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经营机构
解放初,饼杂肥、铁木竹制小农具和耕畜等农业生产资料仍由私人经营。1950年县供销社成立后,承担全县农业生产资料的货源组织和供应业务。1951年,县社设供应、推销两股,基层社设生资门市部。1955年,粮油种子由供销社划归粮食部门经营。1956年1月,县供销社成立生产资料经理部。1958年县种子局成立后,专营各种农作物种子。1961年种子局撤消,粮油种子复归粮食部门经营。1965年4月,县供销社成立农业生产资料公司。1970年12月县农林局成立农机公司。1978年后,原供销、粮食部门经营的种子购销业务,统由县种子公司经营。1984年县粮食局成立饲料公司,统管国营饲料厂的产供销业务,并负责指导各乡办饲料厂的生产经营活动。1987年,县饲料公司下设2个饲料厂和1个饲料门市部,并在各区乡粮站、粮库配备了饲料员,年实现利润10.01万元。种子公司有购销网点3个,职工23人,固定资产24.31万元,年购进总值118.46万元,销售总值99.85万元,实现利润4.53万元。农机公司有购销网点4个,正式工31人,临时工7人,自有流动资金11.68万元,主营农林牧渔机械,年购进总值227万元,销售总值242万元,实现利润5.8万元。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有3个购销站和3个零售门市部,职工105人,主要经营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竹木铁制中小农具和半机械农具,年销售额1841.9万元,利润总额36.1万元,流通费用率6.56%,资金周转天数为79天。
二、供应品种
饼肥1951年起,供销社利用收购的油料,组织私营油坊就地加工饼肥出售。饼肥中,棉饼最多,菜、麻饼次之,花生和桐籽饼最少。供应对象主要是经济作物区的农民。经营方式有赊销贷放、预购粮油棉等。1951年至1955年,共供应饼肥7693吨。1955年后,棉饼及菜饼主要由粮食部门经营。1981年至1985年,粮食部门共供应菜饼1.25万吨。
杂肥1952年,供销社开始从外地购进石膏(用于水稻翻根),同时根据长岭、鸦滩、凉泉等地农民用石灰作肥料的习惯,预付备料资金组织农民建窑生产。生产的石灰由县社统一平衡,安排调拨,基层社供应。1955年,供销社选派干部、职工带领长岭、鸦滩两区农民,驻安庆,共收购灰粪1500吨。1952年至1959年,供销社共供应石灰7892吨,石膏362吨。
化肥1954年开始供应硫酸氨,当时农民不相信,有顾虑。供销社和农技部门依靠农村互助合作力量,广泛宣传,按照“三先三后”(先传授技术后供应,先经济作物区后丘陵地区,先典型示范后全面推广)的原则,实行预售预购(农产品),当年推销16.2吨。1955年后,化肥销量渐增,1957年达2400吨。1958年至1960年,农村社队办起土化肥厂,共产土化肥1260吨,缓和了化肥供求矛盾。3年间,全县年均销售化肥1886.33吨。1961年起,实行计划调拨和计划供应,主要保证粮油棉生产用肥,1961年至1962年,农村实行责任田,农民大量施用农家肥,化肥销量锐减,年均销售885吨。1963年销量有所回升,也只有1449吨。1964年起,化肥销量猛增。1964年至1969年,年均销售6747.33吨。进入70年代,国家肥源紧张,同时又扩大农副产品奖售肥范围。为保证供应,从1971年起,农村社队、农资公司和县工业部门先后办起菌肥厂和磷肥厂,产品由供销系统包销。1979年以后,多家经营,购销价格和进货渠道不一,化肥市场一度出现混乱现象。1985年起,取消将碳氨和铜陵产的磷肥纳入奖售肥指标的规定。1986年,优质化肥供应,主要确保粮棉定购合同挂钩肥的兑现。1987年,化肥销量达156530吨,为1965年的14.65倍,1978年的7.89倍。其中优质肥占61.78%,基本保证了粮棉等主要作物生产需要和各项政策性规定肥的兑现。但进口复合肥和钾肥仍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1954年至1987年,全县共销售化肥66.84万吨。
农药1952年开始供应农药9吨。1953年后,农药销量渐增。1954年至1956年共销318吨,1957年销103吨。1958年至1959年,供销社和农村社队办厂生产土农药,农药销量猛增。1959年增至272.5吨。1960年至1963年,农药年均销量为112.5吨。1964年至1969年,农药销量时增时减,1964年销231吨,1966年销527吨,1969年销199吨。1970年至1979年,年均销售788.1吨。1980年至1987年共销8573吨,年均销售1071.63吨。1983年以后,农村个体户和流动商贩,从厂方套购和转手倒卖农药,以假冒伪劣农药坑害农民的现象时有发生。1984年,明确化学农药只准供销社经营后,农药市场才趋于稳定。从1952年至1987年,全县共销售农药20093吨。其中1987年销售610吨,比1965年增长45.24%,比1978年下降21.09%。农药品种由50年代的10余种增至44种(乳剂29种,粉剂15种)。农药品种中,长期紧俏的有“1059”、“1605”、呋喃丹和钾氨磷等。“1059”和“1605”畅销于60年代,70年代被高效低毒的滴滴涕、敌百虫、敌敌畏、“666”叶蝉散等品种取代。80年代,高效低毒的呋喃丹和钾氨磷畅销。
农药械1952年开始供应单管喷雾器275架。1954年,喷粉器进入县内市场。1956年,农药销量猛增。是年,销售喷雾器1859架,喷粉器181架。70年代,单管喷雾器逐步被上海工农16型、安庆14型,丰收10型和5型、联合5型和52型、工农36型(机动)等品种取代。1979年,全县销售各种农药械4705架,比1965年增长60.96%。1980年至1982年,农药械年均销量为11401架,1982年达13515架,为历史最高水平。1983年后,农药械销量锐减,1987年仅销3166架。
农具农机50年代,供销社同县内手工业生产社(组)建立加工订货关系,帮助手工业社(组)推销铁制和竹木制中小农具。起初只有小型的犁头、锄头、镰刀等10多个品种。农业初级社建立后,增加了木制犁、耙、水车、耖、禾戽、晒筐等中型农具。1952年销售中小农具0.5万件。1955年开始推广双铧犁。1957年,双铧犁销量由1955年的36部增至280部,中小农具销量达1.4万件。60至70年代,打稻机、脱粒机、山芋切片机等大型农副业机具先后进入县内市场。1966年销售中小农具793件,双铧犁310部,打稻机1538台。1975年销售脱粒机146台。1979年以后,竹木市场逐步开放,农民购料加工、修整农具都很方便。农村个体“红炉”增多,铁木竹工走村串户,经营灵活,供销社的中小农具销量渐减,双铧犁销量因手扶拖拉机大量用于农业生产而呈下降趋势。1987年,销售中小农具8万件,双铧犁1051部,分别比1981年下降69.23%和31.23%。
种子1951年供销社赊销稻种14.93万公斤。1953年供应稻、麦及豆种4.9万公斤,棉种6.9万公斤。1954年江堤溃破后,供销社及时组织人力采购稻、麦、蔬菜等种子24.9万公斤,供给灾民。1959年,为预防红蛉虫,供销社薰蒸棉种100万公斤,供给棉农。1977年后,种子主要由农业部门经营。1978年,县种子公司采购供应稻种13.25万公斤。1985年供应稻种17.15万公斤,麦种0.35万公斤,棉种58.43万公斤。1987年供应稻种36.14万公斤,麦种2.07万公斤,棉种82.5万公斤,油料种0.19万公斤。
耕牛1954年,供销社开始组织耕牛余缺调剂,全年直接调剂耕牛96头。1955年春寒时间长,雨雪多,耕牛在灾后失调养,死亡率高。地区分配望江耕牛购进指标700头,供销社组织缺牛户到东至、太湖等地共购进耕牛544头。1956年后,耕牛由余缺户在耕牛交易所买卖。
饲料1949年8月至1954年,粮食部门调拨原粮给公营、公私合营米厂和私营砻坊加工,副产品抵加工费,由厂、坊自销。1955年,饲料由粮食部门统一经营。从这年起,允许农民在保证完成统购任务的前提下,留一部分饲料粮。标准是,每头牛25公斤,驴或马40公斤,公猪60公斤,母猪125公斤,一般生猪为40公斤。1957年,饲料粮标准有所变动,供应品种由以原粮为主改为以粮油副产品(粗糠、粉糠、碎米、油饼等)为主。1961年起,粮食部门供应饲料奖励粮。1962年粮食加工企业开始将粗糠破碎磨成粉状,称为统糠,供应市场。由于统糠质次,易于
沉淀,猪不爱吃,后拌入20%的细糠,称为“二八”糠,较为畅销。1976年,县粮食局按平价供应1.5万公斤黄豆给16个渔业生产单位。70年代后期,城关、华阳、赛口3个米厂生产的“三七”糠(含30%的细糠)十分紧俏。1983年开始生产供应配(混)合饲料。1984年3月,县粮食局给355个家禽养殖专业户补助饲料指标25万公斤。1985年,饲料奖励粮被取消。配(混)合饲料已广泛用于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年销量达1010万公斤。1984年至1987年,共供应各类配(混)合饲料3318.1万公斤,为1962年至1982年的21年中,以“三七”糠为大宗的各种机制饲料销量总和(1385.7万公斤)的2.39倍。
上一篇:第十一节 木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