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科学技术委员会
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县科委),于1959年4月17日成立。1972年2月29日,县科委更名“县生产指挥组科技小组”。1984年,恢复“枞阳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名称。1984年5月22日,县科委与科学普及协会合署办公,能源和地震办公室业务并入科委。1986年5月14日,县科委内设科技干部管理科和业务科。
二、农业科技推广站
1952年,县人民政府建设科设立农业科技指导站,配有农业、水利、畜牧、水产等专业技术干部12人,负责指导兴修农田水利和推广农业技术工作。后建设科撤销,建立农林水利局,接管有关农林水利工作,下设农业机电排灌站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指挥站。县科委成立后,县内区社都建立农业技术服务站,并配备技术干部,推广农业技术。后农业技术服务站更名为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干部不足的社级站还配有半脱产的农民技术员。
70年代初,县开始组建四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下称农科网)。农科网主要以县农业科技机构为中心,以区社农科站、大队农科队、生产队农科组为网络,形成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1978年,四级农科网基本实现“五有”、“四落实”(有领导、有队伍、有实验基地、有房屋、有设备和落实人员、土地、农具、试验项目)。据1983年统计,参加四级农科网群众性实验活动的人数达1.5万。实验活动对普及科技知识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积极作用。80年代初,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四级农科网的组织形式,已不适应调整后的生产方式而逐步解体。
为适应新形势,县农业局成立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下设经济作物、土肥、植物3个站。在加强和充实区农技站的同时,建立和完善乡农技站。
三、农科所
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时名“农业试验站”,地址在黄羹乡留庄村。1960年2月,改为“农业科学研究所”,所址迁城关镇石岭村。全所有技术员9人,科学试验地约有20亩。1963年,农科所又并入汤沟区县示范农场,承担全县农业科技研究工作。1978年,农业科学研究所又与示范农场分离,开始独立工作。1980——1989年,分离后的农科所又与县示范农场合并,成为科学研究与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综合体。
四、畜牧兽医站
新中国建立前,畜禽疫病防治没有正式机构,多由民间兽医诊治。1952年,县建立“畜牧兽医站”,并迅速组织民间兽医,对全县畜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防治活动。1989年,全县有畜牧兽医站47个,其中区级集体兽医站2个,乡、镇兽医站44个;有全民技术干部35人,集体性质的兽医192人。全县每个村均配有1~2名畜牧防疫员。1989年统计,全县兽医共承包生猪11.33万头、牛2.91万头,家禽53.3万只的疫病防治。生猪死亡率由过去的5%下降到2.5%,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畜禽疫病的发生。
五、植保站
民国时期,农业科学技术落后,无专门植物保护机构。新中国建立后,农业管理部门开始配备专业人员,负责植物病情测报工作。1960年,县农场设“水稻病虫害测报站”。1974年,县成立“植物保护检验站”,隶属县农业局。1976——1982年,会宫、陈洲等区社成立水稻、棉花病虫害测报站,区、社、镇配有专业技术员和农民技术员。1989年,一个以县农业部门为主的县、区、社三级植物保护网络开始形成,从而基本控制了全县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六、示范繁殖农场
县示范繁殖农场建于1950年10月。建场时,仅有几间破旧房屋和少量犁、耙等。场址先在三兴圩,后迁汤沟镜子山。1955年,改名“枞阳县农场”,并先后引进“胜利籼”、“中农4号”等水稻新品种。1956年,农场又建起“种猪场”,年均繁殖仔猪约300头。1958年,引进“巴克夏”长白猪种,与当地黑猪交配,产仔率较高。同年又引进“南特”、“连塘早”、“红须粳”、“猪毛簇”等水稻新品种。1963年,农场易名为“枞阳县示范繁殖场”。1964年,先后繁殖有“二九青”、“先锋一号”、“湘农糯”、“鄂宜105”、“农垦58”等29个水稻新品种。1965年,全场有职工72人,总收入为7.9万元。1971年,出售鱼苗380万尾。1989年,该场拥有电力排灌站1座、55千瓦电动机2台、混流泵12台、80马力抽水机1台、拖拉机3台,场房总面积5808平方米。现有职员145人,年产值9.06万元。
七、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1956年10月,县农业局农艺股有土肥技术干部6名。1959年至1960年,开展全县第一次土壤普查。1980年9月,县土壤肥料工作站正式成立,定编5人。当年组建了土壤普查队,开展全县第二次土壤普查。1986年5月,增设县化肥监督检测站,与土肥站合署办公,下分土壤、肥料、化验三个专业,有职工4人。
八、农业科技实验站
1951年8月,县农业部门号召农民开展秋季选种换种活动,区、乡均设“选种委员会”,村设“选种小组”。1963年,县农业局正式设立种子站,推行“自选、自繁、自用,辅之以国家必要调剂”的农业技术工作方法。70年代末,以县种子站为骨干,以社队良种场为桥梁,以生产队种子田为基础,形成三级种子繁育推广体系。1979年统计,全县有农科站33个、大队农科队308个、生产队农科组5146个,种子田11000亩,年产种子7.72万公斤。1989年,共有常规种子田400亩,产种12.5万公斤;杂交稻制种田749亩,年产种子10.5万公斤。
九、建筑设计室
50年代,县内建筑工程一般由砖木工自己设计,水平有限,技术含量低。对于楼房和较讲究的建筑,建筑工人往往无法承担施工任务。1958年,县建筑公司开始配备技术员1名,负责有限的楼房工程设计。1959年,正式成立建筑工程设计室,为公司的二级机构,主要设计两层楼房和平房。70年代后期,建筑事业发展迅速,设计能力也相应提高,不仅能设计4层左右的楼房,还能设计大型商场和车间。1980年,县建筑工程公司有设计人员4人,年完成设计面积3万平方米。1983年,县建设局成立工程勘察设计室,有工程设计人员6人;1984年,该室经省主管部门审批,定为二级设计单位,可承担6层以下的混合结构建筑的设计工作。至1989年止,该室共完成设计项目224项。
十、县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室
1956年,县水利局下设勘察设计股,1963年被撤销。1982年8月,改设“枞阳县水电局勘测设计室”,主要承担县内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任务,配有专业技术人员9人。到1989年止,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承担了:(1)花园圩排涝的规划设计与补点规划设计,(2)长沙圩排涝补点规划设计,(3)凤仪圩排涝补点规划设计等。
枞阳县1989年专业学(协)会一览表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