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五卅”惨案后援分会
民国14年,成立“五卅”惨案安徽后援会望江分会,组织募捐义勇队,全县募款500元。华阳1000余人举行声援游行。
二、工人抗敌协会
民国28年成立,会员250人。同年底解散。
三、总工会
民国33年3月1日,县钢铁业、理发业、园业工人70余人,在长岭后埠岭开会,推选总工会会长。4月经县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会员5041人。同时成立11个行业工会,会员2166人。
四、船工委员会
1949年4月全县近千名船工报名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部队团以上单位成立船工委员会,船工与战士共同生活、训练,帮助二野四兵团44师培训水手510名。在渡江战斗中,县船工计五保、汪火香、胡茂庭、胡德华、盛集和、陈有根、聂国先等光荣牺牲,县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五、工会联合会
1951年6月成立县工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同年底9个企业成立基层工会,发展会员286人。1956年,基层工会发展到31个,会员1900人,占组建单位职工的57.57%,专职工会干部5人,兼职320人。同年12月县工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工会联合会。1959年,工会干部被下放劳动,机构并入县委工交部。1962年恢复和健全各级工会组织。1968年9月18日至20日,首届工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工代会委员会,11月13日全面接管工会联合会。1973年5月,恢复县工会联合会,全县有58个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健全工会组织,教育、卫生部门的职工被排斥在工会组织之外。1978年全国总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后,恢复教育,卫生部门工会组织。1980年县直党政机关和区、镇、人民公社普遍建立工会组织。1984年底全县基层工会组织181个,工会小组596个,会员8664人,占职工总数的88.7%。1987年,基层工会发展到210个,会员11000人,专职工会干部40人。各级工会组织围绕各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在广大职工中开展思想教育、劳动竞赛,积极为职工谋福利、办事实。
思想教育抗美援朝期间,全县职工普遍订立爱国公约。在土地制度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搬运工会、水运工会进行民主改革,向封建把头开展斗争。“三反”、“五反”运动中,私营商业店员协助政府查税、收税,检举资方偷税漏税等不法行为。1957年县工会在工人俱乐部召开千人批判大会,开展整风运动。工交系统张贴大字报3600张,108名所谓“反、坏、右”分子被开除工会会籍,1964年在职工中开展学雷锋活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职工中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运动。县工代会从工厂抽调老工人进驻“老大难”单位,领导“斗、批、改”。1972年,从淮南大通煤矿请来老工人,先后在全县做忆苦思甜报告7场,听众6000人。同时在县城举办工人阶级教育画展,展出大型绘画作品75幅,在翠岭公社城北大队和华阳镇设立3个教育展览馆。1978年各级工会在职工中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1985年,县工会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化肥厂为思想政治工作试点,组织厂长、工人参加“四有”演讲会。1987年3月、10月分别在县化肥厂和织布厂进行以“加强法制教育,维护安定团结”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教育试点工作。
劳动竞赛1950年10月,全县职工掀起爱国生产竞赛热潮,各基层工会发动职工提合理化建议,开展技术革新。县窑厂职工创造“安装烟囱、放大窑灶、升高炉塞”等先进生产技术,并推行“双合制坯法”,人均日产砖坯由500块增加到1000块。1956年,在爱国生产竞赛中,涌现先进单位7个,先进生产(31作)者152人。1958年全县1200多人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为实现“大跃进”中提出的高指标,开展厂与厂、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挑应战。“文化大革命”中,工厂一度停产“闹革命”。1978年6月,各级工会组织职工开展“为四化立功,深入开展增产节约竞赛”活动。1980年元月,评出地区先进企业3个、先进集体5个,先进个人10名,县先进企业15个,先进集体32个,先进个人120人。华阳迎江旅社服务员刘锦云、县汽车运输公司经理史逢皋、鸦滩区中心卫生医院医生陈圣堡先后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1982年至1983年,在工矿企业中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全县提出建议825条,付诸实施的435条。1983年下半年,工矿企业开展“战百日、献百元”竞赛活动,棉织厂职工陈淑兰被评为全国优秀工会积极分子。1985年,开展“创最优成绩、最佳服务,提合理化建议,搞技术革新”竞赛活动,至1987年,评出地区级先进生产(工作)者12人,劳模4人,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和省劳模称号4人,受中央有关部门表彰和给予劳模称号的2人。
职工培训1951年,城关、华阳、吉水办有职工学校,学员176人。1953年建立工人俱乐部,内设7个班,学员262人。1956年,全县有职工业余学校3所,10个班,学员579名。扫除文盲154人。1962年后,县工会有2所夜校,配备两名专职教师,并聘请望江中学教师兼课。基层工会均设有职工学校。1976年5月县直10个单位建立“七·二一”工人大学。1983年10月,各级工会组织职工开展读书活动。1984年全县各系统自办和联办职工业余学校44所,参加学习职工1327人。1987年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树理想守纪律自学竞赛”以及各行业业务知识竞赛。同年12月,县总工会成立职工学校,对新职工、转换工作岗位和重新就业的职工进行培训。
劳保福利1951年2月,全县21个基层单位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享受劳保职工584人,家属79人,并普遍建立互助储金会。同时,各基层工会督促行政领导合理使用医药费和福利费,发放救济金帮助私营企业中失业工人就业。1956年调查并督促添置生产安全设备。1958年,企业实行劳动保险。1981年5月至1983年元月,县工会先后举办3期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培训班,185人参加。1982年起,每年组织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赴黄山、广州、青岛等地休养和到巢湖、合肥、蚌埠等地疗养。1983年实行劳保单位132个,享受保险职工7272人。同年水灾,上级工会拨救灾款22500元,县工会也拨专款救济生活困难的职工4000多人。1983年至1987年,县直11个单位先后建立女职工委员会,建立每两年1次女工妇科、职业病普查普治制度,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或调换工种。
文体活动1950年至1966年,县工人俱乐部组织开展篮球、排球、乒乓球、象棋等训练、比赛,全县有常年篮球队28个,其中供销系统有老年、青年、女工3个队。“文化大革命”期间,文体活动主要利用文艺演出形式宣传中共中央方针、政策和毛泽东思想,同时举办一定规模的体育比赛。1972年10月组织基层工会的15个男队、5个女队参加县直篮球赛。1973年10月举办有15个代表队参加的县直乒乓球赛。80年代初,每逢重大节日,县工会联合会与文化、体育部门和群众团体共同举办篮球、乒乓球、象棋比赛和书画展览。并成立县老年体育协会、象棋协会和书法协会。县经委、供销、粮食、商业、农林、水产等6个系统63个单位建立职工之家,1987年10月1日工人文化宫竣工,经常举办球赛、棋赛和书画展。

工会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