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区南缘,介于北纬30°09′至30°46′和东经115°45′至116°30′之间。东邻潜山、怀宁,南连望江,西南接宿松,西界湖北蕲春、英山,北毗岳西。东西相距64公里,南北相距23公里,总面积2030.66平方公里。
太湖在西汉时为湖陵邑地,属庐江郡。东汉时省湖陵,入皖县。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立太湖左县,属晋熙郡。上古以右为尊,卑者为“左”。南朝宋、齐时,称南方蛮族为“蛮左”,蛮地之县为“左县”。太湖左县,即由来于此。南朝齐建元二年(480),立龙安郡,领太湖左县和东陈县(县治在今中心乡后河村)。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废龙安郡及东陈县,独存太湖左县。隋开皇三年(583),废郡置州,晋熙郡改名熙州,太湖左县改名晋熙县。开皇十八年,晋熙县复名太湖县,去“左”字,属同安郡。唐武德四年(621),析县地置青城、荆阳2县;七年,废青城并入荆阳;八年,又废荆阳并入太湖,属舒州。南宋及明、清时,太湖属安庆府(元代属安庆路)。中华民国时期,属安徽省安庆道,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安庆专区。1949年3月23日,太湖解放,初属皖北行政公署安庆专区,后属安徽省安庆专区。
太湖县名与地有关。《南畿志》云:“因其地有大湖,故名。”《清史稿·地理志》载:“太湖旧与(有)小湖五,并湮。”民国《太湖县志》载:所湮五湖,名为大湖、小湖、仰天湖、陆钟湖、黄里湖。从以上史志所载,可见县地原有不少湖泊,只是后来历经沧桑,湖泊湮没为陆地而已。然则太湖县名长期未变,沿用至今。
太湖县治,据《皇明一统志》载,原“居万山,有太湖、小湖”。“太湖、小湖”即俗称的大湖河、小湖河。大湖河、小湖河一带今为花凉亭水库淹没区。《太平寰宇记》载:“元嘉末年,以县居山崄移就平原,去旧县三十八里。”县治从此迁到“四面河水回环,群山拱揖”的陆地——今城关镇所在地。
1985年,全县有2个镇、9个区、48个乡、423个村、3个居民委员会,104724户,495529人。少数民族有回、蒙、满、苗、瑶、壮、土家、维吾尔等,约160余人,其余均为汉族。
县城城关镇,曾名城厢镇、震宇镇、新治镇、晋熙镇,位于龙山南麓,长河西岸,距花凉亭水库大坝5公里,面积为8.01平方公里,人口近2万人,辖东关、西关居民委员会及南园、沙改两村,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太湖县属皖西南丘陵低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城西北面为重峦迭嶂的大别山余脉,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山峰有将军山、桐山、山尖寨、六省坡、天华尖、芙蓉寨等16座,其中以将军山最高,海拔1109米,是皖鄂两省的天然屏障;东南部除香茗耸秀、泊湖蓄美之外,大都为丘陵平畈交错之地。县境内主要河流为长河,发源于岳西多枝山,在杏花村南入县境,纳羊角河、同义河、薛义河、白沙河、安乐河、南阳河、黑岩河、青石河、小湖河、大湖河、寺前河、罗溪河诸水,入花凉亭水库,下龙山,傍县城,穿新仓,进潜山,汇皖河,再入长江。长河纵贯全县,境内总长81公里。全县山地1242.41平方公里,占61.18%;丘陵490.27平方公里,占24.14%;平原77.37平方公里,占3.83%;水面222.25平方公里,占10.85%。
全县气候四季分明,具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受西北内陆气流控制,气温较低;夏季受东南海洋气流影响,炎热潮湿。年平均气温16.4℃。1月份平均气温3.7℃,7月份平均气温28.4℃。极端最高气温40℃(1967年8月28日),极端最低气温-12.7℃(1969年2月6日)。年平均日照1937.7小时,无霜期249天。由于地形复杂,县内降水差异较大,丘陵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400毫米,山区则达1600毫米以上。全县年平均降水量1368.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137天,多集中在4至7月。梅雨季节,暴雨频繁,易成洪涝;夏末秋初,干燥少雨,造成的灾害往往比洪涝更甚。

太湖古有驿道一条,横贯东西。东经潜山、桐城而至庐州,西经宿松而至鄂省。境内小池驿,为邻近几县知名的驿站。明嘉靖年间,有屋37间;清嘉庆年间,有马90匹、马夫72名。长河绕县城汩汩东流,竹筏可上至弥陀寺、店前河,下抵安庆。泊湖襟太、宿、望3县,徐桥舟楫可经泊湖直达长江。
民国15年(1926),徐家桥(今徐桥镇)王信茂私人购轮船两艘,往返运客于徐桥、安庆两地。22年,国民政府动工兴建从潜山到太湖的公路,自此县始有简易公路。27年,为阻止日军进犯太湖,县政府又下令毁坏。从是时至1952年10余年间,县内无公路通车。
建国前,县交通极为不便。山区土特产品和日用品除靠竹筏运输外,大都靠山民肩挑背驮,攀崎岖小路运往目的地。畈区农民则主要靠手推车运输。
建国后,县交通建设有很大发展。1952年,太湖到潜山公路修复。1978至1985年间,平均每年建等级公路15.6公里。至1985年,全县公路总长385公里,主要干线有高(高河埠)界(界址墩)、太(太湖)岳(岳西)、太(太湖)华(华阳)、赤(赤土岭)百(百里墩)、蕲(蕲春)弥(弥陀)、太(太湖)怀(石牌)等公路。通车的区、乡达80%。水上运输亦有长足的发展。1985年,在花凉亭水库、泊湖和长江运输的各种机动、木帆船约140余艘。
古代,接递文报主要靠驿站、铺递。明代设1个驿站,清代增设6个铺递。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始设邮政代办所。太湖解放时,县有邮政局1个,下属代办所13个,乡村邮政信柜12处。1985年,全县邮电局(所)17个,信箱(筒)47个,邮路2422公里,电信线路2413杆公里,城乡安装电话机872部。

太湖为历代军事上可资攻守的战场和可靠的后方。三国时期,魏将曹仁(一说张辽)筑上格城于县东小池附近,与东吴抗争;明末张献忠的起义军、清末太平天国革命军在县激战多次,均震惊皖鄂。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廷指定太湖为鄂(湖北)宁(江苏)两省练兵之地,一时清廷要人冯国璋、端方、荫昌及两省军队集结于县。
民国15年(1926),安徽省宣慰使署在太湖成立,通电讨伐北洋政府。16年,国民党左派县党部成立,是年,北伐军第七军第二师和第二军第四师在共产党人刘达恒、李六如、柯庆施、周新民(一说周系国民党左派)等率领下挺进太湖,左派县党部在其指导和协助下,组织农协会、学联会、妇协会、商协会、农民自卫军等群众组织,开展打土豪、反封建和支持北伐战争等革命活动。
民国17年(1928),中共太湖支部在甘家沙湾成立,这是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从此,太湖人民为推翻三座大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年,中共太湖县委成立,组织太宿望边界农民在县境内大石岭举行过一次武装暴动。20年,中共北中区委和北中区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开展反土豪、分田地等斗争。21年,中共河口区委和3个乡的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两次攻克太湖城,第二十八军在政治委员高敬亭的率领下,在太湖凉亭坳(今属岳西)重建,并先后召开3次重要会议,进行了5次重大战斗。抗日战争时期,太湖虽为山乡僻壤,然而日军并未放过太湖,两次入侵,多次轰炸,使太湖人民深罹其苦。27年,国民党部队在县东山头对日军清水师团进行过一次较为激烈的堵击,虽伤亡惨重,但仍未使县城免于沦陷。为领导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27年4月,中共太湖中心县委(又称皖中工委)成立,12月中共太湖县委成立。此后在山区成立中共蕲太英工委、中共蕲宿太工委和中共蕲太英浠边县委,并建立抗日民主“三三制”县级政权——蕲太英浠边军民联合办事处。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皖西一地委、专署和军分区等领导机关均设在太湖,推动了太湖的革命斗争;特别是民国36年刘伯承、邓小平在刘畈胡氏宗祠召开晋冀鲁豫野战军三纵队旅长及皖西工委委员以上干部会议后,太湖革命斗争形势如火如荼。县、区、乡革命政权相继建立,革命武装日益增强,解放区不断扩大,至38年2月24日(农历),太湖人民终于迎来了彻底解放。
太湖这一革命老区,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建国后的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数以千计的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巍巍龙山为之骄傲,涓涓长河为之长吟。

太湖县西北是山区,东南是丘陵;县之中部有人工湖——花凉亭水库(又名花亭湖),县之南面有天然湖——泊湖。无论山地、丘陵、湖泊,都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据1976年森林资源调查统计,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58.33万亩,有林地面积118.94万亩,其中用材林115.01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52.99万立方米,有林地林木蓄积量43.80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量43.79万立方米。杉木、马尾松、毛竹、香樟、枫香、青冈栎、乌桕、侧柏、油茶、油桐等,不仅遍地可见,而且栽培历史悠久。太湖是全省茶叶、生漆、板栗的重点生产县。药用植物有百合、香附子、茯苓、白术、蔓荆子等,蔓荆子产量居全省之冠,远销几个省。动物方面,除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畜家禽之外,还有野猪、野兔、狐、狼、水獭、野山羊、野鸡、野鸭等野生动物。太湖是全国商品牛和瘦肉型猪的生产基地县之一。
县山区山高岭峻,涧深溪多,水力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108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2.8万千瓦,小水电可开发量5.6万千瓦。
已初步探明,县内的矿产资源有:石英石、瓷土、高岭土、紫砂页岩、石灰石、大理石、蛭石、铜、铁、煤等,其中以石英石、高岭土、紫砂页岩储量最大。石英石储量2000万吨,含硅量达99.98%,储量和品位均居全省首位;高岭土、紫砂页岩储量约为3000万吨。
县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古代,因其特有的山奇水秀,招来不少的骚人墨客,象李白、解缙、王守仁等都曾留下赞美太湖山水的诗篇。“龙山夜雨,马路西风,法华方竹,玄妙古松”,是太湖古代的四景,虽然物换星移,旧迹难觅,然而却令县人十分神往。建国后,太湖山水以崭新的姿容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花凉亭水库,有如一块巨大的碧玉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湖面宽广,岛屿屹立,岸线蜿蜒,山峰层迭;湖周有西风禅寺、佛图寺摩崖石刻、汤湾温泉、狮子崖、龙山、四面尖等景点,真可谓集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于一湖。花凉亭水库,太湖人民为之付出了巨大代价——淹没耕地7万余亩,涉及5区、17乡、79村、755个村民小组,迁出库区居民8621户、30115人。如今不仅有蓄洪、灌溉、发电、航运、养殖之利,也是难得的旅游、疗养和文学创作、地质研究的胜地。
县东小池区内有海会寺和上格城遗址。海会寺在白云山麓,建于唐代。北宋中期,建有藏经阁。宋淮西佥事干王伦爱白云山山水绝佳,为寺题额云:“淮西第三禅刹”。咸丰九年(1859)遭毁,后经修缮,略复旧观。现有佛殿两重,宇阁轩昂。入寺山径沿溪曲折而上,径愈窄,景愈幽,大有曲径通幽之意境。
县南有香茗山和杨泗庙。香茗山在县东南20公里,因产香茗而得名。山有两峰,左曰小茗,右曰大茗,两两耸峙,似竞高低。山上紫雾缠绕古木,甘泉酿出石隙;有古代文人的忘机处,也有古代武士的屯兵地。杨泗庙,在县徐桥镇下街尽头,三面环水,一面着陆,檐角挑狮山,庙基落玉湖,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显得分外的肃穆、宁谧。
县西北有赵文楷墓、百里大桥、王大枢故居、二祖禅堂、天华尖、嵩尖寨、桐山、将军山诸多名胜古迹,大可观赏;北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吴氏宗祠和刘伯承、邓小平主持召开会议的旧址刘畈胡氏宗祠,也极富赡仰意义。
太湖介于天柱山、庐山风景区之间,景点星罗棋布,处于旅游热线上,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县境内如许景观,将以她秀丽独特的风采,迎来更多的中外游客。

太湖人历来以农为本。1985年,全县耕地总面积32.8万多亩,其中水田27万多亩,旱地5.8万多亩,人均约7分耕地。畈区徐桥、新仓及小池、江亭的一部分地方是主要的水稻产区,徐桥区还盛产棉花。
建国前,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不合理,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粮食亩产仅百余公斤。民国36年(1947)为较好的年成,水稻亩产也不过183.75公斤。那时,遇上严重的水、旱、虫灾,就会田园荒芜,颗粒无收。农民们或坐以待毙,或逃荒要饭。清顺治九年(1652)和民国23年两次旱灾,县民饿毙和逃荒者数以万计。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建国后,先后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5座,兴建、扩建和整修塘堰2万余处,总蓄水量25.03亿立方米。60马力以上的固定机灌站13处,90马力以上的固定电灌站8处,有效灌溉面积29.5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0%,可确保13.34万亩农田稳产高产,17.77万亩农田旱涝保收。花凉亭水库于1958年动工,1959年大坝截流,1976年主体工程建成,为全省第二大水库,其集雨(水)面积为1880平方公里,总库容量24亿立方米,总、分干渠总长193.1公里,灌溉面积103万亩,基本上解决太、望、宿、怀4县部分农田的灌溉问题。
与此同时,还推行精耕细作技术,广种红花草绿肥,培养推广良种,实行合理密植,加强病虫害防治,因地制宜改一季稻为双季稻等,使农业生产获得较快发展。1970年,粮食亩产418公斤,第一次超《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指标;1971年,粮食亩产503公斤,第一次过千斤关。1980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更大发挥。1985年,粮食总产16850万公斤,油菜籽总产440万公斤,棉花总产278.66万公斤,分别是1949年的2.4、4.5、32.3倍;生猪37.3万头,家禽161.82万只,鲜鱼82.97万公斤,茶叶27.7万公斤。农业总产值为1.5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7.6%。农民人均年收入246元,比1950年增长1.22倍。农村各种储蓄存款由1978年475万元增加到1541.7万元,其中农民个人储蓄由1978年的46.9万元增加到1074万元。

建国前,太湖农民农忙务农,农闲则利用本地自然资源条件,从事各种手工艺生产。山区以松杉竹木为原料生产竹木器和土纸、皮纸,以乌桕籽和桐籽为原料生产皮油、青油、桐油。黄镇的土纸,九田的皮纸,辛冲的皮油,罗溪的斗笠、稻箩,产量较高,行销省内外。畈区以棉花为原料进行土纺土织,以粮食、芝麻、黄豆为原料生产糖、酒、糕点、豆腐等食品,以石灰石为原料烧制石灰。徐桥的“桥庄布”远销江西、江苏、浙江。县城的贯心糖、锅贴饺倍受人们的喜爱。驮龙山的石灰质地优良,远近闻名。那时,也有不少人迫于生计,从事铜铁补锅手艺,奔走他乡,几遍全国,外省、外县人常称之为“太湖铁匠”。
工业是建国后发展起来的。建国前,除山区以铁砂为原料冶炼方铁和烧制一些铁器外,畈区仅有晋熙镇维新印刷厂、自强制布厂和徐家桥谦和电机米厂等。几个厂家。建国后,利用丰富的资源和物产,因地制宜地创办了机电、铸造、酿造、农机、造船、采矿、造纸、纺织、化工、印刷、建材、塑料加工以及粮油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1980年,全县拥有车、刨、钻、焊、插、拉、搪、铣、滚、磨、锻、压,起重等机械设备222台套。1985年末,县电机厂一家,即拥有金属切削、锻压、起重、运输、检测等机床设备154台套,其中有自控操作和组合机床。1985年,县工业总产值达到4290.88万元,为1978年的3.5倍,其中乡镇工业占16.7%。县钻石工具厂生产的卫星牌玻璃刀,被评为全国同类产品的第二名。县吊扇厂生产的900毫米、1400毫米万蝠牌吊扇,1984和1985年连续两次获得省优质产品称号。县造纸厂生产的30克白光纸,1985年在同行业评比中获得全省第一名。此外,县五金厂生产的菜刀和县粉丝厂生产的粉丝也小有名气,销势良好。

太湖的主要商品市场在城关、徐桥、弥陀3镇。此外,马嘶铺、沙河、牛包岭、刘家畈、寺前河、黄界河、李杜店、花凉亭、江家塘、桃花铺、好汉包、新仓、小池、刘山铺、岔路口等地集市贸易也较活跃。
建国前,县内商业以私营为主。较大商号有王信茂、查天茂、江天益、赵万益、陈裕丰、祝同盛、汪万顺、吴椿茂等家,资金约在万元(银洋)以上。解放前夕,私营商业颇不景气,建国后逐渐恢复元气。1951年,全县私营商店1889个,资金总额19.83万元。1954年开始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此时,仍属个体经营的商店(包括经销和代销店)仅55户,从业人员67人。1978午后,农村集市贸易得到恢复,小商小贩日益增多。1985年,经批准发证的个体商户1114户,从业人员1114人,商品零售总额1156万元,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2%。
民国28年(1939),县内建立各类合作社167个,至36年因物价飞涨,社会动荡,这些合作社相继解体。建国后,集体性质的商业获得了新生和发展。1954年后,私营商业经过改造,大多数商户自愿组织起来,实行集体经营。1962年,全县有各种合作商店12个,合作小组3个,从业人员209人。1985年,集体商店523个,从业人员1546人,商品零售总额1276万元,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4.37%。合作社商业自1950年起步,至1985年,全县有10个基层供销社、47个供销站,此外,还有县社直辖的农资、土产、综合贸易公司和轧花厂各1个。全县社股18.85万股,股金87.71万元,入股农产占总农户88%;收购总值1082万元,商品零售额5218.55万元,实现利润103.29万元。
建国前,县内无国营企业。建国后,相继建立粮食、百货、纺织品、盐业、糖烟酒、食品、饮食服务、医药、木材、水产、石油、煤炭、五交化、外贸等专业性公司。1985年末,全民所有制商业企业263个,职工1723人,商品零售额2913万元,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0.27%。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和多购销渠道流通的商业体制,县内商业网点增多,商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农村集市贸易十分活跃,对外贸易额逐渐扩大。这对发展太湖经济、改善人民生活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太湖历史上流行过多种传染性和地方性疾病,诸如天花、鼠疫、霍乱、脑脊髓膜炎、麻疹、白喉、伤寒、痢疾、病毒性肺炎、乙型脑炎、梅毒、甲状腺肿、头癣、丝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等。建国前,由于缺医少药,加之迷信活动猖獗,每年死于各种疫病的人数以千计。姑塘乡五合村王家屋,因患血吸虫病,人丁大减。民国27年(1938)全屋10户49人,至38年只剩5户16人。
建国后,城乡普遍建立卫生医疗机构,县级医疗机构有县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血吸虫病防治站等,各区、乡均建立了卫生院,各村有医疗室。此外,还有一些厂矿、学校、民政等单位也设置了医疗保健机构。1985年,县医院有病床160张,职工220人,其中医务人员158人。据统计,7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前来就医的在5万人次以上。由于对各种疾病采取了有力的防治措施和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些疾病(如天花、霍乱)已经绝迹,有些疾病的防治基本上达到国家规定的消灭和控制标准,人民的健康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山区人以前多患梅毒病。1954年,北中区玉珠乡血检1029人,阳性222人,阳性率21.75%。1956年,全县发现6274名患者,以北中、弥陀、龙湾等区为多。建国后,全县曾组织10次规模较大的查治,共计血检18.45万人次,对其中患者1.25万人全部实行免费治疗。1985年进行防治效果考核,基本达到省规定的防治控制标准。山区的“两地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也基本得到控制。
1955和1956年调查,发现姑塘、大石、桃铺、建设4乡和徐桥、城关2镇流行血吸虫病。1957年开始开展查螺灭螺运动,至1972年未发现新螺区,老螺区也未查出钉螺。1956年,开始在疫区用血吸虫作抗原皮内试验,检查2.9万人,阳性反应7110人,阳性率24.5%;粪检1.56万人,阳性反应775人,阳性率4.94%。至1983年,历年累计受检人数38万人次,查出病人4358人,治愈4358人。昔日是血吸虫病肆虐的地区,如今已是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太湖地虽僻而文风向来较盛。元代始建县学,明代有社学8所,还建有同春、正学两书院。明代哲学家、《牡丹亭还魂记》作者汤显祖的老师罗汝芳任太湖县令时曾讲学于同春书院。清代建有熙湖书院,院内可容听众2000余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兴学校,熙湖书院改为县立中学堂。民国2年(1913),又将中学堂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抗日战争期间,六邑联立中学迁来境内;不久,境内又相继创办省立太湖师范学校、县立初中和私立白沙中学。当时数县学生纷纷来太湖就读。解放前夕,全县有中学2所、简易师范1所、小学200所,教职工500余人,在校学生约1.2万人。
建国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相应发展。1985年,全县有师范学校1所、完全中学2所、普通高中7所、职业高中2所、初级中学43所、民办职业初中1所、小学671所,在校中、小学生93207人,约占总人口的18%;幼儿班12个,入班幼儿422人;教职工总数4043人。区、乡建立了广播站,一些地方还建立了体育场、影剧院、俱乐部、文化馆(站)、图书馆(室)、专业及业余剧团。
太湖山川,毓秀钟灵。在历代科举考试中,中状元3人,文武进士82人,文武举人342人。元朝元统年间,黄信一殿试第一(状元);清嘉庆元年(1796)和道光九年(1829),赵文楷和李振钧两掇大魁,被钦点状元;嘉庆七年,县一榜得三进士(李振翥、王廷元、李长蓁),被传为佳话;民国初年,出任安徽省长的吕调元,也系前清科举出身。一时真可谓人文鹊起,科甲蝉联。明清时还有不少人,如蔡呈图、李之让、马人龙、王大枢、鲁之裕、石庞等,著作甚丰,影响深远。
民国时期,留学欧、美、日本的有20余人,其中有后来成为著名社会活动家的刘王立明和著名诗人朱湘等。建国后,有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诗人和书法家赵朴初以及著名的林业学专家马大浦,著名京剧演员和戏曲教育家叶春善,卓有贡献的宋文学史研究专家孔凡礼,后起之秀有著名作家石楠和著名黄梅戏演员马兰等。分布在国内外各地以及港澳台的太湖籍专家、学者,也无虑数百人。此外,有不少青年学生在全国高考和各类学科竞赛中名列前茅,有不少的教育、文化、科技工作者在教学、创作、演出、科研以及其他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各种奖励。
太湖县是一个革命老区,又是全国225个贫困县之一。穷则思变。太湖知识分子和全县工人、农民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人们一道,将继续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建设祖国、振兴太湖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