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复兴镇
复兴镇系复兴乡之前身,历史上曾名金家寥、鲟镇、小孤山镇、浔阳镇、浔镇。
复兴旧址在江坝南侧,为宿松县境长江边缘的古市镇。《采风册》载:同治八年,港经大水,泥沙壅塞,舟楫不通,咸丰同治年间,坝外南向江岸,次第倒塌,镇与江流仅隔700步远。
复兴最早乃为十几户人家集居的小渔村,清道光八年(1828年),一场大火灾,焚毁了镇上全部草房,二次重建后,多为砖木结构瓦房。房屋排列较前整齐,后又修建一条街,呈“丁”字形。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伪政权在复兴建立“宿松县政府”。
因江岸崩塌,居民数度迁徙,重建集镇,五十年代初,复兴镇旧镇已沦于江心。1954年以后于堤内建镇,即现今“复兴镇”。
198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1984年10月正式成为标准建制镇,全镇设3个街道,7个行政村,镇直属单位35个。其中,由区、镇合管,以镇为主管理的单位4个;以区为主管理的单位12个。
全镇占地面积28.75平方公里,其中镇区占地1平方公里。现有集体耕地3.3万亩,现有人口3万人(其中商品粮食人口2338人;离土不离乡1229人)。 长1600米的复兴路,是镇内的主要街道,1985年铺设水泥路面。
黄湖路一带,各种服务行业云集,全镇从事商业、饮食服务的达170余户。
另有6条计1860米长通往居民住宅区的小道,均为泥沙碎石路面。
复兴镇地处长江中游,位于皖、鄂、赣三省结合部。未成立标准建制镇前,集镇建设无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用电各自为政;吃水不卫生,排水不规则;席地摆摊阻塞交通。
1984年以后,架设了11万伏高压输变电;新建了商品市场。
1985年7月1日除江洲村外,其余3个街道、6个村及镇区所有单位全部用上高压电。
为解决排水问题,发动群众疏通了2170米排水沟,铺设排水涵管239米,填平污水坑139个。
为解决镇区内居民、职工吃水问题,经镇出面协商,有条件的单位和居民户,接用华阳河农场、罐头厂自来水;并发动居民打机井取用井水。
新铺设复镇至王洲7.4公里长的沙石路面;黄湖南路长405米、宽9米街心水泥路面,路两旁3米宽人行道水泥路面,及黄湖北路170米长、3米宽人行道水泥路面;十字街心及孤山西路混凝土路面正在建筑中。
扩宽延伸孤山西路挡土墙227米:安装悬臂式太阳路灯24座;拆除临街厕所36个,柴草堆33个,沙石堆3个,填宕100个。
许岭镇
许岭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为明清两代东南乡的重镇,相传因明代进士许东望祖居于此,故名许岭。
旧日许岭,镇容古老,街宽仅容二人并肩通过,曾有上岭街、下岭街、河街、北街4条街道。并筑有环形土城墙,上岭头、下岭头、河街口、北街口四处均设置砖木结构的城门。抗日战争期间为便于市民转徙防空,城墙城门同时被拆毁。
1949年,许岭镇划为东平、西平、和平、太平四个居委会。1957年废镇并入许岭乡。先设生产大队,后改行政村。
1984年增建新街两条。老街全长1000米,至1985年,东西街长1640米,南北街长360米。
新建街道自东至南,至许大节制闸止长500米;河街至长龙嘴、镇西北角至秋腾屋背后,已竣工楼房187幢。其中:市镇公用楼房67幢、居民住宅110幢。新建街道两旁房屋多为二层,少数3~4层。
镇街区面积0.31平方公里,有38个区直单位,8个乡直单位和一个行政村。
镇现有4000余人。
凉亭
凉亭自古有一条大河,由西而南穿镇而过,名“旧县大河”,元代有条古驿道自此经过,是安徽至湖北的必经之道。当时,在河流的东、西两岸,各建有凉亭一座,供商贩旅人休息。河西搭一木板便桥。
清末至民国时期,以河旁凉亭为中心,连贯成东、西两条街道,为北三区区公所驻地。建国后凉亭区公所仍设置于此。
凉亭镇近年来除对原有旧街进行整修外,傍安(庆)、宿(松)公路兴建了一条长850米的新街。镇内现有人口3256人;全民企业单位16个,集体企业单位17个,文教卫生等事业单位5个,个体商业62户。
镇内工业、手工业有米厂、雨伞厂、安瓶厂、榨油厂、建筑公司、雪枣公司等。
镇内用电自1984年起,由华东电网供给。
长铺
长铺是程集区公所和长铺乡的机关驻地。清末属荆桥乡管辖,民国时期叫长岭乡。
此处原为一条长岭,发脉于横山,岭上只有零星几户茶棚,因处于交通要道,渐渐发展成为街镇。
目前,镇内人口已有3174人。镇内街道呈“丁”字形,道宽20米,街道全长1600米。道旁绿化树带基本形成,商业网点遍布镇内。
镇内用地概况:公建面积1.0239万平方米;住宅面积1.37万平方米;公路面积1.74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64万平方米;空隙旷地11.8161万平方米。人均占用面积5544平方米。
镇内有已投产16门轮窑一座,尹庄塑料厂即将竣工投产。
镇内单位有区公所、乡公所、重点中学(程集中学)、完小、文化站、影剧院、医院、血防站、粮站、供销社等单位。
80年代初,镇内照明首次接用高压电。
向阳岭
此地原为一瘦脊山埂。70年代初期,因修建宿(松)复兴公路而有村民、商贩聚于公路两旁、搭棚盖屋、从事土产、杂货贸易。
由于山岭背风向阳,旁边又有向阳村,遂称为“向阳岭”。
70年代中期,九姑区公所由九姑岭迁至向阳岭,如今,位于宿复干线的主街上,楼房、店铺整齐美观,是县农、工、商结合的一新兴农村集镇。
向阳镇常住人口2060人,人均用地为74平方米。
80年代初,镇内接用华东电网高压电。
破凉
破凉为二郎区公所驻地。古时是宿松县通州府达京都的必经驿道。镇旁曾建有一所为护送官员服务的“歇马亭”,“破凉亭”镇由此而得名。
民国年间,国民党利用破凉险隘地形,筑墩挑坝,砍伐树木,编木为寨,切断要道,设立南、北两门,派重兵驻守。镇外围高山上,碉堡林立。
建国后,此处成为交通要道。为安庆至湖北主干线的重点站道,是宿松县城到陈汉、凉亭、二郎等干线的分路点。
镇内老街经整修,已经改换了旧日残破容貌。新街沿安宿线为主,呈“丁”字形向西北、西南方向伸延。近年来,基建面积迅速扩大。村镇机关大楼建造在交通路口东南;饮食服务公司大楼,矗立在交叉路口东北隅;区医院门诊大楼,在邮电局西面。
镇内有区直机关、中小学、商店等单位;现有人口2800人。
王岭
王岭为佐坝区公所、新兴乡政府驻地。
镇上现有人口1073人,镇内街道全长1110米,均为泥沙路面。街道两侧绿化环带基本形成。
佐坝区公所及区直单位、新兴乡政府等共占地975平方米;
中学一所、小学一所占地5500平方米;
医院、血防站占地30600平方米;
商店网点的供销社占地14275平方米;
食品站、粮站占地7575平方米;
农业银行、信用社用地1400平方米;
农技站用地875平方米;
兽医站用地700平方米;
王岭变电所年供电量十万度,并安装路灯十盏(主干道上)。
陈院
陈院自1968年以来为陈汉区公所所在地。
明代时一谏议大夫名陈汉居住于此,并成为陈汉的封地。陈汉因此而得名。
陈汉地区曾有一中心集镇,叫陈汉沟。曾有百余住户,有横街(又叫河街)、直街两条主街。清初明末,曾有天主堂一座,有一专门浇铸铁锅的小作坊。当时,湖北英山、蕲州,安徽太湖等商贩云集。建国初,陈汉沟为陈镇乡公所驻地。
1951年至1956年,陈汉区公所设在离陈汉沟不远的朱家祠堂内。1956年后迁至陈汉沟。
1958年因修建钓鱼台水库水库,陈汉沟、狮子口、官堰头、金家湾等居民陆续迁至复兴,如今,这一带属水底层。钓鱼台大坝坝址原有一自然村落,名“钓鱼台”,居民亦同时移民。
1958年以后,陈汉区治迁至方山;1961年迁至三河、廖河;1968年以后定迁陈院。
陈院以前只有几家住户,交通闭塞。仅有一沿河小道,勉强能通行走独轮车。
如今,陈院有陈汉区公所、钓鱼台水库管理所、邮电支局、法庭、法律事务所、电影院、广播站、文化站、派出所、农技站、兽医站、供销社等单位。
钓鱼台水库水面,每天有几十艘机帆船和小木船渡载进出山的人员及物资;公路上,公共汽车、三轮车往来于山区、畈区之间。
至1985年,陈院常住人口1300人。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