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用住宅建筑因地区而略异。
洲区
洲区临近长江,建国前长江经常决口,房屋常被大水推倒。房屋多是用荆柴夹芦苇作墙壁,茅草盖顶。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烧制青砖墙逐渐代替了土墙,仍是茅顶居多。60年代中期以后,凡新盖房屋皆是砖墙瓦顶新式房屋。
1978年以后,开始有砖混结构民房。烧制青砖或红砖墙,小青瓦或红机瓦下铺毛毡屋顶,桁条有木质、水泥钢筋预制两种。有平房,亦有部分楼房,楼板有木板、水泥预制板,不论平房楼房,墙体均为青砖或红砖实体墙。
山区
宿松山区历来生活穷困,建国前多数山民居住的房屋低矮狭小,建筑形式多以家族为单位,列架立柱呈祠堂式一进几重出檐,土砖墙体,小青瓦盖顶屋,木桁角,中为穿堂、天开,左右为居室,单扇或双扇木门木窗,粘土地面,屋内阴暗潮湿。
少数穷苦住户用竹片编扎、糊土做墙,茅草盖顶。
家道殷实人家则青砖到顶,片砖铺地,飞檐翘角,内墙以木质板材居多。富户人家门前安有石狮、石墩;主室油漆雕花柱梁、窗棂;天楼地板;前后堂屋门高大,房门及窗户偏小。
建国初期,茅草屋渐少。新造房屋多为一户或两户一栋出檐、土砖墙、小青瓦平房,多为3或5间。60年代以后,烧制红砖进入建筑市场,民房建筑渐有里生外熟(屋内土砖、屋外青砖或红砖),山墙为土砖,前后直壁用青砖或红砖,齐檐小青瓦平房,且有少数木楼。
70年代以后出现砖混结构,基石墙裙民房,多为平房,楼房极少。内部结构多为“明三暗五”、“朋三暗六”。砖墙砌筑形式有“三斗一眠”(三层斗砖一层眠砖),“五斗二眠”,实体墙极少。
60年代以后,“四面青”民房逐渐增多,少数富裕户盖起了砖瓦楼房,砖混结构房屋日渐增多。
丘陵地区与山区的民房在建筑材料、样式等方面区别不大。只是建国以后,丘陵地区砖混结构新式民房多于山区。
城镇
建国前县城镇街道狭小,街旁房屋普遍低矮且有部分茅顶房屋。小青瓦顶房屋多为规格不一的杂砖墙,檐口很低,出檐,木板铺面,木板或竹片做内壁,前店后坊或前店后居室的平房,城关、许岭等大镇有少量店家有木板楼房。一般是粘土地面,有支撑列架、影壁、木门木窗。有少数是木板地面。
建国初至60年代,街道扩宽,房屋经过修缮,改换了门面,但内部结构仍未大动。
70年代以后,老式房屋多数翻新重建。砖混结构平房、楼房相继问世。青砖、红砖墙体、小青瓦或红机瓦盖顶;内外墙面有沙浆掌面、水泥沙浆掌面。平房墙体有“五斗一眠”、“三斗一眠”两种结构,楼房墙体多为“三斗一眠”,部分底层砌实体墙,块石墙基。墙裙是这个时期民房建筑的特点之一;园钢窗栅代替木条窗栅是特点之二;窗户增大是特点之三。
进入80年代以后,安装纱窗已成为民房设施之惯习,窗户有双开、3开、4开不等;混凝土浇铸地脚梁、大梁、腰箍;预制牛腿块件支撑的走廊,阳台全是预制块件;扶手有砖砌、钢管、园钢焊接、预制构件等材料;楼梯有砖砌,预制件等;屋内地坪多为狗头石、碎石、油毡铺就,水泥浆抹面。
近年来,已有相当数量的民房注重装饰:块石墙裙,用水泥层勾出条纹;水刷石墙柱;瓷砖贴面出檐雨棚;3开或4开推拉窗门。
新式楼房以城关镇、复兴镇等主要集镇为多。这些城镇的民用住房及商品房有相当一部分的建筑物与公共建筑相差无几。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