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清代地方武装
清沿明制,县设武弁,驻防兵数十。康熙三年(1664)额设潜山营,驻防太湖,把总1员。雍正七年(1729)添设经制外委1员。乾隆二十八年(1763)增添额外外委1员,领弓战1名,枪战2名,守兵52名。道光三年(1823)汛战守兵51名,分防各墩、汛及城内外仓库、监狱,接护鞘犯差使,官兵战马9匹。咸丰三年(1853)四月,湖北荆宜施道赵畇奉命回太湖集绅民创办团练,训练壮丁。
二、国民党地方式装
1、团防局:民国元年(1912),县兵制未定,知事集绅筹议后,就考棚东边设团防局。募团丁40名,以团长一员统辖。凡薪粮装械等费,由丁漕余平项下支给。各区所设团防分局,其经费由各区自筹,县酌量补助。
2、保卫队:民国3年4月25日,奉省督倪嗣冲令,挑选精壮编制保卫队,计分4棚,每棚8名,共32名。
3、警卫队:民国6年4月7日,奉省长倪嗣冲令,保卫队改为警卫队。民国10年,奉省长聂宪藩令,裁汰10名,又改名警备队。
4、独立旅:民国15年,安徽省宣慰使常恒芳将陈雷起义部队改编为宣慰使署独立旅,陈雷任司令。
5、农民自卫军:民国16年4月上旬,在北伐军支持下,国民党左派县党部收缴以江海潮为首的县警备队枪械40余支,成立县农民自卫军,40余人,吴业仁任团长。下设3个分队,吴业仁兼一分队队长,吕化池任二分队队长,何振东任三分队队长。自卫军配合农会向土豪劣绅开展政治、经济斗争,在太宿桥一带封闭地方粮仓多处,没收稻谷800多担分给农民。5月28日,为避安徽军阀陈调元部三十三军某团进剿,提前两小时撤出县城,后转黄梅。6月9日,由黄梅返回,计划攻打国民党太湖县指导委员会(右派)。路过徐家桥时被劣绅密报县政府,是夜,农民自卫军在荒塘岭休息时遭联村团袭击,失利,县农会主席叶仁山被捕。左派县党部负责人严继武率农民自卫军再到黄梅,令已被拘押的县长张述峨写信回县释放叶仁山。6月,安徽军阀陈调元勾结湖北军阀夏斗寅派兵进攻驻黄梅的太湖农民自卫军,农民自卫军败退,转入地下活动,国民党左派县党部亦遭破坏。
6、自卫团、商团、团防队、游击队、保卫队:民国19年,国民党县政府成立县自卫团,200余人,团长胡鹿鸣;成立县游击队100余人,队长杨文波;成立县商团,由商会会长朱一元负责;组建联村团又名团防队,70人,劣绅韦大斯负责。大石岭农民暴动后,国民党县政府集中上述反动武装,在大石岭一带通缉、捕捉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20年10月,县长胡拔翠训令各区、乡、保赶紧办保卫队,以御红军。21年6月21日,县政府趁北中区游击队调走之机,派方体仁、赵寿安率县自卫队和各地团防千余人进攻玉珠畈苏区,实行“三光”政策,北中区苏维埃政府干部吴先银等20余人遭杀害,吴生禅一家7口被杀死5人,苏区先后被杀害62人。7月,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围剿”,派重兵进攻鄂豫皖苏区,国民党湖北省主席夏斗寅率军与蕲春自卫队、宿松猎户队、太湖自卫队进犯太湖北中苏区。
7、保安大队:民国22年,县保卫队更名为县保安大队,有两个中队,两个特务排,计264人。有大炮1门,步枪210支,子弹9393发。所需经费32250元,均按田赋附加30%收取。
8、人民抗日自卫队:民国27年3月,县依据军委会颁布的国民自卫团组织章程和省动委会制订的人民抗日自卫队组织条例,成立人民抗日自卫队。当时常备队2个,计447人;后备队12个,计1200人。28年5月,县人民抗日自卫队改名为国民自卫总队,由省第一行署(设太湖县城)专员、太湖县长张威遐兼任队长。
9、国民兵团:民国30年,国民自卫总队改组为国民兵团。团长林一元(县长),副团长黄征白。是年,撤销联保处,成立乡公所,每乡成立自卫队,有几十人,修筑碉堡,实行地方联防,破坏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抗日工作。32年,县国民兵团有自卫队5个、官兵567人,还有后备队6个。
10、民众自卫总队:民国35年,县国民兵团改名民众自卫总队,有民众自卫大队2个,中队8个,共900余人;配轻机枪4挺,步枪610余支。年底缩编为7个中队,每中队有101人,共707人。第一大队驻县担任城防,第二大队所属三中队分驻弥陀寺、茗北、徐家桥等处。
11、玉望乡自卫队:民国36年冬,玉望乡恶霸地主吴敦航、赵少文等,纠集兵痞、流氓程国显、吴洽和、赵金山等,成立玉望乡自卫队,以赵金山为队长,开始30余人,有步枪10余支,轻机枪2挺;后扩充到80余人。37年春改编,归县自卫团十一连。38年2月太湖解放后,该自卫队继续与解放军为敌,6月间被全部击垮。赵金山于1950年7月被人民政府逮捕法办。
12、自卫团:民国37年2月,中共晋冀鲁豫野战军从太湖转移后,县、区、乡成立“还乡团”、“猎户队”、“清乡队”、“联防队”等反动武装组织,配合国民党二十五师、四十八师及驻鄂第七师,对解放区实行清剿。玉望、白洋、永安、南阳等乡联防队,均有50余人。同年12月,奉省保安司令部令,民众自卫总队改为县自卫团,下辖3个营、12个连,仍驻原地。
13、行动队:民国37年3月成立,朱必闻任队长。该队到处捕捉共产党所辖乡村的干部和农会会员。
三、共产党地方人民武装
1、红军赤卫队:民国18年(1929)10月,中共太湖特区委利用蒋介石部蒋伏生与反蒋的冯玉祥部余亚农在太湖交战之机,收集失散在民间的枪弹,成立县地方赤卫队,有队员60人,枪30支,刀矛30支。陈大虎、殷幼堂任正、副队长,甘信元、叶仁山为正、副指导员,下设3个分队,叶义山、孙敬纯、卓金和分别任一、二、三分队长。19年4月14日,中共太湖县委领导太、宿、望边区农民,在大石岭举行暴动。20日,在大石岭五显庙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太望赤卫队,队长陈大虎,副队长殷幼堂,指导员甘信元,副指导员叶仁山;有队员120人,枪90余支,刀矛30余支。
2、北中区赤卫队:民国20年10月7日,北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决定成立赤卫队。至10月9日,两天时间内报名青年30余人。是日,李明道主持召开大会,宣布北中赤卫队成立。指定王宜训任队长,董兆先任指导员。赤卫队以土枪、大刀、长矛为武器,还有一面赤色大军旗,祝向荣为大旗手。赤卫队成立后,红军某部曾派何子恒前来负责训练。赤卫队的主要任务是:保卫苏区,消灭反动地方武装;追捕坏人,镇压地主豪绅的破坏;配合红军主力作战,给红军当向导;没收白区地主财物,分给穷苦人民。赤卫队成立后的两个月内,作战10余次,夺敌步枪18支,队伍发展到62人。
3、北中区游击队:民国20年11月24日,中共红山(今英山)中心县委将北中区赤卫队扩编为北中区游击队。何子恒任队长,张良荣任指导员;全队62人,2个排,6个班。21年3月,游击队发展到178人。是时,红山县独立十三团派来一个营,将游击队组成北中区警卫营,属红山县独立十三团和北中区委双重领导。6月,红山县独立十三团与北中区警卫营合编为红军游击师。不久,游击师随红军主力转移,离开苏区。
4、铁林寨游击队:民国21年9月,中共蕲太宿工作委员会派党员朱正德等7人到太湖铁林寨一带发展党员,组织便衣队,筹建苏维埃政权。12月,便衣队发展为游击队。22年2月,游击队有百余人,辖10个班,有枪90余支,戴承起任队长。游击队先后夺取刘家畈、白洋、升平及蕲春两河口等地的国民党武装枪支数十余支。3月底,国民党武装对铁林苏区进行疯狂的“清剿”,戴承起等20余名革命干部和群众遭到杀害,铁林寨苏维埃政权和游击队被迫停止活动。
5、殷家冲红军小分队:民国24年4月上旬,中共殷冲支部成立殷家冲红军小分队,殷祖佑被选为分队长,后小分队发展到50余人。8月中旬,红二十八军来到太湖小池驿,军政委高敬亭召集殷显来、殷祖佑等人开会,交待任务和方法。在红二十八军领导下,殷家冲红军小分队开展了不少活动。红二十八军离开太湖后,中共殷冲支部与红军主力便失去联系。25年元月,国民党县自卫团对殷家冲进行“清剿”,殷显来、殷祖佑等先后被捕,红军小分队遭破坏。
6、太湖抗日武装自卫队:民国27年6月,中共太湖特支在县城成立,决定在全县组织抗日武装自卫队。张奕浑、张剑飞等人率先在羊角河(今天桥乡境内)和田家滩组织两支抗日武装自卫队。接着全县30多个乡、镇组织了抗日武装自卫队,共1000多人。28年春,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张威遐任第一行政公署专员兼太湖县长,解散了抗日武装自卫队。
7、黄牸抗日游击队:民国29年3月,黄牸乡(今赵河乡)共产党员李甸民与兄李楣,将县三区(今寺前、小池区)原抗日武装自卫队部分队员和黄牸乡的李时文、孟广信等青年秘密组织黄牸抗日游击队,李甸民任队长,有队员18人,分为两个班。同年,新四军第五师十四旅旅长张体学率部路过黄岗,李甸民与之联系,张体学对其给予鼓励。30年春,游击队发展到50余人,编3个班。游击队先后到黄岗乡公所和几户地主家收缴枪数十支。是时,国民党一七六师1个团来太湖进行“清剿”,游击队在陆家岭与其巡逻队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打死敌人机枪手1人,士兵2人。4、5月份,游击队还先后与国民党县自卫大队寺前分队和徐家桥分队作战两次,毙敌9名,俘虏30余人。5月底,游击队被编入新四军第七师挺进团。
8、天花坪武装便衣队:民国29年秋,中共鄂皖边地委派方盛才到玉珠畈建立武装.成立天花坪武装便衣队。
9、蕲太英浠边独立第四团:民国30年6月,中共蕲太英浠边县委在太湖桐山、将军山、玉珠畈、马嘶铺、沙河、弥陀寺、铁林寨等地先后成立3个区便衣队,每区10至30人,县成立蕲太英浠边独立第四团,后改编为蕲太英浠边抗日总队,华家文任总队长,钟子恕任政治委员,全队有200余人,其中手枪队10余人。
10、皖西游击大队:民国34年10月成立,后改皖西支队,队长钟大湖,政治委员桂林栖,下辖2个连和1个手枪队,在潜、太、岳、桐、舒边界开展革命活动。
11、詹亚东武工队:民国35年5月,鄂省五分区派共产党员、新四军干部詹亚东等3人回太湖,在弥陀寺、刘家畈、南阳河组织10余人的武工队,开展游击活动。是年冬,在山区镇压了县参议、恶霸刘绍益和一批顽固分子,并利用乡、保、甲长为武工队筹粮筹款,传送情报。36年4至6月,蕲太工委孙超、郑重率游击队60人与詹亚东游击队会合,在弥陀寺、南阳河一带与国民党保安团作战,歼保安团一个中队,摧毁弥陀寺、田家滩、刘家畈等地碉堡,缴获各种枪支60多支,电话机4部,子弹千余发。
12、鄂皖边游击大队:民国35年8月上旬,新四军独立二旅四团三营派李育昌、李汉廷随同石光明回太湖组织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活动。8月15日李育昌、石光明等30余人在董家桥开会,宣布成立鄂皖边游击大队,大队长李育昌,副大队长石光明。随后,在太湖五星庙、两夹山、杨家岭和宿松大王庙、许家岭一带宣传革命道理,动员群众参加游击队。游击队在太宿桥铁匠铺制造10多把大刀和7支土式手枪,还缴获国民党军队某营营长张绪权的手枪1支和地主陈大本手枪2支。10月,游击队发展到60余人,先后征收地主吕先觉、王宗鲁等户购枪款500余块银元。由于吕先觉派何定维加入游击队做奸细,将游击队购枪计划密报太湖县政府。太湖县政府勾结宿松县自卫队,在宿松县大王庙伏击游击队,游击队伤亡较重,只剩20余人,后分成3个战斗小组,李育昌、石光明率一、二组突围到宿松湖区,石宝光率三组坚持原地区活动。11月中旬,石宝光叛变投敌,李育昌、石光明在宿松石沙嘴会合时遭宿松汪俊豪自卫队袭击,石光明牺牲,李育昌突围到江南,游击队被破坏。
13、太岳边界武工队:民国36年10月下旬,皖西工委派中共岳西县委委员林燃与李继康等组织太岳边界武工队到店前河、冶溪河、百里墩、玉望、耿家岭一带活动,并从岳西县大队抽出一个排配合对敌斗争。
14、太望游击大队:民国36年11月,皖西一地委划太湖的徐家桥、江家塘、香茗山、官桥铺、新仓和望江的长岭等地,以徐桥为中心,成立太望县和太望县游击大队,游击大队长宋平,副大队长张银海,政治委员董保堂。翌年春,撤销太望县,太望县游击大队编入太西游击大队。
15、太湖县武装大队:民国36年11月,中共太湖县委建立县武装大队(亦称独立营),大队长武彬,教导员文彬,辖2个连,150余人。县委、县政府还在黄镇、寺前、南阳、弥陀4个区组建区干队,每区区干队约20至30余人。当年12月县武装大队编入解放军正规部队调离太湖。37年3月,军分区基干团六连指导员万玉华奉命来太湖协助中共太湖县委重新组建县独立营(亦名县大队),2个连建制,约220人。
16、太西游击大队和太北武工队:民国37年5月,根据皖西一地委指示,为了粉碎敌人“清剿”,县区干部及各路武装统统集中到太西、太北两块根据地,太湖县委组建太西游击大队和太北武工队。太西游击大队由六、七、八区区干队合编,计150余人,李英任指挥长,许少林、万玉华分别任正、副政委。太北武工队由三纵队教导团第八中队两个排及寺前区干队合编,程西海任指挥长兼队长,石春喜任副队长,吴克万任政委,赵元兴任副政委。
17、太湖县游击大队:民国37年10月,根据皖西一地委指示,太西游击大队与太北武工队合编为县游击大队,指挥长程西海,大队长宋平,副队长石春喜,政委许少林(兼)、副政委万玉华、赵元兴,下辖3个连和4个区干队,计300余人。1950年初,县游击大队下辖4个连和7个区干队,计800多人,大队长阎永林,政委万玉华。
18、县人民武装部:1950年9月,组建县人民武装部,配第一副部长,下设军事、政工两股,编制9人。1952年配部长,取消第一副部长。1954年10月,改称兵役局,配局长、副局长、副政委,下设征集、动员、统计、预备役军官、民兵5科,编制47人。1958年,兵役局复称人武部,下设训练、组织动员、政工3科。1962年12月,训练科改为作训科。1970年3月,组织动员科改为军务动员科。1977年8月,增设装备科。1978年5月,恢复第一政委制,由县委书记兼第一政委。1981年5月,编制23人,作训科、军务动员科合并为军事科,同时撤销装备科,成立后勤科。1983年,取消副政委制,编制16人。县人武部在1951年8月以前属地方建制,1951年9月至1985年12月归属军队序列。
各区、乡配武装部长,村(大队)设不脱产民兵营长。
县人武部(兵役局)主要领导人更迭表

19、太湖县中队:是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的地方部队,主要职责是看守、押解犯人和维护社会治安。1950年8月组建时,名太湖县公安连,属安庆专区公安大队和县公安局双重领导;其装备有机枪3挺,步枪76支,子弹5227发,手榴弹82枚;完成剿匪任务后,于1951年底上调安庆军分区。1951年11月2日,组织县公安队,由23人扩编到66人;1957年7月增加到117人;1955年7月25日,改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太湖县队部,简称民警队。1962年3月,更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太湖县中队,属武警安庆专区大队和县公安局双重领导。1963年1月,更名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太湖县中队,由县公安局领导。1966年7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太湖县中队,为连建制,由县武装部领导。1975年11月至1985年底由安庆专区武警支队和县公安局双重领导。
上一篇:第一节 驻军
下一篇:第三节 民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