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道教
西汉梅福在县香茗山炼丹。东汉末年左慈在县城北门内建玄妙观,传播道教。嗣后有鹿磨山汪雨法修道处、白乐山高真人修炼处、曹公道场等道教场所。但民国时期县内既无一处道观,也无蓄长发、不结婚、戒荤腥、长期住观内以香火费为生的道士(即全真派道士)。社会上只有“正一派”道士,称俗家道士,他们无道观存身,五、七或十来人结成一个班子,设一“坛门”,还有坛主,是一种宗教职业者。根据统计,建国前全县有在家道士231人。群众信仰道教既无固定人数,也无入教手续。农村秋收后为保牲畜兴旺,要请道士“扎牛禁”、“闹五猖”;为全村安乐、来年丰收要请道士做“平安醮”。家中有丧事便请道士上门作“法事”“超度亡人”;有不吉利现象出现便请道士禳解。建国后,俗家道士大多改行。80年代,他们的活动又有所开展。
二、佛教
从东晋大兴二年(319)西域高僧佛图澄来县传教并在县北20公里处兴建佛图寺以后,佛教开始传入县内。南北朝北齐时,神光祖师,法名慧可,为释门二祖,为弘扬佛教,曾长期活动于县境。县西北35公里处的薛义河狮子山有葫芦石,相传二祖秘记存于此,山上葫芦洞为二祖参禅之所,灌锡潭为二祖洗锡处。嗣后,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佛教在县内广为传播,新的寺庙不断增加。还相传唐宣宗李忱,其微时曾在县四面山中避祸,祝发为比丘,并筑庵于此。县城内唐时名刹真乘寺内还有高达十丈的藏经宝塔。据民国10年(1921)县志记载,全县先后有寺、观40座,庵庙123座,殿、宫、阁11座。民国37年佛教会太湖支会还公推法华寺僧本怡为理事长,普乐庵尼蕴空为监事长。
建国后,不少僧尼还俗生产;土地改革中又将寺庙田地、山场、房屋的一部分分给了农民或改作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据1955年统计:全县有寺庙庵堂121所。土地改革时,分给群众的寺庙64个;还俗生产的比丘22人,住寺庙的15人;还俗生产的比丘尼17人,住寺庵的35人;参加生产的斋公25人,住庙斋公14人;参加生产的斋婆71人,开戒斋婆20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寺庙加强了管理,佛教活动趋于正常,僧尼得到安置。至1985年,全县有寺庙14座:海会寺、观音寺、西风禅寺、太平庵、杨泗庙、高华禅林、黄龙庵、法华庵、千佛寺、白衣庵、二祖禅堂、龙门寺、普照庵、塔纳庵,共计僧10人、尼35人。另外,还有信徒自行在老庙原基修建的寺庙8所:四面寺、西风庵、西云庵、观音庵、弥陀寺、司马庙、药王庙、大王庙。
佛教在本县传播1600余年,根深蒂固,流传面广。建国前县内有居士130余人,至于一般信教群众则人数更多。他们有疑难就去求签问,有企求便去许愿还愿,寺庙有活动便自动去参加或布施,有的中老年妇女还自发吃斋或吃花斋。
重要的佛事活动有水陆法会、瑜伽焰口施食会、斋天、放生(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另外,释迦牟尼大师的诞生日(农历四月初八)、出家日(农历二月初八)、成道日(农历十二月初八),各寺庙大都要举行隆重的佛事活动。又相传农历三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三天分别为“观音菩萨”出生、出家和飞升的日子,供有观音神像的寺庵要举行佛事活动,不少中老年妇女要斋戒,结伴到寺庙烧香,甚至远程到有名寺庙如宿松小姑山寺等处去许愿还愿。
80年代,佛教人士中有释耀慈(杨泗庙)为县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释妙慧(海会寺)为县人大代表,释恒忏(海会寺)为县政协委员。
三、天主教
清光绪十四年(1888),法籍神甫钟洪声来太湖建堂,天主教开始传入。光绪二十年教士常川在县城设总教堂,下设徐家桥、弥陀寺、小池驿、长河园、龙湾、吴马昌嘴、唐家大屋、沙河8个分堂。总堂和徐家桥分堂还设有女教堂。另外,还在县城、徐家桥、弥陀寺等地教堂附设小学校。不少神甫还略懂西医,并备有一些常用西药,给教民治疗常见病。
群众信仰天主教,大多为寻求“天主保佑”,死后能进入“天堂”;也有的是为治病或为孩子上教会学校。知识分子教徒也有读新旧约全书,研究教义的。教徒入教要接受“洗礼”,要参加“祷告”、做“弥撒”等宗教活动。民国20年天主教教民册籍记载,当时全县教民为3700余人。附设小学学生虽不是正式教徒,但星期天也要参加宗教活动。
建国后,外籍神甫回国,本国籍神甫也相继离去,城镇教堂房舍大都为学校占用,农村分堂均先后拆毁。据统计,至1985年全县尚有老教徒50余人,其中有的还去安庆、芜湖、合肥等地参加宗教活动。
四、基督教
有美以美会和圣公会两个分支,分别于光绪二十(1894)和二十七年传入本县,较天主教稍后。美以美会是德国教会派员前来传教的。在县城建有福音堂,后又附设小学校。圣公会是美国教会派员前来的,在县城和徐家桥均建有教堂,也都附设小学校。其传教方式和手法与天主教相仿,群众入教也要接受“洗礼”,要参加宗教活动。不过基督教的传教点比天主教少,基本上未深入农村,教徒数目也无记载可稽。
建国后,传教人员均离县,房舍或改作他用,或拆毁。遗留信教群众极少,县内也无教务活动。
五、伊斯兰教
又称“回教”,本县信奉此教的均系回族人。清咸丰时县内只有一家李姓回民,后徐家桥迁来一户姓马的,建国后又迁来苏姓、宗姓两户,经人口繁衍,至1985年,共计170余人,其中信奉伊斯兰教的教徒20多人。伊斯兰教在本县无教务组织,也没有教堂和教务活动,只有少数教徒去安庆清真寺参加活动。饮食方面按教规不食猪肉。80年代,伊斯兰教中马大军、马兆霞为县人大代表,李日霞、苏自怡、曾勤、马大庆为县(市)政协委员。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