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水泥
从民国到1957年,宿松从未产过水泥,县内建筑所需水泥,全是从外地购入。虽从1958年开始先后3次试图创建水泥厂,但终末成功。现座落在城北五里凉亭的地方国营宿松县水泥厂,是1977年由地方财政投资11万元创建的。1978年生产出县第一袋水泥,1983年生产水泥5000吨,1984年生产7000吨。1984年底又投资23万元进行改造和扩建,更新水磨机,增1.5×5.7球磨机1台、圆盘喂料机4台、惯性振动机1台、皮带运输机2台、生料磨机房升高计式提升机2台、立空熟料配合框2只。该厂扩建后年产量可达2.5万吨。
1985年生产水泥8173吨,其中500号1380吨,产品畅销,工业总产俏41.68万元,实现利税11.3万元。该厂主要设备:电机动力434千瓦,1.5机立窑一座,破碎机2台,1.5×5.7球磨机2台,汽车2辆,固定资产达108万元。
1983年以来,程集区乔木乡和二郎区先后兴建了3个年产万吨的水泥厂,即东方水泥厂、召立山水泥厂和横山水泥厂,均为半机械化生产。1985年共产水泥5220吨,产值54万元,创利税7.6万元。这些乡办企业生产的水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地水泥的供需矛盾。
水泥构件
县预制构件生产厂家多是集体办的小型企业,生产预制板块、水泥桁条、水泥方砖等建筑材料。
近年由于华东电网的逐步延伸,有不少乡镇施工单位及个体盖房均自行浇制水泥构件。
目前,县内生产水泥构件国营厂只有县水利局水泥预制构件厂一家。该厂位于二郎区的破凉。1964年创建,1967年停产,1969年3月重建,现有4个车间,球磨机1台、搅拌机1台,有厂房和其他房屋72间。
该厂主要生产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所需的涵管,水渡槽、水泥杆等。也承接民用房屋构件预制。1985年产值3.288万元,利税0.291万元。
砖瓦
1949年以前,建筑用砖瓦均为县个体户烧制。
1951年4月,县公安局利用劳改犯人,办起“新光窑厂”,使用木制砖模,一次印制四块,系手工操作。
1956年,新光窑厂移交县财政局管理,后更名为“地方国营新华窑厂”。1957年,将土窑重新改建扩大,增建7座砖窑,但仍是手工操作,每月产砖30万块。并改烧红砖(原为青砖)。1958年初,增建两个分厂(桐梓,铜铃),1960年该厂停产、1961年恢复生产,属集体企业。1966年改烧中型土窑,开始生产机瓦,1967年停产。1968年再次恢复生产后,划归轻工业局管辖,属集体企业。将总窑厂迁址城关河西山旁(现在的老窑厂),当年建成18门轮窑—座。1977年归属城建局,1983年决定扩大再生产,但因该处土质较杂,且土源不足,遂又在马鞍许屋新建一个分厂。建造20门轮窑1座。分厂叫“新厂”,两厂共有职工290人,雇请临工300人,近年来添置35型制砖机2台,机修车床1台,红炉2座,推:仁机2台。
1985年生产红砖1505.38万块,总产值65.48万元,上交利税9万元。
1978年至1985年,各区、乡、村陆续办起砖瓦厂80个,年产砖(瓦)34万块,销售额达370万元,其中16门以上的轮窑13座。这些乡、村的轮窑生产设备接近国营窑厂水平。
石灰
民国年间县内就有许多私人建窑烧制石灰。建国后,石灰窑、厂不断增多,既有集体经营,又有私人经营。
1969年,由许岭区手工业联社部分人员试图在乔木的凿山试办水泥厂,未成,后改烧石灰,定名为“宿松石灰厂”。采用立窑生产,日产石灰1.5吨。1982年,县财政拨款1万元,将该厂重新扩建,新建立窑1口,正式定名“地方国营宿松县石灰厂”,有正式职工10名,聘用合同工20名。靠手工操作,日产石灰8~12吨,年产石灰1127吨。近年因设备陈旧和管理不善,产品缺乏竞争能力,到1985年底已亏损5万元。
县内民间炼烧石灰呈现发展趋势,乔木乡村村都有石灰窑,户户联营烧石灰,该乡1985年仅石灰产值18.14万元。韭山乡的泉水井石灰细腻色白,北浴乡的甘河冲的石灰粘结力强,因此销路甚畅。
上一篇:第五节 轻纺
下一篇:第七节 化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