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首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7月召开,代表223人。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选举县长、副县长和出席省第一届人代会代表,讨论开展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开展生产救灾、加强互助合作领导、发展渔业生产、做好粮食统购统销、推销建设公偾等工作任务。第二次会议于1954年11月召开,会议听取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突击秋耕秋种,做好冬修准备工作,为增加生产,支援国家建设、支援解放台湾而奋斗》的决议。第三次会议于1956年5月13日召开,历时3天,出席代表164人,列席代表27人。会议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1955年工作情况报告、法院工作报告、财政决算报告和1956年工作任务的报告,选举县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和法院院长。会议号召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团结起来,大规模地推行农业“三改”,为完成全年农业生产指标而努力。
二、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1957年2月10日召开,历时5天,出席代表148人,列席代表29人。会议听取和审议县人民委员会1956年工作情况报告和1957年工作任务的报告、1956年财政决算和1957年财政预算报告,选举县长、副县长和人民委员会委员。
三、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1958年6月6日召开,历时4天,出席代表159人。会议听取和审议县人民委员会1957年工作情况和1958年至1959年工作任务的报告、1957年财政决算和1958年财政预算报告,选举第三届人民委员会委员、法院院长和出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四、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1963年3月30日召开,历时4天,出席代表234人。会议听取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十中全会公报》,讨论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发展集体生产等工作任务。
五、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1963年10月26日召开,历时4天,出席代表191人。会议听取和审议县委政治工作报告和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司法工作报告、1962年财政决算和1963年财政预算报告,选举县长、副县长和人民委员、法院院长及出席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六、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1966年5月14日召开,历时5天。会议按照选举法和组织法规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正、副县长和人民委员。
七、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县人委机构瘫痪。1968年8月,成立由解放军、造反派、干部“三结合”的望江县革命委员会。1975年《宪法》规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又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
八、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于1981年8月21日召开,历时7天,全县划分128个选区,经过自下而上的选举、推荐、协商,选出代表245名,其中农民代表131人,工人20人,干部48人,知识分子31人,其他劳动者10人,爱国人士4人,少数民族1人,解放军1人。县政协第一届全体委员和县直机关负责人列席会议。会议听取县革命委员会工作报告、县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报告、县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县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和委员、县政府正、副县长(正、副县长、人大正、副主任并始实行差额选举)、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会议对各项报告经过审议后作出相应的决议。
第二次会议于1982年10月16日召开,历时3天,出席代表216人。第三次会议于1983年3月29日召开,历时3天,出席代表225人。除第二次会议选举增补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委员各1名外,其他议程与第一次会议相同。
九、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于1984年5月29日召开,历时5天。出席代表264名,县政协委员和县直机关负责人、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全体委员列席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工作报告、县人大常委会、法院和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和政府正、副县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
第二次会议于1985年4月20日召开,历时4天。第三次会议于1986年4月9日召开,历时3天。会议程序与第一次会议基本相同。
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87年4月16日召开,历时6天。按照法定程序,在158个选区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301名代表,其中工农171人,干部74人,知识分子48人,无党派爱国人士、台属、少数民族8人。县政协委员和县直机关负责人列席会议。会议审议批准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审议通过县八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和提案审查报告;选举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政府正、副县长;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
县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各乡、镇召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乡、镇人民政府组成人员。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