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群众体育
武术县境的陈湖、老洲、汤沟、白云、横埠一带盛行武术,世代相传。旧时,武术被各族的族长垄断,授子不授女,传媳不传姑。每年冬闲或春节期间,各族男丁、媳妇到祠堂集中,让本族中高手传授武技。武术套数颇繁,有徒手的,有使用器械的。武术可以自卫,可以强身,至今县内流行不衰。
舞灯舞灯是县内一项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多在春节期间进行。舞龙灯一般有七八个健壮男子挥舞龙体,使其上下左右翻腾。舞狮灯由舞狮人身穿狮衣,模仿雄狮动作,形象逼真逗趣;金渡豸岭的“狮子望长江”为枞阳一绝。新中国建立时,全县人民为庆祝翻身解放,舞灯风行一时。“文化大革命”中,灯舞消失。1982年后,舞灯之风又起,盛况空前。
划龙舟每逢端午节,县境水乡青壮年组成龙舟比赛队伍,参加竞赛活动。每只龙舟上扎着龙头和龙尾,中插信号旗,架设大皮鼓。比赛开始,划舟人应着鼓点子,统一起落桨,奋勇前进,争夺岸边的锦标。岸边聚集的人群擂鼓呐喊,气势壮观。“文化大革命”中,这项活动消失。1984年,龙舟竞赛之风又起。
游泳县内江河湖泊多,水域面积大,人们常常在夏季劳动之余,跳入水中,悠游嬉戏。新中国建立后,县体委经常组织大规模群众性游泳活动。据1976年10月统计,全县有160934人会游泳,其中铁铜、长河、陈洲3个乡人数居多。80年代中期,游泳活动已在全县普及。
除上述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之外,棋类、球类、田径体育活动在城乡也广为开展。
职工体育县内职工体育活动起源于50年代,由当时团县委、县工会和文化馆出面组织。活动项目有广播操、篮球、乒乓球、田径。随着体育活动的普及,职工们还自发地开展了排球和足球活动。1974年,枞阳县体委举行全县群众体育运动会。参加单位有建新农场、向阳厂、老洲区、官桥区、汤沟区、麒麟区、钱桥区、枞阳区、横埠区、陈湖区、破罡区、白云区、铁铜公社、城关镇、枞阳中学等。此后每年都举行全县职工篮球、乒乓球和田径比赛。
枞阳县1982——1989年职工各类项目运动会概况表
.
农村体育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田径、棋类、球类体育项目的增加和普及,农村体育活动更加活跃。1963年,全县农村初步形成了体育训练网点。1972年后,铁铜乡队队有篮球场,村村有游泳队;汤沟江厂、老洲裕丰、金社杨市和桃山、钱铺虎栈、麒麟的阳和等地都开展广播操、拔河、抵棍、太极拳、球类、游泳等活动。1980年后,破罡区体育活动活跃,项目有篮球、棋类。全县农村体育活动一直趋于稳定状态,篮球、乒乓球、游泳等体育项目的赛事定时举行。
老年人体育县内老年人体育盛行于70年代,主要项目有长跑、太极拳、广播操。
1985年,县体委组织的城区冬季越野长跑中有7位老人参加比赛。是年,县体委举办了老年人鹤翔庄气功训练班,参加学习的有15人。老年人体育活动近年来在县城开展活跃,风气日盛。
军事体育县军事体育起于1962年,由体委出面组织。主要项目是比赛无线电通讯、武装泅渡和射击。1963年,安庆地区在贵池县举行小口径步枪射击比赛,枞阳县代表队取得较好成绩。1972年,安庆地区在县城关镇渔业村举行小口径步枪比赛,县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有7人。1976年,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文件规定,成立枞阳县军事体育领导小组,组长由中共县委常委、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田茂德担任。
70年代,县内开展“全民皆兵”运动,军事体育活动一直未停,学生举行野营拉练,民兵举行军事比武。军事活动使群众增强了国防意识,锻炼了体质。80年代后,军事体育长抓不懈,比赛次数较多。
二、学校体育
新中国建立前,浮山中学、菁华中学都配有体育教官,开展早操、课间操、武术、野营、跑步、球类等体育活动。建国后,学校体育活动蓬勃兴起。“文化大革命”中,学校的体育课被砍,体育教师改行。1974年,全县中小学1764所,4921个班,学生141252人,应配专职体育教师615人,可实际只有28个专职教师、56个兼职,尚缺521人。1979年,全县中小学992所,4334个班,学生177557人,专职体育教师54人,兼职教师588人。县内中小学一般都修建了运动场地,购置了设备器材,建立了乒乓球队、篮球队、武术队、田径队、体操队等。1979年,全县177557名学生中,有55126人“达标”,占总人数的31%。1979年以后,由于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小学体育运动开展也日趋正常;在省、地、县级体育运动竞赛中,也出现了小学生代表队。1989年底,枞阳中心小学学生达标率已达93.2%。
80年代,由于教育制度实行改革,学校体育备受重视,全县中小学都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建造体育设施,购置体育器材,健全体育课的教学。早上有早操,上午有课间操,下午有课外活动。体育项目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体操、跑步、单杠、双杠、铁饼、标枪、鞍马、跳高、跳远等。县体委经常帮助学校选拔体育尖子,指导学校开运动会,并给予器材物资方面的支持,还定期协助教委对学校体育进行达标检查。
1979——1989年,枞阳中学先后在省、地、县三级运动会上,荣获了115项冠军、124项亚军、161项第三名。达标率也由原来的35%增加到83%,为国家田径队、柔道队及省体工队输送了若干拔尖人才。
三、体育设施
县体委体育设施县体委灯光球场建于1970年,投资1.3万元,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1988年,因体委大楼迁走,灯光球场也随之改作菜市场。乒乓球室建于1982年。1988年,体委地址迁到城关大方家墩,乒乓球室已随之迁往该。
学校体育设施全县各完中、完小都设有操场、篮球场、乒乓球室;体育器材有乒乓球拍、羽毛球拍、鞍马、哑铃、拉力器、象棋、围棋、球类等。
厂矿体育设施厂矿体育设施除有乒乓球室、篮球场、操场外,其它项目的比赛活动都利用枞阳中学及县体委体育设施。1989年,城关镇厂矿有篮球场3个,其中县航运公司篮球场设备较为齐全,建筑面积540平方米。另外县水泥厂、向阳造船厂等都有固定的篮球训练场地。
农村体育设施1971年,全县乡乡有篮球场、乒乓球室。80年代后,农村体育设施逐渐消失,只有很少区、乡、村有篮球场。
四、体育竞赛
1953年秋,在安徽省第一届体育运动会上,蔡声和在100米短跑中夺得第二名,这是枞阳县在省级运动会上第一次获得名次。
1958年,在省游泳比赛中,焦志华获100米蛙泳第一名,并破省记录。
1979年,在省四运会上,周春芳等人代表安庆地区队破4×400米接力赛省记录。
1981年,在省少年棋赛中,施小平获中国象棋少年组冠军。
1982年,在省传统项目运动会上,王良杰获男子成年组800米、1500米跑第一名,吴卫凤获女子成年组铅球第一名。
1984年,在省伤残人运动会上,刘立新获女子成年组铅球第一名。
1985年,吴卫凤在太平洋女子柔道比赛中获得金牌。
1986年,吴卫凤在全国第六届运动会女子柔道比赛中获第三名。
1990年,吴卫凤在亚洲运动会上获得女子柔道比赛银牌。
枞阳县1953——1985年参加省地(市)运动会成绩表


五、东乡武术
(一)历史渊源
“东乡武术”的分布情况:陈湖区(素称老东乡)是重点,该区的周潭、青山、吴桥、水圩、施湾5个乡都有习武之风。在这5个乡当中,周潭乡的武术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如周潭、七井、大山、凤凰、枫林、新兴、永光7个行政村,民间习武风气,至今还很浓厚。村民每到农闲季节,特别在春节期间,就以玩弄拳棒为娱乐。青少年习武,中老年教武,处处可见。刀枪棍尺,几乎家家都有。若按姓氏来说,主要是章、周、邓、陆、谢、王、汪、吴这8个家族,其中以章、周两姓声誉较大。除陈湖区外,横埠区孙家岗的孙家,白云区豸(读Zhi)岭的吴家,汤沟区宕山的钱家,破罡区的汪家,也都属于“东乡武术”这一体系。
据《章氏族谱》载,周潭乡大山村章氏家族,祖居福建蒲城。其祖仔钧公系唐朝武将。唐末,仔钧公后代有一支人迁安徽泾县马原地方定居,于宋朝也有大大小小武官。到元朝,马原章家天武、天禄兄弟,迁来周潭乡大山定居(大山原名发洪山,建国后始改今名)。在大山发展起来的人丁中,也代有武艺高手,如章慕斌,就是清朝嘉庆甲子科第二名武举。章氏祖传武艺,属于福建少林门派。
鹞石周氏第三世祖妣是大山章家姑娘(约在明朝前期)。此后,章、周两姓又世代联姻,邻家加亲家,自必关系密切。
当章氏武艺传授到周姓时,属“东乡武术”萌芽时期。迨周姓在本族中普遍习武并向他姓传授时,武术即成为当地社会性的健身活动,属“东乡武术”形成时期。不过,从萌芽到形成,必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据推测,正式形成“东乡武术”,可能在明朝末期。
“东乡武术”形成之后,引起了封建族长的注意,直到插手支配。这是因为家族与家族之间,常常发生山、水、田、坟之类较大纠纷时,容易引起打群架,由于会武术的人多了,打群架不免动拳动棒,最后是“理不胜力”、“力不胜艺”。大族与小族、强族与弱族在处理关系时,也无不如此。为维护封建宗族利益,各族族长注重发展武术,不惜钱财请武师、办武堂,在家族中培养武功人才,借以加强宗族力量。如章家拳有来自福建浦城的,还有来自河南少林寺的(和尚传的),湖北武当山的(道人传的),以及山东的。他们坚持武艺“家传不外传”、“传媳不传姑”以及所谓“把门拳”、“看家拳”等陋规,从而影响了“东乡武术”的普及和提高。
(二)拳械套路
“东乡武术”拳械套路虽不算多,但比较复杂。各族、各村的拳械有同有异;相同的拳械套路,具体动作上又有相同点和不同点。目前已了解到的拳械套路有:
拳术:单狮门,双狮门,五步,小五步,大五步,小五虎,虎拳,猴拳,飞虎腿,通臂拳,老洪拳,新洪拳,梅拳,套拳,长拳,提拳,腿拳,观阵,八仙,地八仙,六路,三掌,三踏,三炮,双盖,倒拔垂杨,武松夺岭,独立长城,险奔天山,面子走路,小牛搓痒,摸刀鱼,甩菜瓜,走趟对打等。
械术:大刀,单刀,铁耙,铁尺,长枪,三股叉,长棍,三节棍,九节鞭,梭标,菱角梳,以及板凳花,扁担花,手巾花等。其中大刀有斩四门套路,已失传。单刀有第一段、第二段套路。铁耙有满耙、半耙套路,濒于失传。铁尺系双短兵器,携带方便,运用自如,既可前戳后捣,上架下截,又能进退转辗,左右开弓,技击凶悍,姿势优美。棍术有小缨枪、小金枪、行人驮伞、金枪得力、霸王棍、五龙盘狮、八卦棍、中门棍、分登棍、三枪棍等套路(还有未查清名称的套路)。总之,套路多,运动量大,长拳短打,劲力螺旋,招式古怪,出手凶狠。
从部分拳械表演上看,“东乡武术”风格,全系中、低盘架势,低盘为多。走趟田字形、一字形为多。步型中马弓步和震脚为多,转辗幅度小,真所谓拳打卧牛之地、棍探龙潭虎穴。肢体动作以拳、掌、肘、上肢动作为主。劲力以刚劲为主,行拳迅速,灵活多变,勇猛凶悍。其优点:注重手、眼、身、法、步,善于破解对方阵式和路数。拆招散打,攻防合一,讲究技术实用。其缺点:不注重理论指导,缺乏系统性,不注重积累经验,不注重姿势的准确性。
“东乡武术”所有拳械套路,基本上都有谱诀。现已知道的有五步拳、六路拳、腿拳、五虎拳和棍术中的行人驮伞等谱诀。东乡传统武术中有很多拳械套路精华,尤其是高超的功、法方面的东西,均已失传。例如众所周知的“贴壁挂画”、孙铁头的硬功、陆和年的轻功,以及点穴功、回穴法等。
(三)兴盛时期
清朝初期到咸丰年间,约200来年,为兴盛期。这一时期,陈湖区范围内就有好几个武举。名扬长江中下游的36位拳教师(世人简称“三十六名教”),就是道光、咸丰年间人。
三十六名教的姓名,由于年代已久,现留有姓名的仅33人:章观鳌(周潭人)、周年信(周潭人)、邓贤美(周潭人)、章文甫(吴桥人)、吴怀川(吴桥人)、王小雀子(吴桥人)、谢依俊(水圩人)、陆蛤蟆(水圩人)、孙铁头(左岗人)、沈可田(将军人)、黄小姑(横埠人)、蒋连生(金社人)、邓奎榜(左岗人)、邓观凡(左岗人)、周年芳(周潭人)、王德辉(周潭人)、周炳坤(施湾人)、丁飞习(将军人)、王再翁(将军人)、章南友(周潭人)、谢济美(水圩人)、周爱西(青山街人)、周小牯牛(青山街人)、朱正大(周潭人)、施江燕(施湾人)、吴忠珠(吴桥人)、王调署(吴桥人)、王耀典(吴桥人)、章小虎(左岗人)、宋魁久(左岗人)、吴名川(钱铺人)、钱西飞(钱铺人)、陶小挺(白石人)。
(四)衰败时期
清咸丰末年至抗日战争爆发,约80年,为“东乡武术”衰败期。因为咸丰末年,三十六名教和其他武艺高强的拳教师,受了封建地主的欺蒙,阻挡太平军借道过境,在3次较大的战斗中死亡过半,以致“东乡武术”的实力一落千丈,在社会上的声誉也大大降低。而且周、章两大族又产生误会和矛盾,由亲家变成了冤家(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其宿怨才渐渐消解。)
(五)冷落时期
抗日战争开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余年时间,为“东乡武术”冷落期。因为当时武术之乡的群众,不论会武与不会武的,都认为“有了枪炮,武术就成为无用的东西”,“武功再高,也不能逞威风,称不了英雄”。在这种武术无用论的思想支配下,会武的不教武、不练武,不会武的更是不学武了,高手拳师死的死,老的老,壮年拳师经久不练,功夫荒废,套路记不清了,于是,武术世家相继淹没,武术精华渐趋失传。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增强人民体质,十分重视开展武术运动。可是体育部门在指导思想上曾一度出现偏差,片面强调规格化、统一化,追求姿势优美,武、舞同观;对于地方性的传统武术,则认为“俗而不雅”、“不合格规”。因之,“东乡武术”这一传统文化、国之瑰宝,继续冷落,无人注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东乡武术”枯木逢春,出现生机,全县乡村,在农闲时教武学武风气又起。
上一篇:第一节 卫生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