县4个家具企业(其中乡办3个),共有职工172人,完成产值51.30万元。
(五)制伞业
清代、民国时期,境内制伞业均系客籍人经营。清咸丰元年(1851年),湖南人在安庆开办第一家伞店。接着沟儿口又陆续出现几家。30年代中期,制伞业兴盛,安庆的彭太和、黄顺兴、赵太祥等8大家伞店,各拥有资金万元以上,年产雨伞占全县总产量11万把的一半,销往县内、沿江各县及徽州等地。抗战前后,又有宿松、太湖人先后打入怀宁,在石牌上下街开设伞店,但其规模不大。
1955年,石牌手工业者组成22人的“胜利雨伞生产合作社”,生产油纸、油布伞,1958年并入县竹器社,易名县竹器雨伞厂,有职工60余人,年产油布伞万把。70年代初,钢骨尼纶布面料的晴雨伞开始面市,以其轻便耐用,备受人们青睐。1977年,县竹器雨伞厂改称伞厂,添置通用、专业设备40台套,主产晴雨伞,成为当时省内3个最早的厂家之一。1981年,产晴雨伞19万把,产值达79万元,利润5.20万元,为建国以来制伞业最好的年景。1983年,全省晴雨伞厂发展到18家,竞争激烈,花色品种逐渐增加,式样不断翻新,特别是外地产自动折叠伞进入县内市场后,十分抢手,而县伞厂应变能力差,产品无大改进,造成积压,发生亏损,1985年被迫关闭。
(六)塑料制品业
塑料制品起步较晚,始自70年代末。当时县内农村普遍推广薄膜育秧技术,为适应这一需要,月山农具社抓住机遇进行内涵改造,引进设备、技术,转产农用薄膜、塑料喷雾器等塑料制品。接着,金拱、育儿、凉亭、五横等公社从1980~1984年,先后兴办小型塑料制品厂,每厂有数台吹塑机,生产农用薄膜、拉丝、扁丝带、包装袋、果盒、牙刷、提桶等六七个塑料制品品种。1982年,县二轻部门将月山农具社与红星、石镜农具社合并,组建县办集体所有制塑料制品厂,又开发了苯塑料透明果盒及行线槽等新品种,时有职工71人,吹塑机组4台,年产塑料制品150吨。后又添置全自控微薄机组1台,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到1985年,全县塑料制品企业发展到9个(其中县办集体2个,乡办7个),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04.10万元,职工423人,制品产量577吨,产值235.70万元。
(七)土陶业
土陶业在境内已有500多年历史,旧时为民间生产。建国时,仅存天津乡西风村(今江镇乡红旗村)10几户人家仍操此业,辈辈相传,主要生产陶壶、陶碗、陶罐等陶器产品,全系手工制作。1955年组成陶器生产社,有职工61人,3座土窑。1958年,“大办工业”时,升级过渡为县办国营陶器厂,职工增至120人,产品品种扩大到陶钵、陶坛、陶缸等,行销长江下游各县。1962年,恢复集体性质的陶器社。1969年,因土源不足,生产发展受限,迁至石牌猫山,添置设备,主产釉缸、釉坛、釉钵等大货产品,产品品种由十几个增加到60多个,年产土陶器20万件,产值10万元以上。
80年代初,随着商品生产发展,市场开放搞活,景德镇、宜兴著名瓷(陶)器占领市场,土陶缺乏竞争力,日渐萧条。1985年,销售量锐减,发生亏损,企业陷入困境。
(八)玻璃
1956年,鉴于境内石英砂资源丰富,于石牌猫山兴建县国营玻璃厂。主要设备有煤气炉l座,冷气机4台,料器机3台,以及保温瓶简易设备1套。主要产品有保温瓶、台灯罩、灯泡、酒瓶、试管等。1957年10月开始投产,1958年有职工102人,盈利6.40万元。1960年,采用新技术,产品质量有所提高,但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出现紧缺,生产极不正常。后原材料虽得以缓解,但玻璃器皿滞销,产品积压,发生亏损,1962年被迫停产关闭。
70年代初,“五小”工业兴起,县手工业部门为恢复玻璃生产,1971年投资兴建一个集体所有制玻璃厂,由于技术、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原材料消耗高,产品质量差,生产一年就亏损7万余元,1972年被迫停办。
(九)造船业
60年代初,石牌水运社船舶维修组,开始试制第一艘木质60马力机动浅水拖轮。1969年,在湖北船厂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先后造出135.6马力木质机动拖轮2艘,从此,县内造船业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从1973~1983年,共造水泥、钢质机动船、货驳船和拖轮7艘。1984年,在船舶维修组的基础上,建立船舶修造厂,隶县航运公司,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其所造75吨位、40马力钢质货驳船,1985年,荣获省银杯奖。1985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3.20万元,职工50人,有船台2座,年产能力百吨级,完成产值29.10万元,盈利1.60万元。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