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立春
立春意味春天开始。为表示祝贺,民间普遍有接春习俗。在户外设香案,供品中还另加一个盆或钵,内栽青菜一棵,表示春天已到,具体时间大都是农历历书中所标的时、分;也有人家在早晨举行。另外,还要用红纸书写“春到人间”或“迎春接福”等吉利语张贴,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建国后仍有保留,不过删去祭祀内容,只鸣放一挂鞭炮。
二、送灶
俗称各户的灶王爷春节前都要上天述职,时间是腊月二十三上天,除夕返回。民间于二十三日晚间有“送灶”活动,在厨房内烧香礼拜,供品中有饴糖一碗。意思是用糖糊住灶王嘴巴,让他只说好话。还贴对联:“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到除夕夜年饭前再接回。
三、接祖
俗谓各户已故祖辈春节都得回家与亲人欢聚,时间是腊月二十四日来家,正月十六日回去。二十四日(山区俗称小年)民间普遍有“接祖”活动。农村聚族而居,大都在公共堂轩内举行;城镇多分户举行。先在堂屋正中设祖先牌位,供桌放在大门口,烧香礼拜将“祖先”迎至家中,再在牌位前设供礼拜。礼拜人的排列顺序规定严格,先尊后卑,先长后幼,先男后女。重男轻女人家还不让已婚妇女参加。自当日起,每天三餐饭前要向祖先供酒饭,聚族而居的村庄则按户轮流。正月十六日再举行“送祖”仪式。建国后,部分群众仍保留接祖习俗,但形式已不相同,大都只燃放一挂鞭炮。
四、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建国前俗称“元旦”,改用公元纪年后才更名“春节”。这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要除旧岁,迎新年,延续时间长,活动项目多。
1、春节前的准备
进入腊月下旬,民间即开始紧张的春节准备工作。一是外出人员要赶回家与亲人团聚,享天伦之乐。万一亲人未归,家中吃年饭时也要为他摆一副碗筷。旧例,出嫁妇女不得在娘家度除夕夜,必须回到婆家。建国后旧例破除。二是大搞卫生,用竹竿绑上笤帚将屋顶和四壁清扫一遍,盆、碗、碟、盏以及衣被也要清洗干净。三是准备新年食品。农村家家熬饴糖、切米糖、磨豆腐、杀年猪、蒸米粑、作糯米圆子,有的还要作白酒、甜米酒。四是准备香烛鞭炮等喜庆和祭祀用品。
2、除夕日的活动
黄昏前要将春联、门神、年画等张贴齐全。亮灯后“还年”典礼开始,迎大门摆上香案三牲,鞭炮越长越好,显示有财力或有喜庆事。礼拜后关门吃年饭。有条件人家还烧栗炭火盆,象征家庭“红火”,一直烧到初三。年饭桌上得有发面米粑,取“发家”之意;鱼只摆不吃;米饭得多煮,以便大年初一吃“余饭”。睡前将地面打扫干净,初一忌讳扫地;还得准备大木盆或缸、桶,以便盛初一用过的水,不使“财喜”外溢。除夕日长辈还要给晚辈压岁钱。
农村聚族而居,除夕晚村民们在公共堂轩内举行集体“还年”仪式,由族长主持。生了男孩(添丁)和娶了新媳妇(进口)的人家要另外加燃鞭炮,多至万响,往往放至半夜。
也有个别人家由于祖传旧例或其他原因,将“还年”时间提前几天;也有的人家“还年”不一定在掌灯后,而在天亮前。
除夕晚有“守岁”习俗,至少守到午夜后,因为这一晚“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县城、徐桥等镇商家还特制印有商号和“恭贺新禧”等字样的大红帖子,命学徒广为散发给其他商户,从门缝中塞进去,互相表示祝贺。
半夜子时(晚12时左右),家家要在大门口鸣炮祭祀,谓之“出天方”;以后即关闭大门,还用红纸条幅写上“开门大吉”、“开门见喜”等吉利语贴在门上,正月初一早晨开门时还要鸣炮。
3、春节期间活动
除夕守岁,春节早晨习惯晏起,旧例当天不出门,只晚辈向尊长拜年。相互拜年活动从初二正式开始。家中主要成员第一次出门要选择方向,向北叫作“上行”,还要放鞭炮送。亲戚知交彼此还要留宴,一般人家进门致贺后即告别。人们在途中相遇也要拱手致贺,说几句“新年如意”、“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旧社会重视人情关系,讲究礼尚往来,要在几天内达到彼此拜年目的,就得采取简便方式。如徐桥镇商民定大年初二为彼此广泛拜年日期,每家将大门打开,店堂内准备茶点香烟,一人在家守候,大都是店主或长者,另派年轻人出外挨户拜年。来人进门后只相互应酬几句即告别。农村大都把公共堂轩或族长家做相互拜年场合,按旧俗新正见了面,致了贺,就算拜了年。还有一种敲门拜年形式,来者敲门道明来意,里面答几句如“谢谢”、“同喜”、“拖步”之类的话即可。
建国后的元旦、春节团拜就是将拜年活动继承、改造、简化而来的。
五、上七日
正月初七,俗称“上七日”、“上年头”或“小年”。春节至此基本告一段落。商店大都于这天宴请朝奉,并确定雇用人选,以便第二天正式开张。农村雇工假期结束开始上工。这一天,家家都要加餐,养鸡户黄昏时还要鸣鞭炮“赶毛狗”。
六、元宵
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旧例春节期间至此全部结束。晚间,群众有吃糯米粉包糖馅做的元宵的习俗。春节准备的酒菜吃食至此也大都用完,因此有“元宵,元宵,酒肉全消”的俗语。
元宵节又有“灯节”之称,民间有春节期间“出灯”的惯例,到元宵节进人高潮。农村一村或联村组织一套灯班子,城镇也有按街道或行业组织的。花灯以“龙灯”为主体,配以花、鸟、虫、鱼杂色灯;有的还加配耍狮子、划彩船、挑花篮、踩高跷;甚至在“抬箱”内由小孩扮“桃园三结义”、“武松打虎”等古典戏曲中的人物,用人抬或车载游行。城镇附近农村龙灯班,一般从初四轮流上街,到各街道游行。逢机关、大商店或与灯班有特殊关系人家,还要进入。机关主要是在空场上盘舞,进入人家大都是将龙灯在堂屋或店堂内绕行一周,喝采道吉,叫“老龙送福”,户主得用银钱或糕点酬谢。龙灯队伍经过门前,家家都得放鞭炮迎接,也得给点礼物酬谢。农村则采取轮流游乡形式,你来我往,一直要闹到元宵节以后,建国后春节出灯传统时断时续。
七、花朝
县内习俗农历二月初二为“花朝日”。俗谓“二月二,龙抬头”,其意大致是春雨季节即将开始,农民要大忙农事了。又有谓花朝是百花生日,妇女多于这天戴花示庆。传统食品是家家做粑,建国后习俗尚保留。
八、上巳节
即农历三月初三,俗谓这天是“鬼节”。人们把晚间野外出现的磷火认为是“鬼火”,故有望“鬼火”习俗。这天,有些人家禁止小儿夜晚外出,以防“中邪”。农村家家都作水菊粑(水菊是一种野生蒿类植物,叶子有清香,富粘性,揉成绒状,拌以糯米粉作成)。城镇人家无水菊,则作其他粑类。建国后作粑习俗延续。
九、清明节
清明是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或稍提前家家都到祖坟前举行祭祀活动,外出人员也大都赶回家乡参加。建国前,封建家族观念浓厚,还要以族为单位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俗称“作清明”。参加人数少则几十,多则成百,扛旗奏乐,抬猪牵羊,首先在祠堂祭祀一番,然后吹吹打打到族内几座主要祖坟(大都是公有远祖坟)前举行祭祀。有的人家”还集近支同族多户聚餐,叫“吃清明饭”或由公堂支付,或由各户摊派轮流。建国后,扫墓习俗保留,但剔除了迷信思想,机关学校还到烈士墓地或纪念馆举行悼念活动。
十、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称“端午节”、“端阳节”。它与中秋节、春节合称三大传统节日。时当“夏至”前,盛暑即将来临,家家买雄黄炮。在床、柜等家具底下或墙角燃放,充满硫磺气味,可除虫蚁。妇女还用布或丝绸做“香荷包”,内贮艾叶等香草药给小孩佩戴,也可除秽防虫。家家还在门两旁插上菖蒲和艾,俗谓:“艾叶如旗招吉庆,菖蒲似剑斩妖魔。”端午节时麦收已结束,农家都作小麦粑尝新和送亲友。传统说法是屈原这天投汩罗江自尽,家家要裹糯米粽子(意为投入江中喂鱼,用以保全屈原尸体,实则为食或送人)。有河道地方,尤其是县城或徐桥要举行龙舟竞渡活动。
建国后,民间仍把它视为重大节日,保留作粑裹粽习俗,亲友之间还要互相馈赠礼品。
十一、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七月半”,是充满迷信意识的“鬼节”。家家除上坟祭祖外,还要在大路边或十字路口焚烧纸钱冥币,给“孤魂野鬼”收用。在城镇和农村大族村庄,还要请道士或和尚专门作“法事”超度“孤魂野鬼”,以保民间平安康乐。建国前县城、徐桥商民对此尤为重视,从七月十一日开始到十五日止,分街道轮流举行,“法事”中还有什么“破地狱”、“过奈河桥”等充满恐怖气氛的内容。七月十五日晚间还要放荷灯,用瓷碗或油纸制成荷花形灯,中置蜡烛或油捻,点燃后放入河中,灿烂一片,随风飘浮至河流远处。其中还有几只特大灯,并认为谁人拾得谁吉利。有的人拾得特大灯后还专程送给缺子户或富商大户,获得厚赏。中元节,又叫“盂兰会”,有的地方还抬佛游行,敬佛三日。
十二、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是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亲友间也要互相往来馈赠;此外,还有赏月、吃月饼、砌宝塔、摸秋等习俗。
中秋夜晚,圆月高悬,天气凉爽。人们多在庭院内或门前空场置一桌,桌上陈列月饼及梨、枣、菱角、石榴等水果,边赏月边吃茶点。有的妇女还拈香拜月祈福。这天晚间如果天气不好,即认为明年新正月也多阴雨,俗谚:“云瞒中秋月,雨打上元灯。”
中秋前几天,不少青少年即结伙张罗砌宝塔。材料多为断砖残瓦,地点多在庭院中,塔高五六尺甚至丈许,分五层或七层,层层可置点燃的蜡灯或小油灯。塔前有供桌,除月饼水果外,参加者还将从家中拿来的古玩、瓷器等物品和从四处采摘的野果奇花,一并陈列。大家还要搞一点弹唱说笑等文娱活动,至午夜兴尽而散。
中秋夜间到别人菜园中去摘瓜果叫做“摸秋”,俗谓“摸秋不是偷”,因而园主不便计较。摸秋者认为摸到冬瓜、南瓜可得子。
建国后,中秋与端午一样,仍为重大节日,商店出售的月饼品种更为齐全。
十三、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建国前,知识分子受王维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影响,有重九登高习俗;并大都是登有寺庙的山,以便游览。广大农村秋收结束,家家作新米把、烫豆把,有庆丰收之喜。
80年代,安徽省把这一天定为敬老节,少数人还保留登山习俗,因天高气爽,适宜于旅游远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