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业劳动力
清道光四年(1824年),全县7.62万户,41.37万人。民国8年,全县农民人数19.90万人。民国32年,全县有农业劳动力26.52万个,平均每个劳动力占有耕地1.56亩。1950年全县农业劳动力22.94万个,其中男劳动力11.82万个,占51.1%;女劳动力11.12万个,占48.5%,平均每个劳动力占有耕地3.6亩,农业劳动生产率154.33元,粮食劳动生产率622.82公斤。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一部分劳动和外流,1962年,全县劳动力锐减到13.93万个,平均每个劳动力占有耕地4.44亩。1970年,全县农业劳动力回升到21.71万个,平均每个劳动力占有耕地2.91亩,农业劳动生产率265.62元,粮食劳动生产率873.58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逐步实行以土地承包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有计划地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了出路。1984年,全县农村劳动力27.55万个,占农业人口数的42.89%,其中男女劳动力分别占农村劳动力54.4%和45.6%。从事乡镇企业的劳动力占29%。1985年,全县农业人口63.80万人,其中男女劳动力28.37万个,占农业人口的44.47%,平均每个劳动力占有耕地1.92亩,农业劳动率583.99元,粮食劳动生产率925.38公斤,分别比1970年提高1.2倍和5.59%。
建国后,随着文化教育的发展,农业劳动和的文化结构有很大改善。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在全县27.29万个农业劳动力中有大学毕业的24人,大学肄业的4人,高中3223人,初中3.47万人,小学10.34万人,文盲、半文盲13.16万人。全县有农业科技人员139人,其中有中级职称的17人,占12.23%。
二、耕地面积
清同治九年(1870年),全县起征熟田3198顷63亩。
民国22年,全县耕地37.68万亩。垦殖指数为12.11%,人均占有耕地0.7亩。民国36年,全县耕地面积36.36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68亩。1950年,全县耕地73.83万亩(含客籍人在县内出租土地),其中水田59.58万亩,旱地21.67万亩,菜园地1.48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48亩。1951~1956年两次行政区划变动划出耕地7.65万亩,经过土地改革和“查田定产”,在农业合作化中,县政府贯彻执行“熟荒三年不负担,生荒五年不负担”的垦荒政策,围湖垦荒,农民开荒,新增耕地7.50万亩,增减相抵,到1957年,全县耕地为82.58万亩,其中水田57.49万亩,旱地22.84万亩(内水浇地9.25万亩),菜园地22.55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58万亩,自此以后29年(1957~1985年)间,共减少耕地0.70万亩,国防建设占用耕地0.60万亩,国家、集体、个人建房占用耕地1.04万亩,又5次行政区划变动净划出耕地14.70万多亩,年平均减少耕地9600多亩。1985年,全县实有耕地54.56万亩,其中水田42.66万亩,旱地11.90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793亩。人多地少的矛盾较为突出。
三、农业区划
怀宁传统农业自然分区,有浅山丘陵与平原圩区之分,分别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82%和18%左右。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80年代中期制订的农业区划,按照境内自然条件的相似性、发展方向及主要增产的一致性,将全县划分为两个农业综合区。
(一)岗地丘陵粮油猪林果区
该区包括25个公社、镇,267个大队,5851个生产队,土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1.7%,1983年统计,耕地39.34万亩,海拔20~690米,其中70%左右在200米以下。区内峰峦迭起,岗冲相间,局部依山傍水,热量条件较好,一些亚热带常绿植物生长良好,土壤类型较多,以红壤、黄棕壤、水稻土为主,另有少量紫色土和石灰岩土。植物种群复杂,原生植被多被破坏。现在主要是马尾松及少量针、阔叶混交林、杉木、国外松和经济林。农作物以水稻为大宗,次为小麦、山芋、杂粮、油菜和紫云英。家畜家禽以猪、牛、鸡、鸭、鹅为主。矿产全部分布在区内,发展潜力大。其劣势是,区内有三分之二的荒山荒坡未被利用或未被充分利用,山林产出率低;中低田面积大,占70%以上,主要低产因素是缺水、缺肥,有三分之一的耕地水源不足,易旱,大部分旱地无灌溉条件,靠天收。发展方向,开发利用非耕地面积,发展林、果、药、茶、桑、麻、菜和其它庭园经济;采取工程、生物相结合的措施,狠抓水利兴修,造林绿化,调整作物布局,增加物质投入,实行配方施肥,改造中低田,促进良性循环;实行造(造林补植)、封(封山育林)、管(抚育管理)结合,合理调整林种结构,改善林相,进行低产林的改造,提高经营效果。此外,充分利用区内矿产资源多,交通方便的优势,发展工矿企业和第三产业,促进区内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沿江、河平原粮棉油猪鱼区
该区呈带状分布于长江、皖河、人形河沿岸,包括3个公社全部和9个公社、镇的一部分,88个大队,2315个生产队,土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8.3%,1983年统计,耕地15.32万亩,海拔9~20米,地势低平,土壤属江、河冲积的灰潮土,土层深厚疏松,土质肥沃,耕地率高,适于机耕和集约经营。农作物以水稻、棉花、油菜和小麦为大宗,次为瓜菜类,为县内主要产粮区和重点产棉区。家庭饲养以猪、鸭、鹅较多,鸡、牛、羊次之。水面大,占全县总水面的41%,水源充足,水生生物富集,水产资源丰富。劳力充裕,且靠近城市,有水运条件,便于搞活经济。其劣势是,人多地少,矿产资源贫乏,水多为患,收成不稳,发展潜力不大。发展方向: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防洪排涝能力,积极推广实用农业技术和集约经营,继续稳定粮、棉、油,大力发展鱼、猪、菜,开发蔓荆子、山药、草席、肠衣和食用菌等名特产品;同时利用靠近城市、劳动力充裕、交通便捷的条件,发展饲料、羽绒、食品和化工等加工工业及运输、家庭劳务等服务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格局,振兴经济。
四、耕作制度
清代、民国时期,境内以种植水稻为主,麦类、豆类为次,杂粮、棉花、油菜、花生、芝麻有少量零星种植。作物分布,无明显的地域差别,水田一般均种植水稻,少量在头年种植一季大小麦;旱地多种植大小麦、杂粮、棉花和油料作物。农民历来有重大季(秋季)轻小季(午季)的传统习惯。据民国8年《安徽省六十县经济调查简表》载:怀宁县种植水稻27.98万亩,大小麦1.80万亩,豆类2.54万亩,小籽棉500亩,大麻106亩。
1949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07.98万亩(含复播),其中夏播30.01万亩,占27.79%;稻谷58.13万亩,占53.83%;秋杂粮19.90万亩,占18.43%。在夏粮播种面积中,大(米)麦占41.65%,小麦占52.38%,蚕、豌豆占5.9%;在稻谷种植面积中,中稻占94.3%,单季晚占5.7%;在秋杂粮播种面积中,大豆占19.6%,玉米占39.5%,薯类占34.7%,其它占6.2%。同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6.00万亩,其中棉花占26.7%,油菜占69%,花生占2.6%,芝麻占0.71%,麻占0.6%,土烟占0.3%;其它播种面积8.12万亩,其中蔬菜占18.5%,绿肥占81.5%。
50年代作物结构基本稳定,60年代中期开始变化,进入70年代,小麦面积增加,大(米)麦、蚕豆、豌豆面积减少,双季稻面积扩大,中、单晚稻面积缩小,油菜面积基本稳定,秋杂粮和花生、芝麻面积均有减少。1970年小麦面积由1949年夏粮播种面积的52.38%上升到81.37%,大(米)麦、蚕、豌豆面积大为减少,这对种地养地不利。同年双季早、晚稻面积分别占稻谷面积的43.45%和38.2%,中、单晚稻面积下降到18.3%,有利粮食增产;但水田的“肥~稻~稻”、“油~稻~稻”及旱地的“麦~棉”连作,使局部水田、旱地土壤理化性能变差。
80年代初,以粮、油、棉为主体,进行作物内部结构调整。在午、秋粮食作物中,以小麦、双季稻为主;在经济作物中,以油菜籽、棉花为主。小麦主要分布三桥、新安、高河、月山4区丘陵岗地和红星、巨网2乡洲地;稻谷除少数丘陵区种植少量中、单晚稻外,双季晚稻全面铺开;油菜丘陵、圩畈均有分布,以洪镇、皖河圩区为多;棉花集中分布红星、巨网、皖河3个重点乡的洲区和少数丘陵区。198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92.05万亩,其中夏粮面积8.32万亩,稻谷77.14万亩,秋杂粮6.59万亩,分别占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的9%、83.8%、7.2%。在夏粮播种面积中,小麦占93.3%,大(米)麦占6.7%;在稻谷种植面积中,双季早、晚稻分别占46.7%、49.3%,中、单晚稻占4%;在秋杂粮播种面积中,山芋占72%,大豆占12.6%,其它杂粮占15.4%。同年全县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6.47万亩,棉花占20.5%,油菜占63.4%,花生、芝麻占14.9%,麻类占1.2%。
长期以来,在作物结构不断演变下,逐渐形成了稻田、棉田两大耕作模式。
稻田耕作模式,以水稻为主。古时,县内部分地区有种早、晚二季稻。民国四年《怀宁县志》载:“清道光以前,总铺、十里铺、黄荻畈等处宜早晚二季,每刈早稻种晚稻,正大暑节土膏发育之时,农人争天时一刻千金率,晨刈昼犁而夜种之,农家之忙无过于此,”农人谓之“插乌秧”。后因“晚稻所入犹不足偿耕耨之费,是以皆易早晚二季为中迟一季”。建国以前,一年只种一季中稻,由于水田作闲时间长,俗称“一熟冬闲制”,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的70%~80%以上。
1951年起,一改过去“一熟冬闲制”为“麦~稻”或“油~稻”两熟制,复种指数达到161.6%。1953年,全县粮食总产增长29.7%。1955年开始,推行农业“三改”,改种高产作物和耐水作物,推广双季稻。是年,两熟制和三熟制复种指数又分别扩大16%和8%。
从1956~1985年的30年中,三熟制经历了由前、中期(1981年以前)的“肥~稻~稻”为主,“油~稻~稻”为辅”,“麦~稻~稻”少许,及后期(1982年以后)的“肥~稻一稻”、“油~稻~稻”并举的两大渐进阶段。其间1956~1959年为推行双季稻的探索时期,1960~1969年为稳定时期,1976~1979年为发展时期,水稻面积由73.38万亩扩大到78.38万亩。1980年以后,由于高产杂交稻的全面推广,对耕作制进行了适当调整,小麦一般不在水田播种。至1985年,全县复种指数为205%,而粮食总产量却由1980年的17.64万余吨增加到26.25万余吨,增长48.8%。
棉田耕作模式,以棉花为主。建国前,县内仅种少量的小籽棉。50年代初,始推广种植改良棉,棉花便成为县内主要农作物。1955年以前,很少在棉田种大小麦、油菜、蚕豌豆等越冬作物,多半是头年秋棉花拔秸后,一直空白作闲到翌年4月上旬,再播种棉花,称作“一熟冬闲制”;亦有一部分实行轮作,即种一年棉花,种一年旱粮或花生、芝麻。1956年以后,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棉花生产,增种一季越冬作物,改为“麦~棉”连作两熟制。1960年以前,“麦~棉”连作两熟制比重占70%以上,“油~棉”、“肥~棉”、“空白地~棉”合计占20%左右。1961年后,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又相对集中,鉴于“麦~棉”连作耗地力,灭茬难,棉苗差,影响产量,推行了“麦~棉”、“油~棉”、“肥~棉”套作各占三分之一左右的布局,“一熟冬闲制”则不到7%。1971年后,因棉农口粮政策不兑现,“麦~棉”两熟制又回升到70%,“豆(蚕豌豆)~棉”占20%,“油~棉”占10%。1981年以来,随着作物内部结构调整,发展到“麦~棉”、“油~棉”套作并重,“豆、肥~棉”套作占10%的耕作制。
五、作物面积产量
建国以后,农业生产发展迅速,耕地利用率不断提高。1950年,全县各类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3.7万亩(不含绿肥、蔬菜。以下同),复种指数为161.5%。1956年,总播种面积为199.25万亩,复种指数为202%。1965年总播种面积95.29万亩,复种指数为163.6%。1978年,总播种面积95.96万亩,复种指数为183%。1985年总播种面积106.95万亩,复种指数上升到205%。
(一)粮食作物
【稻】县内粮食作物以水稻为大宗。1950年全县种植面积55.02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44.56%,单产量172.6公斤,总产量9.50万吨。1956年,种植面积110.59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6l%,单产量159.24公斤,总产量17.61万吨。1965年,种植面积60.09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69.59%,单产量202公斤,总产量12.14万吨。1978年,种植面积72.96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84.2%,单产量276公斤,总产量为20.14万吨。1985年,种植面积77.14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83.8%,单产量313.26公斤,总产量为24.17万吨。
【麦】麦为午季主要粮食作物。1950年,全县播种面积44.03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35.65%,单产量51.35公斤,总产量2.26万吨。1956年,播种面积41.50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23%,单产量74.2公斤,总产量3.08万吨。1965年,播种面积13.9l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16.1%,单产量57.8公斤,总产量8050吨。1978年,播种面积8.12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9.37%,单产量99.8公斤,总产量8105吨。1985年,播种面积8.32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9.03%,单产量112.4公斤,总产量9355吨。
【杂粮】杂粮主要有山芋、玉米、大豆等,近年以山芋为主。1950年,全县各种杂粮播种面积为24.41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19.76%,平均单产量103.4公斤,总产量2.52万吨。1956年,播种面积29.04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16%,平均单产量108.8公斤,总产量3.16万吨。1965年,播种面积12.35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14.3%,平均单产量为170.5公斤,总产量2.11万吨。70年代后,杂粮面积大幅度压缩。1978年,播种面积5.54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6.4%,平均单产量128.7公斤,总产量7130吨。1985年,播种面积6.59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7.2%,平均单产量175.4公斤,总产量1.16万吨。
(二)经济作物
【棉花】从建国初开始,淘汰小籽棉,推广改良棉。1950年,全县播种4.03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39.7%,单产量(皮棉,以下同)12.5公斤,总产量504.4吨。1956年,播种面积6.59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36.36%,单产量15.88公斤,总产量为1046.6吨。1965年,播种面积4.30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48.1%,单产量46.39公斤,总产量1995吨。1978年,播种面积3.78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40.7%,单产量38.89公斤,总产量1470吨。1985年,播种面积3.37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22.6%,单产量为65.31公斤,总产量2201吨。
【麻】麻类以苎麻为主,黄麻少量。1950年,全县播种面积0.10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0.98%,单产量46.5公斤,总产量46.5吨。1956年,播种面积0.10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0.55%,单产量46.5公斤,总产量46.2吨。60年代以后,强调以粮为纲,播种面积大大减少,1965年,仅播种0.003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0.034%,单产量61.66公斤,总产量1.85吨。1978年,播种面积0.0031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0.033%,单产量17.4公斤,总产量0.55吨。80年代开始回升,1985年,播种面积0.20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1.34%,单产量36公斤,总产量72吨。
【油菜籽】1950年,全县播种面积5.41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53.03%,单产量32.73公斤,总产量1770.9吨。1956年,播种面积9.96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54.96%,单产量18.29公斤,总产量1822.1吨。1965年,播种面积4.45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49.8%,单产量33.3公斤,总产量1470吨。1978年,播种面积5.25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56.2%,单产量49.62公斤,总产量2605吨。1985年,播种面积10.44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70%,单产量73.23公斤,总产量7646吨。
【花生】1950年,全县播种面积0.49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4.8%,单产量121.4公斤,总产量591.1吨。1956年,播种面积1.05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5.8%,单产量85.1公斤,总产量893.9吨。1965年,播种面积0.05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0.56%,单产量140公斤,总产量70吨。1978年,播种面积0.13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1.4%,单产量142.3公斤,总产量185吨。1985年,播种面积0.29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1.95%,单产量104.8公斤,总产量304吨。
【芝麻】1950年,全县播种面积0.12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1.18%,单产量29公斤,总产量34.8吨。1956年,播种面积0.30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1.66%,单产量32.56公斤,总产量97.7吨。1965年,播种面积0.13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1.45%,单产量30.77公斤,总产量40吨。1978年,播种面积0.16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1.7%,单产量43.75公斤,总产量70吨。1985年,播种面积0.31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2.08%,单产量50.48公斤,总产量156.5吨。
【烟、糖、药】1950年,全县烟草种植面积0.05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0.49%。1956年,烟草、甘蔗等种植面积计0.12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0.66%。1965年,药材种植面积0.013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的0.15%。1978年,药材种植面积0.022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0.24%。1985年,药材、烟草播种面积0.24万亩,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1.6%。
【果】县内果树栽培历史悠久,据民国四年《怀宁县志》载:“果桃最多,李、杏、梨、榴次之,山民逐利者多改黍地为桃园”。1950年,全县产桃、梨、枣、杏、柿、石榴等传统乡土果类共14.45万公斤。1956年,引进枇杷、板栗、银杏3种,共产果类17.78万公斤。1958年以后,因受“共产”风影响,果园面积、产量减少。70年代中期,始恢复,先后引进苹果、甘桔、葡萄等新品种。乡土果树多集中分布浅山、丘陵区,其中以秀山、万桥、高河等乡镇桃园面积较大,占全县桃园面积的一半。葡萄、枇杷、甘桔等主要分布在皖河、雷埠、巨网、红星等乡,并已形成成片甘桔林。1985年,全县果树面积发展到9100亩,总产量43.20万公斤,其中甘桔6万公斤。
【茶】据宋代史书记载:“怀宁县多智山产茶,采为贡。”民国四年《怀宁县志》亦载:“旨泉冲有茶园,居民多以种茶为业”。历史上秀山乡秀山村和山口乡百子村、新铺村均为县内名茶区,素有“古泉庵水,独秀山茶”之说。建国初,全县有茶园680亩,年产干茶1.76万公斤。1957年以后,茶叶生产开始发展,到1965年,茶园面积扩大到2000亩,产干茶3.75万公斤。1978年,又发展到9100亩,产干茶9.21万公斤,比1965年增长1.45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各项经济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茶农积极性大大提高,1982、1983两年,新辟茶园3944亩,为1950年茶园面积的4.8倍。1985年,全县共有新、老茶园1.22万亩,产干茶14万公斤。
【桑】清代,境内就有不少农户利用野生桑树进行养蚕缫丝。据民国四年《怀宁县志》记载,清末民初,仅白麟畈、戴家店、红家咀等处,不下数10家。由于技术落后,种桑养蚕不盛,1949年,全县仅产茧850公斤。后经农业部门不断推广优良树种和家蚕品种,帮助农户提高栽培和养蚕技术,蚕桑生产始有发展。70年代,农村社队大面积栽培桑树,桑园面积由中期的5000余亩,至1978年猛增到1.38万亩,并出现成片桑园,分布在小市、三桥、三祝、金拱、育儿、高河、总铺等7个公社。1980年后,由于丘陵岗地桑园肥水条件差,加之疏于管理,成片桑园逐渐荒废。但家庭蚕桑生产技术,趋向科学化、专业化,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小市公社五星大队有个生产队30户,从1966年开始栽桑养蚕,到1980年,除1户无劳动力外,其余家家栽桑,户户养蚕,1983年,实现人均百棵桑户均超担茧。
(三)其它作物
【蔬菜】境内农户素有种菜习惯,多在屋前、宅边隙地种植,一般自种自食,很少作商品出售。城镇郊区有专业菜农种植商品蔬菜,供应城镇居民。1950年,全县播种面积1.50万亩,单产850公斤。1956年,播种面积2.04万亩,单产750公斤。60年代以后,每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70年代末开始,随着新品种的引进和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蔬菜生产发展较快,不仅种类多,且产量大大提高。1985年,全县蔬菜计有根叶、白菜、甘兰、绿叶、葱蒜、茄果、瓜、豆、薯芋、水生、食用菌、野生或半野生等12大类、102个品种,播种面积1.73万亩,单产达1891.92公斤,总产量3.27万吨。
【绿肥】1950年,全县花草播种面积5.71万亩。1956年达8.46万亩。1965年随着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花草播种面积增加到24.57万亩。1978年,播种面积又增加到32.64万亩。1985年,全县花草播种面积调整为29.40万亩。
怀宁县1949~1985年部分年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表

怀宁县1949~1985年部分年份经济作物及其它播种面积和产量表

怀宁县若干年份茶叶、蚕桑、水果面积产量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