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畜禽疫病
猪病先后流行的有破伤风、炭疽病、沙门氏杆菌病(副伤寒)、巴氏杆菌病(肺疫)、口蹄疫、狂犬病、猪瘟、猪丹毒、流行性链球菌病、气喘病、水泡病、胃肠炎、姜片虫病、蛔虫病等。1953年至1959年,有13695头死于猪瘟病,14109头死于猪丹毒,3924头死于猪肺疫。1959年至1960年大办养猪场,因管理不善和营养不良,除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继续流行外,气喘病为当时危害最大的猪病。70年代初,新发现一种传染性水泡病,漳湖、赛口、华阳等公社和城关镇发病生猪867头,死仔猪45头。1976年6月9日,大湾公社大嘴大队首次发现炭疽病,迅速扩散到莲洲、金堤、新坝、高士、武昌等公社的21个大队57个生产队,疫情持续25天,发病生猪560头,死亡269头。1979年7月中旬,在新坝公社新发大队发现流行性链球菌病。1982年11月,在码头公社杨树大队首次发现口蹄疫,至1985年11月曾4次流行,其中以1983年为甚,流行25个乡,423个疫点,发病生猪6685头,死亡301头。1987年5月,流行性链球菌病再次流行,21个乡发病生猪12912头,死亡800头。
牛病先后有巴氏杆菌病、流行热、口蹄疫、血吸虫病、伊氏锥虫病、锥虫病、螨病发生。1953年至1959年,耕牛发生散发性巴氏杆菌病。1963年3~4月,团山、凉泉、翠岭、茶安4个公社耕牛发生黑斑病,死水牛289头、黄牛2头。1970年普查,水牛血吸虫病流行疫区有16个公社、132个大队。1982年至1985年4次流行口蹄疫。其中1983年流行25个公社,发病牛60头,死亡7头。1983年12月2日,莲洲公社巩固大队首次发现牛锥虫病。1984年2月牛锥虫病全面暴发,有17个公社共死牛239头。1983年和1987年,先后发生两次牛流行热,1987年,长岭、鸦滩两区10个乡发病牛657头,死亡3头。
鸡病家禽疫病主要有鸡瘟、鸡霍乱。从50年代以来多次流行,有的村庄连年发生,大批死亡。其次是鸡新城疫。
二、防治措施
解放前,对畜禽疫病,靠少数民间兽医,采用土法治疗。治猪喉疯,割颈项下部,排放毒血;治牛锁口黄,用头发绳吊牛项下消黄;扎火针治猪麻脚病。也有用中草药治牛病的。对禽病,多喂生香油拌饭解毒。解放后,贯彻预防为主方针,采用西药预防畜禽疫病。
猪病防治1955年,组织兽医进行猪瘟预防注射1万头。1956年,对猪、牛实行“四包”(包防疫、包治疗、包阉割、包药费)、“一扶”(生猪因阉割和治疗死亡,给予适当补助)的保健制度。从1958年起,连年对生猪疫病进行预防注射。1972年,首次发现传染性猪水泡病,县兽医站立即组织人员对疫源地——县食品公司城关生猪仓库进行消毒,并停止宰杀和调运库中现有生猪,继后又到各疫点对病猪进行对症治疗。1973、1978、1985年。3年,累计预防猪瘟注射61.85万头,预防猪丹毒注射56.16万头,预防猪肺疫注射13.72万头,预防猪副伤寒注射13.65万头。1976年6~7月,家畜发生炭疽病,立即成立县生猪疫病扑灭指挥部,组织防疫人员封锁疫区,消毒面积达23.3万平方米,用去漂白粉、烧碱共2000公斤,生石灰5000公斤。狗是这次疫病的主要传染媒介,打狗队将疫区内212只狗全部打死深埋。1985年11月6日,华阳乡北固村3户联办的养猪场发生口蹄疫,44头猪发病18头,死亡14头,县扑灭口蹄疫指挥部给予部分经济补偿,将剩下的30头猪全部宰杀深埋。
牛病防治从1958年起,连年对耕牛疫病进行预防注射。耕牛血吸虫病的查治工作,分3个阶段进行。1958年至1969年,查治工作主要在点上进行;1970年至1979年,对有血吸虫病流行的乡,全面查治;从1980年起,重点普查,抽样调查。1970年至1987年,累计水牛粪检16.88万头,累计治疗阳性牛2.2万头次。
狂犬病防治1986年12月17日至1987年2月5日,在城关镇及大湾、华阳、新坝、泊湖、大桥、桃岭、沈冲7个乡境内,对1235只家犬进行狂犬病预防注射。
禽病防治1963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对鸡新城疫预防注射工作。1973年,进行鸡新城疫预防注射2.32万只,1978年注射60万只,1985年注射185万只。
三、兽医机构
1952年,成立县畜牧兽医工作站。1954年至1955年,华阳、长岭、赛口、太慈、鸦滩5个区农林技术推广服务站,均配有专职畜牧兽医1~2人。各乡(镇)建立了畜牧兽医站,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国家辅助的县办集体事业单位。各行政村也配有不脱产兽医防疫员,协助乡兽医站开展疫病防治工作。1959年至1975年,全县先后成立32个检疫点,有兽医卫生监督员5人,检疫员83人。县兽医站内设技术服务部,常年开展技术咨询和经销常规兽用药械,并设有化验室,配置常规兽医化验所需设备,随时化验鉴定疫情。各乡畜牧兽医站也充实了医疗设备,配有必要的冷藏电器。1987年底,全县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190人,其中国家技术干部22人,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168人。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