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宿松县普通初中学生数发展情况

宿松县普通高中学生数发展情况

宿松历史悠久,文化比较发达。明初,县城设立禹江书院,清康熙年间,城乡社学46所,私塾遍及乡里,这些教育场所,为普及识字教育,传播民族传统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清末,废科举,兴学校,邑人贺廷枢首创维新中学堂。之后县内有识之士,先后办起县立高等小学堂、师范传习所、私立高等、初等小学堂。民国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县立高等小学、区立小学校、私立北山中学纷纷设立。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全县有小学80余所。后来,天灾兵祸频繁,教育处于停滞状态。廿二年,北山中学3个班仅有学生19名。廿四年,全县小学学生减少为633人。二十八至二十九年,在抗日救国精神鼓舞下,省立临时第三中学、七邑联中分校先后在宿松县创立,私立北山中学一年级招生247人;乡、保国民小学177所,学生1.13万人,民教部学生2800人,宗族祭田办学100余所。民国三十年至建国前夕,国难天灾,县立中学、北山中学均遭日军飞机轰炸、六迁校址,后北山中学因所谓“赤化”遭省府封闭。小学校数虽有所增加(1947年有187所),一般有名无实,但私塾发展很快,遍及乡村,成为县教育的一大特色。
建国以后,县教育事业出现新的局面,民主政府接收旧政权公、私立中学各1所,公、私立小学各5所,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挂名的乡、保小学亦被接收。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学校逐年增多。1957年底,全县社办小学426所,公办小学316所,学生共3.43万人,中学2所,学生836人:教育教学质量普遍提高;工农业余教育发展很快。在肃反和反右斗争中,有277名教师被错误处理,使县教育受到严重破坏。1958年以后,教育战线也掀起了“大跃进”。1960年,中学增至6所,学生2452人,民办小学发展到525所;加之片面强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各级各类学校纷纷停课大炼钢铁,大办工厂、农场,师生夜以继日劳动,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1962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学校进行调整,逐步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1964年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1965年,城乡“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发展到1786所,学生2.66万人,连同全日制小学,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平均76.6%,1/3以上公社入学率达90%以上。
十年文革期间,教育惨遭浩劫,教师被揪斗,学生“停课闹革命”,大批学生外出串连,派性严重,武斗事件时有发生。校舍、教具损失惨重。1969年,小学下放到大队办,教师回原籍;不拿工资拿工分,后又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一打三反”和清理阶级队伍运动。加之贯彻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座谈纪要》,社会上把教师当成“臭老九”,给教师戴上了精神枷锁。1973年,学校开展“反复辟、反回潮”,1975年学习辽宁农学院所谓办学经验,走出课堂搞开门办学,学校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同时盲目发展中学,1976年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小学附设初中班共155所(处),学生2.23万人,是文化大革命前的12倍,造成经费、校舍、教具、师资比例失调,挤用了小学校舍、教具,占用小学教师和经费,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教育质量。
1978年以后,教育经过“拨乱反正”,党的知识分了政策逐渐得到落实。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教育战线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可喜局面。通过调整学校布局,改革教育结构,中学进行“消肿”,撤销了5所完全中学,取消厂小学附设初中班,办起了3所职业高中和2所职业初中,恢复了校长责任制,加强了学校领导力量。目前,全县形成了村村有完小、初小,乡乡有辅导小学和初中,区有完全中学(或职业高中)的一个多层次的教育网络;初步出现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公办与民办,全日制与多种形式办学并举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结构。通过“三结合”改貌和集资办学,逐步改善了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全县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逐年提高。中学从1978年以来,为高等学校输送了2137名新生,为工农业生产培养了数万名具有初、高中文化水平的新型工人和农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