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引灌
1、花凉亭水库灌区
位于皖河流域南部和华阳河流域东部,北起太湖龙山宫,南至黄湖,东达怀宁青草湖,西临宿松城下,控制范围在15——50米高程之间,总面积1407.6平方公里,包括太湖、宿松、望江、怀宁4县的55个乡镇,设计灌溉面积103.3万亩,灌溉保证率90%。
1958年冬,由太湖、望江、怀宁、宿松4县组织民工7万余人共同开掘自龙山宫至徐桥渠道。次年太湖江亭、徐桥两区群众继续施工,到1961年春,完成土石方157万立方米,36公里长的渠道已成雏形,渠底宽2米。1961年10月,成立花凉亭灌区基建工程办事处。10月16口,渠首工程开工,11月初,渠道复工。1965至1967年,太、宿、望民工开通总干渠42公里和南北分干渠80公里。1966年太湖、望江两县通水。1971年,4县调集劳力6万人扩建总干渠。以后3000亩以上支渠属基建范围,3000亩以下支渠由所属县投资,到1985年底,建成总干渠1条,分干渠4条,灌溉万亩以上支渠26条,3000——10000亩支渠38条,总长656.21公里。分干渠以上,兴建渠首枢纽工程1处,分水闸14座,节制闸15座,泄洪闸25座,渡槽18座,隧洞1座,地下涵(倒虹吸)42个,大小桥梁331座,机电灌溉站21座,专用通讯线路132.2杆公里,管理房10329平方米,累计完成土石方3002万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5.13万立方米,砌石29.5万立方米,完成投资3936.38万元。
渠首枢纽建在龙山宫附近,包括进水闸、滚水坝、冲沙闸。
进水闸:2座。龙山宫南岸山凹进水闸2孔,孔宽3米,高3.6米,设计流量16.8立方米/秒,1963年建成。烈士陵园大门前进水闸,3孔,孔宽5米,高3.68米,设计流量53.2立方米/秒,1972年建成。
滚水坝:位于烈士陵园前进水闸南100米处,左端直抵龙山宫龙头,1978年5月竣工。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设计流量2500立方米/秒,按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校核流量4000立方米/秒。坝长275米,高5.25米,顶高程42.75米,顶宽5米,浆砌块石坝体,70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护面。
冲沙闸:位于滚水坝左端。3孔,孔宽3米,高4.35米,底高程38米,设计流量360立方米/秒。
太平渡槽:太宿分干渠1号槽,位于赖子庙北,凌空横跨思常河,长512米,15跨,最大高差22.15米,浆砌块石支墩,钢筋混凝土拱型排架结构,矩形槽身,底宽5米,设计流量22.3立方米/秒,1974年建成,国家投资223.2万元。
甘河洲渡槽:位于太怀分干渠上,跨越团湖畈,长630米,29节V型薄壳槽身,底宽3米,设计流量8.68立方米/秒,1974年建成,国家投资60.7万元。
刘湾岭切岭:是总干渠建设中最艰巨的渠段。1958年冬,由徐桥区民工开挖,中段550米按隧洞施工,开挖3个竖井,6个工作面。1961年冬,省第五劳教支队继续施工,次年开成临时断面,1965年省水利厅安装工程处扩大断面,用钢筋混凝土衬砌,洞长183米,宽3.5——4.5米,设计流量16立方米/秒,隧洞前后由民工开挖。1971年冬,又调集望江民工5000余人会战,揭开洞顶,扩宽渠道。渠段全长1361米,最大切深23米,设计流量67立方米/秒。切岭工程使刘湾岭上的石渣堆成了新的山峰。
太怀分干渠:自江塘乡南山寺起,经甘河洲、郑火岭、社坛岭到王家桥入怀宁县境。长22公里,分水闸底高程37.12米,净宽3米,水深3.16米,设计流量8.33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12.31万亩。
太宿分干渠:自江塘乡毕岭起,经龙王庵、赖子庙入宿松县境,长40.4公里。分水涧底高程36.8米,净宽5.2米,水深3.27米,设计流量22.6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36.49万亩。
南、北分干渠:通过太湖大石乡1.5公里,余在望江县境内,全长94公里,灌溉面积42万亩。
桃铺支渠:自铁埠岭经好汉包到茂林,长20公里,分灌桃铺、孟岭、新民、茂林等村耕地,设计灌溉面积1.36万亩。
姑塘支渠;自袁家下门起,沿石灰山北麓西行,穿塔岭隧洞后折向东,长37公里,分灌建设乡中华、南庄及徐桥镇桥东和姑塘乡全境,设计灌溉面积3.11万亩。
李桥支渠;自李桥到田祥嘴,长30.8公里,在南分干渠引水,灌溉大石全乡,设计灌溉面积2.41万亩。
灌溉3000亩以上的支渠有:城关支渠(3520亩)、城西幸福支渠(3449亩)、太平小宫支渠(7076亩)、建设袁林支渠(4670亩)、徐桥甘庄支渠(6447亩)、茗北朝阳支渠(4352亩)、新仓支渠(5062亩)、转桥陈粮支渠(3409亩)。
县内有花凉亭水库灌区控制面积148.5平方公里,包括江亭、徐桥、新仓3区和城关、徐桥2镇。灌溉万亩以上支渠3条,万亩以下3000亩以上支渠8条,3000亩以下支渠41条,设计灌溉面积14.8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约9万亩。
总干渠1960年8月第一次通水8公里,引水量2立方米/秒。1963年12月放水试验,流量7.5立方米/秒,行水31.55公里。1964年7月20日正式输水灌溉,引水流量5——8立方米/秒,输供水量0.537亿:立方米,通水35公里,灌溉2.3万亩。1970年引水流量23.8立方米/秒,输供水1亿立方米。1978年4月17日开始放水,历时159天,最大引水流量47.23立方米/秒,输供水3.73亿立方米,灌溉40余万亩。1983年引水流量68.2立方米/秒,1985年,放水149天,最大引水流量62立方米/秒,输供水量5.3亿立方米,灌溉62万亩,其中太湖14.5万亩,宿松18万亩,望江24.5万亩,怀宁5万亩。
500年前,明御史王守仁游“龙山”时所发的“吾欲鞭龙起,为霖遍九州”的遐想,而今已成为现实。
灌区建设,分干渠以上共征用耕地9035.7亩,其中本县耕地8176亩,拆迁房屋1494间。
2、花园圩灌区
是建国前唯一的万亩灌区。上起金鸡岭,下至黄泥港,圩内河道纵横交错,塘堰星罗棋布。若逢旱年,沟塘干涸,即在长河拦河打坝,引水补给。
1951年冬,皖河工程处派员查勘设计,在徐胜埠堤上建翟惠闸,最大引流量2立方米/秒,可灌面积2万亩。黑河改道后,花园圩经治理呈长形,圩内面积19.5平方公里,有耕地1.75万亩,由1条总干渠、3条分干渠、24条支渠控制。
总干渠:从翟惠闸向北,经宋家篱到刘家岭通黑河,长4公里,底宽6——9米,遇洪则排,遇旱则灌。南分干渠在黄家鹅塘分水,经翟家坦沿翟惠堤到姚家祠堂,长7.8公里,有支渠16条;北分干渠从刘家岭沿黑河堤到黑漆门楼北,长5.2公里,有支渠8条。南北分干渠之间,余龙排水沟从宋家篱直达余龙桥,长5.5公里,与各支渠相通。在宋家篱、杨树和陈屋有3座节制闸,亦能引水灌溉。
水源除圩内径流外,还有黑河与长河。黑河堤上有梓树坝、刘家岭、周家老屋、徐家小屋4座进水闸,分段引水入圩。一旦发生旱情,就在长河里打坝,从翟惠闸引水入圩。
长河拦水筑坝处宽约0.8公里,底高程26.5米,临时沙坝需3米高,筑坝一次需木桩千余根,稻草万余公斤,劳力2000余人。花凉亭水库建成后,河床不断降低,打临时沙坝难度增大。灌区输灌一次,时间需5——6天。
3、方洲水库灌区
位于江亭区境内,总面积60平方公里,包括城西、太平、江塘、山龙4个乡的30个村,设计灌溉面积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灌溉保证率90%。
灌区兴建总干渠一条,全长26公里。1970年冬动工,上劳力最多时达5万余人,1979年基本建成,有8条支渠陆续配套。干、支渠兴建配套,国家投资119.2万元,群众投劳156.3万工日。
干渠渠首在溢洪道下游115米处,包括滚水坝、进水闸、冲沙闸,国家投资4.3万元,进水闸安装5吨转盘式人力启闭机1台。
干渠分三段:上段从进水闸向南沿山而行,跨白石河,经树林冲、豹子山到界址河,穿过倒虹吸,长8.3公里,渠底宽3.5米,水深1.5米,设计引水量3.3立方米/秒;中段从界址河倒虹吸出口处东南行,沿八里岗到赵家楼转东至清水塘,长8.2公里,渠底宽3米,水深1.4——1.5米,引水量2.2——2.8:立方米/秒;下段过羊角岭,经潘岭水库大坝向北,再经何冲、李冲、朋家西屋、江塘渡槽到梅子岭,长9.5公里,渠底宽1.5——3米,水深1——1.4米,引水流量0.66——1.7立方米/秒。
干渠分出界址河、金岭、五星、高岭、何墩、程庙、鞍山、龙寨8条支渠。绝大部分农田受益的有树林、界址、金平、建华、五星、五一、金星、高岭、八仙、金湾、龙山、江塘、何墩、程庙、鞍山、龙寨16个村;部分农田受益的有方洲、胜昔、永红、门岭、桥头、白云、官桥、毕岭、小宫9个村。1985年,干渠连续供水2个月,输供水量600万立方米,受益面积2万亩。
4、小型水库灌区
利用水库输水设施直接灌溉的有红旗、金塘等57处;渠道与原有设施相结合输水灌溉的有高堰、丰收、周冲、莲花、杨兰、高冲、韦冲、茶园、陈名、天华、桃树、龙须沟、余家宕、横山、方塘、友谊、罗盖、马踏、太平冲、友好、徐冲等21处;重新布置灌溉系统,渠道依干、支、斗等配套到田间的有罗山、刘羊2处。小型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9.32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的灌区有罗山灌区和刘羊六库联灌区。罗山灌区包括小池、中心两个乡11个村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东西干渠各长3.9公里,底宽1米,支渠总长18.1公里。刘羊六库联灌区,总面积22.4平方公里,灌区有4条干渠、19条支渠,全长24.2公里,刘羊乡有9个村受益。
二、提灌
1、人力灌溉
1954年以前,主要依靠人力手摇脚踏水车提水灌溉。1951年,全县有脚踏水车47部,手摇水车12480部,少数自然条件差的地区,至今仍沿用。
2、机械灌溉
1954年,安庆专区调拨给县柴油机4台套,60马力;县水利科购置3台套,28马力,为县内机械灌溉之始。1955年,茗北乡设立临时站,装机4台,39马力,实灌农田651亩。1960年,全县有提水机械59台,1399马力;并始建固定站。1962年,有机械排灌站28处,装机49台,1913马力,其中灌溉站27处,47台,1793马力。1968年,全县机械排灌站94处,排灌机械101台,2684.5马力。其中灌溉站88处,机械94台,2448.5马力,排灌结合站4处,机械4台,56马力。1978年下半年,开始建电力灌溉站。初期建设的机械站大部分已经淘汰。鹅塘、沙嘴、湖边先后改为电力站。1985年,全县有农田排灌机械10517马力,其中60马力以上的固定机灌站14处,装机27台、2285马力,30千瓦以上的固定电灌站14处,装机24台、1620千瓦。这些提灌站主要分布于江亭、徐桥、新仓3区,分别从长河、泊湖、花凉亭灌渠提水。是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204187亩,旱涝保收面积159048亩。
60马力以上机灌站基本情况表(1985年止)

30千瓦以上电灌站基本情况表(1985年止)

1985年各区旱涝保收农田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