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家畜
县饲养的家畜有牛、猪、羊、马、驴、骡、长毛兔、猫、犬等。
牛牛是农民的宝贝。以地方品种为主,有黄牛、水牛。黄牛个体小、食量少,性温顺,耐寒耐热抗病,耕作灵便;水牛个体大,力健耐耕,速度快,一般3.5岁开教,4岁役用。乌池水牛在50年代曾作为优良畜种,选送全国农业展览会展出。
牛的品种改良工作始于1966年,当时引进秦川、南阳公黄牛与本地母牛杂交,限于认识和条件,配种数量不多,且受孕率低,效果不佳。1979年引进摩拉水牛和海福特、西门塔尔、夏洛莱、辛地红、短角、黑白花、丹麦红牛等黄牛的冻精颗粒,进行人工授精配种。至1984年底,人工授精配种3552头,已繁殖杂交一代牛2044头,杂交二代或三品杂14头。据对119头杂交一代水牛观察,初生平均重为36.1±5.2公斤,比本地水牛16.6±0.95公斤提高117.4%。3周岁以上平均体重469.8±56.9公斤,比本地同龄水牛388.1±86.6公斤,体重提高21%;身高增加12.1厘米;体长增加49.1厘米;胸围增加30.2厘米;管围增加1.5厘米;日增重0.52公斤,比本地水牛日增重0.2公斤,提高160%。摩拉水牛杂交一代輓力测定,最大輓力240公斤,比本地牛40~70公斤的輓力,有明显的提高。杂交水牛周岁开教,1.5岁役用。杂交黄牛如西杂、短杂、南杂等与本地黄牛相比亦有明显优势,初生的海杂、夏杂更为明显,是役、肉型牛的较好组合。1.5岁开教,2岁役用。
建国前后牛多为分户单养与数户联养;合作化时期和人民公社初期,县在乌池,佐坝大王庙办畜牧场公养过以牛为主的大牲畜,后由集体群养和分户轮养,以轮养为主。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多数为数户联养和分户单养。它的常年饲料以青草、干稻草为主,农忙或病疫流行季节则喂以精料(黄豆、猪杂等),寒冬季节喂以棉饼、菜子饼以避寒保膘。
1982年五里乡前山村从福建引进奶牛9头,因牛奶销路不畅,本大于利,只得委托县配种站代饲养。
猪宿松县农户素有养猪习惯,以地方品种为主,本地猪具有毛黑、个小,一般150斤成肥,食量小,耐寒抗病,出肉率高,肉味鲜美等优点,目前此品种猪饲养较多。1956年引进5对约克夏猪,以改良本地猪种。1967年,引进长白、巴克夏、内江、苏联大白猪等优良品种,与本地猪杂交,但由于对本地和引进良种猪未做提纯、复壮工作,导致品种退化,优势减弱,杂交组合工作至今仍是任其自流,不成体系。据1981年典型调查,本地7头经产母猪(黑毛,嘴筒较长,耳大下垂,背腰稍凹,背腰宽而平直,肢长骨细),6—8月龄配种,平均每窝产仔猪11.44头,成活9.44头,仔猪双月断奶,平均头重9.11公斤;巴克夏27头经产母猪(短鼻、黑毛、额、尾、四肢有白点,额面稍凹,背腰宽而平直,四肢粗壮结实),8~10月龄配种,每窝产仔猪9.55头,成活8.53头,仔猪双月断奶,平均头重10.57公斤;大白杂交17头经产母猪(嘴筒有长短两种,腹大而不下垂,背腰平直,毛黑色,额、尾、四肢有白花),6~8月龄配种,每窝产仔猪9.79头,成活8.59头,仔猪双月断奶,平均头重11.48公斤。
建国前和建国初期,生猪是分户饲养。1955年开始集体群养;1959年机关、学校、部队、团体、厂矿、公社、大队及社员普遍养猪,办养猪场;1960年全县公社办养猪场39个,养猪10193头;大队办场209个,养猪13830头;生产队办场298个,养猪24380头。1980年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集体养猪场陆续停办,1984年全部停办,目前主要是分户饲养,也有少数养猪专业户。猪的野生饲料有水浮莲、马兰、毛地菜、菱角禾、虾须草、皮树叶、芡实禾、油尖头、浮萍、七七菜等40余种;种植的饲料有山芋藤、芋头叶、萝卜菜、芝麻叶、玉米棒、葵花叶、芥菜、杂豆叶等。1960年农村实行机械碾米后,轧碎的米皮和稻壳成为猪的精饲料。70年代开始生产配合饲料,1980年产量为72万斤,1984年403万斤。
羊建国以前,县内养羊不多,农户养少数山羊,且多用于祭祀。建国初,陈汉、凉亭等地仅存少数农户附带饲养。50年代末60年代初,汇口、洲头、复兴等公社均在水草丰腴的三号洲兴办牧场,饲养山羊、绵羊。羊的饲料极为普遍,如作物禾、藤、树叶,各种青草、菜蔬等,民称“羊食百样草”,故放牧极易。
长毛兔县内70年代末引进,系用笼养,饲料以蔬菜、青草为主。1982年年末存栏数为4600只,1983年因市场兔毛价格下跌,仅剩200只;1985年兔毛价格上升,养兔户发展到345户,产兔毛744公斤。
猫、犬宿松县群众有养猫养犬的习惯。近年来,由于投药毒鼠,猫食鼠而死,数量,大减。犬俗称狗,因防其传染狂犬病,近年来政府号召并组织灭狗队捕杀,现存较少。
宿松县1949~1985年猪、大牲畜、羊生产情况统计表

畜病防治
县耕牛的常发病有肺炎、肠炎和蹄脚风湿,还有因饲养与管理不善,造成中毒性疾病:如农药中毒、甘薯黑斑病中毒。牛的寄生虫有日本血吸虫病和锥虫病。1953年在城关、佐坝、陈汉的耕牛中发现出败病;1954年在复兴、城关、程集发现牛炭疽病。
猪的常发病有猪瘟、猪丹毒、副伤寒病,肠炎、肺炎、流感以及仔猪白痢病。猪的蛔虫病发病率占存栏数的50%左右。1977年复兴区程营乡发现猪的“五号病”。1979年猪的水泡病大流行,发病生猪3.54万头,死亡1339头。
民国时期对家畜疫病,人们没有诊断知识和科学的治疗方法,多数人家在大门上悬挂小镜子,以此祛鬼驱邪,祈求六畜平安。少数人家耕牛发病搞点桑叶柳条放入牛嘴,任其咀嚼。
建国后,大力开展爱国护畜运动,宣传家畜疾病的防疫卫生知识,建立和健全畜牧兽医组织。1962年成立县畜牧兽医站,有技术干部10人,1981年有技术干部22人,其中畜牧兽医师1人,助理畜牧兽医师5人,技术员2人。该年全县区、社(乡)有畜牧兽医站50个,兽医人员212人。
1952年安庆专区派兽医队来县进行防疫治病,预防注射牛炭疽和牛出败310头,治好各种疾病耕牛386头。1953年耕牛疫情严重,县组织兽医55人和专区兽医队一道,预防注射牛炭疽1020头,对有疾病的696头耕牛进行了治疗。1954年预防注射牛炭疽2212头,预防注射猪肺疫452头,推广应用皂洛法治疗猪丹毒。1955年开始用西药治疗猪丹毒。1956年预防注射牛炭疽、牛出败各9730头,毛猪3种疫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炎)同时在县注射试行,计1万头,轻反应362头,重反应10头,死亡3头;另单独预防注射猪瘟1.0407万头。1959~1984年,预防注射猪瘟174.1万头,猪丹毒31.3万头,猪肺疫9.85万头,仔猪副伤寒6.35万头;预防注射牛出败9.9万头,牛炭疽10.5万头。
1959~1984年主要年份畜病预防注射情况表

家禽
品种县饲养鸡、鸭、鹅、猪、家鸽的历史悠久,地方品种为多,其中鸡为主。建国以后,群众养鸡发展很快,鸡蛋曾一度成为农户家庭的主要现金收入之一,50、60年代群众誉称为“鸡屁股银行”。70年代以后,先后从外地引进新的禽类品种,如北京鸭、白洛克鸡、来航鸡、西塞斯鸡,火鸡、厦门金定鸡、新波罗鸡、罗斯鸡、九斤黄鸡等,全县鸡的饲养量逐年上升。
宿松县若干年份家禽存栏数

饲养以分户散养为主,家鸽笼养。人民公社时期,集体曾办养鸡场,但不久停办,鹅鸭沿江临湖地带多为合养。家禽饲料有稻谷、杂粮、菜蔬、青草,近年开始使用配合饲料。
家禽繁殖习惯于自然孵化。民国十年(1921年)佐坝人汪春亭首先采用人工孵化家禽。1931年他有孵缸120只,年孵家禽50万只。50年代末县内采用炕房孵化家禽。1957年全县有炕房2所。1958年有8所。1985年增至50所,其中平炕房7间,缸炕43所。近年来发展用煤油灯孵化家禽,效果很好。
禽病防治县家禽常发病为鸡新城疫和鸡霍乱,每年要造成大批鸡死亡。
民国至建国初,未曾进行禽病的防治工作。1955年开始用西药防治禽病。1963年预防鸡瘟病,接种鸡新城疫I系5万只,1979年35.8万只,1981年100万只,1982年42万只,1984年46.1万只。其它禽病除专业饲养者自行防治外,民间很少防治。
其他养殖
养鱼全县境内池塘众多,水域广阔,县内养鱼历史悠久。1985年全县乡村办养鱼场137个,养殖水面4.36万亩,占池塘总面积的97%,收获水产品809吨。(详见本志卷八《水产》)
育珠县河蚌育珠始于60年代末。1970年春,从江苏常州地区请来两位师傅传授切片、播插片、吊蚌等工艺,当年吊三角帆蚌8000只,1972年采珠21.15公斤,从此全县育珠相继发展。1980年产珠52公斤,1983年产珠236.2公斤,1985年产珠293.88公斤,每公斤销价高达3000元(优质),少为200元(劣质)。全县现有集体养珠场9个,养珠专业户4个。
近几年,境内兴起黄鳝、甲鱼、水貂、蜜蜂等养殖。其中黄鳝、甲鱼多是春、夏收秋冬卖,养殖户多是从价格差上取利。1985年统计,全县特需养殖业产值为192万元。饲养黄鳝有28户,年产750公斤;饲养甲鱼23户,年产8700公斤;有4个养蜂场,15个养蜂联合体,104个专业户,年产蜂蜜14.58万公斤,王浆1976公斤。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种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