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枞阳县地处长江下游,滨江背湖,地势低洼,后经历代洪水冲积,滩地淤高,江泓南迁,湖江分离,为后来围垦提供优越条件。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县内始垦殖江心牛角排洲(后改名陈家洲),后牛角排洲与武良洲连为一体。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圈永赖圩、永丰圩。清道光七年(1827年),圈永登圩。此后沿江滩地陆续筑堤圈圩,渔农兼作。沿江形成一道窄矮而不规则的堤防工程,防洪能力弱,汛期屡溃屡修。民国22年、24年两次大水,江潮自由进退,堤土几经洗刷。据县水利部门统计:县境从道光七年至民国37年的122年中,水灾发生为36年次,平均每3年多就发生1次;旱灾发生为23年次,每3年多就发生1次;故县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1953年,由长江下游工程局主办,在县境兴建白荡闸,拒江倒灌。翌年由省水利局和县人民政府主办,在陈瑶湖出口处兴建梳妆台闸和源子港湖东闸,将枫沙湖、小陈瑶湖水分片疏导入江。1957——1958年,在南河拐兴建永登闸,控制羹脍赛、神灵赛湖水。县境江堤已连为一体,全长为74.5公里。
县内一面抓江堤工程建设,一面抓农田基本建设。在圩区,县动员群众浚河道、疏沟渠、建涵闸、开新沟,纷纷建立小型排灌水利系统,辅以骨干工程,以达防旱治涝的目的。1955年,大新圩首建机械排灌站,使7000亩农田保收。此后,陆续在县境建立多座机械排灌站。在低山丘陵区,重在扩建、新建塘、塥、堰、坝和水库。1956年,首建石龙口水库。1958年后,陆续兴建水库多座。白梅、金社两公社因水土流失严重,先后造林5700亩,垒谷坊102道,筑梯田244亩,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沿湖区乡相继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粮食生产有一定增长,但全县蓄水面积缩小,大水年份,造成一定的危害。1984年,中共安徽省委对县治水工作十分重视,作出解决枞阳县水利问题的6条规定,并多次派水利专家和学者来县蹲点考察,指导规划。中共枞阳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枞阳要脱贫,水利要先行”的口号,并确定“主攻洪涝,兼抓抗旱,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治水方针,采取集中力量,组织“大会战”的方法兴建水利。先后在陈瑶湖、白荡湖流域兴修水利,圩区分点、分圩设站排涝,沿湖区乡对常年歉收的圩田,实行退田还湖,对43口重点大圩进行堤防加固,防洪能力达十至二十年一遇标准;重点治理横埠、杨市等河道。同时对全县老排灌站进行设备更新,改机械排灌站为电力排灌站的有83处(139台,789千瓦);钱桥、义津等灌区和水库工程逐步配套。1985年,县开展以堤养堤,以库养库和多种经营,各站加强水费征收的管理工作。到1989年止,国家投资5825万元,县自筹资金约亿元,水利工程设施已初具规模,共修筑江、湖堤防604公里,兴建涵洞136座、二级对江排灌站13座;治理河道3条,长27公里;全县兴建电力排灌站157座,装机353台计24583千瓦,机械排灌动力114台计7794马力;兴建水库72座,其中中型l座,小<一>型7座,小<二>型64座,库容量3387.2万立方米;兴建塘、坝、堰22246处。全县有效灌溉面积56.17万亩,旱涝保收面积46.6万亩。经过40年的艰苦的治水工作,基本上解决水旱灾害失控问题。由于县境地形复杂,人口剧增,在治水过程中又过多地围湖造田,蓄水面积大大缩小,在大水年份,县境仍有2亿立方米洪水无处蓄泄,尚待寻找解决办法。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