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县内有40余种手工匠分布城乡。他们是制作农业生产工具和人民生活用品的主要技术力量。传统生产方式是自带工具,上门制作,年终一次性收取工资,俗称“点工”。县城和徐桥、牛镇等农村集镇,亦有几家或几十家手工业店铺,俗称“木匠店”、“铁匠店”,一般是自购原料,自制产品,厂店结合,边产边销。有传艺带徒的,也有雇工的。民国36年(1947),晋熙镇有手工业店铺131家,其中缝纫店18家,制鞋店5家,织袜店3家,丝匠(手工取蚕丝络线)店4家,铁匠店7家,银匠店3家,铜匠店6家,制毛笔店7家,木匠店6家,漆匠店8家,石印店6家,刻字店5家,制伞店5家,篾匠店10家,钟表修理店3家,理发店6家,染坊4家,烛坊2家,豆腐坊6家,酒米糟坊8家,酱坊2家,修理店7家,从业358人,内雇工205人。徐桥镇有手工店铺113家,其中铁匠店5家,铜匠店4家,木匠店1家,车匠(制作独轮手推车)店6家,篾匠店1家,银匠(制作银首饰等)店4家,制作炮竹店13家,白铁制品店4家,制作木杆秤店2家,皮匠(制作打击乐器、花鼓和弹花弓弦)店4家,缝纫店12家,刻字店3家,镶牙店2家,制作火香店3家,弹花店5家,烟匠店6家,丝匠店4家,染匠店10家,糕饼坊8家,织袜店8家,织布店8家,从业318人,内雇工197人。
民国38年,县统计资料记载:全县私营工业企业17家,其中冶金(炼铁炉)1家,煤炭(开采小窑煤)1家,化学(制烛)1家,机械(制造铁木器)3家,建材(烧石灰)1家,森工(竹木行)1家,食品3家,纺织3家,文化用品(做土纸)2家,其他1家。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开始发展地方工业。1949年秋,派员到太平乡赖子庙建立大达煤矿开采小窑煤,同时接收民国时期合作社设在马路河口的公营油坊,两处为县内全民工业之始。1951年2月县五一棉织生产合作社成立,为县内集体工业之始。到1957年,已有全民工业企业7家,集体工业企业15家,创工业总产值1115.4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23.49%。
1958年,大办地方工业,贯彻“三举”(全民集体并举、大中小并举、土洋并举)方针,县区社同步发展地方工业,机械工业开始购置机电设备,土洋并举。到195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上升到2836.8万元(当时浮夸数),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47.41%。
1961年,国家在遭受三年自然灾害之后,提出“保粮保钢”,工业下马,绝大部份工业企业关停并转,人员下放农村,到1962年底,只有工业企业14个(其中全民11个,集体3个),工业总产值下降到456.2万元,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3.46%。
1963至1965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全县工业企业恢复到40家,其中自负盈亏手工业企业26家,但工业总产值仍有所下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社会动荡不安,部分工人脱产闹革命,企业领导“靠边站”,到1970年,工业总产值为551.81万元。
1970年工业企业增加到59个,其中全民企业16个,集体企业43个。1971年工业总产值上升到932.17万元。1972年后,工业企业固定资产不断增加,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1979年据17家全民工业企业统计,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72年人均5059元,上升到7687元,年均以7.4%的速度上升;全县工业总产值回升到1676.24万元,年均增长7.93%;是年,全民工业企业盈亏两抵后,实现盈利66.17万元。
1984年后,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县办工业生产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少,以指导性计划为主。工业企业不再是“管产不管销”,而是实行“产供销结合”全面管理,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营体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县内工业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品种往往不能适应市场需要,不少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有的甚至因产品淘汰而关闭。
1985年,全县县办工业企业59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20家,集体所有制企业39家。生产主要产品33种,其中全民10种,集体22种;职工3936人,其中全民1688人,集体2248人。创工业总产值4191.43万元,其中全民2183.94万元,集体1294.28万元,乡镇企业713.21万元。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2.38%。固定资产净值:全民工业企业850万元,集体工业企业60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全民工业人均14087元,集体工业人均6827元。实现利税:全民工业222万元,集体工业127万元。县办机械工业企业拥有车、铣、磨、刨、钻等机械设备213台。1985年,县经委系统891名职工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544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61人,获得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的26人,文盲基本扫除。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也在逐步地向实实在在的“按劳分配”转化。
若干年份县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