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县境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牛、豕(猪)、鸡、鸭、鹅”,在农村各地均有饲养。瘦肉型猪饲养占3%,其它猪饲养占97%。水牛饲养占63%,黄牛饲养占37%。家禽中鸡的饲养占70%,鸭占10%,鹅占10%,其它禽类占10%。1949年,县内猪饲养4.2万头,平均每25户1头;牛类22012头,平均每户0.12头;家禽47万只,平均每户3只。每年畜牧业结构变化不大,而饲养畜禽数量逐年增长。畜牧业已是县内农业生产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值仅次于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居第二位。县畜牧饲料资源丰富,有粮、油加工副产品、农作物秸杆、水生植物、草山草:坡、湖滩草场,对发展畜禽生产有利。1957年,畜禽饲养大幅度增长,生猪比1949年增长1.4倍,耕牛增长30%,家禽增长47.5%。1958——1960年,县粮食减产,畜禽饲养量也随之下降。“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左倾思想干扰,广大农村不准规模性饲养畜禽,以致畜禽业生产缓慢。1980年以后,农村土地承包到户,粮食产量大增,畜禽业生产发展加快,县饲养量达26.67万头(只)。1983年后,广大农村出现畜禽饲养专业户,据1989年统计,养禽专业户有1224户,其中养鸡专业户301户、养鸭专业户830户、养鹅专业户93户。是年,耕牛喂养3.16万头,生猪出栏数17.9万头,家禽出栏数215.23万只,年产禽蛋429.7万公斤。
一、畜禽饲养
枞阳黑猪该种猪各地普遍饲养。清道光七年《桐城县志》,“本处所产者,皮薄味胜,自濠寿(猪)来者,皮厚不美,故有乡猪、淮猪之别”。“枞阳黑猪”体型中等,成年雄猪一般体高73厘米,体长136厘米,前身围104厘米,雌猪高、长、围基本相同。其形“马脸、狮脸、羊眼、大耳、背平臀部大”。其特点:(1)耐粗食、觅食力强,易饲养,在湖滩、堤埂放养,只需早、晚喂食。(2)雌猪繁殖力强,一般雌猪有效乳头7~8对,配种后,初产仔7——9头,此后产仔12~14头,哺乳期雌猪护仔性强。(3)仔猪生长快,一般40天体重可达9公斤左右,断奶后10个月,体重90公斤左右,出肉率75%,其肉质肥嫩皮薄、五花七层、色泽鲜艳,汤沸肉烂、味醇美。新中国建立后“枞阳黑猪”被列为上等猪而出口苏联。1958年,先后引进了“巴克夏”、“约克夏”、“内江”、“荣福”等猪种。农民喜欢饲养巴克夏(黑猪)、约克夏(白猪),该猪种与本地猪种杂交的仔猪,其特点是耐粗饲、易饲养、个头大、脂肪适中等。1985年以后,县示范农场种猪场进行了“枞阳黑猪”的提纯保种工作。1989年,产纯种“枞阳黑猪”仔19.6万头。仔猪繁殖基地除汤沟示范农场种猪场外,还有麒麟、浮山、老庄、仪山等乡,其产种猪数占全县36%。
牛牛多系地方品种,有黄、水牛之分。新中国建立前,贫苦农民无钱购牛饲养,大部分牛掌握在地主、富农手中。建国后,县内耕牛有22012头,平均每户0.12头。1953年,为发展养牛业,县在钱铺乡建立一个畜牧场,养牛70头。1957年,县农业局在长沙办了一个畜牧场,饲养黄水牛70多头。“大跃进”时期,牛饲养量急剧下降。60年代,广大农村注重养牛,制订管理制度,专人饲养,奖励繁殖幼牛。1965——1973年,县引进南阳公牛2头和延边公牛1头。1975年牛饲养量达35945头。80年代,耕牛承包到户喂养,出现商品牛专业户。1987年,县引进“西门塔尔”、“摩拉”(水牛)、“丹麦红”冷冻精子颗粒,在阳和乡岱鳌村与本地牛配种成功,繁殖小牛30多头。杂交牛体壮力大,生长快,系役肉兼用型。1989年,县内养牛31637头。其中专业户32户,养牛215头。随着农用机械逐年增多,耕牛已不再是耕作的主要工具,因此饲养量有所下降。
羊新中国建立初期,县有山羊105只。1957年,引进绵羊95只,饲养量增加到281只。1962年,饲养量为1107只。因沿江地区群众不喜欢吃羊肉,羊皮也不善处理,加之放牧地少,经济效益低,羊的饲养量逐年下降,至70年代,饲养量每年均在100只以内。1989年,羊饲养量略有增长,全县为246只。
兔1956年,县境先后引进“安哥拉”、“日本大耳兔”、“西德长毛兔”等品种。1961年,县内饲养量达57508只,此后因兔毛收购时收时停,经济效益低,故饲养量不稳定。80年代中期,养兔业处于低潮,1989年全县饲养量仅264只。
马民国年间,有个别富户养马,一是炫耀威风,二是充当运输工具。50年代引进马种,1958年,全县马的饲养量为93匹,主要弥补运输的不足。60年代后,农村不习惯养马,到70年代,此类牲畜在本县绝种。
骡1958年,县内骡的饲养量为89匹,此后饲养量逐渐减少,70年代绝种。禽苗新中国建立前,县境仅安风、龙桥有几家孵坊,禽苗供不应求,农村以自孵禽苗为主。1949年后,县境部分地区先后办起禽苗孵坊,多用木炭火孵禽苗,以供应本地和外地。1982年以后,县禽苗孵坊增多,官桥、仪山、横埠、老洲等乡纷纷办起孵坊,到1985年,全县各种孵坊443个,其中灯火孵坊占64%,年孵禽苗2257万只。1986——1988年,禽苗过剩,有的孵坊停止生产,禽苗生产有所下降。1989年,全县共有大小孵坊228个,年孵禽苗1600万只。
鸡县内养鸡普遍,多为本地品种。雄鸡毛色有红、黑芦花、黄、白等,头上有单冠、丛冠之分,尾毛长;雌鸡头上肉冠小,尾毛短。雄雌鸡体重1——2公斤。每只母鸡年产蛋80~100枚,每枚蛋重40~50克。60年代,先后引进“来航”、“罗斯”、“白洛克”、“澳洲黑”,“洛岛红”、“九斤黄”等品种,母鸡产蛋率高;洛岛红、九斤黄、澳洲黑与本地鸡杂交的后代,生长快,身高体重,雌鸡产蛋多。
鸭县内鸭子主产于沿江、沿湖地区。50年代,饲养的鸭多属本地品种。1961年,县引进北京肉型“麻鸭”,成鸭体重2~2.5公斤。1968年,从浙江引进“齐毛鸭”,雏鸭百日齐毛,母鸭开始产蛋,年产蛋130~160枚,每枚蛋重62.5克左右,每只成鸭体重1.4公斤左右。1973年,引进江苏昆山县的“昆山鸭”,母鸭年产蛋80~100枚,每枚蛋重83克,每只成鸭体重3~3.5公斤。1986年,引进“樱桃白鸭”,每只成鸭体重3~3.5公斤。“齐毛鸭”是当家品种,其次是肉蛋兼用型的“昆山”和“樱桃白鸭”。
媒鸭经驯化后的野鸭称为“媒鸭”,系独特的地方鸭种。媒鸭比野鸭性情温顺,不飞逃,喜水、食性杂,易饲养。雏鸭3个月成熟,每只成鸭体重1.2~1.3公斤。母媒鸭年产蛋120~180枚,蛋小,色绿,烹食有清火之功;媒鸭公,具备野鸭原味,油而不腻,清凉散热,有抑癌作用。媒鸭运销北京、深圳、香港等地,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媒鸭主产于石马、会宫、老湾、青山街、水圩等乡。1989年以后,县内媒鸭饲养发展很快,每年饲养量均在10万只以上。
鹅鹅在县内各地均有饲养,沿江湖一带居多。品种有麻鹅、白鹅、小白鹅等,均属地方品种,成鹅一般每只2.5~3.5公斤,母鹅年产蛋约50~60枚,每蛋重约100克。县境江堤、湖滩有成片杂草,均是鹅的好饲料,故这些地带农户成群饲养,“群鹅”、“棚鹅”是家禽饲养业一大特点。此外,阳和、官青2乡农户爱养小白鹅。小白鹅有自产蛋,自孵化的特点。
附一蜜峰饲养:
1949年以前,有少数农户以箱、桶饲养中蜂,因中蜂产蜜量不高,逐渐被农户放弃。新中国建立后,为发展养蜂业,县于1958年引进意大利蜂种50箱,1962年发展到145箱。此后,因花源不足,农户又无迁徙放蜂习惯,故养蜂量时多时少。1978年,又引进意大利蜂80箱,当年发展到138箱。养蜂专业户逐年增多。1984年,成立“枞阳县养蜂协会”,相互交流养蜂经验和技术。1989年,全县养蜂专业户有181户,放养蜜蜂3346箱,年产蜜47662公斤;其中破罡区蜜产量占总产量23.7%。县境生产的紫云英蜂蜜质优价廉,受到国家农牧渔业部通报表扬,被列为出口免检产品。
附二枞阳县部分年份牛、猪饲养量表
单位:头

二、畜禽饲料
明清时期,桐城县(含今枞、桐两县)有马料租田400余亩,所产粮食作为马饲料。民国时期,征粮时折钱征收马饲料。县内畜禽饲料有4种,一是精饲料,以粮食,薯类为主,其次是粮食副食品的麸皮、糠、豆渣、菜籽饼、棉籽饼等,主要作畜禽冬季补品。二是粗饲料(即青饲料),主要有瓜、菜、萝卜、茭瓜、苜蓿、芡实叶、菱、葳草、浮萍、水花生、水葫芦、山芋,以及花生、芝麻、黄豆、玉米的秸和叶;皮树、榆树、刺槐等树的叶子,稻草、青草等100多种农作物茎、秸、藤叶和33种野生豆科植物。70年代,县内就有粗饲料加工机械,农户将加工后的粗饲料与精饲料搭配饲养畜禽。三是调配饲料,主要有骨粉、石粉、蛋壳、鱼虾、螺蚌、蛹等。四是自然饲料,县内有草地27.87万亩,其中陈湖、横埠、白云3区有成片草场14.37万亩,沿湖丘陵疏林放牧地5.2万亩,四旁草地5.7万亩,季节性草地2.6万亩。农户喂养牲畜家禽,历来以野生植物、农作物杆、壳、叶、糠麸和少量谷物为主。1953年底,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农民生产的粮食,除交征购粮外,留足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1955年,按照饲料留用标准,全县计留饲料粮402.75万公斤。同时,各地粮站加工的粮油副产品,向市场敞开供应。对鱼苗饲料所需的黄豆、糯米酌情批供。1957年11月,国家实行收购生猪奖售饲料的政策,凡农业社和农户向国家交售的肥猪,每头奖励供应饲料20公斤。1958年,县粮食局各米厂设饲料车间,加工统糠饲料。同年,将陈化糯稻掺搭大糠加工成混合饲料出售。配合饲料品种有“枞饲1号”、“枞饲2号”、“枞饲3号”、“枞饲4号”、“枞饲5号”、85FB一2357、85FB一1126、85FB一1138等。1965年7月,县粮食部门为解决贫下中农困难户的养猪困难,按每头猪奖售饲料粮12.5公斤。1979年4月,对生猪奖售饲料标准,按收购价格打8折后的金额计算,在50元以内,每元奖售0.75公斤原粮。1982年,县米厂建年产2000吨配合饲料车间,县批拨粮食指标10万公斤,生产配合饲料,免票供应。1984年7月,县粮食局建立饲料公司,放开价格进行饲料供应。1985年,县建成年产5000吨中型配合饲料厂。1988年,安庆地区安排县畜牧部门饲料粮21万公斤,经县粮食、农业部门具体安排,除供应2万公斤原料外,以19万公斤饲料粮配成混合饲料40万公斤供应农村。1989年,省安排我县扶贫饲料62.5万公斤,分配到乡,其中石马2.5万公斤,官桥4.75万公斤,白梅7万公斤,大新2.5万公斤,阳和2万公斤,雨坛4.25万公斤,钱铺4万公斤,新开3.75万公斤,浮山2万公斤,白柳6万公斤,水圩2.75万公斤,古塘2.5万公斤,高甸3.5万公斤,白石7.5万公斤,老湾7.5万公斤。1955——1989年,县粮食系统生产饲料(含配合、混合饲料)计57045吨;青饲料总量为52403万公斤;精饲料总量为2502.5万公斤;粮油副产品(麸渣)饲料总量为6200万公斤;农作物秸杆饲料总量为24268.25万公斤。
三、疫病防治
新中国建立前,防治畜禽疫病,没有正式机构,多由民间兽医诊治,因少医缺药,畜禽疫病无法控制。1952年,县建立畜牧兽医站,迅速组织民间兽医,对农村畜禽进行疫病防治。到1989年,县内共有兽医站47个,其中县畜牧兽医工作站1个、区级集体兽医站2个、乡镇兽医站44个;国家技术干部35人,集体兽医192人,每个村均有1~2名防疫员。
县内猪常见病有40多种,其中传染病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链球菌等;牛常见病有30多种,主要疫病有胃肠炎、瘤、胃涨气、肠痉挛等;鸡常见病很多,主要疫病有鸡新城疫、霍乱、白痢、鸡痘、球虫、绦虫、蛔虫等;鸭常见病有霍乱、白痢、绦虫等;鹅常见病有霍乱、白痢等。
县境畜禽疫病发生,多呈流行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防治措施主要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50年代,每年春、秋两次注射鸡瘟、霍乱等疫苗,鸡防疫密度达60%以上。70年代中期,县推行畜禽疫病防治技术承包责任制,畜禽类采取“五包”(包防、包治、包阉、包药、包赔)或“三包”(包防、包药、包赔)等形式进行服务。1989年,全县兽医部门(集体、个体)共承包生猪11.33万头、牛2.91万头、家禽53.3万只,有效地控制了畜禽疫病的发生,生猪死亡率由过去5%下降到2.5%。
上一篇:第五节 林业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