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枞阳县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民国16年(1927年)4月12日后,在武汉“安徽省党务干部训练班”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单位学习的共产党员章逐明、疏世辉、钱邦文和共产主义青年团员章鸾翔、章礼备以及进步青年吴克正,分别于同年六七月间辗转回到桐城东乡(今属枞阳县)白云、横埠、陈湖、老洲和汤沟等地区,首先在章家大屋(今枞阳县后方乡)组织共产主义青年团小组,秘密进行革命宣传,相继发展党员20余人。是年冬,他们组织领导了汤沟暴动(亦称汤沟兵变)。民国17年
(1928年)1月,在章家大屋章慕贤家中由章逐明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桐城直属支部”成立大会;参加大会的有章逐明、章礼备、章鸾翔、陈雪吾、吴克正、章宣德、章慕贤、钱益封(后改名新嘉)8人;推举章逐明为支部书记、钱益封为交通员;支部设立干事会,并作出《发展党的组织和建立农民协会》的决议。支部建立后,党员秘密活动于汤沟、方家仓、周家潭、钱家桥、义津桥、会宫和孔城(今桐城县境)一带,在全体党员积极努力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建立了章家大屋、方家仓、团山头、葛嘴4个党小组,发展农协会员20余人。该组织于同年4月划归中共怀宁县委领导。是年党组织和农民运动发展较快,汤家沟、孙家畈、方家仓、团山头、钱家宕山(今仪山乡境)、麒麟、浮山、周家潭、钱家桥、会宫等地相继成立党支部,陈家洲、钱桥洪湾等地成立农民协会。同年11月,在直属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桐城区委员会”。区委内设正、副书记各1人、委员7人,下辖15个党支部,其中在今枞阳县境的有10个支部。区委隶属安徽省临委,驻地在方家仓。
民国18年3月,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派王步文(化名朱华)来桐城,召开中国共产党桐城区委员会扩大会议,会上宣布改“中共桐城区委”为“中国共产党桐城县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桐城临委),隶属安徽省临委。临委设书记1人,委员5人。县临委有党员60余人,活动于今枞阳县境和桐城县的城关、孔城以及庐江县部分地区。同年6月,该组织改属安庆中心县委领导,下属区委3个、特支9个、支部11个,有党员168人。其中在今枞阳县境的有区委1个、特支4个、支部5个,有党员130人。与此同时,汤家沟、陈家洲、钱家桥、石婆等地建立了农民协会。同年8月,中共桐城县临委随着党组织的发展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又改为“中国共产党桐城县委员会”。县委设书记1人、委员5人、候补委员2人;活动于枞阳、桐城和庐江县部分地区,机关设在今桐城汪家试馆内;下辖基层组织在今枞阳县境的有区委2个、支部19个,此外有1个农民协会。民国19年10月,经中共江南省委批准,桐城县委划分为中共新桐县委和中共旧桐县委。中共新桐县委(今枞阳县)机关设在桐东农庄(今仪山乡境),隶属皖北特委。民国20年2月,新桐县委改属中共安庆中心县委领导。新桐县委设书记1人,委员2人。基层组织有区委7个、特支1个、支部17个,有党员300余人。中共旧桐县委,隶属皖西中心县委。旧桐县委下属组织在今枞阳县境的有杨树湾、钱家桥和麒麟3个支部。民国20年8月,皖西中心县委派史浪云巡视新、旧桐两县工作并参加两县扩大会议。根据新、旧桐分开后对敌斗争力量削弱,不便统一指挥等具体情况,省委又决定将新、旧桐合并,重新成立中共桐城县委,隶属皖西中心县委。桐城县委活动于今枞阳、桐城和庐江县部分地区,同时管辖贵池县部分党组织。县委设书记1人、委员5人。同时成立庐南赤卫队和特务连,随县委活动。县委下属组织在今枞阳县境的有区委7个(其中浮山、吴桥、将军3个区委在组建中)、支部5个,有党员500余人。由于白色恐怖,党组织遭国民党反动派破坏,于民国21年7月,上级将桐城县委和庐江县委合并,成立“中共桐庐县委”。县委机关先驻盔头畈小学(今庐江县境),后迁至浮山会圣崖吴富之(诨名吴裁缝)家,交通站设在浮山中学,隶属合肥中心县委。中共桐庐县委设正、副书记各1人、委员11人。桐庐县委在今枞阳县境的下属组织有区委1个、特支1个、支部2个。民国22年7月,县委组织遭破坏。
抗日战争初期,中共在桐城县(含今枞、桐两县)重建党的组织。民国27年4月,成立中共桐城特支,机关先设在《新桐日报》社内,后迁往桐西唐家湾,隶属舒城中心县委。特支设书记1人、委员5人。同年7月改特支为中共桐城县工作委员会(简称桐城工委),改属舒(城)无(为)地委领导。工委设书记1人、委员4人。下属组织在今枞阳县境的有区委1个、支部4个。同年秋天,在东乡(今孙家畈)成立“桐城东路抗日指挥部”。民国28年春,桐城工委改为中共桐城县委,设书记1人、委员11人。下属组织在今枞阳县境的有区委2个、支部14个,全县党员有800余人。同年,建立桐东第二游击大队,设大队长、副官各1人。又先后建立了青年抗敌委员会、妇女抗敌委员会。后因国民党反共加剧,舒无地委通知已经暴露共产党员身份的县委委员撤回根据地。民国28年11月,地委重新组建中共桐(城)怀(宁)潜(山)中心县委,驻地童家铺佘冲(今桐城县境),隶属舒无地委。中心县委设书记1人、委员4人。下属组织在今枞阳县境的有鞠浮区委。同时,建立游击总队,总队长由中心县委书记兼任。民国29年3月,组建江北游击纵队特务连。4月,特务连和收编的地方武装合编,成立江北游击纵队独立大队(亦称特务大队)。同时,将中心县委机关迁至桐东陈瑶湖(今枞阳县陈瑶湖乡)。5月,因庐江、无为等地一些同志来桐东六百丈会合,桐怀潜中心县委又扩建为中共桐(城)庐(江)潜(山)怀(宁)无(为)中心县委。中心县委设书记1人、委员5人。10月,因中心县委书记和部分委员调离,舒无地委决定中共桐庐潜怀无中心县委改为中共桐庐县委,机关设在陈瑶湖。桐庐县委设正、副书记各1人、委员2人。下属组织在今枞阳县境的区委、区政府各1个。民国30年5月,由于日本侵略军扫荡陈瑶湖地区,桐庐县委组织损失严重,无为地委派员来桐东组建中共桐(城)庐(江)怀(宁)潜(山)中心县委,隶属无为地委领导。中心县委设书记1人、委员3人。同时,恢复桐东抗日游击总队。下属组织在今枞阳县境的有桐东区委、区政府和桐南区委。10月,新四军七师地区党政军委员会决定撤销桐庐怀潜中心县委,成立桐庐无县委,隶属无为地委,驻地陈瑶湖。桐庐无县委设书记1人、委员3人。下属组织在今枞阳县境的有桐东、桐南两个区委,党员有700余人。
民国31年,因主要负责人调离和辖区变更,桐庐无县委改为中共桐庐县委。机关设在陈瑶湖王家排(今枞阳县陈瑶湖乡)。县委设书记1人,下设组织、宣传、统战、民运和军事各1人。下属组织在今枞阳县境的有区委2个、中心区委1个、分区委2个。同时成立桐东游击大队,设大队长、教导员各1人。民国33年2月,桐庐县委遭日伪军清剿,活动地区缩小,改为中共湖滨县委,活动在陈瑶湖四周。湖滨县委只设书记1人。同年8月,撤销湖滨县委,桐东划属贵(池)东,桐南划属贵(池)西。民国34年8月,日本侵略军投降,活动在今枞阳境内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和党政人员奉命北撤,桐东南地区的活动暂时停止。民国35年春,中共领导的皖西大队派员组织l0余人的游击队活动于钱桥、麒麟、义津等地,后扩建为桐庐游击大队,民国36年3月,正式成立中共桐庐工委,隶属皖西工委领导。工委设正、副书记各1人、委员3人。同时,成立桐庐游击大队,设大队长、指导员各1人,大队随工委活动。8月,刘邓大军南下,派40余人来桐庐地区活动,成立中共桐庐办事处。办事处设主任1人。12月,成立中共桐庐县委和县政府,机关随部队活动于大凹口、罗昌河(今庐江县)、虎栈、钱桥、会宫、项镇铺(今枞阳县境)一带,隶属皖西二地委。县委设书记1人、副书记2人;县政府设正、副县长各1人。同时还先后成立县武装工作队、桐庐县大队、桐庐独立团等军事组织。县委下属工委1个,区委、区政府各8个。民国38年2月,皖西二地委决定撤销原桐庐县,归还桐、庐、无3县旧制,并划桐城县为桐城、桐庐(今枞阳县)两县。同年3月,桐庐县全境解放,5月,隶属安庆地委。
1952年,中共桐庐县委改为中共湖东县委;1955年,又改为中共枞阳县委。县委机关先后驻会宫余街、项镇铺、汤沟镇。1954年夏,因汤沟镇被淹,县委机关迁至义津镇;1955年7月1日后,又迁驻枞阳镇。从1949年至1956年5月,县委设书记1人、副书记2~3人。1955年6月,县委设常务委员会。1959年1月,设书记处,1964年撤销。县委工作部门由建国初的5个增加到1966年的16个。县委下属为区委、乡党委。1949——1950年,设11个区委、1个镇党委。1952年,为便利土改,增设5个区委、1个镇党委。是年11月,县委组建了党训班,1958年更名为县委党校。1956年,全县区划进行调整,将16个区委、2个镇党委调整为9个区委、1个镇党委。1958年,开始建立乡一级党委。为适应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要求,全县所有区委和直属公社改为东风、红旗、东升、光辉、城关、东方红、卫星、汤沟、灯塔、陈瑶湖、长凤、老洲12个人民公社党委。1960年,又改为区委、直属公社党委。1966年5月,全县共有9个区委、41个公社党委和5个直属公社党委、2个公社级镇党委。1965年,基层党支部由建国初期310个增至583个、总支22个;党员由建国初期912人增至11133人。“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红卫兵”造反,各级组织被夺权,党员被迫停止组织生活。1968年8月,枞阳县革命委员会成立,由“四大组”取代县委、县政府的工作。1969年4月,成立“中共枞阳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各局也相继成立中共党的核心小组。1971年2月,恢复中共枞阳县委。县委工作机构仍与县革命委员会在一起,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78年3月,恢复县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办事机构。同年5月,各局党的核心小组改为局党组。1979年10月,恢复中共枞阳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又增设农村工作部、政法委员会、党史工作委员会、老干部局等办事机构。1978年12月,县委下属各区党的核心小组撤销,恢复区委。1989年,县委有办事机构14个,辖11个区委、1个直属乡、1个直属镇、49个乡党委和1个县直党委;基层党支部有1053个,党员有23371名。
中共枞阳县1949——1989年基层组织一览表
单位:个

枞阳县1949——1989年中共党员情况统计一览表
单位:人

二、党代表大会
新中国建立后至1956年,县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均由上级党组织任免。
中国共产党枞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6年4月29~5月3日在枞阳镇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30人,列席代表7人,来宾1人。代表县内2440名党员。会议审议和批准36年来党的工作报告;讨论决定今后两年党的工作任务;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中共枞阳县委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人;选举产生了中共枞阳县监察委员会;选举出席省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召开第一届第一次全委会议,选出县委常委9人、书记1人、副书记3人。
中国共产党枞阳县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58年9月26~28日在枞阳镇召开。出席会议代表402人,列席7人。代表县内党员5024名。会议听取和审议县委关于第一届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报告;讨论决定枞阳县今后工作任务;选举产生了中共枞阳县第二届委员会委员21人和监察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中共枞阳县委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农业生产的决议》和《关于大办钢铁的决议》;召开第二届第一次全委会议,选举常委9人、书记1人、副书记3人。
中共枞阳县第三次党代表大会于1960年2月17~20日在枞阳镇召开。出席会议代表418人,代表党员5311名。会议总结检查大跃进以来的经验,决定1960年工作任务;选举产生第三届委员会(委员28人,候补委员7人);选举出席省第二次党代会代表;通过《中国共产党枞阳县委工作报告的决议》;召开三届一次全委会议,选出常委11人、第一书记1人、书记处书记6人。
中共枞阳县委第四次党代表大会于1971年2月6~9日在城关镇召开。出席会议代表813人(因病、因事缺席32人),代表党员10425名。会议听取和审议中共枞阳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工作报告;通过《关于加强革命化建设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共枞阳县第四届委员会(委员35人);召开县委四届一次全委会议,选出常委9人、书记1人、副书记2人。
中共枞阳县第五次党代表大会于1984年6月22~24日在城关镇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90人,代表全县19977党员。会议审议和通过县委工作报告和县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枞阳县第五届委员会(委员30人、候补委员5人);选举出席省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召开第五届第一次全委会议,选出县委常委9人、书记1人、副书记3人。
中共枞阳县第六次党代表大会于1987年6月11~13日在城关镇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50人,代表党员22316人。会议审议和通过县委工作报告和县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枞阳县委第六届委员会(委员30人、候补委员5人);召开第六届第一次全委会议,选出县委常委9人、书记1人、副书记3人。
中共枞阳(桐庐、湖东)县委历任领导人一览表

三、委主要工作机构
新中国建立后,县委机关设立组织部、宣传部、秘书室。1951年1月,成立纪律检查委员会。1952年11月,建立党训班。1953年10月,建立统一战线工作部。1954年6月,成立县直机关党总支;9月,建立农村工作部。1955年6月,建立财贸部。1956年,先后建立工交部、文教部、政法部和报社。同年,纪律检查委员会更名为监察委员会,秘书室改称为县委办公室。1957年,文教部并入了宣传部。1958年4月,县直党总支改为县直机关党委;10月,党训班更名为县委党校。1959年7月,撤销了政法部,成立政法办公室。1961年10月,增设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1962年,报社停刊。1964年夏,撤销工交部,成立工交政治处。1966年5月,县委工作机构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工部、监察委员会、保密委员会、党校、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审干办公室、工交政治部、财贸政治部、县直机关党委、档案馆、公社干校等。“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委工作机构瘫痪。1968年,县委各部门工作由县革命委员会下属的“四大组”取代。1971年2月,重新建立县委,各项工作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1978年3月,县委机关先后恢复县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信访办公室等。1979年10月,恢复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增设了政法委员会、党史工作委员会、农工部、“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后改称文明委员会办公室)、老干部局等。1986年,撤销农工部,成立农经委。1989年,县委工作机构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党校、政法委员会、信访办公室、文明委办公室、党史办公室、老干部局、县直党委、档案局等。
县委办公室1949年2月,县委设秘书室;1956年7月,更名为县委办公室;1968年8月,县革命委员会办事组取代县委办公室;1978年3月,恢复县委办公室。
组织部1949年2月,桐庐县设置后即设立县委组织部。1968年8月,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组干小组取代组织部工作。1978年3月,恢复县委组织部。1989年,组织部内设办公室、干部科、组织科、审干室等。新中国成立以来,组织部在县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加强组织和干部的建设工作。1989年底,全县党组织共有54个基层委员会、12个总支、1092个支部、23691名党员,其中知识分子2309名。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县委组织部在自己的权限内有计划地培训、选拔、调整、配备各级领导班子,并经常深入基层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协助县委管好干部、用好干部。
纪律检查委员会50年代以前,纪律检查工作由县委组织部承办。1951年,成立中共湖东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55年,改为中共枞阳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56年,改名为中共枞阳县纪律监察委员会;1958年与县监察室合署办公,“文化大革命”期间,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处于瘫痪状态,纪检工作由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组干小组兼管;1978年3月,恢复县委组织部,内设纪律检查科;1979年10月,正式恢复中共枞阳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为副县级机构,受同级党委和上一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
宣传部1949年5月,成立中共桐庐县委宣传部,设部长、干事、收音员各1人;1951年,改为中共湖东县委宣传部;1955年7月,改为中共枞阳县委宣传部,设正副部长、通讯、宣传干事各1人;1957年7月,县委宣传部下辖文教卫生等14个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取代县委宣传部工作;1978年3月,恢复中共枞阳县委宣传部,设正副部长各1人,下设理论教育科、宣传科和办公室;1979年增设组干科,1984年5月撤销,7月增设通讯报道科,12月,成立“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1987年8月,改名县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委员会办公室);1989年,县文明委与宣传部分离为独立单位,县宣传部下设讲师组、宣传科、通讯报道科和办公室。
统战部1952年,成立中共枞阳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文化大革命”期间,统战工作停顿。1973年10月,设立统战小组。1978年3月,恢复县委统战部,下设办公室。1987年4月,增设对台工作办公室(简称对台办)和民族宗教事务科,隶属统战部。1988年3月,民族宗教事务科划归县人民政府。
党校1952年11月,县委组建了“中共湖东县委党训班”,设在汤沟镇金、丁二姓祠堂内,配有专职人员。1954年,因水灾党训班迁至枞阳镇,第二年更名为“中共枞阳县委党训班”,专职人员7人,校舍1500平方米。1968年10月,党训班更名为“中共枞阳县委党校”,为局级机构,业务归属县委组织部,专职干部12人。1970年元月,撤销党校,成立“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县革委会政工组长兼主任。1977年6月,撤销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恢复党校,内设秘书科、教研科,编制19人,隶属县委。1984年,撤销两科,改设办公室、教研室、总务科,设专职正副校长3人。县委党校自成立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对干部进行了有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干部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政治素质。党训班时期,共办学12期,培训丁3473人;党校时期,共办学15期,培训了6683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时期,办学25期,培训了7625人;党校恢复后,至1989年止,共办学48期,参加学习人员共5090人。
政法委员会
1956年9月,县委设立政法部。1959年7月,县委建立政法办公室。1963年4月,设立政法领导小组。“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法组织为县革命委员会人保组取代。1978年10月,恢复了政法领导小组。1982年4月,撤销政法领导小组,成立政法委员会。
县直机关党委会1954年6月,成立了县直机关党总支,日常工作由县委组织部代理。1958年4月,县直机关党总支升格为机关党委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工作。1971年,恢复机构并开始正常工作。
党史办公室1982年5月,成立中共枞阳县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1987年7月,改为中共枞阳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老干部局1984年4月,由县委组织部老干部科分出,单独设立老干部局。
文明委办公室1983年4月,成立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办公室,与宣传部合署办公。1987年7月,改称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委员会办公室。1989年3月,单独设立机构,隶属县委。
档案局1959年6月,建立了县档案馆。1978年3月成立了档案科。1980年5月,撤销档案科,成立了档案局,与档案馆合署办公,归属县委。1985年9月,直属县政府。
信访办公室1953年以前,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由县委秘书室兼办。1956年,由县委办公室负责统一办理,指定专门工作人员按“信访归属关系”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1966年,县成立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各级均设立专门机构。“文化大革命”期间,信访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78年3月,成立县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四、县委中心工作
中共桐城县第一个支部在东乡(今属枞阳)成立后,党员人数不断发展,先后成立区委、县临委、县工委、县委、中心县委,领导桐(城)枞(阳)人民开展一系列的反帝、反军阀、反独裁的斗争,开展兵运工作,组织“汤沟暴动”,建立人民武装,抗击日本侵略军,消灭了盘踞枞阳地区的国民党军队,于民国38年(1949年)3月解放了枞阳县境,建立县人民政权。新中国建立后,即着力开展生产救灾,剿匪反霸,民主建政,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战胜1949年的特大洪灾,胜利地进行土地改革,又胜利地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基本上实现对县内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善了人民生活。1957年,在反右派斗争中,由于“左”倾思想影响,犯了扩大化的错误;1959年的反右倾运动,一些坚持正确意见的党员干部受到错误的打击;1958年至1960年,全县在“大跃进”、“公社化”和“大炼钢铁”运动中,使农业生产遭到重大的破坏,人民生活遇到严重的困难;1959年9月以后,县委内开展了“反右倾”斗争,使一些坚持实事求是的干部受到打击,党内正常民主生活受到破坏。1960年底,县委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1961年3月,县委在麒麟、官桥推行“责任田”试点,很快在全县推开,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62年,县委进行甄别平反工作,纠正一部分冤假错案。1963年,纠正“责任田”。1964年,县内开展“四清”运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红卫兵”扫“四旧”、大打“三家村”“四家店”的冲击下,县委和县委工作部门以及各级党委普遍受到冲击,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受到批判,党员被迫停止组织生活,组织上造成混乱的局面。在“一月风暴”的影响下,县委和各级党组织普遍被夺权。一大批领导干部和一部分知识分子被诬蔑为叛徒、特务、“走资派”、“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反动学术权威”而被抄家、批斗、戴高帽子游街。由此形成“联筹”、“联总”两派。1967年,人民解放军6547部队和县人武部奉命支左,成立“支左领导小组”,派出指战员进驻各单位。同时成立“枞阳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1968年8月,成立枞阳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县委、县人委的工作。1969年4月,成立“中共枞阳县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实行一元化领导。
1971年2月,恢复中共枞阳县委。在新县委领导下,开展了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抓阶级斗争新动向,开展忆旧社会的苦、忆反动派给劳动人民的苦和查阶级立场、查工作作风、查革命斗志的“两忆三查”活动,选派工人、贫下中农进驻学校、医院,领导“斗、批、改”。1974年2月至1976年2月,县委领导“批林批孔”运动。
1976年10月,县委领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开展揭批“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沿着“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事、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在县内纠正“左”的错误和影响,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有计划地进行机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不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纠正建国以来在历次运动中所造成的冤假错案,认真落实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县委正确领导下,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有效地推动工业、商业、交通、文教、卫生、财政、税收等行业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促进县经济发展,改变城乡面貌。从1985年起,县委用3年时间,完成县、区(镇)、乡和村四级整党任务;政权建设、法制建设都进一步得到健全和完善,此外还实行了县级差额选举。
五、纪律检查工作
从建国初期到党的“十一”大,纪检工作在党的“以教育为主,处分为辅”的方针指导下,围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农业合作化、粮食统购统销等中心工作,着重检查党员丧失立场、失密泄密、贪污腐化、强迫命令、打骂群众、投机倒把等违法乱纪行为,对上述违纪党员进行教育和处理。1952年,在“三反”运动中,针对揭露出来的问题,组织全县84名党员集中学习,其中16人有违纪行为:贪污100万元(旧币)以下的9人、100万元至500万元6人、1000万元1人。通过学习提高认识,对其中4人分别给予党内劝告(1人)、党内警告(2人)、留党察看(1人)的处分。1954年,在抗灾自救斗争中,党员干部打骂群众的有97人,受到组织上的查处。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县纪委会同有关部门检查钱桥、白云、老洲和汤沟4个区内的4个农业合作社,发现违纪案12件,涉及党员25人,占127名党员的19.6%。1957——1958年,围绕整风、反右、肃反等中心工作受理来信、来访、控告、申诉案675件,县监委直接办理325件,县直总支委员会办理80件,区、公社(镇)办理270件,结案率达90%。在县监委办理的案件中,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的有130人(含判刑16人)、留党察看的57人、撤销党内职务的19人、党内严重警告的21人、党内警告的58人(含当众警告39人)、批评教育的40人。1959——1960年,在执行粮食统购统销、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纠正农村“左”的错误工作中,查处了安凤公社虚报统购粮647913公斤的案件,并通报了全县。两年内,全县共受理案件243件,查处结案323件,涉及党员202人、非党干部30人。1961——1963年,贯彻中共中央、省、地委关于认真做好监察工作和甄别平反工作的通知精神,对全县受处理的党员干部案卷进行认真的审理、复查,先后甄别22720人,其中全错全平的有14027人,部分错部分平的有5654人,从而澄清了是非,团结了同志。在1964年的城乡社会主义教育和“四清”运动中,县委集中抽调71名干部,对钱桥公社的马塘大队、将军公社的虎栈大队和县税务局等单位揭发出来的问题,进行重点查处,结果清查出坏分子1人、蜕化变质分子和贪污盗窃分子2人、投机倒把分子2人、有严重“四不清”错误的23人;处理党员违纪案117件,其中开除党籍30人、留党察看25人、撤销党内职务13人、党内严重警告29人、党内警告20人,免予处分18人。1965年,根据上级监委指标精神,结合本县的实际,集中力量对面上“四清”中揭发出来的问题,进行登记、核实和处理。全县揭发出“四不清”问题共221件,按“23条”原则处理113件;受理控诉案207件,按“认真负责,区别对待,保护好人,打击坏人”的原则,处理180件(其中基层查结118件,纪委查结62件);受理审批案39件,审理36件。在这些案件的处理中,处理党员71人,其中党内警告、严重警告33人、撤销党内职务7人、留党察看19人、开除党籍11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党内纪检工作也和其他工作一样受到冲击,处于瘫痪状态。1979年,恢复县纪委,纪检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是年,查结党员违纪案59件,其中开除党籍7人、留党察看4人、撤销党内职务1人、党内严重警告5人、党内警告3人、免予党纪处分12人、不予处分8人。在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过程中,受理冤假错案312件,查结234件(“文化大革命”前158件,“文化大革命”期间76件;全平92件,部分平71件,维持原处理意见的71件)。1980年,为了更好地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全面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县纪委举办学习《准则》骨干训练班,并发了《关于严禁党员干部参加赌博、搞迷信和大吃大喝的通知》。1981年,贯彻中纪委第三次座谈会和中共中央六中全会精神,对13个区、公社贯彻情况重点进行检查。1982年,对1978年“农转非”户口指标进行认真清理,凡不符合国务院(1977)140号文件规定的人员一律注销,先后注销20户、179人。是年,认真处理白柳公社哄抢山林事件的责任人,除判刑4人外,有6人受到党、政纪处分。是年,全县有713件群众来信来访,县纪委直接处理23件,其余来信均分别转由区、公社和单位复查。同年还查处党员违纪案68件,处理74人,其中开除党籍的12人、留党察看的10人、撤销党内职务的9人、党内严重警告的14人、党内警告的29人、延长预备期的1人、取消预备期的1人、免处和不予处分的8人。另外受理经济案50件,上报35件,查结15件,追回赃款5.1万元、粮票6950公斤、粮食指标2845公斤。1983年,贯彻中央《紧急通知》精神,在深入开展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斗争中,受理大要案58件,查结43件,其中上报31件,建议刑处6人、政纪处分11人,经济制裁2人,通报批评4人,免予处分和不予处分11人,追缴赃款54787.37元、粮票7077公斤、粮食指标61896公斤,以及一部分赃物。此外,查处党员违纪案97件,其中开除党籍8人、留党察看19人、撤销党内职务5人、党内严重警告22人、党内警告37人、免予处分6人、建议刑事处分6人、政纪处分2人。同年,在贯彻执行《必须坚决制止党员干部在建房、分房中的不正之风》和中纪委《公开信》工作中,对县直部、委、办、局级以上干部建房、住房进行全面清理(丈量、登记)。通过清理,查出县级干部9人,超住337.46平方米的房屋,部、委、办、局级干部100人,超住1680.88平方米房屋。在超住房面积的109人中,除7人确因具体情况不好调整外,其余人员都进行了调整。1984年,在机构改革和整党工作中,会同组织部、党校分级开办新班子和党员训练班196期,培训党员24947人次,年终评出党风好和比较好的党委24个、党风好和比较好的支部346个、表现好和比较好的党员7354人、优秀党支部123个、优秀党员1548人。同时,还检查重点案件25件,复查审查老案21件,办理报结来信24件。1985年,县纪委认真贯彻执行中纪委四次全全精神,检查纠正新的不正之风和乱涨物价的现象。除要求78个局以上单位进行自查、自清外,重点抽查16个局级和7个公司级单位。制止了党政机关和干部兴办企业;处理乱涨价款55790元,退还用户9711.54元;处理公款制发服装428套,价值45404.86元;处理干部职工挪借公款147万元;纠正乱发资金、彩票、乱浮动工资等不正之风。对党员严重违纪的案件,查处39件,处分部分党员,其中开除党籍4人、留党察看5人、撤销党内职务8人、党内严重警告4人、党内警告7人、建议司法机关处理3人、政纪处理21人。1986年,县纪委集中力量贯彻中纪委第七次全会提出的3项任务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当前机关作风中几个严重问题的通知》,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清理机关单位超标准购买小汽车、党政机关经商办企业、干部超标准住房、建私房和挪用公款等问题。同时,查处党员违纪案49件,处理党员48人,其中开除党籍8人、留党察看10人、撤销党内职务7人、党内严重警告5人、党内警告18人。在这48人中,区级干部3人,乡级干部5人,一般干部19人,一般党员21人。在“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斗争中,全县立案查处39件,其中万元以上4件,5000元以上6件,1000元以上4件,1000元以下12件。查处结果:追回赃款102306元,开除党籍1人,开除公职2人,判刑6人,其它处分31人。1987年,县纪委围绕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四项基本原则”,开展了一系列党风党纪教育活动。例如:组织党员学习中共中央l一4号文件,举办业余党校、轮训班,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组织收看先进人物录像报导等。另外,还组织力量进行党风党纪检查。先后检查12个区(镇)、33个乡(镇)、47个县直单位,吸收群众意见302条,受理来信来访325件,立案查处6件、上报2件,责成下级党委处理8件。受理复查申诉案10件,查结7件;查处党员违纪案108件,处理党员104人,其中开除党籍11人、留党察看14人、撤销党内职务2人、党内严重警告16人、党内警告61人。1988年,为了严肃党纪,县纪委加强自身建设,组织专职纪检干部学习党的“十三大”文件,开展生产力标准的讨论,举办全县纪检干部培训班。在县纪委四次全体会议上作出《关于严肃党的纪律,保证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执行的决议》,检查、督促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党和国家机关必须保持廉洁的通知》执行情况。在检查中发现钱桥粮站违纪收购粮票53万公斤,金额33万元,参与人员75人,涉及职工14人(党员3人),立案查处追回现金6万元、物资和未支出现金27万元。是年,县纪委查处党员违纪案31件,处理党员31人,其中党员干部13人、一般党员18人、开除党籍2人、留党察看8人、撤销党内职务3人、党内严重警告5人、党内警告13人。还处理超计划生育的9人、以权谋私的1人、违反物价政策的1人、贪污的4人、走私贩私的12人、侵占公款利息的1人、挪用资金的2人、乱搞男女关系1人。对少数党员领导干部,钻改革空子,贪赃枉法等违纪案着重抓了4起,分别给予党内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和开除党籍的处分。受理申诉复查案21件,结案16件;来信来访查结5件。1989年初,县纪委召开全县纪检干部会议,接着发出《关于加强党的纪检工作的意见》。7月,又召开县纪委五次全体会议;10月,召开执纪办案工作会议;11月,传达全市廉政工作会议和省纪检工作会议精神,狠刹干部职工挪借公款、建私房和公款吃喝等歪风。据不完全统计,是年1——4月,全县9个区(含乡、镇)的招待费47502元,比上年同期的123345元下降38.5%。是年,受党纪处理的党员有312人(党员干部60人、一般党员252人),其中开除党籍10人、留党察看53人、撤销党内职务3人、党内严重警告102人、党内警告144人。同时对违背县委(1988)1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通知》精神的291名党员进行了处理,其中开除党籍6人、留党察看53人、撤销党内职务2人、党内严重警告99人、党内警告137人。受理申诉复查案7件;审理备案案162件;人民来信来访272件,接待来访19人次,直接处理49件,办结45件,办结率达91.8%。
六、宣传工作
民国17年(1928年)1月,中共桐城直属支部成立之前,枞阳地区就有在外地入党的中共党员回家乡传播马列主义,秘密进行革命宣传活动。“直属支部”成立后,就确定专人负责宣传工作。次年3月,中共桐城县临时工作委员会,设立宣传委员,专事宣传活动。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党组织几起几落,宣传工作与军事斗争结合进行,从未放松。
中共历来重视宣传工作,早在民国17年,共产党员章逐明等回乡秘密开展革命宣传活动,组织“平民教育促进会”。至民国21年,中共地下组织先后在麒麟、钱桥、义津、汤沟、陈湖、周潭等地建立“北三区农民协会”、“农民夜校”、“农协会”、“文昌会”和“互济会”等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启发群众觉悟,发动农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民国22年,因县委遭国民党军警破坏,宣传工作亦随之告停。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为团结抗日,在枞阳地区开展抗日宣传,组织群众编写抗日民歌、儿歌近100首。1949年,县委全力投入支援前线的宣传活动,发动县内人民支援人民解放军渡江。同年5月,县委开展民主建政、反匪反霸的宣传;10月,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宣传。1950年11月,县委利用夜校、冬学培训师资500余人,参与5个乡的土改试点的宣传工作。在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中,全县成立8个业余剧团,共演出600余场次。同时,还发动群众写慰问信1989封,捐赠慰问品10079件、慰问金3010万元(旧币)。此外还组织28万人举行了反对美帝国主义武装日本的游行示威。在宣传活动中,发展宣传员1520人、通讯员203人,投稿445篇,建立土广播站49个。1952年,共青团县委组建了各种宣传队,有队员3287人、报告员42人。全县有读报组797个、黑板报588块、广播站622个、漫画组90个、歌咏队491个、秧歌队856人、业余剧团97个。同年,县委宣传部组织中学教师赴芜湖参加思想改造学习;主持召开模范宣传员评比大会,评出乡级175名、县级7名模范宣传员。1953年,县委宣传部组织《婚姻法》的宣传。1954年,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活动中,县委组织报告员举行450场报告会,听众达12万余人;举办3期互助合作训练班。同年还召开宣传员代表大会、中医献秘方座谈会。此外,还组织剧团赴桐城、岳西、南陵等县演出。1955年,县委开展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的签名运动,有415641人签名,占全县总人口81%。同年,县委宣传部主持召开333人参加的宣传员代表大会;举办18个单位467人参加的肃反学习班;创办县委机关报《枞阳报》。1958年1月,县委宣传部全面开展“反右倾保守思想,开展两条路线斗争”的宣传发动工作,配合县委开展“反右派斗争”。8月,县委宣传部运用现场发动,组织参观、图片展览、送决心书、报喜、挑应战、竞赛评比、鸣放辩论、报告会、土广播、墙报、黑板报、秧歌队、宣传演出、扎跃进门等形式,宣传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和“大炼钢铁”。1959年,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各公社党委均设立宣传部,大队安排宣传大队长,生产队配宣传队长。是年,全县组成各种宣传队计1923个。在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宣传活动中,全县有宣传队员5万余人,印发材料4万余份。是年,举办“光辉十年”的展览,全县共设置149个展览馆。1960年,县委广泛开展“树标兵、赶标兵、超标兵”活动。县委宣传部组织力量编写《枞阳大会》、《陈湖霞光》、《三官山武工队》等历史剧,向建党40周年献礼。是年,举办各级业余学校1345所,评选74人出席省、县群英会;开展3个月的除四害、讲卫生的宣传活动;组织8万余人参加体育竞赛。1961年,在党员、团员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62年,县委召开两次宣传工作会议,开展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运动。接着掀起学习《农村人民公社六十条》和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公报,开展反对商品“走后门”的歪风。在县直机关开展l0个专题的教育,即(1)形势任务;(2)改正“责任田”,巩固集体经济;(3)工农联盟和支援农业;(4)党员和干部思想意识修养”(5)民主集中制;(6)党员权利、义务和革命干部应有的职责;(7)遵守党纪国法;(8)阶级教育;(9)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10)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等。1963年,县委加强宣传网建设,各生产队均有宣传员。同时,开展学雷锋、学好八连的宣传活动,各中小学成立“学雷锋小组”,掀起做好人好事的热潮。同年8月,各地开展“忆苦思甜”、“访贫问苦”活动,办阶级教育展览、村史展览,掀起群众性的讲“三史”和写“三史”(社史、村史、家史)的热潮。同年又开展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四清”运动和以干部参加集体劳动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宣传。1964年,掀起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在群众中开展评功摆好、宣传好人好事活动。在中心小学开展学习下乡知识青年董加耕、张韧事迹和“一颗红心,两个准备”的教育。1965年,在县内开展“比、学、赶、帮、超”和“半耕半读”活动。11月,在中、小学开展学习解放军王杰烈士、移风易俗和勤俭持家的活动。1966年,县委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学习县委书记好榜样焦裕禄活动。6月,组织县直机关干部参观枞阳中学大字报,并组织县内教师1871人,集中到县城开展3个月集训。1967年,文教局召开400余人参加的“文教战线抓革命,促生产誓师大会”,动员师生回校复课闹革命,进行本单位斗私、批修,改革一切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1978年,在县委宣传部的组织下,广泛开展新宪法的学习和宣传活动。全县抓59个点,培训骨干12071人,以小分队、宣讲队、文艺宣传队等形式深入车站、码头、田间进行宣传;揭批“四人帮”,并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9年,县委对宣教口错划的右派分子进行平反安置;组织干群深入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加强党的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宣传。1980年,开展“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和以经济建设、农业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宣传;召开县宣传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表彰105个先进集体、305名先进个人。1981年,组织干群学习邓小平《在中央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和开展建党60周年的纪念活动。1982年,县内涌现出“学雷锋、送温暖”小组902个、青年服务队75个、“青年监督哨”9个。1983年,开展学习中共十二大文件、《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的宣传月活动;开展抗雹、抗洪、防汛、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恢复发展生产的宣传教育;掀起学习张海迪的热潮。1984年,县委宣传部恢复报告制度,聘请报告员53人,宣传员15人;区、乡、镇恢复通讯组;组织局级以上干部150余人,参加《政治经济学》读书班。1985年,开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宣传,配合有关部门对《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婚姻法》、《森林法》、《经济合同法》的宣传;进行文明村的检查评比;开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教育活动;举办县直单位“学哲学读书班”和“农村整党骨干训练班”。1986年,着重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在“四有”教育活动中组织宣传员、报告员530人、通讯员20人,利用“三八”、“五一”等节日组织收看、收听英模报告、讲话录音共26场。是年,全县评出“文明单位”22个、“文明村”141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314个、“五好家庭”27084户、“双文明户”181户、“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2134人;全县建文化活动中心41个、业余宣传队8个、科技小组113个、业余学校112所。在法制宣传中,全县有宣传员、报告员3875人。1987年,着重围绕“两个基本点”,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宣传教育,组织县内干部收看中共十三大会议实况。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受县级表彰的“文明单位”22个、“先进集体”52个、“文明乡”1个、“文明大院”2个、“文明村”28个、“先进个人”99人、“五好家庭”149户、“双文明户”34户。1988年,县委在全县开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教育。先后培训骨干650人次,培训村支书以上干部1700多人。同时,利用广播站、文化站、电影院、墙报、板报等形式开展基本路线教育,还印刷以基本路线为内容的材料24753份,分发各农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全县评出县级文明单位8个,文明村7个,表彰先进集体28个。1989年,重点抓形势教育。县委在100人以上的企业内配一名专职宣传干部。在县内青少年中开展“四有”(有理想、有道理、有文化、有纪律)和“五爱”(爱祖国、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劳动),以及“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活动。清理文化市场,查缴和封存违禁书刊2673册、音像制品697盒、无证经营书刊音像制品摊点30多个,以及自查自封非法出版图书1万余册。
七、统战工作
中共在枞阳地区的统战工作历史悠久。早在民国14年(1925年),枞阳籍外地进步学生回乡,宣传发动第四高等小学(今枞阳县汤沟小学)师生和汤沟镇商界人士600余人,成立桐城“五卅惨案”后援会东乡分会(后称汤沟抗日后援会),张贴“打倒帝国主义、誓死抵制日货”、“炎黄子孙决不做亡国奴”等标语千余幅,募款500余元(银元)汇至上海。民国16年3月,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组织部长周新民(中共秘密党员),派员至枞阳,成立第二区党部第一区分部(左派),办公地点设在陶公祠小学。该分部有执委3人、候补执委3人、党员30余人,他们同小学进步教员、青年学生和驻枞阳北伐军第十军二十八师第一团官兵一道,进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宣传。同年7月,共产党人章逐明策动汤沟团防暴动,准备成立“桐城东乡人民自卫团”,后因泄密失败。民国17年,私塾老师方雪吾在石婆地区成立“桐城县北三区农协会”。与此同时,陈洲、钱桥、洪湾一带也建立农民协会。次年,中共地下组织建立“东仓庄农协会”。民国19年,施家湾、周家潭、将军庙等地先后成立“互济会”。这些群众组织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活动,他们的活动主要是开展抗租、抗税的斗争,号召男女平等。民国25年,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在枞阳地区工作的有第十五、十八工作团和四十八团的一部分人员,他们多半是共产党员。在枞阳地区,工作团积极宣传发动,建立各种抗日团体。民国27年,桐东成立“东乡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同年,义津镇成立7个抗敌委员会,成员近万人。他们开展抵制日货、减租减息运动。与此同时,东乡还建立“三三制”人民政权和“桐城东路抗日指挥部”。民国34年8月,日本侵略军投降后,民主政府召开当地开明分子会议,要求他们照顾好革命家属。民国37年,中共派员至国民党地方武装刘东雄部进行统战工作,结果争取了该部两个营起义,投向人民怀抱。
新中国成立后,县内对知识分子进行团结、教育和改造。对国民党遗留下来的文教、卫生机构采取接收、维持的办法,同时积极培养新知识分子。在政治生活中,组织知识分子参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三反”、“五反”运动;组织他们学习“总路线”;组织他们参加省、县举办的教师学习班,进行思想改造。中共枞阳(桐庐、湖东)县委加强对工商业者的工作,帮助他们建立组织,支持他们开展各种活动。1957年秋,开展整风反右斗争,被划为“右派分子”和“四种人”的有85人,其中80%是知识分子。1958年全县在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工商业者、宗教界中开展向党交心运动,参加者达1042人。1959年,对知识分子采用“和风细雨、耐心说服、正面教育”的方法,进行思想改造。组织他们参加集训,按照“三有”(有领导、有组织、有准备)、“三不”(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三性”(普遍性、根本性、关键性)和“三自”(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原则,对知识分子集中进行社会主义和以马列主义阶级斗争为纲,反对修正主义教育,参训的达1300余人。“文化大革命”中,500余名教师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在集训中自杀者10余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对过去历次运动中的冤假错案均给予平反、纠正。据1987年统计,参加1~8届县人民代表大会党外知识分子有354人,参加县1~6届政协会议党外知识分子为224人。
县委历来重视对台工作。1958年,对台工作由县委常委负责。1959年,成立“对台工作研究组”。1981年10月,成立对台工作领导小组。1982年统计,县内去台人员1025人,在大陆的亲属有1230户,3690人。是年,中央电台专办了枞阳对台宣传节目。1984年4月,县委确定一名副书记负责对台工作。1986年,组织有关人员学习《两岸合作、振兴中华》的通知。去台人员亲属的信件、启事,先后有150则在电台播送。1982~1986年,去台人员回大陆探亲7次、9人,有5人回乡定居。1987年,回乡探亲22人。1988年,161人回乡探亲、扫墓。1989年,179人回乡探亲、旅游。几年来大陆去台湾探亲的5人,去香港会亲的12人。1987年后的两年中,台胞带回现金、物资每年有100万~140万元。台属中先后有6人担任县、市人民代表、24人担任县政协委员或常委。
县委在对少数民族工作中,严格按照党的政策办事。1662——1735年,回族张、许(原姓沈)、孙、丁等姓氏在枞阳镇定居。1932年后,回族相继有马、曾、杨、金等姓氏定居枞阳镇和义津镇。壮族个别人于1938年由广西迁入,1989年增至20余人。满族10余人于50年代由辽宁省迁入。蒙族个别人于1962年由学校分配在枞阳工作。彝族1人由湖北黄陂县迁入浮山双岗定居。布衣族1人于1971年随夫由贵州迁入石马乡定居。县委统战部门对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上加以保护,儿童实行免费入学。1960年,县召开回民宗教代表会。1985年统计,少数民族加入党、团的有43人。
八、信访工作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由县委秘书室兼办。1953年第一季度,收到人民来信94件,办理结案62件。1956年,县委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若干规定》(草案),规定党群系统人民的来信、来访,由县委办公室负责统一办理。1959年、1960年,全县信访量大幅度上升,办案中出现问题较多。1961年11月,县委加强领导,给人民来信办公室配3名专职干部,各区、社配1~2名信访干部。各级机关都建立规章制度,按照“登记、呈阅、查处、催办、审理、上报、复信、归档”等工作程序,办理来信来访案件。是年,信访部门清理积案,纠正四大错案。“文化大革命”期间,信访机构瘫痪,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受到冲击,全县发生错案达1431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内出现信访高潮。1979年第一季度受理来信2956件,接待来访1194人次;县直各机关受理来信来访11263件。这些信访案件集中反映城非户口和私房政策的落实问题、下放人员回收问题、冤假错案平反后的遗留问题等。县委及时成立“落实政策办公室”,县直各机关亦建立复查案件办公室,并先后从下属单位抽调3批人员到县帮助办案。截止1982年4月,计落实政策达5000多户,财政拨专款2万余元。1983年,县委查结需要上报结果的信访案107件。1984年,成立以县委分管书记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当年解决的疑难案件就有12起。是年7月起,以每星期三为信访接待日,由县领导轮流接待,到年底共接待24次、51人,处理、落实信访案64件,第一次实现了全县年终无积案。是年,县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被评为安徽省先进集体,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嘉奖。1985年,县委决定各区配一名专职信访主任,各乡确定兼职信访干部,各村由调解委员会主任负责信访工作。从1986年起,信访办案人员实行“定专人、定时间、包案件、包质量、包落实”的“两定”、“三包”制度。是年,县信访办开始编印《信访信息》,至1988年4月止,共出了40期,被上级刊用的有26期。1989年,所有来信来访,均得到妥善解决。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