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宿松县地质特征在下扬子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远在25亿年前(太古代),县北部地区就开始接受沉积,太古代末的大别运动(发生于距今25亿年前后)导致该地层褶皱隆起,岩石变质,大陆地壳开始形成。继之,沉积作用逐渐向南迁移,大陆地壳不断增厚。早元古代,在上述隆起的边缘海槽中,又接受了宿松群海相含磷岩系沉积。距今19亿年前后(早元古代末)的渒河运动又导致这套沉积物褶皱隆起,并伴有变质作用和超基性岩侵入。直至其后的张八岭群海相火山岩系形成期间(距今10亿年前),全县一直处于地槽环境,地壳活动性强,海底火山活动频繁。大约在10——8亿年间,皖南运动使地槽褶皱回返,结束地槽历史,地壳相对稳定,进入了准地台发展阶段。震旦纪起(距今约8亿年起),下扬子海入侵县,海域北界约在破凉亭——河塌一线。直至距今约2亿年前后(三叠纪后期)的漫长时期内,破凉亭——河塌以北地区长期保持隆起状态(通称淮阳古陆),其南地区虽曾几度升降,时海时陆(其中最长的一次陆地是在早中泥盆世),但主体上是处于陆表海环境。三叠纪末(约2亿年左右)的印支运动使沉积盖层全面褶皱,结束准地台发育历史,进入了大地构造发展的另一个新阶段,即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并全面结束海侵历史,在湖泊及河谷地带,形成陆相沉积。此阶段以断块升降和造盆作用为特色,邻区火山活动相当频繁。
漫长而复杂的地质作用,生成了磷、瓷石以及诸如煤等多种矿产资源。
地层
宿松县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晚太古代以来的各时代地层均有不同程度发育。沉积历史达25亿年以上,其中三叠纪以前(1.95亿年以前),基本上属海相沉积,其后全为湖泊相与河流相沉积。现将各时代地层自老而新依次叙述如后。
上太古界(25亿年前)县上太古界称大别山群。分布于北部,仅有相当该群的上部层位(桥岭组),这是一套区域变质岩系。岩性以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黑云二长片麻岩、浅粒岩、白云石英片岩和斜长角闪岩等。厚1400米。同位素年龄20.10亿年。
下元古界(距今25-19亿年)本县下元古界称宿松群。这是一套含磷浅变质岩系。分布于二郎河一带。它不整合于大别山群之上,总厚度>4200米。划分为四个组,自下而上依次为:
大新屋组:仅发育于大新屋一带。岩性以白云石英片岩和白云石大理岩为主,底部有石墨片岩和黑云(或蛭石)片岩及变质砾岩。最大厚度600米。同位素年龄18.5亿年。
柳坪组:下部以大理岩和白云石大理岩为主,上部以斜长片麻岩为主。为主要含磷层位。厚424——447米。
虎踏石组:以白云石英片岩、斜长片麻岩和浅粒岩(原岩主要为变质流纹岩)为主,底部局部夹凸镜状磷灰岩和大理岩。凉亭河一带夹蓝晶石岩透镜体。厚962—1287米。
蒲河组:以白云钠长片麻岩和二云斜长片麻岩为主,顶部夹黄玉蓝晶石英岩,凉亭河一带白云石英片岩显著增多。最大厚度1872米。
中元古界(大距今9—10亿年)中元古界称张八岭群。由于断层破坏,仅出露该群上部之海相变质水山岩系(西冷组)。分布于凉亭河至河塌一带。岩性为浅灰至灰白色变质石英角班岩和同类凝灰岩,夹有少量变质凝灰质砂岩和千枚岩。厚度不详。
上元古界区内未发现青白口群(距今10~8亿年)沉积,仅见震旦系零星分布于县境西缘鄂皖交界处及破凉亭以南。由于断层破坏,层系极不完整,所见者皆为灰至深灰色白云岩和灰质白云岩夹硅质岩和硅质页岩。厚度不明。
古生界(距今6——2.3亿年)
1、寒武系(距6——5亿年)
分布于龙山一带和县城之西鄂皖交界处。主要岩性下部为灰黄、褐灰紫红色钙质泥质白云岩、夹白云岩、灰岩和灰绿色页岩,厚约150米,含三叶虫Redeichia(莱得利基虫)Kunmingaspis。
(昆明盾壳虫)Chittidilla(小奇蒂特虫)和腕足类、软舌螺等化石。上部为灰色厚层含灰质白云岩和白云岩,县硅质条带或团块。厚约数十米,未发现化石。
2、奥陶系(距今5——4.4亿年)
以龙山一带出露较多,与寒武系断层接触,故下统出露不全。自下而上分为下统红花园组、蒋家围组、油榨岭组;中统庙坡组、宝塔组;上统汤头组、五峰组。各组间均呈整合接触。现依次分述于后。
(1)下统
红花园组:褐灰色块状含燧石结核灰质白云岩,厚>46米。含头足类和三叶虫化石。
蒋家围组:为灰绿、黄绿色页岩,夹白云质瘤状灰岩,厚19——66米。富含笔石Didymograptusprotobifidus(原两分对笔石),D.deflexus(下曲对笔石),Azygograptussuecicus(瑞典断笔石),Phyuograptuscurvithecqtus(曲胞叶笔石);三叶虫Carocinitesichangensis(宜昌卡罗林虫)。以及腕足类等化石。
油榨岭组:岩性为黄绿色含灰岩瘤体之粉砂质页岩。厚11米。含三叶虫Ningkianllithus(宁强三瘤虫),Neseuretus(岛头虫);笔石Didymograptus(对笔石)和腕足类等化石。
(2)中统
庙坡组:灰绿、黄绿色页岩。厚1—2米。含笔石OrthograptusWhitfieldiHall(华氏直笔石);头足类Lituites(喇叭角石)和介形虫。腕足类等化石。
宝塔组:紫红、青灰色瘤状龟裂纹灰岩。一般厚20米。含头足类Sinoceraschinense(中华震旦角石)和三叶虫、腕足类、腹足类等化石。
(3)上统
汤头组:灰绿色页岩和灰黄色瘤状泥灰岩。厚2—3米。含Nakinolithusnankincnsis(南京三瘤虫)等三叶虫和头足类、腕足类等化石。
五峰组:黑色硅质页岩夹页岩。厚1—3米。含Dicellograptusszechuanensis(四川叉笔石)等笔石化石和腕足类、三叶虫、介形虫化石。
3、志留系(距今4.4——4亿年)
这是区内分布较广的地层,主要出露于马塘——高岭以北和龙山周围地区。分为下统高家边组、中统坟头组,上统茅山群,各组(群)间均为整合接触。
(1)下统——高家边组:下部灰黑色中上部灰绿、黄绿色页岩、泥岩,夹粉砂岩和细粒砂岩,上部呈互层状产出。厚>780米。底部层位不全,以Pristiograptusleei(李氏锯笔石)层位直接假整合覆于五峰组之。亡。另有Demirastritestriangulatus(三角半耙笔石)等丰富的笔石化石。
(2)中统——坟头组:黄绿、灰绿色薄——中厚层细粒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粉砂质页岩和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局部夹紫红色页岩和含磷砂岩,凿山一带,在上部还夹有鲕状、豆状赤铁矿。厚260米。含三叶虫Coronocephalusrex(霸王王冠虫)以及腹足类、双壳类、腕足类、鱼类等化石。
(3)上统——茅山群:浅紫、青灰、棕黄色细粒石英砂岩夹页岩和粉砂岩,凿山一带底部有10厘米厚的砾岩。厚155米。顶部含植物化石碎片。
4、泥盆系(距今4——3.5亿年)
本区仅发育上泥盆统,称为五通组。主要分布于龙山茶场以东地区。与志留系假整合接触。下部为乳白、灰白色中厚至厚层细粒石英砂岩夹薄层泥岩和粉砂岩;底部遍具石英砾岩:上部为灰黑色粉砂质泥岩,泥岩与中薄层细粒石英砂岩互层。总厚度约数十米,凿山一带仅10米。砂岩普遍可作硅砖、熔剂和玻璃原料。含Sublepidodendronmirabile(奇异亚磷米)等植物和叶肢介、鱼类、腹足类等化石。
5、石炭系(距今3.5——2.85亿年)
本区仅有上石炭统,分布于凿山一带,分为黄龙组和船山组。
黄龙组:与五通组假整合接触。下部灰色厚层灰质白云岩和白云岩;上部为浅灰色厚层块状致密灰岩。厚100米左右。含Profusulinella(原小纺缍虫),Fusulina(纺缍,Fusulinella(小纺缍)等丰富的虫化石和珊瑚、腕足类、菊石、牙形石、层孔虫、海百合茎、苔藓虫、三叶虫、藻类、双壳类、腹足类等化石。
船山组:灰色厚层致密灰岩,上部具球状构造。厚20—25米。含类和腕足类化石。
6、二叠系(距今2.85——2.3亿年)
本区二叠系与五通组相伴分布。自下而上分为下统栖霞组、孤峰组、武穴组和上统吴家坪组、大隆组。
(1)下统
栖霞组:与船山组假整合接触,韭山——河塌以南的北东向条带内直接与五通组接触,其间的石炭系是因断层引起缺失还是未接受沉积,尚未研究清楚。底部为厚1——2米之黑色炭质页岩,局部夹灰岩扁豆体;下部为灰黑色沥青质灰岩;上部为深灰至灰黑色燧石结核灰岩(包括上下硅质层);顶部为灰黑色厚层致密灰岩。总厚212米。富含Schwagerinachihsiaensis(栖霞希瓦棚)等类和Wentzellophyllumvolzi(服尔兹文采珊瑚)Polythecalis(多壁珊瑚)等珊瑚化石,以及腕足类、苔藓类、三叶虫、藻类、腹足类、双壳类、介形虫、植物等化石。
孤峰组:与栖霞组假整合接触。岩性为灰黑色薄层燧石岩、硅质和粉砂质页岩,下部夹锰土及含磷结核层。厚约80米。含腕足类urushteniamaceus(豆蔻鸟鲁希腾贝)Neoplicatiferahuangi(黄氏新轮皱贝)和类、菊石等化石。
武穴组:与孤峰组整合接触。岩性为深灰色灰岩和燧石结核灰岩。厚25米。富含类Yabeina(欠),Neomisellina(新米斯)和腕足类、珊瑚等化石。
(2)上统
吴家坪组:与下假整合接触。下部为炭质页岩夹黑色砂页岩和煤层;上部为灰黑色厚层灰岩,含燧石结核或条带。厚30—73米。含类Cadondfusiella(喇叭类);珊瑚Liangshanophyllum(梁山珊瑚)和腕足类、双壳类等化石。
大隆组:与下整合结触。岩性为灰黑色硅质页岩。厚25米。含Pseudotirolites(假提罗菊石)以及腕足类、双壳类等化石。
中生界(距今2.3——0.67亿年)
1、三叠系(距今2.3——1.95亿年)
宿松县仅发育下三叠统。主要分布于凿山地区。自下而上分为殷坑组,和龙山组、南陵湖组。各组间整合接触。
殷坑组:与大隆组整合接触。岩性为灰绿及黄绿色页岩和薄层灰岩。厚192米。富含菊石Lytophiceras(驰蛇菊石),Flemingites(佛莱明菊石)和双壳类、腕足类化石。
和龙山组:浅灰色条带状灰岩夹黄绿色钙质页岩。厚250米。含牙形石等化石。
南陵湖组:下部薄至中厚层灰岩夹数层瘤状灰岩;上部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是否可能属中统有待研究)。厚约1000米。下部含菊石、双壳类、有孔虫和牙形石。
2、侏罗系(距今1.95——1.37亿年)
本区侏罗系组成孤零盆地,主要分布于县城周围至长铺、高岭一带。仅发育下统磨山组和上统江镇组、汪公庙组。
(1)下统
磨山组:灰黑、灰、黄色砾岩、长石石英砂岩、砂岩、页岩夹炭质页岩和凸镜状劣质煤。底部以砾岩不整合于前侏罗系之上。厚>233——698米。富含羊齿类和蕨类植物化石。
(2)上统
江镇组:不整合覆于前侏罗系之上。仪在柏树旁附近有少量分布。岩性为安山质火山岩类。厚度不明。
汪公庙组:仅见于高岭附近。不整合于较老地层之上。主要岩性为灰紫、棕黄色凝灰质砾岩和中粗粒砂岩,厚度不明。
3、白垩系(距今1.37——0.67亿年)
主要分布于县城东南吴雪岭西北地区,以明显的交角与较老地层不整合接触。主要岩性为紫红色中厚层至厚层砾岩夹含砾砂岩和砂岩。厚达1800米。
新生界(0.67亿年以来)
1、第三系(距今0.67——0.025亿年)
第三系广布于县南部洪岭——吴雪岭——许岭一带的岗丘地带;主要属下第三系(始新统)吴雪岭组,与白垩系不整合接触。岩性为红色砂砾岩夹砂岩。胶结不紧。厚约30米。
另外,在高岭西南和东洪之西的岗地上,见有少量棕黄色砂砾夹含砾细砂层,可能属于上第三系(上新统)安庆组。
2、第四系(0.025亿年以来)
第四系广泛发育于县南部湖泊周围和长江沿岸地区。包括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1)中更新统
一般组成海拔30——50米之Ⅱ、Ⅲ级阶地。下部为赭红色蠕虫状泥砾,上部为同色蠕虫状粘士,总厚度约6米。
(2)上更新统
本区的上更新统通常称下蜀组。一般组成海拔20——30米之Ⅱ级阶地。主要为棕黄色含铁锰质小球之粉质粘土和亚粘土,厚约10米。
(3)全新统
全新统主要有湖积和冲积两种类型,常组成工级阶地或河漫滩。最大厚度约40米。湖积型分布在湖泊周围,主要为灰色和青、黄等杂色粘土和亚粘土;冲积型发育于沿江和主要河谷沿岸,为棕黄、灰、白、青灰等色之砂砾,砂土和亚粘土,山前地带的颗粒较粗。
岩浆岩
侵入岩在二郎河一带,出露有亭子岭,胡家畈、虎桥、董家山四个超基性岩体侵入宿松群内,构成沿295——115方向延伸的岩带,岩体规模依次为400×50米,240×120米,35×20米,1440×200——400米,岩体内普遍发育片理构造。它们形成于早元古代
末。主要岩性为蛇纹岩,仅亭子岭和董家山岩体边部有少量透闪石岩。矿物成份为蛇纹石70—90%和少量纤维蛇纹石、磁铁矿以及次生矿物绢石、菱镁矿、滑石。普遍可见石棉脉,亭子岭和胡家畈岩体内偶见辉石残余和蛇纹石具闪石假象。这些岩体的化学成份为
SiO240~42.14%,Fe2O35.53~6.37%
FeO1.15~1.60%,Al2O30.54~1.74%
TiO20.06~0.10%,CaO0.16~0.53%
MgO34.16~38.86%,Na2O0.07~0.15%
K2O0.04—0.08%
火山岩上太古界大别山群变质岩系中的部分原岩,属于海相基性——酸性火山岩;下元古界宿松群中则有海相中性和酸性火山岩;中元古界张八岭群主要为酸性火山岩即海相的石英角班岩;上侏罗统江镇组则又以中性火山岩为主。所以,在晚太古代和早、中元古代曾分别发生过频繁的海底火山喷发;而晚侏罗世则曾有陆地火山活动。
构造宿松县处于李四光所称的淮阳山字型构造之东翼孤接近孤顶部位兼跨扬子准地台的淮阳台隆南缘,与下扬子台坛北缘的交接地带。经历多次强烈地壳运动改造,褶皱和断裂发育,构造堪称复杂。
褶皱宿松县内太古代地层分布很少,其褶皱面貌不清楚。除此以外,总体上北部为隘口和宿松两个复向斜,而南部为侏罗系——第三系组成的平缓盆地。
1、隘口复向斜:形成于甲元古代末(距今约19亿年前后)。由宿松群组成,北西西向延伸长约20余公里。两翼地层均向南倾(南翼倒转),倾角60°左右,属同斜褶皱类型。次级褶皱主要发育于南翼,北翼被隘口断裂破坏而保存不全。
2、宿松复向斜:形成于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期间(距今约近二亿年)。核部位于县城——长岭铺一带。轴线呈60°—70°方向延伸。西端昂起并向南偏转。出露长约35公里,宽15公里。北翼出露震旦——奥陶系,南翼大部被中新生代地层覆盖,核部主要由上古生界或下三叠统组成。自南向北褶皱渐趋紧密,並呈现倒转。西北翼的次级褶皱平面上向北西凸山,並呈朝南撤开,向北东收敛的帚状展布,自南而北依次有余家垄向斜、龙山背斜、芝麻岭向斜,主要属倒转或斜歪褶曲类型。翼部地层倾角多数35°—50°,局部75°—80°;轴面主要倾向北,但时有变化。南东翼的次级褶皱自北而南有横山向斜、汪家咀背斜、阳山向斜、刘家屋向斜、童家冲背斜、柴家湾向斜、韭菜山背斜、杨福岭向斜,均属直立褶曲类型,两翼倾角一般在40°—75°左右。
3、中新生代盆地:主要发育于南部。呈北东向延伸,覆盖于前中生代地层之上。其中,侏罗纪盆地主要发育于县城周围和高岭一带,地层倾角一般在40°以内;白垩纪——第三纪盆地发育于县城以南地区,盆地内的地层倾角一般不超过20°。
断裂和推覆构造宿松县的主体断裂构造为北东——北东东向,大别山区还发育北西西向。现择主要断裂简述如下。
1、北东——北东东向断裂
凉亭河断裂:位于二郎河——凉亭河一线,走向约60°。一般认为是郯庐深断裂之南延,其深度町能切穿整个岩石圈而抵达上地幔。断层斜切大别山群和宿松群,沿线岩石破碎,有超基性岩分布,航磁异常和卫星象片厂均有明显显示。根据邻区资料,断层面可能倾向北西,倾角80°左右。
宿松断裂带:位于破凉亭——河塌以南、县城——高岭以北地区。主要有七条压扭性断层。平面上断层线弯曲向北西凸出朝南撤开,向北东收敛,整体成帚状与褶皱轴线协调分布,断层面波状,一般倾向北西,倾角40°—70°左右。向南西逆冲,构成叠瓦状构造、沿断裂岩石破碎硅化,牵引褶曲和挤压裂隙发育。其间发育一系列垂直于主断裂的北西向次级小断裂。
头坡断裂:宿松县处于该断裂西端。自怀宁、徐桥延伸入境,经县城之南向西延出省域,走向约60°。断层之北为古生代和三叠纪地层构成的宿松复向斜。南为侏罗系以上地层广泛覆盖,二侧地形差异显著,卫星相片和航空照片卜也都有清晰显示。根据邻区资料、断层属压扭性,断层面倾向东南,倾角60°左右。断层两侧地质体相对作逆时针方向位移。
2、北西西向断裂
主要一条称隘口断裂,沿陈汉沟之南向隘口附近延伸,两端延出县境,走向约290°。断层南为宿松群,化为大别山群,其间地层层位不全,且沿线岩石破碎,内有闪长岩脉等贯入,可能为一断层面向北陡倾的逆断层。
推覆构造在杨树岭——破凉亭——河西山一带,震旦系、寒武系白云岩自西往东推覆于志留系之上,构成飞来峰,称为河西山推覆构造。推覆断层面相向而倾,倾角西缓东陡。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地貌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