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饲养量
猪养猪为传统家庭副业。解放初,提倡多养母猪,扩大仔猪来源。1949年全县养猪48981头,农户户均0.81头。1956年贯彻执行“私有私养公助”的方针,投放仔猪贷款,鼓励和扶助私人养猪。是年养猪8.99万头,比1949年增长83.5%。1958年下半年,人民公社办公共食堂,以食堂集体养猪为主,私人养猪不多。1959年4月,集体养猪7.07万头,私人养猪8250头。同期各级行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大办养猪场,由于管理不善,饲料紧缺,绝大部分猪场停办。商业局南台山养猪场1959年养猪827头,从2月到5月,死亡747头,占饲养量90.3%。是年生猪产量急剧下降。1960年全县生猪存栏量仅33916头。1961年春,公共食堂撤销,贯彻执行“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方针,将生猪派购任务落实到生产队,奖励饲料粮,恢复农户自留地、饲料地。1962年生猪饲养量达15万多头,年末存栏48900多头。1965年饲养量上升到22.5万头,户均2.92头,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指标。1973年,为促进生猪生产,各地再次办集体养猪场,饲养种猪,繁殖仔猪,解决猪源,支持私养。1974年,社、队办集体养猪场647个,养猪9335头(平均每场14.4头)。1975年,集体养猪场发展到1194个,养猪3.31万头(平均每场27.7头)。到70年代末,年饲养量稳定在24~28万头之间。1985年取消生猪派购任务,生猪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全县有363户养猪5头以上。1987年,生猪饲养量达33.4万头,户均3.09头,年底存栏19.98万头。
牛县内洲、圩区多水牛,丘陵区多黄牛。解放前,土地多的户独养,土地少的户合养。解放后,政府制订一系列保护耕牛和繁殖幼畜等奖励政策,严禁乱宰耕牛和集市贸易。1949年有耕牛14133头,平均每头负担耕地20.9亩。1956年发展到29679头,比1949年增长1.1倍。人民公社化期间,封山、围垦,牧地减少,加之无偿平调以及管养不善,饲养量下降,1960年底仅有耕牛2.06万头,比1958年春减少2985头。1961年实行“责任田”,夏收夏种时,各承包户之间争先抢用耕牛,因使役过度,翠岭公社新华大队,几天内就死耕牛10头。县政府立即发出通报,要求各地进一步检查耕牛养用情况,把耕牛固定到队,责任到户,实行专人养、专人用或养用合一,奖励繁殖幼畜,实行三、七或二、八分成(大头归个人),耕牛饲养得到新的发展。1981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耕牛到户养用,改善了饲养管理。1985年有21户养牛2头以上。1987年,全县养牛28943头。平均每头牛负担耕地18亩。

几个年份耕牛饲养统计表
羊民国31年养羊367头。多在大湾乡回民村,但数量不多。抗日战争期间,因遭到日本侵略军和汪伪军队的多次抢掠,至1949年仅有羊18头。解放后,鼓励私人养羊,1963年发展到735头。随着堤坝绿化,放牧场地受到限制,1987年饲养量下降到191头。
兔家庭养兔历来很少。1977年为适应外贸市场需要,建立29个集体养兔场,兔毛由外贸部门收购出口。1981年集体养兔减少,家庭养兔增加,有330多户共饲养毛兔2000余只。1983年兔毛市场疲软,养兔数量下降到386只。1985年兔毛畅销,饲养量回升到2100余只,1987年上升到4500余只。
鸡、鸭、鹅农家以养鸡为主,鸭、鹅次之。俗云:“陈稻腊米,莫养扁嘴”。鸭、鹅食量大,家养不普遍,多在野外看帮鸭、帮鹅。金堤、新坝两乡港汊多、粮食多,为县内鹅、鸭主要产区。80年代后,粮食增产,城乡消费水平提高,禽、蛋畅销,群鸭、群鹅发展较快,年饲养量平均在55万只以上。1985年,全县养禽重点户、专业户1407户,其中:养鸡50只以上的127户,养鸭100只以上的1023户,养鹅80只以上的257户。1987年全县养鸡195万只,户均养鸡18只。
蜂解放前,有少数人养中蜂。60年代初,华阳公社引进意大利蜂,集体组织专人放养。从1980年起,私人养蜂得到发展,是年全县养蜂1631箱,取蜜22.6吨。1982年养蜂2235箱,取蜜74.0吨。1987年养蜂3627箱,取蜜36.0吨。
驴解放前,私人手工面坊养驴拉磨。农业合作化以后,面坊由集体开办,机械磨粉逐步发展,驴几近绝迹。
二、饲养方法
猪丘陵区多圈养。圩区采取放帮猪的办法,十几户或几十户请一专人看管,付一定报酬,早放晚归,放养的大多为母、仔猪,金堤乡境内居多。母猪产仔,一般加喂黄豆、饭粥。1959年,强调圈猪积肥,放帮猪的渐少。70年代,推广“三割”(割耳朵、尾巴、甲状腺)催肥法。
牛解放前,丘陵地区早上放牛上山,牛颈上系一响铃,便于傍晚寻牛归栏。洲、圩区天然牧场面积大,水草丰茂期都是放牧,草枯季节归栏越冬,主食稻草,加喂棉籽饼。役用期间,加喂米饭、黄豆等。解放后,垦荒扩种,牧场逐年缩小,牧童或老农踏阡陌,走堤坝,串疏林,上荒山,牵牛吃草。集体公养时,实行定工分、定膘情、定饲草、定繁殖(幼畜分成),固定专人饲养,按工分参加农业社分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耕牛固定到户,养用合一。
鸡仍沿旧习,自由放养。80年代后,一些养鸡场和养鸡专业户,以配方饲料,实行室内饲养。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