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电报
1、有线电报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为便于光绪帝来太湖观看清兵秋操,架设由安庆经潜山至太湖单报线1条,并成立潜山、太湖电报局。民国24年(1935)太湖电报局设在大西门桥头,与邮政局隔壁,配局长1人,报务员、技师各1人,杂役2人;其设备是音响电报发报机,有时用电路话传,业务量极小。26年底,日军进攻太湖,电报局迁至城西雷家湾,后又搬到天灯街牛角秒。31年搬至天灯街口,租陈裕丰商号房屋,属安徽省电信局管辖。36年底,太湖电报局被撤销,业务停办。
1951年下半年,省邮电管理局从地方电信训练班中抽4名报话员,在太湖开办电报、长话业务。电报传递方法是利用县政府电路话传。1952年9月1日,邮政局、县政府电话班合并,成立县邮电局,对邮电业务实行统一管理,但设备未跟上,继续用话传方式传递。1958年下半年,报、话正式分开,增设报房,配置音响发报机,后改为振荡发报机。1975年改用电传打字机。1985年底,有振荡发报机1台,电传打字机两台,电报电路3条;开通8个支局、7个邮电所的话传电路。对气象站、水文站设专用电路。出口电报由安庆局转发。电报营业除由县局电信营业窗口办理外,其余支局、所都办理电报业务。1985年,完成电报交换量43635份,其中去报24049份,来报19586份,去报占交换量的55.1%。服务无差错,投递及时。
县邮电局报话组下设报房,配有班长1人,报务员4人。所有来、去、转报的处理都由报房负责。来报投递由报话组送报员负责。电报投送有直投和邮送两种。县城周围沙坝以内,属县局基本营业区,采用直投,对迁至新县城的单位也是直投。城郊农村邮送电报,交封发室转乡邮班代投;乡村由封发员转乡邮员代投。镇、区、乡的直属单位,由支局、所的话务员直投。普通电报从7时30分至21时投递,加急电报24小时投递。
建国后至1957年底,全国电信资费不统一,寻常电报每字0.135元左右。到1958年1月1日,国家全面调整邮电资费,全国规定了统一价目。
2、无线电报
建国前,县内偶有随军电台。建国后,县内无线电报主要用于防汛和战备,平时则保持无线电通信网络的定时联络。每年汛期,花凉亭、周家河、马嘶铺的防汛台,由省出租台负责与之联系,特殊情况,县局电台与之配合。1969年汛期,县内发生罕见大水灾,与外界联络中断,后县防洪抢险电台用无线电报与省、地取得联系,省委及时派飞机运来草包等物资,确保了花凉亭水库大坝的安全。到1985年,县有15w无线电发报机两部。
二、电话
1、长途电话
民国21年(1932),安庆行署迁至太湖,始设电话,有话机120部,线程214公里,木杆4280根。22年,开通至英山、黄梅和安庆的长途电话。
民国36年(1947)底,国民党政府为“剿共”、“戡乱”,大搞“联防”,架设太湖至望江、怀宁的长途电话线。后徐桥至宿松长埠、弥陀至薪春檀林、北中至英山杨柳又架通电话。
解放初,长途电话直达电路仅有太湖通安庆1条,到其他地区的长途电话,均由安庆局接转。1950年3月,县人民政府建设科根据土地改革运动的需要,在徐桥区委会院内增设1部小交换机,并对徐桥至石牌、长埠、长岭3条旧有联防线予以整修和开通。这3条线路是当时3县土改工作的主要通信线路,故称为“土改线”。徐桥至长埠、石牌两线后因年久失修,于1961年中断,仅存徐桥至长岭1条线路。
解放初,山区长途电话有弥陀至蕲春檀林邮电所、北中至英山杨柳邮电所线路,后又增加北中至岳西白帽邮电所的联防线。1969年增加小池至潜山黄铺线路。这4条线路产权当时属县人民武装部。
1952年,县局有5门小交换机1部;1953年,有50门交换机1部;1956年有100门交换机1部;1958年有二席150门交换机2部,开始分台操作,长途台50门1台;1959年有三席250门交换机3部;1972年扩大为四席300门4部;1979年增容整修,话房拥有七席700门交换机7部,直到1985年。
1969年下半年,601机务站迁来太湖,长话电路大幅度增加,至1985年直达电路可通往湖北梅川、合肥、安庆、潜山、宿松、望江、东至、岳西等地,共13条。通过增音站和载波电路,长话的音质、音量大大改善,传输能力也得到很大增强。这些线路主要是架空明线,80%为国家一级线路,由601、704两个线务段负责维护,增音、载波设备由601机务站负责维护,局内长话设备由县局机线组负责维护。
县局设有报话组,正、副组长各1人。下设报房和话房,报房6人(其中送报员1人),话房14人(其中册报、统计员各1人);分长话、农话、市话台。由组长根据业务特点和忙闲规律,对职工进行排班定岗,轮流包台值机。还经常开展熟记地名、电话号码、百家姓和训练应答接续、操作程序、服务用语、机上记录等业务活动,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1978年以来,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和“质量月”活动,尤其是参加以安庆局为中心的“一条龙”红旗电路竞赛以后,进一步巩固了基本功训练实绩,通信质量也有所提高。
2、市内电话
市话业务是在1952年邮电正式合并后才发展起来的。1952年,县局有1台5门磁石交换机,县政府有1台12门磁石交换机。除党政机关装有电话机外,其他单位无电话机。
1953年后,县局调进1部50门磁石交换机,市话增到16户,到1958年发展到150户。为了提高市内电话的通话质量,1961年进行重点建设整治,将明线更换为2条电缆,提高了电路的音质,降低了障碍率。
1979至1985年,市内电话发展较快,通过扩建、.增容、整修、升级,净增交换机容量450门,为1949至1977年增加容量总数的10倍。另外,这段时间内为用户安装电话292部。
1985年,市话交换机总容量500门,上升为三级局。在已装交换机容量中,实占容量409门,比上年增加32门;接入交换机话机400部,比上年增加32部;年末用户292户(含公用电话),其中计费270户;全年收入79056元,平均每户缴费237元。全县市话话机400部,接入用户交换机108部,用户小交换机总容量180门,公用电话5部。
1985年统计:全县杆线长度总计28公里,架空明线线条8对公里;电缆皮长7.5公里,电缆芯长532对公里。到新县城的市话线路也于当年上半年架设电缆线路,并建成投产。
市内电话的工程施工及机械设备和线路的维护,由机线组负责。市话的装、拆、移工程,由用户委托业务室制定施工计划交机线组付诸实施。话机‘维护实行按人包区的办法。各种机械设备的维护,按邮电部颁发的《设备维护规程》实施,其月租和其他附带费,均按邮电部的规定收取。
3、农村电话
民国22年(1933),县内各区用单线挂机通话。交换机设在县政府,隶属县政府建设科。
解放前夕,电信设备和线路受到严重损坏。1950年,县人民政府用没收来的10担皮油换来西门子12门交换机1台,经整修线路,恢复一些区的电话。山区的浮丘、弥陀、南阳、龙湾等区开通同线电话线1条,因搭话机较多,线路陈旧,腐蚀严重,接头既多又没焊接,音质音量太差,影响通话。县政府于1951年在南阳河设一电话站,装5门交换机1部,山区电话通过南阳站接转,解决了同线电话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通话质量。当时,太湖农话线路和设备比较陈旧落后,全县交换机总容量3台22门,实占门数15门,线路长为250余杆公里,其中县至区90余杆公里,全是架空明线,而且多数是线径2厘米的铁线(单线),电话机10部。这些线路、设备和人员,都属县政府管理。
1956年在农村合作化高潮中,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县政府负责投资,邮电局负责工程建设,兴建一整套农话线路和购置一些交换机、电话机,同时更新改造一部分设备,扩大通信网络;农村电话交换机点由解放初的2个增到8个,实现了区有交换点、高级社有单机,基本上做到全县区、社通电话。
1958年,电话网络进行调整和重点整修,公社装有交换机。1959年,农村电话管理权限下放给人民公社,实行以人民公社为主的双重领导和分级管理的办法。由于管理不善,影响通话,1960年又划归县邮电局领导,属地方国营。
1982年,为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太湖至弥陀的干线,更换为铝合金金属线。另在徐桥、弥陀等区支局安装载波终端机。到1985年底,两个镇、9个区、49个乡的电话畅通无阻。
1985年底,农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500门,载波电话终端机14部,其中三路载波机两端,线路长318杆公里,明线长764对公里,电话机总数303部。
农话属地方国营企业,其资费标准由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总的原则是“以话养话”。县从1954年起,按省邮电管理局颁发的农话资费标准收费。1959年下放到人民公社经营以后,农话资费标准由县财政局制定,基本上采用邮电局1958年前的标准。以后资费调整幅度不大。
三、传真
1982年5月县委会设立传真室,配专职和兼职传真员各1名,配备一类传真机两台(上海有线电厂产),专为党政机关传送文件、通知等。
1985年5月.增配三类传真机1台。原一类传真机传1张16开幅面文件或图表需6分钟,用三类机传1张只需7秒钟。
上一篇:第二节 邮政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