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怀宁冶炼铜铁历史悠久,《汉书·地理志》载;皖县“有铁官”。《宋史·地理志》载:舒州“同安监,熙宁八年(1075年)置,铸铜钱”,其监址在县境。南宋时,同安监改铸铁钱,数量颇大,享有较大声誉,乾道六年(1170年),“舒州铁钱监”,“每岁以五十万贯为额”。淳熙元年(1174年)又改铸铜钱。冶厂(塘)湖“以冶铸而名”。境内钢铁“产非一处,铸非一地”。铁炉墩、铜牛井,皆其遗迹。今湖外石库铁屑堆积如阜,居民往往掘得古钱累千百枚。其西炼成畈,也是冶铸之地。咸淳年间(1265~1274年),随着府县文书往来和商贾活动,以及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安庆已有雕版印刷并逐步发展到活字印刷。
清代中叶,家庭手工业和副业逐渐与农业分离,走向市场,机织、铁木竹器、土纸、陶器、烧窑等业开始兴起。毕家洞犁镜、吴家冲谷砻、王家河织簟、广村谱纸等,在县内较有名气。咸丰十一年(1861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在安庆南庄岭创办“内军械所”,修造枪炮子弹,为一家军事工业企业。在工程技术人员徐寿、华蘅芳等人的主持下,制造出国内第一台蒸汽机和机动木制火轮,为近代工业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封建意识浓厚,加之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近代工业发展十分缓慢,到民国时期,县内传统手工业仍占着重要地位,而近代工业则寥若晨星。建国前夕,使用机器生产的现代工厂只有规模很小的安庆水厂、电厂、民生布厂、五洲公司(生产大米、面粉、植物油、酱油)、胡玉美酱园等几家企业。1949年,全县(不含安庆城区)私营工业正式职工262人,产品仅有小窑煤、砖瓦、石灰、土纸、植物油5种,产值189万元。36年过去了,怀宁县的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1985年统计,全县共拥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00个,其中全民企业24个、集体企业176个(含乡镇办124个),轻工业企业101个、重工业企业99个。全县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3050.30万元;职工1.32万人,其中全民2469人,集体1.07万人(含乡镇办集体8665人)。工业产品由1949年的5种增加为食品机械、水泵、硫酸、原煤、硫铁矿、铁矿石、磷肥、水泥、民房构件、机制砖、棉布、皮鞋、塑料制品、日用陶器、民用伞、纸制品、饮料酒、糖果、糕点等近百种,其中“顶雪贡糕”荣获“省优”、“部优”产品称号,贡面参加亚太地区北京博展会,钢锯架、大米、草席、再制蛋和大理石板材等先后打入国际市场。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6853万元(其中全民3398万元,县属集体1446万元,乡镇办集体2009万元),利润395.90万元,居安庆地区10县中等水平。
怀宁工业经历了符合工业自身发展规律的三个阶段。建国前,县内工业主要以匠铺、作坊为主,尚未脱离商业的樊篱,生产落后。建国后经过1953~1956年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以手工工场为主体的县内地方工业。70年代,县内大部分工厂从手工业中脱颖而出,迄至1978年,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采掘、化工、机械为主,以轻纺、建材、印刷和粮油棉加工为辅的工业体系。80年代初,在迅猛发展的农村商品经济的推动下,乡镇工业加快了前进步伐。80年代中期,乡镇工业、建材工业、食品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已作为县内工业发展的重心。1985年,乡镇工业企业已达124个,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9.3%。
为了建设一批具有竞争能力,在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具有应变能力,能够创出名牌产品打入国内外市场的现代工业企业,自1984年起,开始在部分工业企业中进行体制改革的试点,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