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据1980年小市公社受泉大队受泉圩王家墩遗址出土的石、陶器证明,最迟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县境就已有人群聚居。但有户籍记载,始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全县46690户,54.35万人。其后150余年,由于处于明末清初之际,社会动乱,生产凋敝,人口锐减,至清·顺治二年(1645年),全县只有2.59万人,其中男丁实际只有6815人。自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至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60年间,全县人口一直徘徊在3.50万~5.70万人之间。自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至道光四年(1824年)的百多年间,由于我国东南未见兵革,社会安定,人民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全县户口渐增,至道光四年,全县有76186户、41.37万人。时全国人口已达4亿以上。自道光五年(1825年)至民国36年(1947年)的一个多世纪,由于社会动荡不安,连年兵荒马乱,水旱灾害频繁,加上国民党苛捐杂税繁多,县内户口发展缓慢,百余年只增加万余户,10余万人。
1949年,全县137723户,564663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于人民安居乐业,生产发展,生活提高,医药卫生条件逐步改善,出生率逐年提高,死亡率逐年降低。从1950~1979年(其中1959~1961年3年困难时期除外),全县人口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高自然增长型。这个时期人口出生率浮动在14‰~30‰左右;自然增长率浮动在9‰~25‰左右。从1980年起,大抓计划生育,人口转为低出生率、高成活率的低自然增长型。从1980~1985年,人口出生率浮动在13.67‰~15.2‰左右;自然增长率浮动在7.90‰~9.64‰左右。
解放后至本志下限前,全县进行过3次人口普查,其人口数是: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为139045户,569846人(其中男283265人),比1949年增加5183人,4年增长0.91%,平均年增长率为0.23%。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由于区域演变,划出多于划入,人口相应减少,全县为108638户,438039人,比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减少131882人。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为133215户,663377人(其中男337893人),比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增加225338人,增长51.44%,平均年增长率为2.86%。
至1985年底,全县为142106户,687556人。比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增加24179人。3年时间增长2.64%,年平均增长率为1.21%。
从1949年~1985年,共增122893人,增长21.76%,年平均增长率为0.62%。
全县人口流动量很大:据1961~1966年流动人口统计,年平均迁入9842人,迁出7904人,迁出小于迁入;据1972年至1979年流动人口统计,年平均迁入6490人,迁出6682人,迁出大于迁入。
怀宁县明至民国时期部分年份人口统计表

怀宁县1949~1985年人口变动情况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