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土壤改良
境内地貌多样,土壤类型较多。其中以红壤和水稻土为县内主要土壤,其特点是,缺磷、少钾,氮不均匀,总的质量较好,适宜多种农作物及亚热带植物的生长。但由于地形破碎、复杂,河、湖水系乱,降水时空不均,加之旧中国农田水利失修,抗灾能力弱,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一场暴雨一场灾,十日不雨便成旱”和“水来成湖,水退成滩”的环境之中。尤其雨季,由大雨、暴雨产生的大量地面径流,水冲沙压,造成农田跑水、跑土、跑肥和泥沙淤积。据石牌水文站资料记载,皖河从1955~1980年,平均年输沙量13.90万吨,侵蚀模数28.3吨/平方公里。丘陵区则更为严重,据总铺乡新新村调查资料,其推移值为132.2吨/平方公里。为了改变这种生态环境,从1957年冬到1958年春,对皖河下游河道、水系全面治理,使10万亩农田基本解除洪涝威胁。60年代起,为稳定双季稻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了红花草种植面积,给土壤增加养分。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在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全县大规模地展开了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除对皖河中游、珠流河、高河大河、万福河、秀山河、皖埠河及石门湖、冶塘湖进行整治外,在荒山荒坡大量营造薪炭林、用材林,控制水土流失,在平畈、丘陵,大搞土地平整,加深耕作层和客土改良。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丘陵区建成万亩大畈1处,并对育儿、新民、万福等大畈进行了平整、改良。据统计,全县耕地耕作层厚度达20厘米以上的有4.41万亩,15~20厘米的24.78万亩,其余的均在10厘米以上。
在改造低产土壤中,一般采取客土掺沙、增施有机肥和精耕细作、轮作换茬、防侵蚀等措施。新安区为改变旱地单一“麦~芋”连作,1984年扩种油菜,当年亩产油菜籽84公斤。对低温冷浸田,则采取开沟排水、深耕晒垡、适当烤田、增施暖性肥和磷、钾肥等办法,收到明显效果。石镜乡马山村一户农民1982年承包1.2亩冷浸田,历年双季稻产量350公斤左右。采用上述办法,第一年产稻575公斤,第三年达660公斤,比历史产量(375公斤)增长76%。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由于大量施用化学肥,使土壤理性受到一定破坏,造成土壤板结。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化肥使用量开始下降,作物基肥一般以农家肥为主。据石镜乡石镜村调查,农家肥施用量由1982年的6.90万担,到1984年增加到8.20万担,平均每亩30担,水稻单产由324公斤提高到404公斤。
二、肥料施用
(一)农家肥
境内耕地施用农家肥历史悠久,其品种有人畜粪尿、厩肥、火粪、沤肥、堆肥、草木灰、饼肥、塘泥等。1953年以前,均施农家肥,以厩肥和人畜粪尿为大宗。农民上街赶集、探亲访友多带粪筐沿途拾野粪。浅山丘陵区素有建圈养猪积肥的习惯,圩畈区则利用冬春季节挖塘泥兴田。1955年以后,随着双季稻的推广,需肥量不断增加,提出“山肥下田,家肥出门,水肥登陆”,以“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的口号鼓励农民发展养猪业。公社化后,一度推行做田头窖沤肥,但由于吃“集体大锅饭”,社员缺乏积极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为少投入多产出,广泛开辟肥源,积攒农家肥。以土杂肥、厩肥、塘泥等作基肥,人畜粪尿为追肥,一般亩施15~20担,不仅有明显增产效果,而且有利于改良土壤。
(二)绿肥
古有“青蒿肥田”的记载。县内农民历来因地制宜利用野生植物和种植花草为绿肥。沿河、湖一带主要割湖草,浅山、丘陵区采树叶、砍青槎头,圩畈区种植紫云英(花草)。紫云英有蓝花、红花两种,以蓝花居多。1951年以后,红花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迅速取代了蓝花草。1957年,全县红花草种植面积达7.48万亩。60年代,引进常州大叶、平湖、大桥等良种。70年代,大力发展“三水一红”(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红萍),除一部分作牲畜青饲料外,大部分作绿肥。1975年红花草种植面积发展到34.56万亩,为历史上面积最大的一年。80年代后,每年稳定在25万亩左右,水生绿肥亦在3万亩以上。红花草含氮量高,具有耐寒的特点,头年秋分可在晚稻田里套种,翌年4月中旬盛花期翻耕熟化,作早稻基肥。一般亩产鲜草2000多公斤,亩用量1000公斤左右。
(三)化学肥
50年代初,境内开始推广使用化肥,主要品种为硫酸铵、硝酸铵,农民称之为“肥田粉”。1953年,全县施用量仅为2100公斤。60年代,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和复种指数的提高,化学肥品种构成渐有变化,过磷酸钙、氨水、碳酸氢氨相继出现,施用量逐年增加。1965年全县施用总量8663吨,其中氮肥5640吨,磷肥3023吨,亩施用量12.83公斤。70年代中期,又增加了尿素、钾肥和复合肥。1975年,施用总数上升到1.42万吨,其中氮肥6798.4吨,磷肥7187吨,钾肥490.7吨,复合肥57.7吨,亩施用量为25.62公斤。1980年,以尿素为主,亩施用量又提高到44.1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4:0.003。1982年为最高年份,亩施用量达60.87公斤。1985年,硼、锌、钼和稀土微肥开始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全年各类化学肥施用总量2.65万吨,亩施用量48.6公斤。氮肥为速效肥,多作追肥,亦有作基肥,如水田打耖口。磷、钾肥和复合肥为迟效肥,以作基肥为主,兼作追肥,如叶面喷磷。施用方法,一般有撒施、根施、穴施、喷施等。近来推广配方施肥和测土施肥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良种椎广
民国时期,种子全靠农民自选自留或自发串换。建国初期,仍沿袭传统的选种留种,每当农作物成熟时,县、区、乡组织干部、群众到田间地头进行评选,确定田(地)块,采取穗选、片选、纯选,棉花实行株选、朵选,去杂除劣,单打、单收、单贮存,并组织余缺调剂或串换。50年代中后期,农业社和人民公社开始在队里建立种子田,以穗选种子用于种子田繁殖,片选种子作大田种子。1960年县成立农科所,此后逐步建立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农科网”。县农科所生产原种或一级种,公社农科站,大队农科队,生产队农科小组建立繁殖田。1969年,全县有种子繁殖田(地)1200亩,生产一二级良种近500万公斤,县农科所繁殖推广良种73.30万多公斤,国家调进种子约万公斤。1970年县成立种子站(后改为种子公司),至此种子繁育推广体系更趋完善。70年代后期,由原来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辅以国家调剂的“四自一辅”发展到“四化一供”,即种子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加工机械化,由县组织统一供种。为解决品种多、乱、杂现象,对水稻建立“三圃制”(选种圃、株系圃、原种圃)进行提纯复壮,至1982年,全县“三圃”面积为81亩,共生产原种1.40万公斤,一级良种10.75万公斤,供公社农科站、队种子进行繁殖。常规种子仍以农民自育、自用为主,国家调剂量仅占需种量的15%左右。杂交稻种由种子公司计划制种,合同订购,统一供应。1985年,全县有种子专业户853户,建立种子基地3808.68亩,繁殖稻、麦常规种子105万公斤。杂交稻制种面积1870亩,制种17.77万公斤,供应县内农民14.97万公斤。
县内农作物品种丰富,主要有水稻、麦、薯类、棉花、油菜等。50年代起,农业部门对农作物品种进行调查、挖掘、整理,在引进大量良种过程中,不断繁殖、培育、试验、对比,去劣取优,选育出一批适合县内种植,单产较高的优良品种。
(一)水稻
【中稻】中稻据旧志记载,清道光五年(1825年),境内栽培品种有江西早、湖广四种、六十日黄、休宁矮种、佛肚等,多为一季,亩产多在100公斤左右。民国时期,当家品种有帽子头、鸡爪籼、小麻稻、天生早、白六斗等。其特点是,不耐肥,杆高易倒伏,抗病虫能力弱,适应性差,单产低。50年代初,全县中稻年种植面积在30~40万亩之间,主要品种有白壳籼、三粒寸、杨柳籼、大叶稻、三朝齐、鸡爪籼等,一般亩产200~300公斤。60年代,引进胜利籼、中籼399、中农4号、雷火粘、蜜蜂球、铁杆青等高产品种,圩畈区还引进粳型品种南粳8号、农垦57、桂花黄,一般亩产300~400公斤。70年代,引进国际691、桂朝2号等,亩产400~450公斤左右。80年代,引进密阳23、余赤231—8等品种。
【早稻】早稻,民国时期,农民以接口为目的,栽插少量,品种有六十日、八十日等,亩产150~200公斤左右。50年代中期,双季稻示范推广,早稻面积逐年扩大,引进双季早稻莲塘早、南特早、南特16号、陆财号,亩产一般比六十日高25公斤以上。1964年从浙江引进矮脚南特一号,经试种,耐肥、抗倒伏,产量较高,从而推动高杆品种向矮杆品种转化。到60年代末,全县基本实现早稻矮杆化,早、中、迟熟基本配套,其搭配比例由5:3:2~4:4:2~4:5:1。早熟品种有朝阳1号、二九青、二九陆一号(特早熟)、二九南一号、二九南二号、长紫32、芒早粳等;中熟品种有竹莲矮、矮莲白、珍圭51、圭陆矮8号、中杆早、华矮17、广永一号、竹广23、竹广29、青小金早、原丰早、九农早等;迟熟品种有矮南特号、团粒矮、普门矮、广陆矮4号、先锋一号、赣南早13号。80年代初,引进浙幅802、矮珍早一号、二九丰、湘早籼3号,更新了生产周期长、种性退化、抗病虫力弱、产量下降的部分品种,如二九青、华矮17、广永一号、芒早粳等。1975~1981年全县早稻种植面积均在37~38万亩左右。
【晚稻】晚稻,建国前,境内沿湖一带,常遇水灾,退水后栽插一季,叫“插伏脚”。品种有小冬稻、小白稻、小麻稻、伏脚晚、团头晚等。50年代初开始引进江西晚、油粘子等,一般亩产100~150公斤。60年代,引进粳型农垦58,亩产一般在250~300公斤。该品种耐肥、抗倒伏、着粒紧,难脱粒,农民形容说;“农垦58,难打又难刷,气死鸡、吊死鸭”,因而一度发展不快,后来,由于打稻机、脱粒机的推广使用和施肥技术的提高,产量明显上升,亩产达300~400公斤以上,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成为当家品种。农民称之为“三八稻”,即亩产稻谷800斤,出稻草800斤,出米率八成。老峰公社老峰生产队农民从种植中发现该品种有分离现象,从1965年开始,用“一穗传”的方法,选育出比农垦58年早熟15~20天的新品种65—1,亩产300公斤左右,最高可达400公斤P2_E。因其早熟,产量高,易脱粒,适应性广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在县内广泛推广开来。省定名为“广峰粳”,并送全国农展馆展出。此后,又引进武农早、沪选19、农虎6号、公社一号、徐河一号、当晚2号、新民706、加湖4号、八金368、安庆晚2号、宇红3号等品种。80年代初,引进鄂晚5号、徽粳804,经试种,产量稳而高,米质优良。
【杂交稻】晚籼杂交稻的引进与推广,为县内水稻生产一次“绿色革命”。从1976年开始,在县农科所和白泽公社叶祠大队两点试种泗优6号7.5亩,平均亩产410.5公斤,比农垦58增产128公斤。1977年县农业部门派出20名农业技术干部和农民技术员,赴海南岛繁殖杂交水稻良种,经连续3年试种,亩产均比常规稻高100多公斤,备受农民青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84年全县种植面积达20万亩,占双晚面积的65%,平均亩产360公斤,创历史最好纪录。其杂交组合,1980年以前,当家品种为泗优6号、汕优6号。1980年以后,引进早熟、高而稳产、抗病、耐迟栽的汕优64、威优64。至此,早、中、迟熟基本配套。
【糯稻】糯稻历来种植面积甚小,品种单一,且易老化。清未有冷水糯、雪花糯。民国时期,有红嘴乐、棉花糯。50年代主要有三粒寸、红壳糯等。60年代引进江西糯、猴头糯。70年代又引进京引15虹糯等。
(二)麦类
【小麦】小麦,民国时期,主要品种有和尚头、大黄皮、大红袍、三月黄等,一般亩产60~70公斤。1955年引进南大2419,亩产100公斤以上,粉质好,抗条锈病,但较难脱粒。到60年代,基本为吉利麦、矮杆早、武麦一号、万年2号所取代。70年代引进宁麦3号、丰产3号、杨麦4号、鄂麦6号等。品种虽有更新,但单产提高不快,1978年以来,亩产仍徘徊在100~130公斤上下。
【大(米)麦】大(米)麦,建国前后,农民为解决春荒和牲畜饲料种植一部分。农家品种有长芒大麦、六棱麦、三月黄、米大麦等。世代传种,很少更换。60年代后,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大、米麦种植几乎绝迹。80年代以后,为适应食品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引进早熟3号,在境内零星种植。1985年全县种植面积约千亩,一般亩产200公斤左右。
(三)杂粮
【玉米】玉米,50年代,红星乡洲地种植面积较大,圩畈区多在秋季种植,全县年种植面积万亩左右。品种有矮脚黄、瘪六斗、高八丈、六十日、大红袍、六月爆。60年代引进火燥子、金皇后。此后,种植面积逐年缩小。80年代先后引进杂交玉米中丹2号。1985年,种植面积仅千余亩。
【大豆】大豆,50年代引进322,主要在洲区、畈区种植,以红星乡种植面积较大,丘陵区零星种植,全县年种植面积万亩以上。1964年以后,种植面积降至2000~6000亩左右。品种有矮脚黄、六月爆、猴子毛、蜜蜂球等。70年代引进徐豆一号。80年代引进跃进5号。1985年以前,年种植3400亩左右。
此外,其它豆类有蚕豆、豌豆、绿豆、泥豆、饭豆、赤豆、米豆等,在境内有少量、零星种植。
【薯类】薯类,民国时期,境内浅山、丘陵区广泛栽培。本地品种有红颈子、六月报等。较闻名的有山口大胜矾山芋,味甜;洪镇马蹄冲山芋,淀粉品质精良。50年代引进胜利百号。70年代引进一窝红。80年代引进宁薯一号、徐薯18。1952年以前,年栽培2~4万亩上下,1957~1982年在5~6万亩上下,1983年以后,稳定在4.50万亩左右。其它薯类有马铃薯,1954年引进,因其留种、贮藏难、易退化,现仅零星栽培,多作蔬菜食用。
(四)棉花
棉花,清末、民国时期,境内种植均为小籽棉,亩产甚低。50年代初,始推广改良棉,普及岱字15号。1965年引进鄂光棉、萧县107,以鄂光棉推广最迅速,效益最好,品级、价格均优。70年代引进沪棉204、徐州142、沪棉479、皖棉715等。80年代引进泗棉2号,现以泗棉2号、沪棉479为当家品种。
(五)油料
【油菜】油菜,50年代以前,以白菜型农家品种五花籽、大乌子为主,少量芥菜型腊菜子,一般亩产30~40公斤。60年代引进甘兰型胜利油菜(日本油菜)、胜利青梗、胜利52等,但生育期较长(比白菜型长15天左右),影响“三熟制”,故未全面推开。后又引进浠水白、油冬儿。70年代引进芜湖104、武油一号、当油早等生育期短、产量较高的早熟品种。80年代引进甘油5号、上海202等甘兰型品种,但发展不快,仍以生育期短、产量高的白菜型品种为当家品种。
【芝麻】芝麻,清末民初以来,在县内属小宗作物,零星种植。品种有白、黑芝麻和霸王鞭等,
【花生】花生历来种植甚少,千亩左右。1984年以后有所扩大,种植面积增到2200亩左右。品种有山东伏花生、宿松土花生。80年代引进白沙1016。
四、作物栽培
(一)水稻
【催芽】清末,民国时期,一般于清明前,将水稻种用稻草裹成包,俗称稻铺(PU)子,催芽时,将稻铺子,放进塘水中浸3~4天,捞起后堆在一起焐芽,破胸露白后,松开稻铺子,在室内堆放催芽。建国后,催芽方法有较大改进,农业部门按照自然规律和技术要求,概括为“寒来浸种,盛寒催芽,寒去播种;高温破胸,适温催芽,室内练芽”,在农村广泛推广应用。具体做法:催芽前,晒种,用泥水或盐水选种,提高种子的饱满度。将选好的种子放进1%的石灰水中进行消毒,再放入大缸或大木桶内用冷水浸2~3天,捞起在清水中清洗干净,放进竹丝箩在大锅50°~55℃温水中烫,而后放在室内地窖里(窖底铺垫稻草)催芽,窖顶及其周围加盖稻草保温。地窖里催芽2~3天(温度保持在25~28℃),取出在室内摊开练芽。地窖催芽期间,有人检查,将稻籽上下翻动,如发现超过控制温度,则加点冷水降温。此法催芽较为科学、可靠、效果好。80年代以来,农民继续沿用,只是催芽批量、规模小些,不再用稻铺子,改用塑料编织袋。温水烫种后,放在砖池或大木桶里保温催芽。
【育秧】清明边开始撒籽育秧,传统的育秧采用大板田水育秧,亦称大墁育秧,易损籽、又不便管理。50年代末,普遍推广“合式秧田”,湿润育秧,秧田干耕干整,干做畦,畦宽4~5尺,沟宽1尺,深3~4寸,上水踏平,畦面湿润。也有采用水做水平,放水晾板后,将泥浆拨到畦上,用刮板刮平畦面,随即播种,泥浆落籽,便于以后拔秧,俗称“二板秧田”。秧苗现青前,湿润管理,做到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从真叶到二叶期,保持秧板湿润(早秧田推行日灌夜排),二叶期后,浅水勤灌,一水到底。播种量随品种和秧龄而异,早稻绿肥田早熟品种25天秧龄,亩播150公斤;中迟水稻品种30天秧龄,亩播100~125公斤;“三脚田”迟熟品种秧龄35天左右,亩播100公斤以内,如40天左右,亩播量则控制在60公斤,最多不超过75公斤。晚稻中粳秧龄35~40天,亩播75公斤;迟熟晚粳秧龄40~45天,亩播60公斤。
1962年,早稻育秧开始推广塑料薄膜搭架育秧,成秧率高,但因成本高,费工,农民嫌麻烦,采用尚不普遍。为节约秧田,减少烂秧,70年代初,曾先后推广小苗带土移栽、壮苗带土移栽,由于弊多利少,后被淘汰。1978年,温桥等地采用温室无土育秧,亦因成本、技术要求高,供秧难度大,未能推广。1979年高河、皖河等地晚稻秧田推行湿秧田,湿墁下籽,“三壳”(油菜籽壳、花草籽壳、小麦壳)盖种,出苗快,出苗齐,效果好,推广甚快。1985年,全县35%的晚稻秧田采用此法育秧。
1983年,境内普遍采用薄膜育秧。在墁上铺上筛过的火粪或砻糠灰及切碎的鲜花草做隔离层,做好秧田,晒墁半天。播籽后,在墁上铺上,操作简便,但要严防“贴膏药”。遇雨天随时将膜的一边牵起抖掉积水,及时覆盖。叶期为密封,二叶期后,遇晴暖天气,中午揭膜通风。至2~5叶(播后13~15天)时,头天傍晚将秧田上水,翌日上午即行揭膜。地膜育秧的安全播种期比露地秧提前7天左右,且秧苗粗壮敦实,损籽少,成秧率高,成本低。1984年,据江镇、皖河四个点考察,地膜成秧率平均为91.2%,比露地秧高28.9%。其栽培亦比露地秧成熟期提前5~7天,增产幅度大。是年,腊树乡先锋村栽培50亩华矮17号地膜秧,平均亩产455公斤,比40亩栽培的同一品种露地秧增产11%。1985年全县地膜育秧面积发展到1.20万亩,占早稻秧田面积40%左右。
随着杂交水稻的普遍推广及“稀、少、平”(稀播壮秧、少本栽插、平稳生长)栽培法的应用,80年代以来,双晚采用了稀播壮秧和两段育秧。1981年,据皖河公社长青大队大田生产典型对比实验,相同品种,稀播(亩播40公斤)比密播(125公斤)增产74%,一般的为30~40%上下;中苗寄秧(苗龄13天)的两段秧比一段秧(秧龄48天)增产31%,一般的为20~30%左右;大苗寄秧(苗龄24天)的两段秧又比一段秧(秧龄53天)增产83%,一般的亦在50%以上。
【插秧】立夏边开始插秧。民国时期,插秧株行距一般多为一尺,即所谓“一尺插两头”,也有方方八寸的。每棵根数,少则七八根,一般为10根左右。建国后,60年代中期推广小棵密植,株行距4×5寸,每棵5~6根,改变了以前“稀三石、密六箩,稀密一样多”的做法,但由于当时多为高杆品种,密度大,田间透风通光差,多数品种分蘖率低,增产优势不大。旋改为大棵稀植,株行距6×7寸每棵10多根。1964年后,高杆改矮杆,栽插密度一般为3×5寸、3×6寸及4×5寸,每棵8~12根。70年代初,推广小苗带土移栽和壮苗带土移栽,形成大棵密插,仍难发挥分蘖棵的优势,增产不明显。70年代末,将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引用到常规稻生产上来,推行单本栽插,少本栽插,依靠分蘖争大穗夺高产,走穗粒并重的路子,不少地方推广了宽行窄株栽培法。1980年,石镜公社查湾生产队采用晚稻宽行窄株(1.8×2.5寸)与常规(15×4寸)栽插大田对比示范,宽行窄株栽插比常规栽插亩增产15.4%。
【施肥管理】建国以前,水稻除一次施足基把外,一般不追肥,仅对苗差的田块追施一些人畜肥或饼肥,有水就灌,无水就旱,水多就放。50年代中期起,早稻基肥主要靠扩大绿肥种植面积。1966年推广稻草还田,作双晚基肥。1974年提倡水田扩种油菜,实行油~稻轮作。化肥除用于打耖口外,多作追肥,早、晚稻一般追施1~2次。70年代末以后,杂交水稻全面推广,油~稻种植面积扩大,化肥用量上升。1981午,全县平均早稻亩施氮肥28.8公斤,晚稻亩施35公斤,并开始对杂交稻施用钾肥。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施肥技术相应改进。70年代提倡早施,在早、晚稻栽后一周,亩施尿素4~5公斤。80年代双晚杂交稻栽后4~5天,亩施尿素7.5~10公斤,称作分蘖肥。近年逐步推广平稳促进施肥法,亦即分期施肥法,旨在改变前期“一轰头”施肥,中、后期不施或少施出现的早衰现象,以利于增产。
【稻田水管】50年代以后,普遍采用浅水勤灌,坚持浅水插秧,寸水活棵(双晚为深水活棵),薄水施肥,浅水发棵。1972年开始推广烤田技术,一般在栽插后,早稻25~30天,晚稻20~25天,基本苗达到预期苗数即排水烤田,粘土、渗水性差的田重烤,旺苗田多烤,使根系向上生长,充分吸收养分,促进茎杆健壮。
(二)小麦
大、小麦一般在霜降、立冬间播种。民间有“寒露油菜霜降麦”的农谚。小麦播种前要进行选种,传统的方法是晒干扬净,除杂去劣。50年代前,麦地翻耕耙平后,浅山、丘陵区主要打凼点播,圩、洲区多为撒播,播后用耙掩籽,亩用种量8~10公斤。50年代后,种子实行块选、穗选、泥水选种、石灰水选种浸种、药剂拌种,麦地多采取加深耕作层和深播的方法,抢墒播种。1964年开始,改小麦点、撒播为窄幅条播,由于土地利用率低,难见明显增产。1976年除浅山、丘陵区外,在洲区推广宽幅条播,亩播种量加大到11~12公斤,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进了群体与个体的发展,比点、撒播和窄幅条播均增产,一般亩增产10%。但又遇到大播种量与之相应的镇压技术难以掌握,往往引起早衰、穗多穗小,产量难以提高的问题。80年代,则根据地块肥力状况和产量要求,决定播种密度,分别采用中播量(亩播9~10公斤)和小播量(亩播7~9公斤)。这样较好地解决了小麦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80年代前,小麦施肥均以家肥为主,施足基肥。苗期结合除草松土,用人畜粪尿和或化肥追施2~3次,并进行清沟沥水,防渣。1981年,皖河公社等地开始推广两促进施肥法,即重视施足基肥,早施苗肥,又在小麦拔节期亩施尿素4~5公斤,有明显的增粒和增重的效果。1982年,洪镇区推广根外施肥,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3两兑水50公斤喷施,对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和防御干热风的危害都能起到一定作用。
(三)油菜
油菜于寒露边在大田带肥点播。50年代以后,洲区逐步推广宽幅条播。70年代引进甘兰型油菜,始推广育苗移栽,9月中旬播种,晚秋(11月)移植到大田。棉地套种,9月下旬,在棉行间整地条播。1981年开始,推广大壮苗移栽。据1984年对洪镇区调查,甘兰5号油菜育苗移栽比直播一般亩增产20%左右。为解决水田季节茬口矛盾,保证油菜适时播种,1983年开始推广板田栽培油菜,不仅出苗早,出苗齐,成活率高,成熟早,而且株形紧凑,抗逆强,一般增产一成左右。油菜施肥,70年代以前,只重视有机肥和氮素化肥的施用。1979~1980年,开始推广增施磷、钾肥,1985年,全县60%、50%的油菜面积分别施用了磷、钾肥。1980年又开始推广硼肥,据皖河公社长青大队永红生产队试验,甘兰型油菜在苔期喷施一次硼肥(每亩喷施0.2%硼砂溶液50公斤)比苔期亩施10公斤尿素,单株有效角果由169个增加到393个。苗、苔期各喷一次的,平均单株有效角果又增加到459个,占总开花数的80.3%,解决了油菜开花多结实少的问题。秀山公社西涧大队推行此项施肥技术,一般亩增产12~20%。
(四)棉花
民国时期,小籽棉在立夏前后播种,以撒播居多,亩播量4~4.5公斤,也有少数点播,亩播量2.5~3公斤。棉地冬、春各翻耕一次,以土杂肥、棉饼作基肥,人粪肥作追肥。幼苗出土后三周内进行培土,苗期棉苗间拔2次,后期不摘心。50年代开始,推广改良棉,播期提前到谷雨间。播前种子要进行棵选、粒选、晒种、温汤浸种、药剂拌种,实行条播,以农家肥、饼肥或化肥作基肥。1958年,曾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由于费工,没有普遍采用。60年代后,棉花与小麦、油菜连作、套种,在小麦、油菜行间用锄翻土,施足基肥,条播。棉苗现蕾时,进行“脱裤腿”,除去公枝(又名陡长枝)。中后期,视棉花生长情况,“摘顶心”,对部分生长过旺的棉田,后期还要摘除老叶。生长期间,一般用人畜粪或化肥追施3~4次。
(五)杂粮
县内历史上杂粮有薯类、大豆、玉米、高粱、荞麦等。70年代以后,由于“三熟制”面积不断扩大,作物结构变化,逐渐形成以山芋为大宗,其它杂粮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且都不占用大田面积,多利用边拐隙地零星种植。其播种仍沿用传统方法,没有什么改进。
山芋在清明以后育苗。50年代末,曾推广温室育苗,因费工、费燃料,未能推广。山芋扦插前,土地翻耕作埂,挖凼施下火粪或灰杂粪作基肥,端午前趁雨扦插。7月下旬进行一次培土壅根,一般除草2~3次,追施1~2次肥。进入80年代以来,推广薄膜、地膜育苗,扦插时间提前,现在多在芒种边就开始扦插。
(六)绿肥
50年代初,中稻收割后,9月上旬翻耕板茬撒播,也有少数点播。1955年以后,为解决茬口矛盾,在双晚未收割前,直接在田里撒播。1964年提倡密播,播量由2~2.5公斤提高到4~5公斤,并开始对花草增施磷肥,实行“以磷增氮”。1966年,三桥等区开始在双晚行间带肥点播。80年代以来,仍采用撒播、点播两种,冬、春二季,开沟沥水。1985年,全县绿肥田施用磷肥面积已达80%,一般增产花草五成以上。
五、植物保护
农业生产,历受病、虫、杂草、鼠类及鸟兽之害。旧中国农民缺乏科学知识,把病害、虫害视为“地火”、“神虫”、“天意”等,无可奈何,任其肆虐,常常出现辛辛苦苦几个月,劳动成果毁于一旦的惨状。建国后,农业部门建立植保机构,实行专群结合的病虫测报和防治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预测预报
1956年开始,总铺乡总铺村在病虫防治样板点的基础上建立水稻病虫测报站,固定2~3人,坚持常年测报,为本乡本村提供情报,指导病虫防治。1962年,县成立病虫测报站,由农业部门抽派专人先后在龙泉公社、黄龙农科所蹲点测报。
1965年棉区红星公社建立棉虫测报站,确定2名专业人员,开始进行系统常规棉虫测报,从1970~1984年,共发病虫情报200多期。1974年,农业部门又在皖河公社永固大队曹桥生产队建立农作物病虫测报站。至此,测报机构、人员相对稳定,开展对农作物和各种病虫害综合测报,为及时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供了情报和防治方法。
(二)主要病虫害
农作物病虫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尤以水稻、棉花为最,小麦、油菜次之。
水稻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病毒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飞虱、稻蝗等9大种类。稻瘟病主要为害早稻,有苗瘟、叶瘟、穗颈瘟。穗颈瘟也直接为害双季晚稻。气温骤降,大风、大雨,是诱发此病的气象预兆;而低温、连阴雨,则是病害扩展、蔓延的气候条件。1985年,全县双季稻发病达7万亩。纹枯病,群众称为“肥田出瘪稻”,主要是受肥水因素的影响而致。80年代初,上升为水稻主要病害。1981年,早稻发病11万亩。1984年后,双季晚稻发病也逐年加重。白叶枯病于1955年最早在中稻鸡爪籼上发生,初病区仅限月山一带,但以后年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77年汕优杂交晚稻受害减产45~50%。1980年先后在皖河、平山等一度流行。1983年总铺公社晚稻发病1500亩。病毒病表现为黄矮和普通矮缩两种病态,群众统称“两矮病”,病毒由黑尾叶蝉、电光叶蝉传播。黄矮病重于普矮病,以晚稻发病率为重,通常高于早稻5~10倍,6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70年代后逐年加重,1981年为最高流行年,双季晚稻田发病率达95%,平均病株率15.5%。雷埠公社郝山队有20亩晚稻颗粒无收。经大力防治,1985年黄矮病基本绝迹,但普矮病零星可见。螟虫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和褐边螟四类。三化螟一年发生四代,二化螟一年发生三代,常造成早、中晚稻枯心、枯梢、出白穗。60年代以前,三化螟以三代多发,占全年发生量的60~90%,1956、1957年两年大发生。1979年特大发生,全县水稻发生面积达60多万亩。稻纵卷叶螟常年发生五代,1967年以来,成为常发性害虫。1981~1983年,二三代连续发生,单、双晚稻受害甚重。稻苞虫,农民俗称“结虫”,一年发生五代,发生频率不高,但暴发年份危害甚大,1977年第三代大暴发,全县共有10万亩水稻受害。稻飞虱共10类,在境内主要发生的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色飞虱3类。其中褐飞虱、白背飞虱一年发生五代。1970~1980年,以褐飞虱为主,1975年大发生,全县42万亩晚稻受害严重,成片倒杆烂禾。1981年后,随着杂交稻大面积种植,白背飞虱上升到首位,从1981~1984年,连续4年大发生。稻蝗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其它植物,如芦苇,1956年大发生,红星乡北闸大片芦苇被吃光,群众用六六六、滴滴涕喷洒消灭。
小麦主要病虫害有锈病、赤霉病和粘虫3种。锈病有条锈、叶锈、杆锈3类,农民统称“黄胆病”。其病源靠风传播,发生在雨多露重天气。条锈、叶锈越冬苗有零星发生,杆锈在4月下旬~5月中旬流行,1971~1975年连续发生。1982年条锈病大流行,全县小麦损失约7.50万公斤左右。赤霉病,群众称为“红头麦”、“烂刁子”。此病发生在连阴或乍晴乍雨,多雾闷热天气,麦子扬花灌浆阶段易感病,且早麦重于迟麦。1952、1960、1963、1973、1984、1985年为重发病年,病穗率达10%。粘虫俗称五色虫,主要为害小麦、花草,1966年暴发,小麦受害减产40%上下。1974年大流行。
棉花主要害虫有红铃虫、棉铃虫、棉蚜、棉叶螨、棉叶蝉、地老虎、斜纹夜蛾等7种。红铃虫为害棉花蕾、花和青铃,一年发生三代,每年均有发生,以第三代为害最重,使棉花产量品质下降。1966~1970年是为害较重年份,每年损失皮棉6000担以上。一般年份蕾、花受害率均在4~8%,青铃在60%以上。红铃虫一年发生五代,属间歇性暴发害虫,其发生与气候因素有密切关系,“梅天”雨水少、温度高,伏天高温、干旱就会大发生。1971、1972、1978年,因虫害棉花减产4~5成。棉蚜为多代害虫,一年可繁殖20~30代,以五六月份繁殖最快,为害亦最重,1967年受害严重田块损失50%。棉叶螨,一年繁殖18~20代,6、7、8三个月温度越高繁殖越快,天气越干旱为害越重。1971、1978、1979年大发生,部分棉田落叶垮杆,损失皮棉约3000担左右。棉叶蝉是棉花中后期主要叶面害虫,属迁飞型,1977年因其迁入量大,发生多,皮棉损失率达36.7%。地老虎除为害棉苗外,还为害蔬菜、瓜类、豆类、玉米等多种作物,是农作物苗期的主要害虫,1971年大发生,为害严重的地块,每亩幼虫密度为446.7头,造成断垄,翻耕改种。斜纹夜蛾为间隔多年才大发生一次的暴食性害虫,具有食性杂、食量大的特点,为害棉花、豆类、山芋、蔬菜等多种作物。1958年大暴发一次。红星乡8947亩棉花受害严重,每株最多有虫156条,重害株蕾、花脱落,减产一半以上。
油菜主要病害为菌核病,在雨水多的4月份发病,尤以低洼排水不良的油菜田为害重。历年因此病损失油菜10~15%。
(三)病虫害防治
建国初期,病虫害防治重在采取农业措施,很少使用农药。1956年,根据《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要求,确定水稻区以治螟为重点,是年在总铺乡建立防螟虫样板点。当时对冬闲田实行冬季翻耕,并长期灌水,水源缺乏的稻板田,也翻犁过冬,以降低螟虫越冬率;对为害重的二代三代二化螟三化螟用0.5%六六六粉点蔸或喷粉,效果甚好;同时普遍推广黄泥水选种,防治水稻病虫。棉区1955年开始用西力生、赛力散拌种,防治苗期病虫害,并用石硫合剂防治棉花的病苗、红蜘蛛及麦锈病。
1958年,实行“土洋结合,以土为主”的治虫方针,水稻区大搞铲草皮,结合积肥,消灭杂草虫源,并推广了一些高效化学农药,如1605、1059、苏化203乳剂等。棉区红星乡推广氯化苦熏蒸棉种。皖河乡庆洲、同发等重点植棉村建造棉花盒式仓库,还固定棉花晒场,四周开沟,用药草阻杀红铃虫,并对棉种进行日晒、粒选、温浸、药拌处理。与此同时,全县各地用闹羊花、头痛花、苦参、鱼腥草、百步根等43种野生植物制成各种土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1963年,贯彻“以防为主,防治并举,土洋结合,经济有效”的植保方针,大力培训植保员,每个生产队均先后配备了一名植保员、查虫员,开展冬季治螟。1964年、1965年,不少地方点灯诱蛾(灯下面用盒装油、水)治虫。总铺大队出现了千亩田千盏灯的治虫壮观。红星公社加入了沿江红铃虫联防区,用飞机喷撒六六六粉灭虫2万亩。从1966年开始,饲养金小蜂防治红铃虫,至1977年,共饲养661.50万只,累计防治仓库1585座次,防治面积达22.85万亩。1973年,棉区大力开展柳把诱蛾,俗称“摆杨柳阵”。七八两月,每亩棉田放杨柳枝8~10把,傍晚拆把,翌日清晨收蛾。凡通电的地方,每个生产队安置黑光灯1~2盏。
1975年,在“综合防治”的基础上,以“四级农科网”为基点推广新的防治措施。棉区红星公社除继续放养金小蜂外,并同时开展室内饲养赤眼蜂,至1980年共防治2.09万亩,经多次抽样检查,棉铃虫卵寄生率平均达62%。水稻区总铺公社在石门湖养鸭治虫,从1977~1985年,年养鸭2000只,治虫1200亩,对秧田、本田的稻叶蝉、稻飞虱等防治率分别为50%和10~15%。有些地方推广柴油治稻飞虱,效果在70%左右。为压缩化学农药用量,1977年,各地又开始大搞土农药。棉区治棉蚜的土农药即有8种之多,以洗六合剂为上乘,灭蚜效果达87.6%。水稻区熬制705、707、三合剂,烟草石灰水等,而以三合剂最佳,对稻螟、蓟马、卷叶螟、稻苞虫、稻飞虱、稻叶蝉等害虫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
1981年起,病虫害防治逐步推行“专业承包”,分别由县、区、公社植保站、农技站和植保专业户承包,承包形式有技术承包(仅作技术指导)、半包(农民买药)、全包3种。实行“专业承包”后,按亩按量用药,水稻区采用井岗霉素、富士一号、克瘟散、三环唑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等。棉区开始使用敌杀死、速灭杀丁等菊酯类农药。同时,重视对小麦、油菜等午季作物病虫害防治。1984年,全县水稻、棉花承包面积达20万亩,并从是年起禁用六六六、203乳剂等剧毒高残留农药。
(四)化学除草和灭鼠
1967年开始试用敌稗乳剂除稻田杂草,经多年试验、示范,至1983年由秧田发展到大田,由水田扩展到旱地、菜地,由单一敌稗扩大到除草醚、五氯酚钠、杀草丹、丁草胺、恶草等多种除剂,累计推广面积20多万亩,除草效果水田在85%左右,旱地在60%上下。由于鼠类为害,1984年,全县普遍开展农田、室内大范围的药物灭鼠活动。1985年起,定于每年冬、春两季为灭鼠突击月。
六、农作机具
(一)耕作机具
旧中国,农民世代以牛为动力,使用传统农具犁、耙、耖进行耕作。田间中耕除草,以锄头为主,有钯锄、板锄、条锄、尖锄、三角锄等,其式样圩畈区与丘陵区略有不同。1953年末,安庆专区中心拖拉机站,首次在县内广圩区建立“怀宁机耕队”,1955年又移至红星乡,后改为“国营怀宁县拖拉机站”,配置大中型拖拉机12台/496马力,大型机引农具犁、耙各10台,旋耕机6台,为当地农业社代耕,收取代耕费(1968年停办)。是年开始,在农村推广新式步犁370部(又称改良犁),由于适应性不强,未能推广。翌年推广双轮双铧犁438部,因其体重,耕牛拉力不足,不为农民欢迎,仅在圩畈区推广1073部。60年代中期,农村人民公社开始购置拖拉机。70年代后,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口号下,发展迅速。到1979年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12台/4830马力,手扶拖拉机1867台/22136马力,机引机具2327台。80年代后,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田块划小,农民多购置使用小型手扶拖拉机耕作。1985年,全县手扶拖拉机拥有量比1979年上升28%。
水田插秧机具,1958年曾试制推广简易插秧机,经试用不够理想。1973年推广手摇铁木结构插秧机136台,因分秧不匀,栽插不稳,停止推广。
(二)排灌机具
建国前,提水排灌工具主要是木制龙骨水车、戽水桶。1953年,始在广圩三义、永安两排灌站使用5台/25马力蒸汽锅驼机和3台/25马力单缸柴油机。1955~1959年,仍以蒸汽锅驼机、柴油机并重,在沿江易涝地区配置蒸汽锅驼机、柴油机12台/1200马力。1960年起,主要以发展柴油机为主,在丘陵地区普遍使用,全县拥有动力排灌机械6218台,并开始淘汰蒸汽锅驼机。1972年以后,对通电地区逐步改柴油机为电动机,全县实行电动机与柴油机相结合。此后,小型电动混流泵开始出现,逐渐被农村社、队使用。80年代开始,以发展电动机为主,到1985年,共拥有电力排灌机械总功率3205.70万千瓦,农用泵2630台。
(三)收获机具
传统的收获机具主要有镰刀、石磙、连枷、禾桶等。稻、麦、豆类收割用镰刀。麦、豆在场地脱粒,使用石磙、连枷。禾桶用于水稻田间脱粒。1963年开始推广人力打稻机、动力脱粒机,因其使用方便,工效高,颇受农民欢迎。1977年引进小型机动收割机17台,因农村劳动力富足,难以推广。80年代初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力打稻机大幅度增加,动力脱粒机有所减少。1985年,全县共有人力打稻机1.33万台,动力脱粒机494台。
(四)运输机具
60年代以前,农业运输赖肩挑、手推独轮车,沿河湖地带多用小木船。60年代以后,使用胶轮车。70年代初,逐步使用拖拉机运输,部分农村人民公社始购置农用汽车。1979年全县拥有农用汽车55辆,胶轮车1.06万部。80年代初,为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运输工具发展很快。1985年,全县拥有农用汽车300辆,机动船302艘,机动三轮车102辆,胶轮车1.81万部。
(五)植保机具
1952年,棉区推广使用喷雾器。1955年喷粉器亦开始推广使用。1958年,全县共有喷雾器3834部,喷粉器1291部。?0年代初,“两器”增至5600部,在农村大面积地防治病虫害。80年代起,喷粉器逐渐淘汰,喷雾器大增,年平均增加5000部左右,基本实现大田作物植保机械化。喷雾器品种由单管打气,发展到背负压缩式。1982年引进东方红18型和工农36型机动喷雾器。到1985年,全县拥有手动喷雾(粉)器2.05万部,机动喷雾机71台。
怀宁县若干年份农机具发展情况表

下一篇:第四节 林 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