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文物
1、地面文物
(1)王家墩文化遗址
位于小池中心孔河西岸,为南北长垄状台地,南部堆积较厚,向北渐薄,面积约1万平方米。1983年4月,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对遗址进行试掘,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2座,战国时代灰坑1座,出土陶、石器等物30余件,有鼎、豆、盆、杯、石锛、石斧等。遗址内涵较丰富,包括早、晚两期文化遗存,早期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为西周至春秋时期。1982年11月,县人民政府将该遗址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吴河遗址
在小池白银乡方龙村境内,为南北长垄山岗,部分已成为居民区,文化层深1—2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1984年9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试掘,采集器物有细高颈喇叭口折腹带把黑陶、竹节形柄盘形豆、折肩折腹黑陶壶和石刀、石斧等,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
(3)墩上遗址
位于徐桥区建设乡华丰村墩上屋,为方形台地,高出周围田地1—3米,文化层厚1—3米,现存面积约600平方米。遗址上采集的标本有夹砂红陶扁舌形、凿形、剖面六棱形、鸭嘴形的鼎足及通体磨光的玉璜和玉块各一件,为商代遗址。
(4)余墩遗址
位于城东10公里的刘羊乡月龙村河洲屋东,为山坡台地,面积1000平方米。1984年9月,省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试掘,采集有直径为3.5厘米的夹砂红陶球、圆饼状陶纺轮及陶片、鼎足、石镞。遗址内涵丰富,文化层深4米,上层属商周时代遗存,下层属新石器时代遗存,相当于薛家岗二、三期文化。
(5)王氏宗祠
在城内大夫第街(现新华街),原有上、中、下三进,有厢房、祠院,现存中、下两进及祠院,面积1500平方米。祠堂系砖木结构,青砖小瓦,蜈蚣脊(又名青龙)山墙,三柁五架,大柱支枋,红漆望板,彩绘斗拱、转棚,雕刻皂角仿和斗衬,每进之间有小天井,通天井的后门上有提壶款,是典型的清代建筑。
(6)莲禅师墓
位于马龙乡马龙村的玉泉庵,为石室墓,坐西朝东。三层舍利塔建其上,塔高约3米,塔顶为三叉形。有墓志,志载:“莲禅师,合肥人,生于明天启六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
(7)赵文楷墓
位于望天乡华光村人形山。原为石灰桐油夯筑,圆形。高1.8米,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艮山坤向。有碑,高1.65米,上书“皇清诰封授中宪大夫显考介山老大人之墓。”1982年,县人民政府定赵文楷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被收录于《中国名胜词典》。1984年,该墓由县文物管理所修葺。赵文楷,本志有传。
(8)王大枢墓
位于北里乡东口村太平架山,系堆土墓,高1.2米,面积5平方米。有碑,高1.2米,上书“嘉庆二十一年立天山渔者王公讳大枢之墓”。墓今保存完好。王大枢,本志有传。
(9)赵畇墓
位于望天乡保坪村的象形山,为半圆形堆土墓,坐东朝西,高1.1米,占地4平方米,墓圹用石块砌筑。有碑,墓今保存完好。
(10)上格城遗址
上格城,又名乐城堡。青城废县治。位于中心乡后河东岸,相传为魏将曹仁所筑。明将史可法为抵抗张献忠农民起义军重修。城依山傍水,城墙内外壁为青砖砌筑,内用夯土填实。面积约2万平方米。有两门,东为大东门,西为大西门。南北各筑有一碉,谓南碉与北碉。城己毁,仅存城墙残体和清乾隆“祠塾碑记”一方。碑高2米,宽1.2米,碑文为楷书,记载乐城堡重修和更名情况。1982年,县人民政府定上格城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馆藏文物
(1)玉璜
商代饰物。1980年墩上遗址出土。色白微青,晶莹润泽,形似弓,通长28厘米,身径1.5厘米,弧径14厘米。两端有小孔,孔径0.1厘米,为系绳用。
(2)宋三彩孩形枕
1975年弥陀公社出土,宋代定窑产品,高16.5厘米,长27厘米,宽18厘米,造形为一个趴着的小孩。小孩身着短对襟褂,两腿屈于股下,臀微上翘,双肘支地,双手捧钵盂举于胸前,头微昂,顶束发髻,两耳长大,面带微笑,作求施舍状。枕面施涂白、绿、淡黄三釉,釉色光润、柔和、素雅。底和股下部露胎,通体均为网状纹开片。
(3)玉龙钩
1975年由弥陀区文化站征集。战国晚期生活用具,色灰白,长11.5厘米,宽2.7厘米,形似龙头,钩正面镂小龙一只,龙爪落地,似欲腾飞。
(4)盅口壶
1975年11月小池公社出土。宋代瓷质酒器。盅口,鼓腹,圈足,有执及流,盅口两侧有小系。通高14.5厘米,口径5.5厘米,口沿高1.5厘米,腹径11厘米,底径6.7厘米。执较宽,上有四条弦纹,流下部有三圈连环弦纹。壶身上部有六道弧楞,呈瓜纹状;下部呈六瓣莲花状。釉色白中泛黄,圈足部分露胎,通体开片,为宋瓷珍品。
(5)铜权
1975年岔路乡出土。元代衡器。通高7.5厘米,重202克。由上小下大两个圆锥体组成,权纽为梯形,权身两侧分别铸有“至元二年”和“上”字。
(6)玉铲
1975年弥陀公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生产工具。通长16厘米,上宽7.6厘米,下宽8.3厘米,厚0.7厘米。磨制光滑,玉质坚硬,灰白色,间有草色纹理。形如木工刨铁,体扁平,中问微凸。铲上部有一圆孔,孔径1.3厘米。
(7)宋点彩方枕
1975年东山头古墓葬出土。瓷质。通长16.5厘米,高10.5厘米,宽9.5厘米,上宽下窄,枕面中部微凹。米黄釉色,金丝铁线网状开片。点彩为六瓣花形,计30个;点彩分布:枕面三行,中二、两边各三;两侧各一行,上三下二;两端各二行,每行三。
(8)秦瓦当砚
1978年寺前公社古墓葬出土。陶质,圆形,用秦代瓦当雕凿而成。直径17厘米,厚2.8厘米,边棱1.6厘米。正面中间有一大圆乳,直径为2.3厘米,圆乳周围有12个乳钉,乳钉内外都有弦纹,弦纹外的双十字弦纹与边菱旁弦纹相连,将瓦当分成4格,格中有饱满遒劲的小篆“长生无极”4字。砚盒已腐烂。
(9)魂瓶
1973年赵河公社黄下大队出土。瓷质,唐代明器。直口,圆肩,腹微鼓,圈足。通体高32厘米,其中盖似塔形,高14厘米。口径9.3厘米,腹径15.5厘米。口外围四方塑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四神之间堆塑5朵卷云。瓶肩下部和腹上部各有一圈绳纹。两纹之间雕有兽面人身12生肖。兽面人各穿大袖长褂,双手抄于胸前。瓶腹刻有4层莲花瓣,底部直径9.5厘米。瓶为白胎,内施白釉,有明显的轮制旋纹。
(10)太平天国圣宝
为太平天国钱币,按面额从小到大分为六种:小平、当五、当十、当五十、当百、当千。县馆藏有小平钱1种数枚,铜质,圆形,方穿,正面阳刻“太平天国”,背穿上下或左右分别阳刻“圣”、“宝”楷书。
(11)铎
1974年城西公社永红大队汪屋出土。通高13.5厘米,腔与顶部的方形銎相连。銎内空1.8X1.8厘米;銎两侧有对穿孔,孔径0.4厘米。铎身上部有三个为一组的乳钉,每面4组;铎口曲势较浅,壁厚0.3厘米。为春秋时期青铜打击乐器中的郢卒铎。
(12)昭明镜
青铜质,圆形,西汉照面用具。1985年5月新县城建筑工地出土.镜直径10.5厘米,厚0.6厘米,镜面微鼓。圆钮,圆座。座高0.8厘米。座外饰有12内向连弧纹一周,连弧纹外又有辐射纹一周。素回宽缘,缘隆起,靠缘亦有辐射纹一周。其内铭文为“内清以昭明,光象夫日月”,每字之间有个“而”字,字体统一。
二、胜迹
1、海会寺
位于县城东15公里的白云山麓,建于唐代。宋代著名高僧端、演禅师曾阐道于此。宋淮西佥事干王伦题字匾为“淮西第三禅刹”。
海会寺原有上、中、下三殿,上殿供有三尊大佛、十八罗汉,中殿供有神像,下殿有四尊护法天神。全盛时期,寺内有僧众3000余人。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县吴易峰同地方绅士张廷谒对该寺进行一次大的修葺。清咸丰九年(1859),清军凭寺抵抗太平军,使寺遭严重毁坏。直到光绪四年(1878)才得以重修。“文化大革命”中,所有神像全部被毁,1973年中佛殿被拆,仅存上下佛殿。下佛殿神像现已重塑,上佛殿佛龛也逐渐复原。
寺内有古罗汉松一株,高约25米,干围5米,盘根错节,苍劲古朴。寺前有玉带河,河上有清光绪年间修建的单孔石拱桥;寺后为凤凰岭,岭路陡峭,常有云雾笼罩,故山称白云山。寺右有响水崖,清泉飞瀑,盘旋湍激。环寺的四周山上,有仙人醉酒、水推石磨、东山古镜、仙人打坐等古迹,景殊胜幽。
1982年11月,县人民政府定海会寺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现有尼6人。
2、西风禅寺
位于花凉亭水库大坝东北侧的鹰嘴崖上。原名狮子庵,建于唐代。清咸丰六年(1856)毁于战乱。民国8年(1919),由寺僧醒悟募捐重修。后寺内塑像、楹联、匾额、钟鼓俱毁,今渐恢复。殿一进两重,为砖木结构,倚山构筑,上高下低。上殿深10米,下殿深15米,有6根摆厅柱,柱上支枋,三柁五架。马头山墙,左侧有厢房数间。总建筑面积400平方米。
寺左有西风洞,洞口西向,入内渐狭,可容数十人。暑季清凉,环洞无蚊,至内觉有习习凉风,故名。寺后有仙人桥、凤凰石、锡杖峰、一线天、飞来石、五祖洞、犀牛望湖、灵龟听经等胜景。四周存石刻多处:仙人下棋处的石壁上,有无名氏题刻“别一壶天”,楷体,苍劲有力;寺门前西侧的卧石上,有清代路可恒刻“高山流水”,楷体,每字长宽60厘米;寺门前径边石块上,有无名氏题刻“路径穿云”,中楷,笔势有力,活泼舒展。
1982年10月,县人民政府定西风禅寺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佛图寺摩崖石刻
位于寺前区境内的大尖山上。这里山清水秀,景致优美。山之西南侧,旧有佛图寺,1958年拆,“文革”中全毁,今仅存石刻数处。
屏风石,位于山口,长6米,高3米,面平如削,宛若屏风,上刻清人王大谟书“游佛图寺”诗一首,阴刻,44句,220字,面积约15平方米。天就门,为二峙一覆3块巨石天然砌成,为入寺必经之门,俗称“禅门”,门额上刻有明知县李盛英题“天就门”3字,阴刻,篆体,字刻面积约1平方米;门内左壁刻有无名氏行书“洞门深锁"4字,阴刻,每字长0.3米,宽0.1米;门内右壁上刻有明嘉靖县令罗汝芳草书“乙卯秋月游”,每字长宽0.05米。天柱塔由五块巨石天然叠成,方形,上大下小,高约10米,上刻有罗汝芳书楷体“天柱峰”3字,阴刻,面积约0.12平方米,另刻有清人阮裕楷书“乾坤一柱”4字,阴刻,石刻面积0.15平方米。此外,在生白洞口还有无名氏楷书双钩文“生白”石刻,在飞来泉侧有无名氏书“锦石巧留天柱塔,青山应做状元峰”以及“天上来”、“飞泉”、“尘襟洗尽”、“且来观”等石刻。
1980年被收入《中国名胜词典》。1981年,佛图寺摩崖石刻被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天华尖
位于辛家冲境内,北纬30°29′,东经116°05′。主峰海拔925米,山势巍峨,其峰似笋。从东面看,山如画屏照海,从西面看,景若峭笔写天。山多怪石,松青竹茂。春兰夏蕙,满谷馨香;秋菊冬泉,漫山遍野。尤其是春季,山顶上盛开各色重瓣杜鹃花,分外惹人喜爱。
主峰南侧有太平庵,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为上下两重,东西侧有厢房,现庵有比丘尼5人。
天华尖盛产茶叶,名曰“天华谷尖”,明清被列为贡品,现为国家级名茶。
5、四面山
又称四面尖,位于岔路乡境内,为大别山之余脉。主峰海拔509米,形方而锐,四面如一,故名。
四面山自麓至巅,原有石磴、石桥、古刹、浮屠、皇藏峪诸胜。唐宣宗大中年间,法智禅师曾在山上建寺,曰大中寺。寺于民国时期毁,不复修葺,今仅存石柱一根,高约6米,柱顶端的三面均有长方形穿孔,为挑梁的母榫,下为方形,四周刻字千余,因风雨剥蚀,不可辨认。山上原有两塔,一为砖塔,已毁,仅存生铁所铸塔顶;一为石塔,今尚存。石塔高约3米,六层,六角形,每层正面均雕有佛像。寺南侧有人造石洞1个,深约1米,长约50米,洞内流水涓涓,山口有一石桥,宽2米,高3米,由90块方石砌成。
清代县训导刘儒曾赋诗吟咏四面山:“绝境浑天作,孤峰四面同。画开山色里,春在鸟声中。树响晴还雨,岩深静自风。丹崖寻旧约,有洞达龙宫”。
6、龙山
位于老县城北1.5公里处,北依四面山,西濒长河,山势绵亘深厚,石骨玲珑,其源发于明堂山,蜿蜒磅礴,势若游龙,故名龙山。
龙山为“一邑之巨观”。“龙头”角、眼、鼻、腮、须、舌俱全。“龙头”俯临深潭,深不可测;潭边有崖,崖多怪石,如“童子拜观音”、“鹅公包”、“海螺石”、“黄狗舔屠凳”等,各具神态,蔚为奇观;潭中,一块巨石横在水面,名钓鱼矶,矶上刻有“波光照影肝胆寒,岚气逼人毛发立”诗句。距山数十步,有龙山宫,明嘉靖八年(1529)知县翁溥修建,清咸丰四年(1854)毁于兵火。山上原有智果庵、观音阁、王家庵,清末俱遭兵毁,唯观音阁得以重修。民国时期,有老尼妙珍主持香火,建国后阁又被拆毁。智果庵侧,旧有昙云墓,为清代顺治知县李世洽之美姬王昙云埋香处,墓门上有李世洽撰联:“云寄无端,偶为山川留玉佩;春归何处,可堪风雨问桃花。”龙山上,原亭、榭、台、阁遍布,仅亭就有7座,如“湖山一览亭”、“览秀亭”、“观风亭”、“笑山亭”、“希欧亭”、“成云亭”、“风俗亭”等。龙山上的人文景观,因年久失修,今无存。
7、香茗山
位于县东南与望江临界处,主峰海拔489米,为县东南屏障。
香茗山因古代盛产香茶而得名。中峰特出,势若莲花,故称莲花尖。左为小香茗,右为大香茗。小香茗曾是西汉梅福筑室炼丹处。山上有井,井侧有庙,相传天旱祈雨辄应,明代庙毁,唯存残碑,字磨灭不可读,仅额镌“曹公道场”4字可见。大香茗尤为高峻,上有朱砂,险不可取。元末罗某在两峰之间置寨,曰夹英寨,已毁。山下,1958年建成莲花水库,水面宽阔,波光如镜。
香茗山,峻峭险要,雄居东南。历代文人吟咏甚多,其中有明代大学士解缙《香茗山》诗:“山岩殷窦簇朱砂,香茗丛生蓓蕾芽,采药道人何处去,洞云深锁碧桃花。”
8、汤湾温泉
位于赵河乡境内的汤湾,三面环山,一面濒河,稻田之中,有泉眼多处,水咸,牛羊嗜饮。
1985年11月,省地质矿产局测试中心对汤湾温泉进行考察,实测结果:水温为45摄氏度,水质清澈透明,口感稍有苦味,水中含对人体有益元素10余种,其中有微量的氟,初步确定为苦味医疗泉。
9、北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位于县北玉珠畈,原为吴氏宗祠。
吴氏宗祠,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民国20至21年(1931—1932)6月,为北中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建国初为小学,1955年至今为玉珠粮站所用。
宗祠为青砖小瓦木架结构,一进两幢,下幢是议事厅,上幢供放祖宗牌位,两边有厢房。
民国20年9月5日,红军二一八团政治部组织科长钟明雅和县委工作组长李明道,在吴氏宗祠主持召开有40人参加的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北中区委员会,区委成立后,进行一系列革命活动,为北中区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年10月7日,在宗祠内召开有700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宣布成立红山县北中区苏维埃政府,区苏维埃政府及第二乡苏维埃政府就设在祠堂内。次年,红军主力北撤,区、乡苏维埃政府遭到严重破坏,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仍用祠堂,进行秘密活动,直到解放。
1982年,县人民政府将北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吴氏宗祠,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刘畈高干会议旧址
位于刘家畈胡氏宗祠。
祠堂一进三重,为青砖小瓦木架结构。建国初为小学校,1969年至今为刘畈初中所用。
民国36年(1947),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10月下旬,湖北高山铺战役后,野战军直属机关东移至县刘家畈。11月9日至12日,刘、邓在胡氏宗祠召开三纵队旅长和皖西工委委员以上干部会议,出席会议的有30余人。野战军、中原局首长有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李达、刘子久等;三纵队旅长以上干部有陈锡联、曾绍山、阎红彦、郑国仲等;皖西人民自卫军支队长和地方工委以上干部有刘昌毅、桂林栖、于一川、张伟群、胥治中、钟大湖、胡鹏飞、何德庆、孔令甫、梁诚等。
会议开了4天,由张际春主持,刘、邓首长和中原局刘子久分别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会议传达贯彻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部署了土地改革工作,宣布建立皖西区党委和皖西军区,解决了部队集结与分遣问题。
11、烈士陵园
座落在老县城北2公里处的白石山(亦称龙珠山)上。1959年兴建,1962年落成,倚山势构筑,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193.5亩。
陵园有门,环形门额上有“烈士陵园”4个大字。纪念堂、纪念塔、烈士墓依次建在三座小山之上,由石级、小桥连为一体。
纪念堂,建在第一座小山上,堂为瓦顶单檐歇山式,四角攒尖上翘,堂周有廊,内38根支柱环抱,成“回”字形。堂内有陈列橱,存放着革命烈士遗像和遗物。
纪念塔,在第二座小山上。纪念堂与纪念塔之间,架有一座高8米、宽2米的3孔石拱无水旱桥。上51级石级,即为纪念塔。塔高13米,为水泥砖砌筑,方形,正面嵌有“革命烈士纪念塔”7个行书大字(为原太中教师汪鹤龄所书)。塔基为浆砌块石结构,有廊,廊围有石柱栏杆。
塔后40余米处是烈士公墓,为浆砌块石结构,顶为圆形。有碑,高2.4米,宽1.4米,碑上镌刻“烈士之墓”4个楷体大字。碑前拜台,高0.5米,上安水泥浇铸的“奠”字花圈。墓圹为半月形石墙,墙垛上左书“革命烈士”,右书“永垂不朽”,字为水泥浇铸而成,饰有红漆。烈士个体墓冢,建在第三个山丘的南侧,计11冢。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