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张何丹
张何丹,原籍四川,西汉末年,曾在朝廷担任中散大夫(谏官),因秉性忠直,有强烈的爱国热忱,多次上书弹劾王莽,后来遭到王莽的报复,被贬为松兹县令。时值新朝建国二年(公元10年),汉室诸侯王已废为民,松兹侯国便降为县,县城仍设在今宿松城北五十里的“仙田铺”。
张何丹至松兹后,爱民如子,十分重视农业,几年以后,就培育出一种穗大粒重味道香甜的优良稻种,名叫“仙田瑞谷”,惹得周围郡县的人都来松兹引种,一时名传遐迩,竟把松兹县称为仙田县,县治亦名仙田铺。
后来,张何丹把县治从仙田铺迁到今县城址。这里地势险要,水陆交通方便,商业易于发展。他为官期间,廉洁奉公,日夜操劳,讲求法治,慈祥恺悌,体恤民情,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斗米斤鸡”奇案,直传颂至今。
那时,城内有家米商,囤积居奇,盘剥农民,人们恨之入骨。一天,乡下一个农民,背着一斗米在街上卖,想换点银钱给母亲买药治病,突然被米商喊去,硬要低价购买。农民不同意,发生了争执。米商仗势诬赖农民踩伤了他的鸡,硬要一斗米来赔偿一斤鸡。农民气得嚎啕大哭,惊动了许多人跑来劝解,但也无法解决这件“斗米斤鸡”的奇案。恰好张何丹从乡下查访回来,路过米商门口,目睹此事,问明原委,得知鸡有点轻伤,于是正式询问双方,叫随从做好记录。米商坚持要农民的那斗米来赔偿伤鸡。农民却想换点钱给老母治病。经过秤称斗量,一斤鸡、一斗米,不差分毫,张何丹当即在观众面前挥笔写下了四句判文:
为争米价误伤鸡,斗米斤鸡两易之。
若是金鸡复报晓,赏银十两为蒸黎。
宣判后,米商只得拿米回店去了。农民高兴地把鸡捧在手上,公鸡展翅欲飞,喔喔地啼起来啦,随从就叫农民跟他到县衙里领赏银去了。从此以后,县民都异口同声地称赞张何丹是办事公正的清官。
张何丹最后是在大旱之年,为民祈雨,不幸于六月六日,晒死在河西水口山雨坛上的。传说他死后一刹那间,忽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使松兹大地上的枯禾,润育复苏,顿时叶绿枝青。县民怀着沉痛哀悼的心情,纷纷前来挑土堆坟,立庙墓前,并为张公树了一块石碑,碑上刻着“汉令张何丹之墓”七个大字,同时尊称雨坛为“张公雨坛”,庙为“大王庙”,宋代正式加封,成为名胜古迹,世代盛传不衰。
陈武
陈武(176——215),字子烈,宿松陈汉(古庐江松滋)人,为三国时东吴名将。
汉献帝兴平元年,陈武18岁,身长7尺7寸,面黄眼赤,形容古怪,武力过人。这一年,孙策在寿春依附袁术,陈武前去拜见。孙策看到他这样容貌,感到非常奇怪,就把他当作宾客加以款待。第二年,他即随策从历阳渡江,在牛渚打了胜仗,并连续攻克秣陵、曲阿、吴郡、会稽等地。由于屡建军功,他被拜为别部司马。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率军攻取庐江,大破皖城,守城太守刘勋败逃,其部卒多向陈武投降,因为他们都是庐江郡人,孙策为了养精蓄锐,便把这批人编在一起,令陈武督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支新军,勇敢善战,纪律严明,所向无敌。
孙策死后,江东五郡诸事由孙权统领。孙权当时只有18岁,陈武比他大7岁,孙权很敬重他,象对待兄长一样,二人相处得十分亲密。孙权还将宿卫营的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5校令归陈武总督。陈武待人忠厚、仁义,远近各乡宾客多投奔依托其帐下,为东吴效力。孙权对陈武更加信任,经常到他家探望,相与议事谈心。
赤壁大战(208年)中,陈武为第四队领兵军官,带领300只战船和20只火船,乘风破浪,连夜赶到赤壁东边,距曹营仅隔2里水面,一声令下,战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弥天,顷刻间,20只火船闯入曹营水寨,被铁环锁住的曹营战船,无不着火。陈武奋勇当先,率领兵士,喊声震地,杀进曹寨,逼得曹操弃营而逃。陈武在这场战斗中军功卓著,晋升偏将军。
建安二十年(215年),陈武随孙权击庐州(今合肥),被张辽埋伏于逍遥津内的曹兵击败回濡须口。曹操领大军追来,孙权被张辽、徐晃两支军围困在核心。陈武为救孙权被诱入峡谷丛林战死,待援军到达杀退曹兵后,寻见陈武尸首,孙权哀痛至切,命以厚礼安葬,时年40岁。
《三国演义》对陈武不畏强敌、奋战沙场的形象,有过18处描写。
陈武身后两个儿子,颇有家父遗风,长子陈修19岁就被孙权拜为别部司马,授兵500人,后又提升为校尉,封都亭侯;次子陈表,为太子中庶子,官拜翼正都尉,因父死于对敌战争,求用为将领兵500,后领受新安都尉职,在官3年,得兵万余人,屡建战功,陆逊拜他为偏将军,晋封都乡侯。陈武父子3人的业绩均已载入《三国志》,饶有名将家风。
汪革
汪革,字信之,宿松县程岭乡王湾村麻地坡人,原籍浙江遂安。他虽出身布衣,却是一个忧国忧民有经济头脑的文武全才。
宋孝宗乾道年间,因与其兄汪孚在酒中发生了口角,一气之下,他从遂安只身出走,渡江来到宿松东乡的麻地坡,发现当地森林茂密、水草丰富,便集合一些人,伐木烧炭,设炉冶铁,铸造各种铁器,不数年,又租佃附近方圆70多里的湖泊,大兴养鱼捕虾之利,家道日益殷富,即在当地定居。
汪革为人慷慨好施,又学得一身武艺,喜济人之急,爱打抱不平,远近穷人都喜爱他,地方官吏也愿与他交结。当时正值金兵压境,南宋偷安临安(今杭州),江淮人民组织忠义军,奋起抗金,但朝廷投降派极力反对,将忠义军遣散归田,他对此极表不满,亲赴临安上书,义正词严:“国家偷安,危亡无日,抗战可胜,议和必亡,江淮为东南要地,遣散忠义军更为失策,请求收回成命,重申北伐,恢复中原,自愿毁家行难,倡率忠义,共赴国难。”宋孝宗览奏,谕交枢密院审议具复。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汪革在临安期间,有程魁、程虎兄弟,自忠义军遣散来宿松,寄居汪革家中为“馆宾”,他俩贪财心起,竞诬控汪革聚众谋反。汪革惊闻凶讯赶回家时,即遭官府传捕,其子世雄率领庄丁救出汪革。朝廷闻奏,令调各路兵马进行捕捉。汪革无奈,只身乔装,奔赴临安,奏明受害原委,要求与诬陷人对质。经大理寺审讯终结,判处汪革死刑,汪世雄、程魁、程虎发配充军,构成一桩千古历史冤案,时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七月。绍熙元年(1190年),光宗继位,大赦天下,汪革子世雄获释回家,世居麻地坡种田为业。
石良
石良(1319——1394),字松颜,本县新安乡杜溪村人,系南宋都统辖石兴宗的后裔。幼习兵书,晓畅大义,元末群雄崛起,石良在乡招集义勇,筑城设寨,屯田养兵,以保境安民为己任。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明太祖率兵攻克江洲,良率宿松户籍及所属义勇,赴九江归顺,太祖甚喜,即授良为统兵元帅,留镇宿松。次年,朱元璋被陈友谅围困在鄱阳湖,一时粮草断绝,派俞通海来松向石良求援,传出“谁送粮,封宰相”的口谕。良满口应承,随即派船运粮,亲率部卒三千,连夜开挖一条长达三十余里的新沟,直通前江,把粮草运到明军手里。太祖得救,重赏石良,许待江山定下后,再晋升相位。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又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谅战船被烧,败出湖口,至泾江,石良率兵伏击,陈友谅中流矢而死。陈军败逃武昌,不久,良奉命带兵直捣湖广,冲锋陷阵,战无不克,获得了西征胜利,全歼陈友谅军残部,立了大功。此后,他又在策应同安、舒城诸战役中,节节奏捷,成为战功显赫的名将。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太祖亲下诰命,敕封石良为武德将军,镇守亳州。十年(1377年)又封为武节将军,屯军中都重镇洪塘湖,直属中军都督府统辖,足见太祖对他的倚重。十九年(1386年),国家平定,朝廷大罢功臣,石良告退。太祖忆起许封相位诰言,深感自疚,乃嘱返里营造相府,做个田园宰相,安度晚年。就这样,良还乡后,营造了一进九重的宰相官厅,石宰相屋因此而得名。
洪武二十七年(1393年)四月二十九日,石良在家病逝,享年75年,葬于杜溪虎形地,墓旁有丰碑高耸,斑斑敕文,展现了他开创洪武帝业的功勋。
刘汝国
刘汝国(?——1589),字少溪,宿松县柳坪乡长溪山人,原籍湖北黄梅,因操石匠手艺,迁居陈汉山区,入宿松籍。
刘汝国生得面目黎黑,身材魁梧,臂力过人,能举重数百斤,并学得一身武艺,会舞弄刀、枪、剑、戟,每到一处,常以献技和传授武术联系群众,本性豪爽耿直,崇侠尚义,人称“铁面太师”。
明神宗在位,政治日趋腐朽,各地豪强争霸,盗贼蜂起,社会动荡,民不安宁。刘汝国常自语曰:“大丈夫生于乱世,当以除暴安民为己任,哪能时刻考虑自己的生计呢?”适有番僧数人远道来邀,汝国大喜,认为得天有助,遂相约以传艺为名,走乡串市,招来群众,密议相机起事。
神宗万历十六年(1588年),岁大旱,民大饥,而官府衙吏和地方豪强狼狈为奸,穷征暴敛,有加无已,汝国挺身而出,率众造反。
同年夏初四月,黄梅义民梅堂,在蕲春大同组织农民抗粮,汝国应邀同往起事,事发,州府派兵镇压,不幸梅堂被捕枭斩于市。梅的父、女及汝国的妻子,均被株连下狱。汝国只身逃走太湖深山得脱,后回到宿松,潜伏民间,继续活动。
入秋,官捕日急,汝国面临这种险恶的现实,乃约集同党虞梦新、詹三汉、陶九儿、贾九儿、赵灿等暨各路义民,于十一月齐聚罗汉尖东麓的长溪山,歃血为盟,以“顺天安民,铲富济贫”为誓,起事造反,汝国被推为“顺天安民王”兼“统兵元帅”。依山结寨,招来四方义民,共议大事,不一月,由开始数十人,发展到六七百人,并迅速占领了东起枫香驿、西至黄梅亭前镇、北至蕲春张家塝等大片土地。他们还出征英山、潜山、太湖、蕲春、黄梅、湖口各县。破城池,剖仓放粮,接济贫苦农民,各地饥民欢迎义军。此事震动京师,诏下兵部急调各路大军,限期进剿。
十七年(1589年)正月,安庆指挥陈钺、千户邦典,从太湖、宿松兵分两路进剿。义军布下疑阵,诱敌深入,一举歼敌于陈汉山前,邦典被俘,陈钺战死,刘师大捷。二月,应天巡抚周继,湖广巡抚邵陛,江西巡抚庄国桢,奉诏分领各路重兵,联合进剿,义军利用山区有利地形,巧与周旋,使敌溃败告退。三月,官军集中主力,分道包抄,义军避实击虚,迅速把主力转移至太宿边境的柴家山,先后彻底消灭了湖州把总王梦勋,蕲春州判陈策、都司周宏模等股官军。四月,官军增调悍将吴淞总兵陈懋功懋率步炮各营,向柴家山猛扑,血战经旬,死亡枕藉,汝国身边只剩几人,最后转战至太湖全堂寺,不幸被俘。敌许以富贵,诱汝国投降,汝国仰天叹曰:“朝政腐败,天怒人怨,削富济贫,顺天应人,义无反顾,事既不成,死又何憾,不屑富贵饵也”!遂引颈就戮。事载:《万历实录》、《太湖县志》、《宿松县志》、《中外历史年表》、《北京十三陵地下宫殿碑文》。
朱书
朱书(1654——1707),名世文,字字绿,亦名杜溪。世居宿松碎石乡朱家大屋。明末,朱父光陛为避兵乱,挈眷属,设馆授徒于太湖、潜山等县山区。1654年,朱书诞生于潜山县敢山冲。
朱书自幼聪明颖悟,5岁即能口诵《四书》,10岁能背诵许多古典诗文,并深通其中治乱兴衰、忠孝大节的道理。因家庭贫困,常夜燃枯枝照读,当时乡人称他有“匡衡凿壁”、“董子下帷”的苦读风。20岁时(1674年),随父由潜山迁回故里(今碎石林塘北庄)定居。乡村人看见朱书的文章,称为“汪洋浩瀚如江河之东沛,不规之绳尺,自入先辈大家之室”。由于父逝,家境更加困难,为了生计,他在杜溪和严恭山设立书馆。
31岁那年,在旧县(今繁昌新港)遇桐城戴名世,互赠诗文,订为文字交。33岁时,至皖江应试,与方苞友善,旋以选贡入太学。当时海内知名人士,云集京师(今北京),朱书生活俭朴,褐衣布履,乐在其中。他与方苞、戴名世一起,专心致力于古、时文的研究。34岁,在京考授教习,开始漫游,浮大江,出浦口,走淮南,入畿辅,辗转于燕、赵、齐、鲁等地,后因母逝奔丧,回家住了一段时间,写了不少诗文。38岁时,利用行补官学教习机会,先后以8年时间,历游齐、鲁、燕、梁、秦、楚、吴、越诸地,写出《游历记》和《杜溪文稿》若干卷,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由戴名世作序在金陵刊稿成书。
朱书晚年,因挚友方、戴力劝,才认真从事时文、科举。49岁,复至京师,应顺天乡试,50岁,连中甲乙两科,康熙四十二年,以殿试二甲四十名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声誉一时赫然公卿间。51岁时,被召入武英殿,纂修《佩文韵府》和《渊鉴类涵》,写入殿纪事诗四十首,获御赐松花岗砚及鹿雉鱼等物,他在京三年,起早歇晚,积劳成疾,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六月十九日在京师逝世,终年54岁,归葬于故乡杜溪。
朱书一生,勤于笔耕、创作颇丰,著有《仙田诗在》、《朱杜溪稿》、《游历记》、《怡斋诗文集》、《松鳞堂偶抄》、《寒潭琐录》、《评点东莱博义》等。朱死后不久,受南山文字狱案株连,大部分文稿失传,现仅存《朱杜溪先生集》、《游历记存》、《评点东莱博义》等书。
朱书的才华和文学,受到当时文坛各大家器重和推崇,方苞为朱书撰写墓表,称赞他“文章雄健”,戴名世称他是“才气横绝一世,文章为百世之人”。朱书在文学上的建树,不仅为宿松第一,有的赞曰:“杜溪艺苑精华,博士共推皖北。”时人每论及桐城文风,都说“朱书、方苞、戴名世堪称闪耀在清代文坛上空的3颗明星”。
黎宗岳
黎宗岳(1876——1915),字嵩祝,名堃甫,宿松县新兴乡金碧村人。他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时随祖父读书,聪颖过人,善为文,工书法。17岁入邑庠,19岁以优异成绩考入安庆敬敷书院。当戊戌变法的时候,宗岳年仅22岁,写出数万言的“奏议书”,向朝廷陈述治国的道理,以及应兴应革的大事,深获两江总督刘坤一的赞赏。
26岁考取优贡,27岁中副举,进京捐一个“内阁中书”闲职。后来得到肃亲王的赏识,提拔他为六品警官兼探访局长,当时国家多事,有志之士,倾向革命,纷纷建立秘密组织,旨在推翻清廷,朝廷屡命探访局罗织罪名,陷害革命志士。黎宗岳对此不满,便邀集同仁,在京城创办国报馆,以疏通风气,开化人心,因而遭到权贵妒忌,被革职回家。
34岁时,宣统继位,黎宗岳到武汉与黎元洪面晤,提出“国家当务之急,应以创办实业为先”的主张,并亲赴上海筹办企业,暗中与宋教仁、吴禄贞等秘密联系准备武昌起义,不到两年时间,他办起了拥有股本100余万元的“国产公司”。宣统三年(1911)十月武昌起义,宗岳筹措巨款,解决了革命军补给不足的困难。
武昌起义后,黎宗岳被任命为长江各军参谋长,指挥东下,连克沿江各城,十月下旬占领九江,迅速成立了驻浔“军政府”,与武汉遥相呼应。当时清廷两艘军舰徘徊于浔阳江面,同僚主张炮击,宗岳不同意,独自乘舟登舰,晓以大义,陈其利害,不费一兵一弹,使两舰官兵欣然归顺。紧接着,他率领浔军司令黄焕章直取安庆,迫使安徽巡抚朱家宝放弃抵抗,至江边投降。
1912年1月,清廷退位,民国成立,黎宗岳任大通军政府都督。4月,革命内部不团结,胡万泰唆使孙毓筠进攻大通,黎不忍同室操戈,毅然解甲,北上京师。
黎宗岳在北京参加组建“共和党”,力主民主共和,痛斥袁世凯阴谋篡国、暗杀宋教仁等非法行径,因而遭到监禁,后经议会联名保释。他复去上海、武汉经营实业,创办“华年人寿保险公司”、“粤汉铁路公司”、“九江电灯公司”等民族企业。
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复辟称帝,黎宗岳在武汉集合同志,组织“共和军”,准备北伐讨袁,计议甫定,因监制炸弹失事,不幸炸伤,经抢救无效,逝年39岁,数日后,袁世凯垮台,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特对黎宗岳从优褒恤,表彰其同建共和之功,各省志士纷纷致电哀悼。遗体归葬故里茅家山。
黎宗岳,生平智谋出众,胆略过人,孜孜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他志在发展民族经济,推翻专制,组建共和。官至都督,从不谋私,身后家贫如洗,不愧为辛亥革命的元老。
方玉珍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这首宿松城乡妇孺会唱的民歌,为本县著名采茶戏艺人方玉珍所作。
方玉珍(1869——1920),字雨水,名玉珍。本县马塘乡桃园村人。他10岁时在私塾读了半年书,从小爱唱山歌和采茶戏,记忆力强。16岁时,因生活所迫,带领其弟玉新到江西星子县李河打铁,晚上便唱采茶戏,深受群众欢迎。
方玉珍到星子不久,便参加了李河戏班,演唱《韩湘子化斋》、《山伯访友》、《乌金记》等传统剧目。他自己演小生、须生或小丑,其弟演花旦或青衣,兄弟俩经常演“夫妻戏”、“兄妹戏”,巡回献艺于九江、星子、德安、瑞昌、武宁等地,获得观众好评。由于他嗓音好,表演逼真,享有“盖五县”之美名。
方玉珍不但能唱会演,而且善于取材,自编一些民歌和小戏,例如《过界岭》一戏,就是取材于二郎河附近的一个故事编成的,二郎河的民歌也很出名,素有“二郎河边姊妹多,不做生活专唱歌”的雅誉。歌中的“堂前吃饭婆收碗,房里梳头郎插花”的词句,蔑视封建礼教,歌颂了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他的姐妹均因爱唱采茶戏,也先后嫁到二郎河。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方玉珍回到家乡,收王子林、王国府、朱婆生等10余人为徒弟,教唱采茶戏,还组织戏班到县城、华阳、石牌、黄梅、九江、彭泽、星子等地演出,也曾献艺于上海、武汉等埠。戏迷们只要听说方玉珍的戏班要到,立即筹钱筹粮,支持演出。
方玉珍晚年还在九江县的黄老门、蔡家山等处教戏。1920年12月病逝,享年51岁。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戏剧艺术。
石叔寅
石叔寅(1890——1950),字煦庐,晚年自称龙湖逸叟,宿松县毛坝乡万元村人,少年攻读经史,十八岁乡试落榜归家,改读医书,专攻歧黄之术及历代名家著作,研究生理、病理、脉理,这为他以后行医打下了坚实基础。
1909年,废科举,设学校,他考入省立法政学校进修,并在同年被举“孝廉方正”,因目睹清政府日趋腐败,无意仕途,毅然回到家乡设馆教学,业余继续攻研医药,并开始接触临床。因对文学有较深造诣,1919年被聘为《宿松县志》纂修。1927年应聘为县红十字会附设中医院院长。1937年,被聘兼任天津国医函授分校校长。
1938年,日寇侵华,县城沦陷,他携眷避乱于湘、赣、鄂,虽流离失所,但仍随寓行医,求治者络绎不绝。1940年返里继任原职,1948年辞去院长职务,回万元墩开设“杏林春”药号。他孜孜以求,勇于探索,对疑难病症,穷究方书,苦思求解,必得心应手而后已,行医30多年,经常门庭若市,名噪一时,每年求治者不下万人。他医通内、妇、儿多科,尤擅针灸,对求治者,不分贫富贵贱,不论远近亲疏,均一视同仁,而且不受馈赠。正如他晚年常对人说的那样:“我欲效古人之杏林春暖,橘井泉香,施药济人,但非此生所能如愿也。”
石叔寅对祖国医学,主张“阐释古文,融会新知”。感叹“当时医学有一落千丈之势,道地药材有绠短汲深之虞”。他主张改良,提倡“医求实效,药重精研”,并提出“医书应一扫旧籍之奥秘”,主张医学大众化。他一面行医,一面著述,遗稿有《临床诊验录》、《医学浅谈》、《医方辑要》、《国药指南》等。这些遗稿多在战乱转移中散失,惟有《国药指南》得以刊行问世。该书文简意赅,便于检索查考,堪称中药学的善本,是中医入门重要的读物。
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石叔寅欣逢祖国医药学真正进入“杏林春暖”的时节。他老当益壮,致力于人民健康事业和祖国医学宝库发掘工作,不幸于1950年因病逝世,享年60岁。
张节
张节(1893——1958),字惕生,名国威,宿松县梅墩乡凤凰铺人,青少年时期,主要靠父亲董臣行医并开小中药铺的收入维持生计。8岁入私塾,12岁时,看见附近天主教堂的洋神甫经常鞭打无辜群众,竟无人敢过问,他气愤至极,在教堂壁上书写“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天主(诛)地灭”等词句,表现了他从小有着鲜明的爱憎,颇得时人的赞誉。
在外祖父吴兰轩(清武举)的引导下,立志学武救国,改名国威。
1908年冬,他考入安庆陆军小学堂,不久加入了反满的“岳王会”;1911年冬,他参加辛亥革命的“安庆之役”;1912年考入武昌陆军中学;1914年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6年毕业未分配,后来到了几个地方,因没有得力的保荐人,任期均不长。1919年,他在家乡参加了声援北平学生反日爱国的“五四”运动。同年,他在长沙由保定军校的同学廖磊引荐,到湘军一师二旅唐生智团当排长,后历任该部连长、营长。1926年5月,他率领部队参加北伐,在西方坪战斗中负了重伤,伤愈归队,升为团长。
1927年,在外地从事革命工作的共产党员祝尔昌等相继还乡转入地下斗争,张节痛恨蒋、汪的血腥屠杀政策,又担心这些革命者的安全,他拿出银元2000元,让出房屋一处,创办风车庄第三小学,聘用回乡的共产党员当教师,以掩护他们开展地下工作。
1928年3月,廖磊任军长,派人接张节回部队,并以军纪威胁。张十分恼怒,到汉阳归元寺当了和尚。不久又被廖磊和张春生(张节的大哥)拖回部队,任廖军三师师长。一年后,蒋桂两军阀发生摩擦,白崇禧部队哗变,廖磊跑到了广西,张留在北平住闲。1931年任国民党七十七师参谋长,参加了对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的第二、三次“围剿”。1933年初离开部队,经李明灏介绍,任南京军校教官。1935随李到四川,任成都军分校战争研究室主任。1937年调任第一战区军事执法分监代理分监长、少将督战官,因处决蒋介石嫡系部队的一名师长,被撤职,改任行政监督。
1938年3月,廖磊任安徽省主席,张节应聘任第一行政专署(太湖专区)督察专员。他一到任,就下令县、区、乡普遍建立抗日组织,利用各种方法,开展抗日工作。他释放了关押的政治犯,保释、营救了被捕和即将处决的共产党员,如吴传福,汪淑英、贺学福、吴四保等人。他举办了有300余人参加的“抗日青年训练班”,其中大部分走上了抗日战场。同时利用兼任安徽省保安司令部太湖专区司令之便,收编流散的国民党军警人员和宿、望一带群众自发的武装,并收集国民党溃军遗弃的枪枝,成立了十三游击纵队,兼任司令,对抗日和维护地方治安起了一定的作用。他多次将武器支持由共产党领导的岳西山区和宿松湖区抗日游击队。
1939年,他因同情共产党被解除了所有职务。次年2月,由于他跟白崇禧是拜把兄弟,被任命为十二纵队司令,驻在与新四军皖东抗日根据地的毗邻地区。同年6月,他与新四军四大队政治部主任何伟谈判时,拒绝执行国民党二十一集团军总部关于“立即扣留共方代表,收其全部武装”的十万火急密令,还指派亲信部队护送新四军谈判代表安全返回驻地。他曾派人护送被扣押获释的新四军江北指挥张云逸的爱人及随行人员去抗日根据地,他对当局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不满。1941年又被撤职,仅留中将参军官衔。1942年秋,他在宴会上痛斥了政府当局腐败,被诬为“疯子”,险遭暗害,只得携眷归里。回乡后,他阻拦反动县长胡行健滥派军粮军款,揭露胡公开卖官卖壮丁等贪污罪行。胡借故行刺,张节机智脱险,连夜赴湖北老河口上告,经李宗仁电令将胡行健逮捕,为宿松除了一大害。以后,他多次拒绝接受国民党当局的委任。
解放后,他先后送4个子女参加了革命工作。1949年冬,他应邀参加了皖北政治协商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并参加了革命工作。先后担任皖北行署农林处副处长,省农业厅副厅长,还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常委、省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
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撤消了一切职务,开除了民革党籍,次年。张节因枪伤复发在合肥逝世,终年65岁。
1978年,省人民政府和省政协为他平反昭雪,并召开了追悼会。
陈士良
陈士良(1910——1941),乳名的的尔,宿松县许岭镇人。父亲延寿,店员出身。陈士良兄弟4人,他排行老三。幼时读过3年私塾,刚成年便在九姑岭一个商店当勤杂工,不久,被解雇。他不务正业,到处流窜,在复兴梁公殿拜名叫“吴烂脚”的人为师,专干偷鸡摸狗的事,乡里人称他为“神贼”、“扒鸡佬”。其父恨子不成器,气愤以极,宣布脱离父子关系。1939年,陈士良在下仓参加国民党自卫队。因他通几路拳术,略知军事知识,被派去省城受过军训,不久,提为排长。1939年冬,陈骗取一个中队的兵力,带到江西彭泽县投靠了日军,成为汉奸。日军指挥官三泽派他驻守复兴、坝头,将他由中队长提升为少校营长。他多次带领伪军偷袭驻许岭国民党部队,夺去步枪30余枝,抢劫商店,纵火烧房。1941年1月7日,他带领400多名日伪军从坝头星夜袭击许岭,配合日军头目纵火,烧毁房屋30余间,抢劫珍贵财物,枪杀救火青年严海纳和妇女梨子。
陈士良充当日伪军官期间,干尽坏事,深受日本人的赏识。1941年4月,他被派往日本“观光学习”两个月,回来后,死心踏地为日军效忠卖命,打起“和平建国军”的旗号,配合日军,打击我宿、望湖区抗日武装力量。他曾指使部下活剥弃暗投明的士兵余国清。有一次他到汇口暗访,在劳家埂枪杀两个在言谈中指责他的老农。他在不到两年的汉奸生涯中,惨杀无辜达40多人。
1941年9月,陈士良参加掷弹筒的实弹演习,被炮弹炸死在坝头操场上。
胡宪卿
胡宪卿(1923——1959),祖籍江西彭泽县芙蓉乡,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40年随父迁入县洲头乡泗洲村。
胡宪卿自小讨饭,青年时打长工,备受艰苦,解放后,翻身的喜悦激起了他热爱共产党,热爱新社会的朴实感情。斗地主,分田地,查抄没收地主财物,组织建立农业生产互助组,推广良种,科学种田,处处带头,事事领先。
1952年,党和政府为翻身农民送来了高产新棉种(解放棉)和新的植棉技术。但因当时农民因循保守,不相信科学,新棉种与新的植棉技术一时难以推广。胡宪卿毫不犹豫地在自家棉田及其领导的互助组棉田里首先引种。由于他辛勤耕作,精心管理,夺得了单产皮棉217.7斤的好收成,为全乡农户作出了表率,为党在刚翻身的群众中赢得了信誉。在推广新棉种和新的植棉技术的日子里,他克服文化低的困难,精心研究,总结经验教训,费尽心力给农户讲要领,做示范,传技术,在他的说服和引导下,新棉种种植和新的植棉技术迅速在我县棉区推广开来。1957年,他所在的近500户人家的泗洲村,一举成为亩产百斤皮棉村(实数107斤)。该村当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先进单位,胡宪卿被群众公推为单位代表,出席全国劳模大会,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胡宪卿培育的棉花先后3次(1952年、1957年、1958年)被选样送省展览。至今省农业展览馆还收藏有这种棉花样株。1957年,省有关部门在泗洲村拍摄了科学植棉纪录影片,并在全省放影。
胡宪卿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没收地主浮财组组长、农业生产互助组组长、初级社社长、高级社社长、人民公社(区级社)副社长等职。先后多次被选为乡、县、省人大代表,县党代会代表和县人委委员。自1952年至逝世前(1959年)7年时间内除1954年因水灾未评选外,年年被评为劳动模范,多次出席县、地、省、华东局、国家劳模表彰会,共获得各种奖章数十枚,还有奖状、奖旗,最贵重的是获得有周恩来总理签名的国务院奖状,物质奖品有衣服一套,耕牛一头,喷务器一部,锄草机一部,收音机一台。
胡宪卿于1959年3月11日因病逝世,年仅36岁,遗骨归葬江西彭泽县芙蓉乡。
赵子才
赵子才(1921——1983),本县北浴乡赵岭村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时读过两年私塾。
解放后,赵子才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工作,历任赵岭高级农业社社长、陈汉人民公社农工部副部长、赵岭村林场场长等,1956年入党。
1958年,赵子才领导的赵岭农业社,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而变为一个先进社,成为县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被评为全国农业先进单位,赵子才代表公社人民光荣出席了全国农业战线先进表彰大会,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并荣获周恩来总理签署的奖状。
1963年,赵子才在赵岭从事农业生产期间,曾精心研究马铃薯的栽培技术,创造了一个马铃薯重达0.7公斤的奇迹。
1983年,赵子才因病逝世,终年62岁。
尹灿仁
1961年,安徽省电影制片厂在县毛坝公社坪岭大队(现名毛坝乡坪岭村)拍摄的新闻纪录片——《坪岭春常在》中,那位率领群众改造山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就是当时的坪岭大队书记尹灿仁同志。
尹灿仁(1920——1981),8岁时学篾匠,19岁时为逃避国民党抓壮丁,只身由新前乡雁鸰村迁入毛坝坪岭嘴,靠篾工手艺糊口。解放后,他以翻身农民中的普通一员于195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任村长、农业合作社社长、人民公社生产营营长、大队书记、中共宿松县委候补委员等职。
他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积极工作。他带领群众在湖头汊尾空滩上围垦水田,扩大耕作面积,发展粮食生产,并大力发展饲养业。早在1958年,他就利用宽阔的湖滩,办起了大队综合牧场。不多时,昔日人迹罕至,满目荒凉的滩涂,奇迹般地出现了猪满圈、牛羊遍滩、鸡鸭鹅成群的繁荣景象。同年,坪岭被评为先进集体,受到华东局嘉奖,并荣获国务院奖旗,当时华东局机关刊物登载了安庆地委《坪岭飞出金凤凰》的赞誉文章,尹灿仁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出席了省劳模大会,荣获了省人民委员会颁发的奖章。
1980年,尹灿仁因积劳成疾,辞去了一切职务。他虽居家休养,但十分关心家乡建设,给新的领导班子提建议,当参谋。
1981年1月,尹灿仁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61岁。
黄鹤筹
黄鹤筹(1895——1981),本县汇口乡张墩村人。1895年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自幼好学,致力于文章书法,青年时代,便以书艺而誉播乡里。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只身外出,曾在国民党政府任职。1936年,任国民党西安无线电台台长。“西安事变”后,他因涉及事变,被蒋介石在西安的代理人送进了监狱,后经邵力子保释,才恢复原职。
1948年,黄鹤筹厌倦国民党的官场生涯,弃职入川,定居重庆,从此不问政治,潜心精研书法。
解放后,被安排在重庆书画社工作,直到1972年,年迈思恋桑梓,退职回到家乡。临别时,金石家黄笑芸刻赠《鹤筹千岁》,边款题诗“巴山长作客,归隐九江滨,若忆还成梦,何时再挹君”。黄老先生与友人交往的诚挚胸意,由此可见一斑。
1978年,黄鹤筹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安徽省文学艺术家协会。1981年春,被选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后又被中国书法学会吸收为会员。同年九月在家病逝,享年86岁。黄鹤筹书法楷、行兼力。楷书字法颜真卿,苦心造诣,练“之”字达20多年之久,终得颜书之真谛,人称他的楷书“正而不窘,庄而不滞,厚重力强,气势磅礴”。其行书功底颇深,兼收并蓄王羲之、张旭、怀素诸家之长,形成流畅、洒脱、秀颖、飘逸的独家气韵与风格。抗战时期,书就的《正气歌》,曾两度出贴,行销国内,誉满西北。解放后,他多次应广州出口公司之请,书写屏对条幅出国,深受海外书法家和侨胞的喜爱。1965年,他书写的川产竹帘屏对,被收印于《中国工艺美术》一书中。
詹大金
詹大金(1903——1941),本县程岭乡肖家衕人。青少年时读过7年私塾,他目睹大革命失败,忧心如焚。1930年,他毅然投身无产阶级革命。1931年春入党,并在程岭乡杨辛畈发展共产党组织,建立了党支部。1932年,他与杨学源从六安用破棺材运回长短枪10余枝。1933年正月,他带领人民群众在程家岭镇压恶霸石新元。1937年5月,他与共产党员杨庆堂、沈泽洁、杨达金等到祁门县山里学习一个月后,派回宿松湖区开展革命活动。1938年春,詹大金在金塘、下仓、九城沿湖一带发动群众,宣传抗日,组织抗日武装,成立一支有30余人参加的自卫队,拥有长枪10余枝,活动在太湖、宿松、望江三县沿湖一带,6月,“太、宿湖区军民联合办事处”在宿松湖区洪家岭成立,詹大金任主任,石墨华任副主任,詹仲文任政委,吴佩剑任秘书,张大刚任文书,属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张体学部领导。9月,伪装打入“长江游击大队”的梁金奎趁商群去九江、丁忠恩去詹峦、周静轩去湖口巡查之机,发动暴乱,周静轩返回时被叛徒击中牺牲。后来商群回江南,詹大金统编了游击大队,并派石定华与在宿松山区活动的新四军张体学部取得联系。张体学即派曾少怀、桂平带领一连武装来湖区,协助詹大金开展抗日活动。不久,曾少怀、詹大金带部队到洲地,在王家墩与望江水警大队梁金奎部作战,以少胜多,打死梁匪20多人,缴获长短枪14枝,弹药5箱。1941年4月,詹大金仍领导20余人的自卫队,在泊湖一带打游击,做群众工作,属新四军独立五营领导。9月,新四军七师挺进团800余人开赴湖区,挺进团团长林维先将“宿望湖区独立大队”改编为“宿望湖区独立团”。10月底,詹大金在九城畈的王家墩被挺进团错杀。
熊材炎
熊材炎(1915——1961),宿松县高岭乡人。1936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文学系。同年秋,赴南京参加毕业生就业训练班受训后,任上海市立上海中学教员。“七·七”事变发生,返回宿松,为了发展家乡中学教育,1939年与项克理、段松春等共同努力恢复私立北山中学,并任教导主任,主管教学工作。1940年,新四军五师张体学、郑重等同志曾来北山中学,宣传共产党抗日主张,熊材炎组织师生听他们演讲,后来北山中学不少学生投奔革命根据地参加抗日活动。1941年,日军入侵飞机轰炸北山中学,熊先生不顾个人安危,组织指挥师生员工,急速隐蔽,自己最后撤离,手臂被弹片炸伤。北山中学炸毁后,熊材炎到处奔走,募捐在社坛铺重建校舍。社坛铺地处太、宿两县交界,接近新四军湖区革命根据地,学校师生与根据地党、政、军人士时有接触。因此北山中学被人告发,被以“通共”、“赤化”之罪名,横遭封闭。熊为了保存学校建制,不使青年失学,甘冒风险,前往立煌辗转周旋,始获批准将北山中学改为宿松中学分部。熊材炎担任分部主任。1944年,县中本部与分部合并,他继任校长,但还念念不忘恢复北山中学。1945年,县中由社坛铺迁回县城。北山中学获准恢复,但条件是校址必须迁离社坛铺。时熊材炎再任北山中学校长,将学校迁往洲地,因受水灾复迁许岭。1949年春,宿松即将解放,县政府命令北山中学迁往江南,熊拒不接受,坚持在许岭办学,期待解放。
解放后,熊材炎调任太湖中学教导主任,后调安庆高中任语文教师兼语文教研组长。由于熊知识丰富,教授有方,誉满宜城,再调合肥师范学院任教。1958年5月,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熊先生被错误处理送回原籍,监督劳动改造,后又被加罪判刑劳改。1961年服刑刚满,因病逝世,终年46岁,中国共产党十—届三中全会后,给予平反昭雪。
熊材炎长期培育人才,尤其为北山中学的恢复和发展惨淡经营,付出了巨大心力,为宿松旧时教育作出了贡献。他热心教育,思想开朗,鼓励先进,循循善诱,颇具教育家风度,从其学者,无不怀念。
祝祖光
祝祖光(1905——1959),字仲斋,宿松县西源乡人。193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投身教育。曾任江西南昌豫章中学、安庆女子中学、六邑中学、池洲师范学校、安徽省镇阳关省立职业中学、桐城中学、宿松县立中学等校教师。宿松解放前后任宿松中学校长。后又调太湖中学、安庆师范高速班任数学教师。1958年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被开除回家。一年后病故。1983年平反。
祝先生数学造诣很深,尤其对数学的教法有研究,不仅教学语言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而且板书、作图也很有特色。例如他在黑板上画圆,常常不用圆规,面向学生一边讲,一边以肘为半径,反背画出标准的圆的图形来。其教学基本功,真正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祝先生以其高超的教学水平,赢得人们的敬重,许多学校争相聘请,先生从不以“奇货可居”,索取优厚报酬,而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追求目标。他在1947年给宿松县立中学第12届毕业生的赠言中写道:“勿图个人名利,须谋大众幸福。”他这样要求学生,更是这样要求自己。
朱启元
朱启元(1907——1948),许岭镇人。幼读三年私塾。13岁辍学当学徒。1925年赴安庆从一汪姓师傅做木工手艺。他聪明、手巧、能干,深得师傅喜爱,而被师傅招为女婿。1938年,安庆沦陷,他携妻室儿女返回许岭故里,以木工为艺,开设木器店,在长期刻苦钻研、潜力磨练手艺中,致力于创新,宁愿家财耗尽也不足惜。
朱启元见人力轧花,体力繁重,他运用转动装置原理,制造出牛力带动轧花机装置,省人省力,而轧花数量数倍于人力轧花机。他自制大风箱,作为人力鼓风机,用以铸造犁铧。我县原只有一家制作小泥瓦模壳,作为独家绝技不传他人。朱启元自行反复试验,终于制成,其制作之技巧在于功夫的精细,其模壳能伸能缩,优于旧制模壳。1948年,他自己花钱,自行设计,自己制造一只载重10吨的木船,木船下水航行,没有动力机械,不用船帆,他使用木制齿轮转动装置,以人力推动磨盘,驱使木船航行,制作精细,装置巧妙,省人省力,速度快于木帆船,曾作渡船往返于许岭码头与程营码头。解放后,此船启航安庆,得到政府重视,作价入股编进长江航运局船队。
朱启元逝世多年,至今许岭许多老人,常常谈及他的木工手艺高超,可谓能工巧匠。
刘年荣
刘年荣(1928——1988),男,中共党员,长铺乡林畈村人。1928年农历12月29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因患癌症于1988年4月21日病逝,享年60岁。
刘年荣9岁时入家乡私塾读书,三年后考入县中并毕业于该校。1949年参加革命队伍,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小学教师、区中心小学校长、花凉中学副校长、宿松师范副校长、县广播局局长、县煤炭局局长、程集中学校长。
刘年荣以其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卓越工作成就赢得了党和人民给予他的崇高荣誉:先后光荣地出席了中国教育工会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文教群英会,并被选为安庆地区第二届教育学会理事。1987年第一期《安徽教育》曾以其工作照作封面,以表彰其业绩之优。
刘年荣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数十年如一日,特别是担任程集中学校长以后,认真贯彻“三个面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个现代化)的办学方针,大胆开拓,勇于创新,探索办学之路,使程集初中这个地处穷乡僻壤的普通农村中学,一跃而成为地区级的重点完全中学,并赢得了国家教育部的奖励。
为了把自己所领导的学校办出个性、办出特色,他响亮地提出了“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的口号,为勉励学生成为这种“三有”新人材,他还为程集中学的学生拟写了16字校训:“勤奋学习、热爱劳动、遵纪守法、立志成才。”为了实施他的这一教育思想,配合课堂教学内容,该校自1987年以来先后建起了规模可观的植物园和养殖场,开辟柑桔园13亩;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1000余人,每年的升学率均保持在60%以上。落榜考生,多因有一技之长而成为地方的致富能手。实践证明,刘年荣的办学方向是对的,安庆地区推广了该校改革教学内容和面向社会办学的经验。
刘年荣同志深谙知识分子的思想工作之关键所在,注意创造教师宽松的心理环境,1978年以来,他先后争取组织上为8名在“文革”前和“文革”间蒙受冤屈的教师平反昭雪,吸收了21名优秀教师入党,提拔了14名中青年优秀教师担任学校行政和业务领导,选拔了9名教师参加校务委员会。为了让教师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工作,他不仅主动为教师买煤、买菜、买米、买化肥、买木材,想方设法解决教师住房困难,还安置了18名教师家属就业。他带头为青年教师牵线搭桥,先后成全了8个青年教师喜结伉俪。对新入任的教师,他都要安排老教师传、帮、带,直到能独立备课、教课,方准上堂。
刘年荣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直到临终前,他身为一校之长仍是与正在读书的孩子挤在一间小房子里。这间小房子既是校长办公室、接待室,又是卧室,他把好房子主动让给了教师。
1987年10月,刘年荣的病情已到极其严重的程度,在离校治病的前一天晚上,他仍抱病忍痛召集校务会议,安排学校工作至深夜,与会同志无不为之落泪。
刘年荣从未对组织提及自己的私事,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忍受呼吸急促的痛苦,向前来探望他的领导打听学校工作,询问教师的职称评定和住房的落实、学生考试、柑桔的移栽。
刘年荣一生的革命实践,为县教育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上一篇:第一节 英烈传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